分享

九九归一

 zcm1944 2014-12-20

九九归一

作者:郭继民 《 光明日报 》( 2014年12月20日   05 版)

致读者

 

    时光匆匆,距与读者诸君初见已有四载。四年之中,《智慧》版上既有名家妙谈,也有布衣智论;既有一呼百应的征文活动,也有广受好评的名家专栏。这一切,都要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鼓励、支持和见证。

 

    求新思变方是长久之道,有鉴于此,《智慧》版也将应时而变,与读者诸君暂别。然而,《智慧》有终,智慧无尽。我们会向着大智慧的方向,以全新的面貌与您再见面。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将始终秉持为读者服务的虔敬之心继续前行,也恳请读者诸君继续给予关注和支持。

 

    仰视宇宙,渊兮广兮,深不可测;俯察人间,纷兮扰兮,不置可否;环视自然,神兮变兮,妙不可言。自有人之初,历代圣哲无不深思宇宙之奥妙,探寻人类起源、万物进化之规律,其启人之哲语,严谨之思辨,莫不令人叹为观止。透过几千年磅礴厚重之论述,我们或许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无论万物变化何等多端,人类社会发展何等多彩,最终却应了一句“九九归一”。此处的“一”,非纯粹数学上的“一”,而是包含统一、和谐、概括以及简约之意。

 

归纳的“一”

 

    哲人,在古希腊被称为智者,研究的学问可谓包罗万象,然其最根本的追问在于世界之本原:人从哪儿来?自然万物从哪儿来?看似简单的一问,却道出了哲学的根蒂。先哲们不停地探索研究,得出五花八门的答案。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之源,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气为万物之本,毕达哥拉斯认为数为万物之宗,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构筑万物的基石,柏拉图认为理念是本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暂且不论这些观点是属于唯心还是唯物,他们的思维都有一个一致的特性:倾向于归纳,即用一个有形或无形的“统一”把世界囊括其中。

 

    东方智慧的中心亦离不开归纳:《易传》将万物之起源归纳为——“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老子眼中,道是万物之本,宇宙中一切东西都可以归结到道上来。《易》云:“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此处的“太极”与老子的“道”何其相似!“道”为何物?“太极”又为何物?或为混沌之状,或许是其他样态,暂且不论,我们所关注的仍是这个归纳:道、太极乃至西方哲学中的“本体”,无非是源头性的东西,其实质上就是那个归纳性的“一”。

 

    虽就对事物的认知方式而言,西方重分析,东方重综合,然而在源头上,东、西方智慧均采用归纳之方法,使宇宙归于“一”,凸显了人类智慧的通性,着实耐人寻味。

 

简约的“一”

 

    众所周知,近代物理学出现了两次大的革命:一为牛顿力学;一为爱因斯坦相对论。与此相联系,牛顿的宇宙观为机械宇宙观,在牛顿看来,整个宇宙乃是力的宇宙,万有引力控制一切,生物体甚至人均可用“力”或者“机械运动”的观点来解释。然而牛顿力学统一论的局限在于,它只适用于低速宏观的物体,其机械观割裂了时、空。

 

    针对牛顿的局限,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的伟大构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相对论论证了万物之间并不是仅仅靠“力”来联系,还有能量,并且物质和能量不可分,著名的质能联系方程不但把人类带进了原子能时代,而且把统一论又推进了一步;广义相对论则证明了时空的连续性和不可分性。统一场论更是进了一步。爱因斯坦把表面复杂的自然化为极度的单纯,在他看来,重力与电磁力之间,物质与能之间,电荷与场之间,时与空的差别,由于彼此关系的明了而逐渐消失,化为四维空时连续区。因此人类对这个世界的一切理解和对真实的一切抽象的直觉,最后会合并为“一”。

 

    无论牛顿还是爱因斯坦,其归纳的最高形式皆为简约,即用一个数学公式将整个宇宙“一网打尽”,尽管这种公式忽略了丰富、生动的表象,但此种数理思维却也透显出人类的大智慧的主要特征:简约。

 

    事实上,“简约”的智慧在信息时代更加彰显,我们看到的纷繁复杂的互联网世界,归根结底不过是数字电路的“1”和“0”(即“开关”“正负”或“阴阳”状态),而1、0未分之初,仍是“一”、是太极、是混沌。如此繁杂的世界,其源头竟如此简约,其中智慧,莫不令人惊奇。

 

和谐的“一”

 

    “一”者,整体也。整体自身便隐含着和谐、完美之意。

 

    古往今来,人们无不把追求和谐之“一”看作最终目的。老子是追求完美的,他的“一”乃天人合一,是合于自然,效法于大“道”的和谐;庄子也是追求完美的,他的“一”是追求一种飘逸洒脱、超然物外的哲学人格以及融人生于自然的生活态度。儒家的“一”则是现实主义的,他们以追求国泰民安、垂拱而治为己任,以实现国家统一为最高使命,至于其哲学理念同样是“阴阳和谐”。

 

    系统论讲的也是“一”,一是有机、和谐的整体,是一个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动态系统。做为完美系统,其内部诸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和谐整体,构成事物的哪怕极其微小的部分发生障碍,整个系统便功亏一篑。

 

    西方哲学的发展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唯物与唯心本是水火不容,无神论派与宗教派亦针锋相对,实证主义与现象学彼此攻击……然而随着各派别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论证,其界限非但不再泾渭分明,反而有走向统一的趋势。

 

    中国的文化则践行了这个统一过程,无论是隋唐时期的儒、释、道三教合一,还是历史上的两次民族大融合都暗示着一条统一、融合的规律。

 

    科学越向前发展,似乎就越需要分工。

 

    表面看来,不同学科的距离愈来愈远,而实质上当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这所谓的“专业”又会在某一点上连接、交汇甚至融合。譬如,当生物学研究进入到分子水平时便和物理中的微粒结构联系在一起,进而研究物理的微粒结构又与哲学上的问题联系在一块,继续研究粒子问题就又回到“场”的理论上,“场”的理论又往往同混沌相关联……爱因斯坦相信宇宙是和谐有序的,的确,种种迹象都向人类一再说明着这个简单而又含义深远的道理。

 

无穷的“一”

 

    “一”最小,因为一乃组成万物之基本单位,故老子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一”又最大,因为它是生成万物之本原。老子又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枝繁叶茂的大树由一粒简单种子生成;千姿百态、变化万千的太阳系,起源于一团简单的星云;千差万别的宇宙现象由一粒宇宙种子即“奇点”发育而成。战国著名辩论家惠施曰:“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所谓“大一”,即无限之宇宙,所谓“小一”,则为集合上的点。“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此谓几何线段可以无限分割,亦揭示出一(事物)所包含的有限与无限之间的矛盾。这是从自然科学角度而言。一滴水可以映照太阳的光辉,这是全息理论的最经典表述。

 

    现代全息理论认为,一个个体包含着整体的所有信息。一粒种子包含树的全部密码,一个受精卵包含了未来生命潜在的全部信息,非但生殖细胞如此,体细胞亦然。“克隆”技术从实践上论证了现代全息理论的正确性,因为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人体的任何一粒干细胞都可以复制出一个与母体完全相同的个体。全息理论亦非现代人的专利,佛家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一滴水映照大千世界”,可谓全息理论的哲学表达。

 

    由此可见,“一”虽小,但却拥有了全部。“一”无穷亦有穷,“一”为万物之原又为万物之基,“一”是整体又是部分,“一”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大“道”,“一”是人类追求的玄妙境界……九九归一,可谓意蕴丰富、理识玄奥、发人深省。

 

    (作者单位:海军陆战学院政工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