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行理财 也是一种雾霭 实例解读四大陷阱

 ereader 2014-12-21

银行理财 也是一种雾霭 实例解读四大陷阱

时间:2013年07月11日 11:40:10 中财网
  "它难以看透, 就像空气" "它令人焦虑, 就像呼吸"
  雾霾时代,模糊一团又让人担惊受怕的岂止是空气。很多东西都仿佛藏在混沌之中,难以看透,又讳莫如深,因而凸显我们的无力感——比如股市,比如手机话费套餐……比如理财。
  这是一个单单靠储蓄无法完成财富聚集的时代,因而也是一个理财普及的时代。对财富缩水的担忧,让国人深刻认识到理财的重要性,国人理财意识正迅速普及,国内理财市场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
  然而,这种成长是不平衡的。从目前来看,银行理财仍然是理财市场的绝对主力。截至3月末,国内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达到23万款,余额6.7万亿元,占银行存款比重上升至7.4%——漂亮的数字下,却藏着无奈的现实:大多数投资者选择银行理财,实属投资无门、没有选择后的选择,银行理财的繁华之下,是国人理财渠道单一的冷清萧索。投资者选择银行理财,看上去更像是一种 “被选择”。
  而更让人感到无力的是,在“被选择” 的同时,很多投资者感觉到:银行理财,并非看上去那样价格公道、童叟无欺,其中猫腻很多,理财不透明、产品看不懂、风险难把控。对此,投资者能做的不多,有点敢怒不敢言,敢言无人理。
  于是,正如在今天呼吸时不时能够“感觉到尘土的味道”一样,银行理财产品仿佛也是一种令人焦虑的“雾霾”——对于广大的理财者来说,它像空气一样暧昧难明,像PM2.5一样让人忧心忡忡。“面对雾霾”,绝不仅仅是投资者们单纯的主观感受,它描述的是银行理财产品现状中的种种既成事实。
  看不懂
  银行理财问号多 群众不满意

  在客户的心目中,银行理财产品应该是经过精密设计,是风险与收益完美结合的化身,像银行豪华大气的办公楼一样,稳当得很。理财经理应该是能够为他们解决一切问题的专家,股市、汇市、期市的最新走势和新发理财产品的各种特性应尽在其掌握之中。
  然而现实往往难以让人满意,银行理财产品巨亏事件频发,投资者血本无归时有发生。理财经理要么横下一道买或不买的判断题,要么让云里雾里的我们在不同投资产品间做一道不得不选的选择题。而当我们真正有了理财的烦恼与困惑时,理财经理却是一问三不知。
  不满之一:部分理财产品亏损太离谱
  近几年,渣打银行的理财产品屡遭投诉,甚至有产品曾被曝巨亏九成以上。频发投诉,而且都标以“巨亏”、“重创”等字样,“百年老店,信誉卓著”的渣打银行理财能力饱受质疑。成都投资者朱小姐曾连续购买渣打银行两款理财产品,累计投入500万元人民币,赎回时只剩270多万元,半年多时间亏损223万元。
  招商银行(600036)7款2007—2008年集中出海的QDII理财产品中,营运五年来仍有5款理财产品处于亏损状态,其中“招银商品指数投资组合”亏损最多,浮亏34.1%,主要投资商品类基金、债券类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等金融资产。去年农历春节前夕,有部分投资者在招商银行某网点门前“控诉”招商银行是骗子,其中一女子称买20万理财产品到期只拿到13万,亏损达35%。
  不满之二:解释不清收益与何挂钩
  理财产品越做越复杂,越做越玄乎,金价走高银行扎堆发行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能源涨价银行又推出挂钩能源的理财产品。然而打算购买理财产品的消费者却越来越看不懂,所谓的“挂钩”到底怎么个挂法?
  近期投资客记者调查了解到,某外资银行最近面向市场推出一款挂钩原油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与该行以往的理财产品不同,这次理财产品潜在收益率一栏并未给出明确的数字,而是一连串复杂的公式。在所列出的两个公式里,一个名为“参与率”的概念以及原油初价、终价等概念贯穿始终。这意味着投资者如果要了解潜在收益率究竟几何,必须先弄明白银行所谓的“参与率”和这堆繁复的数学符号背后的涵义。
  记者就本款理财产品的收益究竟与何挂钩咨询该行理财经理陈小姐,却没有得到确切答复,让人大失所望。可是,如果不晓得这个参与率,又怎么知道你们这款一年期产品的潜在回报率?不晓得潜在回报率,怎么做投资决定呢?在记者一再坚持下,陈小姐在咨询发行部门后答复记者,原来这个所谓的“参与率”是银行的产品设计人员在向供应方购买此产品时定下的一个参数——60%。至于这个“参与率”与60%之间的关系,理财经理陈小姐又说不出了。
  不满之三:理财经理只卖产品不理财
  记者走访多家银行的理财专柜发现,理财经理并不能给出真正的理财建议,而只是在现有的产品序列中做排列组合,为客户做出一个最佳“购买”方案。目前来看,理财经理更像是销售经理。
  一度被潜在收益率问题投诉怕了的理财经理们现在开口必提“投资风险”,至于理财产品本身、投资某款理财产品的利与弊,很少有人能说明白。“您觉得这产品有投资价值吗?”不少理财经理在被问及这个在投资者看来最需要回答的问题、也是最直接的购买理由时,常常是兜圈子,并尽其所能地再次把产品介绍一遍,至于投资价值如何,那还得留给客户自己判断。
  这是一个看上去相当讽刺的现象:很多人无法从银行那里得到“为什么要买这款产品”的答案,但最终仍然不得不选择它们。 “银行能卖出收益较低的产品,靠的还是中国老百姓对银行的信任多过其他渠道。”工商银行理财经理向先生如是坦言。
  不满之四:理财经理不清楚自己在卖什么
  “卖指定产品,才会有佣金提成,加上每个月都有既定的销售指标,这些是理财经理的动力所在。”在银行工作多年的向先生低调地向记者表示,其实大多数的银行理财经理并不懂得理财产品本身。 “理财的销售很讲究策略,什么样的产品适合什么样的人。3%一年的产品照样有储户会买。”理财经理卖得稀里糊涂,投资者买得也稀里糊涂。
  据了解,有相当一部分在中资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是通过购买信托计划得来,而产品本身的设计、细节,银行的理财经理根本无从得知,最多只能看到收益来源是投资于什么项目。而在外资银行方面,由于不断推陈出新的价格挂钩类理财产品本身已经十分复杂,理财经理其实未必真正清楚他们在卖的是什么。
  对理财经理失望,记者转而试着求助于银行客服电话。遗憾的是,除产品的认购期、最低投资本金获得完整解答外一无所获。电话那端的银行电话客服人员甚至不愿意深谈下去,只是建议记者直接向开户行的理财经理咨询——于是,皮球又被踢了回来。
  防不到
  宣传多陷阱 入手要小心

  “行长推荐避险之王”、“10万元起年收益达25%”、“懒人理财,百万富翁不是梦”、“本金安全,收益稳定”、“随时赎,随时用”…… 看着一连串眼花缭乱的宣传词,怕是很多人会蠢蠢欲动。很多投资者会认为:反正钱在银行里存着也是存着,不如交给银行理财,毕竟这么高的收益谁不动心。谁料银行还是那个银行,钱放在银行不同篮子里,结果可能相距甚远。
  不少读者向《投资客》反映过他们买理财产品却大呼上当的经历,要求揭露银行理财产品黑幕。前几日,某中学老师袁女士电话向本刊控诉,大呼某股份制商业银行虚假宣传,给她安了“笼子”, 6个月时间,投入,20万元亏了近6万。在记者对类似的投诉与案例进行收集和整理后发现,银行理财产品及其宣传,存在着典型和常见的四大陷阱,关注和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广大投资者群体,对此应有警惕心理,注意谨慎辨别和购买。
  陷阱之一:狐假虎威 预期收益代替实际收益
  在某银行八宝街支行,银行销售人员听说记者想购买些保本型理财产品,便介绍说:“保本的理财产品都收益较低,不如买点浮动收益型产品,既没风险赚得也多。” 事实上,她所说的浮动型其实是“不保本型”,即有可能收益较高,也有可能亏本——但这一点,销售人员并未主动告知。
  普通投资者,特别是中老年群体在购买银行理财时,常被“浮动收益”、“年化收益率”等专业词汇忽悠晕。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大部分银行都力荐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如果客户不特别咨询,理财经理根本不会拿出保本型产品的宣传册。很多银行都竞相推出收益率“诱人”的理财产品,但统计显示,上千款理财产品中,有近百款个人理财产品到期并未达到最高预期收益率,其中,结构性产品最多,占71.88%。
  专家支招: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时不要被预期收益率和销售人员的介绍所迷惑,尤其是一些银行发行的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的信贷理财产品,投资者一定要了解产品的风险类型和风险等级,弄清银行承诺的收益率是否能够实现。俗话说得好:“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与其搞不清风险轻率入手,投资者不如选择能实实在在使自己获得收益的投资品。
  陷阱之二:挂羊头卖狗肉,3成客户被误导
  刚退休的李女士到银行取出已到期的20万元定存,银行理财柜台的经理向她推荐了一款三年期“理财产品”,说是比定存划算得多。半年后,李女士急需用钱,希望将钱尽快退回,却被告知自己当时购买的是保险(放心保)产品,如果当年退保,只能拿到30%至40%左右的本金。
  银率网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上,近三成投资者有过类似被误导的经历。在银行误导现象中,保险被当成银行理财产品销售位居榜首,占比达29.56%。其次是基金,占比达20.13%。券商集合理财以及集合信托产品被当作银行理财产品销售并列第三,占比均为8.18%。
  “由于长期理财产品稀缺,银行销售人员利用投资者的长期投资需求,将银保产品描述成为长期理财产品,进而形成误导销售。”理财经理向先生向记者道破内情。银行选择保险当替身,也是因为银保产品与理财产品存在相似之处,如分红型保险预期收益与理财产品预期收益有一定的相似性,银行销售人员往往利用这些相似特性,在产品的描述上对客户进行误导。而在现实中,不少投资者到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不仔细查看产品结构和具体说明的并不在少数,往往被银行销售人员成功忽悠。
  专家支招:投资者要仔细查看产品认购书。
  保险类理财产品与定存、理财产品有本质区别,它主要着重的是保障性,而非收益性,这一点也可以解释为何保险产品在退保时,本金受损较大。
  陷阱之三:强加“霸王条款”,赚取超额管理费
  销售手续费0.2%左右,托管费0.05%左右,这是行业内很常见的理财产品收费方式,但是很多投资者并不知道,这可能远远不是银行收费的全部——更多的手续费被银行以管理费的名义拿走。
  在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中往往有这样一项条款:“如果实际投资收益扣除其他各项费用后高于预期封顶收益,则超出部分将作为银行投资管理费用,如果未能超过封顶收益,则不收取投资管理费。”仔细推敲就会发现,浮动收益的产品无论产生多少负收益,都要由投资者自己来承担;若产生超额收益,却要归银行所有,而用于投资的全部资金均来自投资者,与银行无关。银行强加此条款可谓机关算尽,两头得利。
  这种看起来不一定能收到的管理费,在多数情况下并未引起投资者注意。记者电话咨询某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该理财经理表示,不太可能出现这种实际收益高于预期收益率的情况。也正是受类似观点误导,投资者对于银行的“霸王条款”多数情况下并未表示太多反感。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记者随机打开了成都银行官网近阶段理财产品的兑付公告发现,多数产品都出现了实际收益率高于甚至远高于预期最高收益率的情况。“其实大量的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都高于预期,但银行轻易不会告诉客户这一点。”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这部分管理费多数情况下是隐身存在的。”
  专家支招:银行利用这种“霸王条款”,不但赚取了手续费,同时还赚取了超额利润,对于这种“没收”投资者超额收益的理财产品,我们呼吁监管部门加强规范和整理,维护投资者权益。除此外,投资者目前只能采取要么不买,要么忍气吞声的策略。
  陷阱之四:延长募集期,收益率缩水
  买到一款到期收益率高达4.5%的1个月期银行理财产品,应该是一件让客户很开心的事情。但很多客户可能并未注意到,因 “时差”原因,这4.5%的收益率可能是“注水”了的,而长短不一的“资金募集期”和 “清算期”则是收益率注水的元凶。
  以成都银行“锦程盈利( 2012-19号)”的45天人民币理财产品为例。官网兑付公告显示,该产品到期年化收益率4.7%。通过比较可以看出,4.7%的收益率在同类产品中属于比较高的,是一款相当优质的理财产品。但实际上,考虑到该产品从2012年9月11日至9月17日的募集期,由于要“抢额度”,客户可能会在9月11日就把钱打进银行,“这种产品客户认购是要抢额度的,即先到先得,如果认购晚了就可能买不到。” 一位理财专员告诉记者。
  假设募集期存放在银行的资金不计息,投资者在9月11日就开始打款认购“锦程盈利(2012-19号)”,45天期的产品实际上变成52天期产品。通过该产品说明书中收益计算方式重新计算之后,产品的实际年化收益率为3.8%,比兑付公告中的年化收益率 “缩水”了0.7个百分点,客户的实际收益率遭到“摊薄”。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在产品期满后,本金收益的返还也需要花上一定时间。一般情况下,这个产品清算期在2~7天不等,一般会在合同中写明。这段时间内,投资者通常是无法获得收益的,也就是说,实际收益会在上文所述的基础上进一步被“摊薄”。
  专家支招: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一是要关注募集期和清算期长短,在预期收益风险同等条件下,募集期和清算期短的理财产品更实惠。二是要关注募集期内资金有无利息和如何计息,将此作为选择理财产品的参考因素。三是对于募集期内无利息或低利息的理财产品,可实时关注认购余额,尽量推迟认购时间。
  伤不起
  他们不是亏,而是巨亏

  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中,有一种心态是这样的:“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总比炒股的风险要小吧?”——客观评价,这样的想法合情合理,但你必须明白的一点是,并不总是如此。看看下面的例子,你就会发现,有时候,银行理财的风险,可能会高得超过你的承受能力。
  案例一:大放卫星投10万亏50%
  一位叫张宇(化名)的投资者称, 2007年他在渣打买了 10万 元的美林聚焦亚洲QDII200710理财产品,没想到2012年12月13日到期时,账面亏损高达约50%。
  张宇称,当时他是去渣打银行咨询保本型理财产品,一名理财经理对他表示,保本型理财产品收益差,购买意义不大,极力向他推荐购买这款5年期理财产品。“这款预期收益可达 40%,市场行情好可以做多,不好可以做空。做多可以赚钱,做空也可以赚钱,基本没什么风险。”而对于风险测试,客户经理表示只是银行内部走个流程,只管签字,别的会帮忙办理。
   买了这款理财产品后,张宇每过一段时间便会查询产品净值,有一天,他发现产品出现了大幅亏损,便向客户经理咨询要不要止损赎回,结果这位客户经理建议他继续持有。没想到越持有越亏损,到期了,亏损过半。事后张宇向银行索要了产品存续期间所使用的投资策略详细数据,显示产品在 2007-2008年股票指数急剧下跌的一年中,大部分时间仍在放大杠杆倍数,导致产品出现与市场情况不符的大额亏损。
  张宇告诉记者,2007年购买产品时客户经理没有作风险预警,产品运作期间发现亏损时,客户经理还是建议其继续持有,最后亏损成定局,找客户经理却早换人了。“与该产品投资领导沟通时,对方承认产品赖以生存的风险指标参数存在问题,导致产品投资趋势与市场存在巨大背离,导致巨亏。而当时银行在售卖这款产品时,销售经理却只是对我极力强调其控制风险的作用。”说起这事,张宇一肚子气。
  点评:并不是所有的理财产品都能达到其承诺的收益率,普益财富数据统计显示, 2012年到期的人民币理财产品28239款,平均到期年收益率约为4.1%,到期收益率跑赢CPI的 有 19315款 。“风险跟回报成正比”,投资者永远不要忘记这条投资铁律。
  案例二:插圈弄套 外资银行理财产品涉嫌欺诈
  袁小姐2007年看到东亚银行在某报纸刊登的“利财通1”广告,广告内容是紧跟 “港股直通车”。事实上,“港股直通车” 是根本未获批准的。出于对外资银行理财能力的信任,在银行没有出示合同的重要部分、能体现高风险非保本的“条款与章则” 之前,袁小姐就购买了1万美元,而在运作了3年后,却只剩下4800多美元。她去找东亚银行交涉时,才发现其委托理财合同只有一份原件,包括委托单、适合度评估表、条款与章则全部保管在银行那里,存在严重不平等的重大合同漏洞。
  让袁小姐气愤的是,东亚银行编造了客户的评估表,但不符合银监会的强制性要求,于是又一次涂改并伪造了新的评估记录,将风险“中”改为“高”,投资期限 “1~3年”改为“3年以上”。
  点评:对于银行来说,挂钩股票的理财产品从来就是高风险,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非但没有提示风险,还口头承诺保本,造成投资者被误导。但与以往单纯的运作不良使客户巨亏案件不同,随意篡改客户的资料,提高风险等级,这种做法银行方面确实是理亏。
  案例三:平安银行(000001)180万元“理财”,亏掉179万
  2011年4月,青岛平安银行南京路支行的VIP客户王女士在理财经理薛莹的推荐下,购买了“聚金宝”理财产品。王女士说,当时薛莹表示要给她“推荐一款比任何产品收益都高的产品”,而且还承诺每年10%的收益,即使出现亏损,仍保证支付不低于每年5%的收益。随后,王女士与薛莹签订《委托理财合同》,并与银行签订《深圳发展银行有限公司贵金属交易交收代理协议书》,之后将180万元交由薛莹管理。
  “刚开始收益挺不错的。”王女士表示,头几个月盈利96.6万元,她也按照《委托理财合同》,将约定的分成划到薛莹指定的个人账户上。然而好运没有持续多久, 9月份王女士查看黄金交易账户时,发现账户中只剩下了1万余元,亏了179万元。操作过程中,一家所谓的银行合作伙伴——北京恒紫金投资顾问有限责任公司也浮出水面。王女士说,她给薛莹的71.28万元的分成,汇给了一个叫“别志平”的户头,而别志平,正是恒紫金的总经理。
  点评:王女士的代理律师认为,所谓的《委托理财合同》首先就是不合法的。《委托理财合同》体现了薛莹、恒紫金与用户之间的操盘关系,也体现了双方的侵权关系,表现为私下保本、保收益的方式招揽客户从事黄金T+D交易。而这正是金交所章程和规则明令禁止的银行及从业人员的行为。
  案例四:竹篮打水 黄金T+D被银行强行平仓
  2011年,国际金价大幅飙涨,国内投资者热情高涨。各家银行纷纷推出黄金T+D业务。然而因上交所黄金延期品种价格剧烈波动,一日,国际金价从开盘的271.90元涨至289.32元,致使有银行交易系统对保证金不足的客户自动平仓。这一“强平”事件,令众多投资者损失惨重,银行方面将事件归咎于“国际现货黄金价格快速上涨”,该行做法引起投资者不满。
  点评:不承认自身系统的漏洞,反而怪罪于客户,充分显示出客户在金融交易中处于弱势。而国际金价屡创新高,投资者对黄金投资情有独钟,依然在寻找各种机会规避通胀风险。
  靠不住
  银行理财是庞氏骗局?至少缺信任

  目前,各大银行基本上每天都在发行自主理财产品,也经常有产品到期。就像一辆公交车,一路上不断有乘客上车下车,车厢里保持着的乘客就是银行的“资金池”。银行开发的资金池理财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参照基金产品的运作模式,通过滚动发行期限较短的理财产品筹集资金,将资金投资于期限较长的资产。对于这样的银行理财产品,目前在业界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看法——有些专家直接将其定义为“骗局”,而有些专家则将其风险理解为来自不规范的监管。而无论如何,现在的银行理财产品显然缺少正面典型和成熟的运作与监管机制,因此很难给予无条件的信任——哪怕在业内的认知上也是如此。
  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资金池就是庞氏骗局
  2012年10月12日,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在《中国日报》撰文讨论“影子银行”问题,指出银行业的财富管理(以理财产品为主)蕴含较大风险,尤其是“资金池”运作的产品,银行采用“发新偿旧”来满足到期产品的兑付,本质上是“骗局”。他的看法,代表了业内的一种典型观点。
  肖钢指出,影子银行大致可以描述为一个涉及实体的信用中介系统,且其活动超出常规银行系统。在发达国家,最大的影子银行玩家通常是对冲基金、风险投资以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而在中国,“影子银行”通常表现为理财产品、地下金融和表外借贷的形式。
  过去五年,银行理财产品从仅仅几百种迅速增长为近2万种。“中国的影子银行部门已经成为未来几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潜在来源。尤其令人担忧的是理财产品的质量和透明度。”
  肖钢称,大多数的理财产品期限不足一年,有些仅为数周甚至数天。因此,在某些情况下,短期融资被投入长期项目。一旦面临资金周转的问题,一个简单方法就是通过新发行的理财产品来偿还到期产品。当资金链断裂,这种击鼓传花就没法继续下去。不过,投资者总是相信这些正规银行不会倒闭,总是可以取回他们的钱。
  中央财经大学郭田勇:金融业核心就是期限错配
  “银行理财产品资金池模式只是在监管上不规范,以至于市场上普遍认为这是“庞氏骗局”。中央财经大学的郭田勇教授对“银行理财庞氏骗局论”并不赞同,他的观点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认为,如果银行理财是 “庞氏骗局”,那么整个银行业务都是“庞氏骗局”,因为就连存款投向也不是很清楚,银行业务的核心就是期限错配。近期银监会出台《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将监管重点指向银行理财产品在非标准化债权资产领域的投资行为,监管的方向是正确的,但预计监管层对资金池模式不会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因为银行理财产品是否会出问题,不在于期限错配,而是取决于投向的标的资产的质量。
  郭田勇还指出,今后银行理财产品运作上重点还是要把关标的资产,以往其投向还是比较稳健的,即使是普遍存在的资金池模式,整体上也是投向信托、债权等低风险的资产,银行只要继续坚持这种低风险、稳健型的投资风格,包括资金池方式操作的银行理财产品都不会出系统性风险。
  .投.资.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