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经典:《百战奇略》卷一

 草庐经略 2014-12-22
·
百战奇略
【明】刘伯温 撰


    《百战奇略》(原名《百战奇法》或《刘伯温兵法》)作为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著而问世,这无论是在宋以前或是宋以后,都是不多见的。因此,从其产生以来,就为兵家所重视和推崇,给予很高评价,并一再刊行,广为流传。

    《百战奇略》是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著。作者刘基(1311-1375),字伯温,明初军事谋略家。《百战奇略》不仅继承和发展厂我国古代的军事思想,而且搜集和存录了大量古代战争战例资料。它搜集了自春秋迄五代1645年间散见于21种史籍的各种类型的战例百则,并且这百则战例,大多都有战争发生的时间和资料来源,为后人检索战争资料,研究中国古代军事史,提供了极大方便。

        《刘伯温兵法》一书相传为刘伯温是年隐居青田,研习兵法谋略所作,是他协助朱元璋剿灭群雄,夺取江山的智谋之源。刘伯温死后,该书被朱元璋收入宫中,秘不示人,后来大内失火,才流入民间。


百战奇略
卷一

一、计 战

【原文】

    凡用兵之道,以计①为首。未战之时,先料将之贤愚,敌之强弱,兵之众寡,地之险易,粮之虚实。计料已审,然后出兵,无有不胜,法②曰: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

    汉末,刘先主④在新野,三往求计于诸葛亮⑤。亮曰:“自董卓⑥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⑦,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⑧强者,非惟⑨天时,抑⑩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11),此诚(12)不可争锋。孙权(13)据有江东,已历三世(14),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辅,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15),利尽南海(16),东连吴、会(17),西通巴、蜀(18),此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19)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20)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21)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22)暗弱,张鲁(23)在北,民阜国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24),信义著于四海,总览(25)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26),西和诸戎(27),南抚夷越(28),外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29),将军身帅益州之众出于秦川(30),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31)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霸业(32)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后果如此计。

【注释】
(1)计:计算。这里指通过对敌我双方各种基本条件的计算、判断,做出战略决策。
(2)法:兵法。此处及以后各篇中的“法”,均指古代兵法著作,其中大部分指《孙子兵法》。
(3)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引自《孙子兵法·地形篇》,意思是判明敌情夺取胜利,考察地形的险易、计算路途的远近,这是主将应掌握的方法。
(4)刘先主:即三国时蜀帝刘备(公元,下同161~223 年)。字玄德,琢郡琢县(令河北琢县)人。起兵后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及东汉末年的军伐混战。207 年“三顾茅庐”,得诸葛亮辅佐,逐渐强大,夺得荆、益二州,221年建立蜀汉。
(5)诸葛亮:(181~234 年),字孔明。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琅邪阳都(今山东省沂南)人,东汉末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人你“卧龙”。后为刘备主要谋士,他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拜为宰相。蜀后主刘禅即位后,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主持军国大事。
(6)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氓县)人,本为凉州豪强,汉灵帝时任并州牧。189 年率兵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专断国政,为所欲为。后迁国都长安,引起袁绍、曹操等人反抗,192 年为王允、吕布所杀。
(7)曹操(155~220 年):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和军阀混战,后荡平群雄,统一了北方,被汉献帝封为魏王。死后,其子曹丕称帝,建立魏国,曹操被尊为武帝。袁绍:东汉末年军阀。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最初为司隶校尉,各州郡起兵讨伐董卓时被推为盟主,割据幽、冀、青、并四川,成为当时最有势力的军阀。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打败,202 年病死。
(8)为:变为、成为。
(9)惟:是。
(10)抑:还是。
(11)挟天子以令诸侯:挟制着皇帝,并以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
(12)诚:真是。
(13)孙权:(182~252 年):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汉末,继其兄孙策据有江东六郡,后扩展到整个长江中下游。229 年于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县)称帝,国号吴。后迁都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
(14)三世:指孙坚、孙策、孙权三世。
(15)汉、沔(miǎn 免):即今之汉水。汉水有二源,北源称沔水,西源称汉水,二源在陕西南部合流后称汉水或沔水,今通称汉水。
(16)南海:泛指南方沿海地区,即广东、广西一带。
(17)吴、会:吴郡和会稽郡的合称,指令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18)巴、蜀:巴郡、蜀郡的合称,指今四川省。
(19)殆:大概、恐怕、也许。
(20)益州:在今四川。
(21)高祖:汉高祖刘邦。
(22)刘璋:字季玉,汉末江夏竟陵(今湖北省潜江西北)人,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中山王刘焉的后代。继其父为益州牧,据有今四川地区。221 年刘备攻成都,刘璋出降。
(23)张鲁:东汉末年农民宗教组织“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的首领。字公祺,沛国丰县(今江苏省丰县)人,汉献帝初,任益州牧刘焉的督义司马。191 年率徒众攻占汉中,建立政权。后投降曹操,封镇南将军、阆中侯。
(24)胄:帝王或贵族的后裔。
(25)览:通“揽”。揽:围抱,引申为招引。
(26)岩阻:险要。
(27)戎:古代中原人对西北部少数民族的统称。
(28)夷越:古代中原人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统称。
(29)宛、洛:宛,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洛,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30)秦川:泛指今陕西、甘肃两省秦岭以北的平原地区。
(31)箪食壶浆:用竹篮盛着食物,用壶盛着酒。箪(dān 单),用竹或苇编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32)霸业:指统一大业。

【译文】

    一般用兵的法则,应该把研究、谋划策略,放在首位。在还没有交战之前,先要了解清楚敌人将领的领导才能的高低,敌人的强弱,兵力的多少,地形的险易,粮草是否充足。敌我情况都研究考虑周到了,然后再出兵,没有不胜利的。兵法说:判断敌情夺取胜利,考察地形的险易,计算路途的远近,这是主将应该掌握的方法。

    东汉末年,刘备驻在新野,三次前去向诸葛亮请教统一全国的谋略。诸葛亮说:“自董卓把持政权以来,豪杰纷起,割据称霸。跨州连郡割据一方的数不胜数。曹操同袁绍相比,名望小而且兵力少,但他却能战胜袁绍,由弱变强,这不仅是掌握了有利时机,还是发挥了人的智谋。如今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确没有人能与他较量啊!孙权占据江东,已经经历了三代,那里地势险要。并且百姓归附,又有贤能之士为他辅佐,对于他只可以互相支援,而不可与之为敌。荆州北面靠着汉水、沔水,南方可以尽量利用南海的资源,东面连接吴、会,西面直通巴蜀,这是战略要地,然而荆州牧刘表却守不往它。这恐怕是上天送给将军的,将军有意于此吗?益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辽阔,自然条件优越、物产富饶,汉高祖刘邦凭借它成就了帝业。刘璋昏庸软弱,张鲁又在北面威胁着他。刘璋虽然人口众多,国家富裕,但他不知道保护爱惜,那里有才能的人都想得到英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后代,信义又传遍天下,并且广结天下英雄,求贤之心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二州,扼守险要之处,西面与诸戎友好相处,南面安抚夷越,对外与孙权结盟,对内修文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变化,就命一将军率领荆州的军队转向宛、洛,你自己率领益州的军队进入秦川,老百姓谁能不担着酒和食物来迎接你泥?如果如此,统一天下的大业就可以成功,汉朝就可以复兴了。”刘备说:“很好。”后来果然按照诸葛亮的计谋采取行动。

【解析】

    “料兵制胜”,是用兵的要决。

    趋利避害,是军事指挥员选择作战手段时必须运用的一条基本原则。采取军事行动前,应当冷静地分析双方的处境及利弊条件,从害中求利,争取主动。在公元200 年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中,曹军已经坚持半年了,士卒劳苦,后方政局又不稳定,困难很多,曹操打算退到许昌去。谋士荀攸认为这样做不好,他全面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指出:我虽疲劳,困难不小,可袁绍的力量也损耗不少,接近衰竭,他的后方很远,光是供应粮食就很困难。只要我们再坚持一下,给袁绍致命地一击,一定会有转机。曹操听从了荀攸的建议,待机到袁绍的后方偷截粮道,乌巢劫粮,一下子使袁绍军队大乱。曹操从自己的不利认识到敌人的不利,等待时机,转患为利,取得了胜利。

    料敌的目的在于趋利避害。“两利相权从其重,两害相衡趋其轻”。趋利避害并不是只利不害。只利不害的便宜事固然有,但一般能做到趋大利而避大害。也就算是成功的了。打了胜仗,并不是自己一点儿损失没有,有些伤亡是难免的,以小的代价去换取大的胜利,是趋利避害的基本原则。

    1940 年11 月14 日晚上,德国的“海因克尔”飞机在月光皎洁的英国城市考文垂上空轰鸣,紧接着开始了长达10 个小时的空袭轰炸。考文垂市遭到了严重破坏。德国的这次空袭,代号为“月光奏鸣曲”。对于这次空袭,英国政府提前48 小时就破译了德国的空袭情报,了解到德国空袭的目的、采用的战术和飞机的飞行路线。英国为什么不采取预防措施呢?这是因为英国事先收买了为德国制造“哑谜”密码机的工程师莱温斯基(波兰人),为英国制造了“超级机密”密码机,可以破译德国的密码。英国首相丘吉尔决定不对考文垂市发出预告,是出于保密的需要,因为一旦在考文垂市预告布防,引起德国的怀疑,德国就会变更密码。英政府这样做,虽然使考文垂市蒙受了很大损失,但在以后保卫英伦三岛的长期斗争中,发挥了“超级机密”密码机的作用,在全局上却获取了更大的利益。

    凡事分清利害,进而做到趋利避害,甚至化害为利,除了对客观情况的分析判断,还需要主观上的努力,主观努力的程度如何,直接决定利与害上的得失。

    总之,将帅对作战的胜负责任重大,所以要十分注意搜集情报,分析判断敌情。不明敌情,盲目求战,期求侥幸,其教训注定是惨痛的。对敌作战,应善于侦察,善于抓住敌人的弱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出奇制胜。

【提示】

    《计战》是《百战奇略》的开宗首篇,它取义于《孙子兵法·计篇》,着重从战略高度阐述实地战争谋划对于赢得作战胜利的重要性。这里的“计”与其下的“计料”义同,是分析、判断情况的意思。它认为,在对敌交战之前,首先要摸清敌我双方将帅的优劣、力量的强弱、兵员的多少、地形的险易、粮草的足乏。只有对上述诸多情况首先分析、判断准确清楚了,然后再出兵攻战,就没有不打胜仗的。战争是敌对双方在一定客观条件下,运用主观指导的一种以武力解决胜负的斗争活动。战争双方的任何一方,要想战胜对方,必须首先分析和研究敌我双方的各方面情况,并根据这种客观实际,制定出正确的作战计划和军事部署。只有使主观指导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才能较多地打胜仗,而较少地打败仗,可见,熟识和掌握敌我双方的各方面情况,是制定正确的战略计划进而赢得作战胜利的根本前提。本篇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并且进一步揭示了“用兵之道,以计为首”的道理,这是非常可贵的思想。

    本篇所举东汉末年诸葛亮与刘备讨论天下大势而传为历史佳话的“隆中对”,乃是我国古代战争谋划发展史上的突出典型之一。当时,诸葛亮依据对曹操、刘备、孙权三方以及刘表、刘阿等方的政治、军事、经济、地理诸种条件的精辟分析,为刘备的生存与发展制定了“联孙抗曹”的总战略。为了实现这一战略计划,诸葛亮提出首先要向薄弱方向发展,夺取荆、益二州以建立稳固基地,安抚西南各族,联合孙权,整顿内政,加强实力;尔后待条件成熟时,从荆、益两路北伐曹操,夺取中原,统一中国。显然,这是一个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既稳健而又有进取精神的战略构想。刘备后来虽因条件所限而未能实现统一中国的计划,但他恰是依据诸葛亮“联孙抗曹”的战略谋划,而建立了蜀汉政权,成为一代三足鼎立者之一。


二、谋 战

【原文】

    凡敌始有谋,我从而攻之,使彼计衰而屈服。法曰:上兵伐谋。

    春秋时,晋平公①欲伐齐,使范昭往观齐国之政。齐景公觞之。酒酣,范昭请君之樽酌。公曰:“寡人之樽进客。”范昭已饮,晏子②撤樽,更为酌。范昭佯醉,不悦而起舞。谓太师曰:“我欲成周公之乐。能为我奏,吾为舞之。”太师曰:“瞑臣不习。”范昭出。景公曰:“晋大国也,来观吾政,今子怒大国之使者,将奈何?”晏子曰:“观范昭非陋于礼者,且欲惭吾国,臣故不从也。”太师曰:“夫成周公之乐,天子之乐也,唯人主舞之。今范昭人臣,而欲舞天子之乐,臣故不为也。”范昭归报晋平公曰:“齐未可伐。臣欲辱其君,晏子得之;臣欲犯其礼,太师识之。”仲尼曰:不越樽俎之间而折冲千里之外,晏子之谓也。

【注释】
①晋平公:春秋时晋国君,公无前557 年继悼公位。下文的齐国君是指齐景公,公元前547 年至前490 年在位。
②晏子:齐国名宰相,曾使楚,说服楚灵王与齐结好。

【译文】

    凡出兵打仗之前,必须制定谋略,按照谋略进攻敌人,使他们计衰力竭导致投降。兵法说:最好的作战方法是用谋略战胜敌人。

    春秋时期,晋平公想讨伐齐国,派范昭到齐国探察其政治情况。齐景公宴请他。酒喝得兴趣正浓的时候,范昭要求用国君的樽饮酒。景公说:“用我的樽给客人进酒。”范昭饮完酒后,晏子便撤回了樽,又换上原来用的酒杯。范昭佯装喝醉了,不高兴地跳起舞来,并对太师说:“我想乘周公的舞乐跳舞,您能为我伴奏,我就跳这个舞。”太师说:“我眼花了,不熟悉这些曲子。”范昭出门以后,景公说:“晋是大国,来探察我的政事。现在你激怒了大国的使者,这该如何是好?”晏子说:“我看范昭不是粗俗无礼的人,现在故意羞辱国君,所以我不听他的。”太师说:“周公的乐舞是天子的乐舞,只有人君才能跳。现在,范昭只不过是个臣子,就想跳天子的乐舞,所以我不为他伴奏。”范昭返回晋国后报告晋平公说:“齐国不能讨伐。我想羞辱他的国君,晏子就知道了;我想违犯他的礼节,太师就识破了。”孔子说:不超越酒席之间的礼节,而能控制千里之外的敌人,这讲的就是晏子。

【提示】

    本篇以《谋战》为题,旨在阐述如何挫败敌人的战争图谋问题。它认为,当敌人谋划战争伊始,我就及时运用谋略挫败敌人的战争图谋,使其因图谋败露而向我屈服。本篇引自孙子“上兵伐谋”一语,意思是,用兵的上策是挫败敌人的战争图谋。换言之,也就是运用谋略打破敌人的战争企图,把战争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达到孙子所强调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目的。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是说不以兵力直接与敌人交战而又能够战胜敌人。可以认为,这是孙子对战争所希图达到的理想目标。但是,必须看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有条件的,只有在力量处于优势,形势非常有利,并且有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主观指导,才有可能不经流血牺牲而达成“全胜”这一理想目标。如果忽视客观条件,片面强调“谋战”而否定“兵战”的必要性,则势必陷入不切实际的唯心主义泥淖之中,而给自己带来不应有的损失。这是战争指导者不可不加注意的问题。

    春秋时晋平公为了进攻齐国,先派范昭往观齐国政情。齐相晏婴运用其智谋于宴饮之间挫败了范昭的多次挑衅,从而阻止了晋国即将攻齐的战争图谋。这可以说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一个例证。晋国之所以打消进攻齐国的战争企图,固然是晏婴以其聪明才智和计谋挫败晋使范昭肆意挑衅的结果,但也不能不看到,齐国自桓公开创的霸主地位,虽然到了景公时期已经丧失,但齐国仍不失为中原大国之一。晋平公要发动攻齐战争,对此是不能不有所顾忌的。这也正是他首先派人往观齐国政情,尔后决定进攻与否的根本原因。


三、间 战

【原文】

    凡欲征伐,先用间谍觇敌之众寡、虚实、动静,然后兴师,则大功可立,战无不胜。法曰:无所不用间也。

    周①将韦叔裕,字孝宽,以德行守镇玉壁。孝宽善于抚御,能得人心。所遣间谍入齐者,皆为尽力。亦有齐人得孝宽金赂者,遥通书疏。故齐动静,朝廷皆知之。齐相斛律光②,字明月,贤而有勇,孝宽深忌之。参军曲严,颇知卜筮。谓孝宽曰:“来年东朝必大相杀戮。”孝宽因令曲严作谣歌:“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百升,斛也。又言:“高山不推自溃,槲木不扶自立。”令谍者多赍此文遗之于邺。齐祖孝正与光有隙,即闻,更润色之。明月卒以此见诛。周武帝闻光死,赦其境内,后大举兵伐之,遂灭齐。

【注释】
①周:南北朝时期的北周,为北朝之一。557 年宇文觉取代西魏称帝而建,国都长安。577 年灭掉北齐,统一中国北方。581 年为隋所取代。下文中的北齐也为北朝之一,为高洋取代东魏称帝所建。
②斛律光:北齐有名的将领,任左丞相,长期从事抵抗北周的战争,572年为北齐后主高纬所疑忌,被杀。

【译文】

    凡征战讨伐,首先要使用间谍来察明敌人的多少、虚实和动静,然后才能兴师出兵。这样,就可大功告成,战无不胜。兵法说:没有不用间谍的战争。

    北周将领韦叔裕,字孝宽,以品德高尚而镇守玉壁(今山西稷山西南)。孝宽很善于用安抚的办法守边疆,深得人心。他派遣到北齐的间谍都很尽力;也有不少的北齐人得到了韦孝宽的贿赂,在远方用书信给他通风报信。所以北齐的一举一动,北周的朝廷都知道。北齐的宰相斛律光,字明月,为人贤明勇敢。韦孝宽深深地忌怕他。孝宽的参军曲严,很懂得卜占之类的事情,对他说:“明年齐国必定要互相杀戮。”孝宽因此让曲严作了一首歌谣说:“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百升就是一斛,又作歌谣说:“高山不推自溃,槲木不扶自立”,并让许多间谍携带写有这些文字的传单到齐都城邺(在今河北临漳西南)广为散布。北齐左仆射祖孝正与斛律光不合睦,更加添枝加叶,斛律光终于因此被杀。北周武帝听到斛律光死的消息,大赦国内,以后大举兴兵讨伐,终于灭掉了北齐。

【解析】

    《孙子兵法·用间篇》中指出:“凡兴兵十万,出征千里,百姓的耗费,公家的开支,每天要花费千金;内外受战争的牵动,民众疲于流离,因此不能耕作的达数十万家。战争相持几年,是为了夺取胜利于一旦,而吝惜爵位、俸禄和金钱,不能重用间谍以致不了解敌情的人,就是不仁至极,就不是军队的好将帅,就不是国君的好辅佐,就不能成为胜利的主宰。”明朝庄应会《武就要略·侦候》中说:战略家需要有间谍,就像人身需要有耳目一样。耳目不俱全就是废人,间谍不设立就是废军。

    清朝朱逢甲《间书》中说:“用兵贵知己知彼。而欲知彼,则必用间乃能知。且知,贵知之于事先。敌将至,得为备;敌非至,得毋恐。”意思是说,用兵打仗贵在“知己知彼”。要想了解对方,则必须通过用间才能达到目的,而且了解敌方最好是在敌人行动之前。这样,敌人要来,我们可以事先做好准备;敌人不来。我们就不必惊惶失措。

    正是由于情报关系到战争胜负,几千年来将帅们无不为此费尽心机。中国早在商代就有关于间谍活动的记载。大约在公元前16 世纪,崛起的商部落灭掉了夏朝,建立起商王朝,但商朝周围分布着许多与之侵扰不休的部落。商朝为了了解它们的动静,经常派人去那些部落窥探军情。清朝末年从商朝故都——殷墟附近发掘出来的大批占卜用的龟甲、牛胛骨,就记载了许多用间的事例。周朝建立以后,专门设立了“士师”这一官职,其首要职责就是刺探机密,了解敌情。其后,间谍战越演越烈,用间手法也更加诡谲多变。

    在外国历史上,使用间谍的事例也可以上溯好几千年。从公元前6 世纪的赛鲁斯大帝到亚历山大、恺撒都已知道用间获取情报,它始终是军事领袖们成功的必要条件。中国古代的用间思想对世界各国的情报界也一直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孙子兵法》书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些名言,被一代又一代的日本谍报机关奉为主旨。他们在1904 年的日俄战争和1941 年袭击珍珠港美国舰队前后,搜集情报和实际运用情报的策略都是取自《孙子兵法》。一名日本谍报军官曾经透露说:他们是“第一个把《孙子兵法》作为最伟大的谍报技巧专家的著述来翻译的”。

    1942 年苏联间谍机构在英国招募了正在皇家物理研究机构从事原子弹研究的物理学家富克斯(德国籍)。1943 年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全面展开,按照英美合作研制原子弹的政府协议,富克斯被派往美国纽约参与“曼哈顿工程”。在1945 年7 月的波茨坦会议上,美总统杜鲁门不无炫耀地向斯大林透露了美国已拥有原子武器的信息。紧接着,8 月6 日和9 日,

    美国两颗原子弹先后在广岛和长崎爆炸。苏联立即采取措施,加快了研制步伐,富克斯向苏联提供了有关制造原子弹的绝密资料,诸如铀的采集提炼,原子弹爆炸的各种方法,原子弹的设计图纸,美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各种数据。1946 年4 月25 日,苏联建成了代号为“十一1”的第一座原子反应堆。1949 年8 月29 日,苏在哈萨克斯坦的谢米巴拉金斯克试验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从这一刻起,苏联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取得了与美国平起平坐的核大国地位。从此可以看出,富克斯向苏联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绝密情报,对苏联迅速研制成功核武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提示】

    本篇以《间战》为题,旨在从战略高度着重阐述使用间谍在战争中的作用问题。它认为,凡要进攻敌人,必先派遣间谍深入敌境进行战略侦察,或以重金收买敌方人员提供情报。只有通过间谍探明敌国兵员多少、力量强弱、军队动静等情况后,再出兵进攻,才能打胜仗。战争的历史经验表明,要战胜敌人,必须做到“知彼”,摸清敌情;而要做到“知彼”,就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进行周密地敌情侦察。在侦察技术不发达的古代,派遣间谍侦察敌情,便成为兵家经常采用的一种最为有效的手段。北朝时期的北周大将韦孝宽,就是以善用间谍而著称于世的。在北周与北齐的对抗中,他采取派谍入齐和收买齐人为谍等手段,不仅随时掌握了北齐的内情和动态,而且离间了齐后主与齐相斛律光,诱使齐后主杀害了“贤而有勇”的斛律光,为其后北周出兵灭亡北齐、统一北方,扫清了障碍。


四、选 战

【原文】

    凡与敌战,须要拣选勇将锐卒,使为先锋,一则壮我志,一则挫敌威。法曰:兵无选锋者北。

    建安十二年,袁绍败亡,袁尚与其弟熙率众奔上谷郡投乌桓①。乌桓数入塞为害。曹操征之。夏五月至无终,秋七月,大水潦②,海道不通。田畴请为向导,操从之。率轻骑兼道而行,出卢龙塞,水潦,道不通,乃堑山堙谷五百余里;越白檀,历刚平、鲜卑庭东,陷柳城。未至二百里,敌方知之。袁尚、袁熙与蹋顿、辽西单于等众将数万骑逆军。八月登白狼山,操辎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皆有惧色。操登高而望,见敌阵不整,乃使张辽为先锋,纵兵击之,敌众大溃。斩蹋顿,及名王以下,降汉者二十余万口。

【注释】
①乌桓:古族名,为东胡族的一支,汉初附匈奴,以后附汉,生活于上谷、辽西等塞外地区,建安十二年曹操战败乌桓后,迁移万余名落户于中原,部分留居东北,后渐与各地汉族、其他民族相融合。
②潦(lǎo 老):路上的流水、积水。

【译文】

    凡与敌军交战,必须挑选猛将精兵作为先锋,一方面可以长我志气,一方面可以挫败敌人的锐气。兵法说:军队如果没有精锐的先锋部队,就必然要失败,叫做“北”。

    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 年),袁绍败死,袁尚与其弟袁熙率残余军队逃到上谷郡(今河北怀来东南)投奔乌桓族。乌桓军队多次入塞骚扰为害,曹操于是出兵征讨乌桓。5 月,曹军到达无终(今天津蓟县)。7 月,大水弥漫,路上到处是积水,沿海道路不通。田畴请求作向导,曹操听从了他的建议。率轻骑兵加倍兼程前进,出卢龙塞(今河北喜峰山口附近)后,掘山填谷五百余里,越过白檀(今河北滦平东北兴州河南岸),经过刚平、鲜卑朝廷以东,攻占了柳城(今辽宁朝阳南)。行进不到200 里,敌军知道了消息。袁尚、衰熙和乌桓首领蹋顿、辽西单于楼班等人率几万骑兵向曹军奔来。8月,曹操登白狼山(今白鹿山,在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境)。曹军辎重尚在后面没上来,披甲的很少,左右都显出惧怕的样子,曹操登上高处眺望,看到敌军阵容不严整,就令张辽为先锋,挥兵攻击、敌军大败溃散。斩杀蹋顿,名王以下投降汉朝的有二十多万人。

【提示】

    本篇以《选战》为题,旨在阐述选拔和编组先锋部队在作战中的重要作用问题。它认为,凡与敌人作战,都必须挑选精兵猛将编组成先锋部队,这样,一方面可以长自己部队志气,一方面可以灭敌人威风。“兵无选锋曰北”系出自《孙子兵法·地形篇》,所谓“选锋”,就是由选拔和训练出来的精兵猛将组成的先锋队;“北”者,败也。意思是,打仗不选拣精锐部队担任先锋打头阵,作战就要失败。战争,就其全过程来说,是由一系列战役战斗组成的。首战的胜负,往往关系和影响整个战争的前途。而先锋队又是首战的主要担当者。因此,挑选什么样的将领和部队充当先锋,直接关系到首战的成败。故历代兵家都十分重视和强调搞好“选择”问题。

    三国时期的曹操便是一个比较善于“选锋”的著名军事家。汉献帝建安十二年,曹操率军进讨乌桓,当时正值秋季洪水泛滥,道路不通,乃凿山开路五百余里。当部队进至白狼山时,与乌桓兵突然遭遇。由于对方兵多,己方“被甲者少”,曹操部下普遍产生畏惧情绪。这时,曹操针对自己部队情况,立即选派勇敢善战的大将张辽为前锋,乘“虏阵不整”之隙,纵兵击之,结果大败乌桓军,斩其首领蹋顿及名王多人,收降胡、汉军民二十余万人。此战,曹操在作战指导上的成功之处,主要有二:一是能适时选派得力战将率领精兵作先锋打头阵;二是能正确选择进攻时机,乘“虏阵不整”之隙,立即发起猛烈攻击,结果收到“乱而取之”的作战效果。


五、步 战

【原文】

    凡步兵与车骑战者,必依丘陵险阻草木而战则胜。若遇平阳之道,须用拒马枪为方阵,步兵军于其内。分为驻队、战队。驻队守阵,战队出战;战队守阵,驻队出战。敌攻我一面,则我两哨、出兵从旁以掩之;敌攻我两面,我分兵从后以捣之;敌攻我四面,我为圆阵分兵四出以奋击之。敌若败走,以骑兵追之,步兵随其后,乃必胜之方。法曰:步兵与车骑战者,必依丘陵险阻,如无险阻,令我士卒为行马、蒺藜。

    《五代史》晋将①周德威为卢龙节度使,易敌不修边备,遂失榆关之险。契丹每刍牧于营平之间,陷新州;德威复取不克,奔归幽州。契丹围之二百日,城中危困。李嗣源②闻之,约李存勖,步骑七万,会于易州以救之。乃自易州北行,逾大房岭,循涧而东。嗣源以养子从珂,将三千骑为先锋,进至山口;契丹以万骑遮其前,将士失色。嗣源以百骑先进,免胄扬鞭,胡语谓契丹曰:“汝无故犯我疆场,晋王命将百万骑众直抵西楼,灭汝种族。”因跃马奋挝,三入其阵,斩契丹酋长一人。后军齐进,契丹兵却,晋兵始得出。李存勖命步兵伐木为鹿角阵,人持一枝以成寨。契丹环寨而过,寨中万弩齐发射之,流矢蔽日,契丹人马死伤者塞道。将至幽州,契丹列阵以待之。存勖命步兵阵于后,戒勿先动。令羸兵曳柴燃草而进,烟尘蔽天。契丹莫测其兵多少,因鼓入战。存勖万趁后阵起而乘之,契丹遂大败,席卷其军,自北山口遁去。俘斩其首级万计,遂解幽州之急。

【注释】
①晋将:五代后唐主李存勖(xù),923 年称帝,一直称晋王,表示自己是唐朝臣子,不臣服朱温的梁政权。此处晋即指李存勖,而不是后来石敬瑭的晋。
 ②李嗣源:即后唐明宗,926 年至933 年在位。沙陀部人,本名邈佶烈,称帝后改亶。

【译文】

    一般步兵与战车和骑兵作战,一定要依托丘陵险阻、草木森林,只有这样才能胜利。如果是平坦的大道,必须用拒马和长枪布列成方阵,将步兵置于中间。整个队形要分为驻队和战队。驻队守阵时,战队出战;战队守阵时,驻队出战。敌人从一方面攻击我时,我从两翼出战从旁掩护拼杀;敌从两面夹击我时,我就分兵从敌后攻击他;敌人从四面围攻我时,我就布列圆阵分兵四出奋勇还击。敌军如果败逃,我就用骑兵追击,步兵跟随在骑兵后面,这是必胜的办法。兵法说:步兵与战车和骑兵作战,一定要依托丘陵险阻;如果没有险阻,就让我官兵多制作蒺藜。

    《五代史》载:晋将周德威作卢龙节度使时,轻敌而且不重视修治边防,不加强防守措施,以致丢失山海关之险隘。契丹军队的活动经常到营州(今河北昌黎)和平州(今河北卢龙)之间,攻占了新州,周德威仅攻不成,逃回幽州(今北京)。契丹又包围了幽州200 天,幽州城十分危急。李嗣源听到这个消息后,率领步兵和骑兵7 万余人,同李存勖在易州(今河北易县)会合去救援。大军即从易州向北行进。过大房岭后,沿着河涧向东。嗣源让养子李从珂率3000 骑兵作先锋,前进到山口时,契丹以万余骑兵阻挡在前面,官兵这时大惊失色。嗣源率百余骑兵奋战在前,脱掉甲胄扬鞭奋战,用契丹语对他们说:“你们无故侵犯我边疆,晋王命令我率百万骑兵直抵西楼,消灭你们种族。”他乘势跃马奋进,三次冲入敌阵,杀契丹酋长一人。后面的军队一齐奋进,契丹军队便退却,晋军这才得以通过。李存勖命令步兵砍伐树木,排成鹿角阵,每人拿一个树枝排成村寨的样子,契丹兵绕寨而过,寨中万箭齐发,流箭蔽住了太阳。契丹人马死伤很多,尸体堵住了道路。快到幽州时,契丹军队已列好阵,等待晋军的到来。李存勖命令步兵到列阵的后面,告诫他们切记不要先动;而后令老弱兵士拖着柴点燃,起火前进,烟尘蔽住了天日,契丹不知道晋军有多少人,就按照鼓声进入战斗。李存勖便奔向敌阵乘机攻击。契丹军队大败,席卷而逃,从北山口败遁。晋军俘虏斩其首级共一万多,于是解了幽州之围。

【提示】

    本篇以《步战》为题,旨在阐述步兵对车、骑兵作战应当注意把握的指导原则。它认为,步兵对车、骑兵作战时,一要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如无险要地形可资利用,就要使用就便器材设置障碍物。二要区别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有效战法,诸如对于从一面向我进攻之敌,“我两哨出兵,从旁以掩之”;对于四面向我进攻之敌,则应“分兵四出”还击之;对于败退之敌,则应奋力追歼之,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从实际出发,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战法这一重要军事原则。

    五代初期,晋(后唐前身)将周德威,由于恃勇轻敌,不修边备,而为契丹所乘,丧失榆关之险,被围困于幽州长达二百多天不得解脱。后得李嗣源、李存审等援兵救助,击败契丹兵,遂解幽州之围。综观晋兵最后战胜契丹兵之原因,固然与兵力增强、将士勇敢有直接关系,而晋将李存审在作战指导上能够根据敌情、地形实际,采取巧妙战法,实施灵活用兵,乃是晋军破敌取胜的主要原因。他从实际出发,先是“命步兵伐木为鹿角阵”,并“发万弩齐射之”,以阻塞契丹骑兵前进之路;继则命步兵出敌阵后,以“羸兵曳柴、燃草”而施放烟尘,致使“契丹莫测其多少”,最后乘敌迷惑狐疑之际,挥军直驱契丹后阵,一举而败之,取得了俘斩万计,解除幽州之围的辉煌战绩。


六、骑 战

【原文】

    凡骑兵与步兵战者,苦遇山林险阻、陂泽之地,疾行急去,是必败之地,勿得与战。欲战须得平易之地,进退无碍,战则必胜。法曰:易地则用骑。

    《五代史》:唐庄宗救赵,与梁军相拒于柏乡五里营,于野河北。晋兵少,梁将王景仁将兵虽多,而精锐者亦少。晋军望之色动,周德威勉其众曰:“此汴宋①佣败耳。”退而告之。庄宗曰:“吾提孤兵出千里,利在速战,今若不乘势而急击之,使敌人识我之众寡,则计无所施矣。”德威曰:“不然,赵人皆守城而不能野战;吾之取胜,利在骑兵。盖平原旷野之中,骑兵之所长也;今吾军于河上,迫近营门,非吾之所长也。”庄宗不悦,退卧帐中,诸军无敢入见者。德威乃请监军张承业曰:“王怒。老将不速战,非怯也。且吾兵少而临贼营门,所恃者一水隔耳;使梁得舟筏渡河,吾无类矣。不如退军鄗邑,诱敌出营,扰而劳之,可以策胜也。”承业入言曰:“德威老将知兵,愿无忽其言。”庄宗遽起曰:“吾方思之耳。”已而德威获梁游兵,问景仁何为,曰:“治舟数百,将以为浮梁。”德威乃与俱见。庄宗笑曰:“果如公所料。”乃退军鄗邑。德威乃遣骑三百,扣梁营挑战,自以劲兵三千继之。王景仁怒,悉以其军出。德威与之转斗十里,至于鄗南,两军皆阵,梁军横亘六七里,庄宗策马登高,望而喜曰:“平原浅草,可前可却,真吾制胜之地也。”乃使人告德威曰:“吾当原战。”德威又谏曰:“梁军轻出而远来与吾转战,其来既速,必不暇斋粮糗;纵其能斋,有不暇食。不及日午,人马饥渴,其军必退;退而击之,必获胜焉。”至未申时,梁军中尘烟大起,德威鼓噪而进,梁军大败。

【注释】
①汴宋:转五代朱温的梁王朝。因梁朝建都汴京,朱温又为宋州砀山(今属安徽)人,因此,晋军蔑称其为汴宋。

【译文】

    骑兵与步兵作战,如果遇到山林险阻或水洼的地形时,应急速离去。这些地形是骑兵的必败之地,不能与敌交战。骑兵作战必须在平坦的地形上,进退没有障碍,这样才能每战必胜。兵法说:平坦地形才可使用骑兵。

    《五代史》记载:唐庄宗李存勖救赵时,与梁军于柏乡(在河北省滏阳河流域)五里营相对峙。晋军兵少,列阵于河的北边;梁将王景仁手下兵将虽多,但精兵良将却很少。晋军看到梁军的兵多,感到有些害怕。周德威鼓励部下说:“这些梁军是容易打败的。”德威返回本营向庄宗报告了这些情况,庄宗说:“我率领孤军千里出战,只有速战速决才有利;如果现在不乘势立即发动进攻,敌人一旦知道了我们的兵力少于他们,我们就无计可施了。”德威说:“这倒不一定。赵国人善于守城而不善于在野外作战;我们要想取胜,优势在于骑兵。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骑兵作战容易发挥自己的长处;现在我军驻扎在河边,迫近敌人营垒,这不利于发挥我们的优势。”庄宗听了心里很不高兴,退回后帐休息,全军上下没有一个人敢去见他,周德威于是请来监军张承业说:“晋王发怒了。我不想速战,并不是因为害怕。我军兵力少,又接近敌人的营垒,所以依赖的只有一条河的距离,如果梁军得到了船和木筏而渡河的话,我们就没命了。不如退兵到鄗城(今河北相乡县北),引诱敌军出营,不断骚扰使他疲劳,这是可以取胜的策略。”承业入见庄王说:“周德威是老将了,熟知兵法,希望您不要轻视他的话。”庄宗忙起来说:“我刚才也是这样想的。”随后,周德威抓到了梁军的一个散兵,审问他王景仁在干什么,回答说:“造了数百条船,将用船作搭浮桥的梁。”德威就带俘虏一起去见庄宗。庄宗笑道:“果真像你所预料的一样。”于是将部分退到部城。周德威派遣骑兵300 人逼近梁军营门挑战,自己带领精锐部队跟随在后边。王景仁大怒,率部队倾巢而出。周德威与他们边战边退,展转10 里,一直到了鄗城南。双方军队在这里都摆开了阵势,梁军纵横连绵六七里。庄宗策马登高一望,高兴地说:“宽广的平原,草长得也不深,可进可退,这真是我克敌制胜的好地方!”于是派人告诉德威说:“我们应该和他决战了。”周德威又谏阻说:梁军轻率出兵远途奔袭来与我作战,来得这么急速,一定顾不上带足粮食;即使带了一些粮食也没有时间吃,不到中午,人马就会饥渴,一定会退军;等他撤退时再追击他,我必然能大获全胜。”不到未申时刻(下午4 点左右),梁军阵中烟尘弥漫,周德威令部队击鼓进攻,梁军大败而去。

【提示】

    本篇以《骑战》为题,旨在阐述骑兵对步兵作战时应注意掌握的原则。它认为,骑兵对步兵作战时,应避开山林、险要或沼泽的地形,因为此种地形不利于骑兵机动,容易打败仗;应选择开阔平坦之地,因为此种地形利于骑兵机动,进退无碍,易于取胜。战争的历史表明,任何兵种作战都要受一定的地形条件的制约。骑兵是古代作战中机动力最强、突击力最猛的一个兵种。但是,只有在开阔平坦的地形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骑兵快速机动、猛烈突击的威力。而山林、险隘及沼泽之地,却是妨害骑兵作战能力充分发挥的天然障碍。

    本篇能够认识
到这一点,并且着重阐述地形条件对兵种作战的重要性,这是很可贵的。

    五代后梁开平四年(公元910年),晋与后梁的柏乡之战,是双方争夺河北进而夺取中原统治权的一次关键性作战。当时,从兵力对比看,梁军数量多于晋军,但结局却是晋胜梁败。晋军所以能以少胜多,其作战指导的成功是主要原因。梁将王景仁率兵八万,扎营于柏乡附近的野河之北,企图以优势兵力与晋军决战,一举而占领赵地。晋将周德威识破其企图后,及时说服晋王李存勖放弃过早与敌决战的打算,并根据敌情、地形的实际,采取了主动后撤、诱敌出战的正确方针,迫使梁军脱离营垒之后,充分发挥骑兵快速机动、猛烈突击的威力,一举击败梁军于旷野运动之中,创造了古代骑兵作战利用有利地形而获胜的典型战例,为此后灭亡后梁、夺取中原统治权奠定了基础。


七、舟 战

【原文】

    凡与敌战于江湖之间,必有舟楫①,须居上风、上流。上风者,顺风,用火以焚之;上流者,随势,使战舰以冲之,则战无不胜。法曰:欲战者,无迎水流②。

    春秋,吴子伐楚③。楚令尹④卜战,不吉。司马子鱼⑤曰:“我得上流,何故不吉?”遂战,以巨舰冲突,吴军势弱,难以相拒,遂至败绩。

【注释】
①舟楫:船只。楫:划船的桨。
②欲战者,无迎水流:引自《孙子兵法·行军篇》,原文是:“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意思是说,如果要与敌人决战,不要紧靠水边列阵迎敌;要居高向阳,不要面迎水流。这是在江河地带对军队的处置原则。
③吴子:春秋时的吴国公子光,即后来的吴王阖闾。楚:古国名,西周时立国于荆山一带,后扩展疆土,成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223 年被秦所灭。
④令尹:楚国所设官名,为楚王之下最高长官,掌军政大权,此处指阳丐,即楚公子子瑕。
⑤司马子鱼:司马:春秋、战国时期掌管军事的长官;子鱼:人名,即楚公子鲂。

【译文】

    凡与敌人在江河湖泊作战,必然要用船只,一定要占据上风和上游。上风,可以利用风势焚烧敌人;上游,可以顺着水势,用战船冲击敌人。这样就战无不胜。兵法说:要想同敌人交战,不要面迎水流居下游。

    春秋时,吴国进攻楚国。楚国的令尹占卜预测胜败,结果不吉。司马子鱼说:“我军占据上流,为什么不吉利泥?”于是两军交战,用大战船冲击,吴军处于不利态势,难以抵挡,于是大败。

【提示】

    本篇以《舟战》为题,旨在阐述水上作战如何正确利用自然地理条件的问题。它认为,凡与敌人在江湖水上作战,必须依靠舰船装备,且应选择上风上流处。因为,位于上风,可以利用风势纵火焚毁敌人;占据上流,可用战舰乘流而下冲击敌人。历史的经验表明,战争总是在一定空间进行的,因而地理条件对作战双方都有重要制约作用。在武器装备不发达的古代,特别是冷兵器时代,借助风力、水势对敌人作战,这是古代战争指导者经常采用的战法之一。春秋时期的吴楚长岸(位于今安徽当涂西南三十里的东、西夹江处)之战,便是借助水势作战的一例。

    周景王二十年(公元前525年),吴国公子光率军进攻楚国,双方相持于长岸,楚令尹阳匄用占卜预测胜负,认为交战对楚不利;但司马子鱼却认为楚军地处江水上流,可借助水势冲击吴军。于是,他指挥楚国水军乘流而下猛冲吴军,一战而败之,并虏获吴国先王乘坐的一艘名叫“馀皇“的大船。

    楚军的获胜,说明了正确利用自然地理条件,是战争指导者不可不加注意的问题。


八、车 战

【原文】

    凡与步骑战于平原旷野,必须用偏箱、鹿角为方阵,以战则胜。所谓一则治力,一则前拒,一则整束部伍也。法曰:广地则用车军。

    晋凉州刺史杨欣,失羌戎之和,为敌所没,河西断绝,每每帝有西顾之忧。临朝而叹曰:“谁能为我通凉州讨此贼者乎?”朝臣莫对。司马督马隆①进曰:“陛下若能任臣,臣能平之。”帝曰:“若能灭贼,何为不任,顾卿方略何如耳?”隆曰:“陛下若能任臣,当听臣自在。”帝曰:“云何?”对曰:“臣请募勇士三千人,无问所从来,率之鼓行而西,禀陛下威德,丑类何足灭者。”帝许之,乃以隆为武威太守,隆募腰开弩三十六钧,立标陈试,自旦至日中,得三千五百人。隆曰:“足矣!”隆于是率其众西渡温水,虏树机能等以众万骑,或乘险以遏隆前,或设伏以截隆后,隆以八阵图,作偏箱车,地广用鹿角车,路狭则为木屋施于车上,且战且前。弓矣所及,应弦而倒,转战千里,杀伤以千数。隆到武威,虏大人②萃跋韩。且万能等,率万余众归。隆前后诛杀及降附者数万。又率善戎、没骨能等,与树机能等战,斩之,凉州遂平。

【注释】
①马隆:西晋靖边名将。马隆讨平树机能的叛乱是西晋秦始年间(265~276 年)的事情。
②大人:部落首领。

【译文】

    凡是步兵或骑兵在平坦的原野上作战,必须用偏箱、鹿角摆成方阵,这样可以取得胜利。这是因为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保持战斗力,一方面可以阻止敌人接近,还可以约束自己的队伍。兵法说:开阔的地方就用战车作战。

    西晋凉州刺史杨欣因和当地羌族军队不和,被敌人所灭。河西(今甘肃武威一带)被分割阻断。晋武帝经常因西部局势而忧虑,临朝时叹道:“谁能为我打通凉州(今武威)讨平这些盗贼?”朝廷大臣没有一个回答。司马督马隆上前说:“陛下如能任用我,我能讨平他们。”武帝说:“如果你能消灭盗贼,为什么不任用呢?想听听你用什么策略和方法啊!”马隆说:“您如能任用我,就应该让我自己方便行事。“武帝说:“这怎么讲呢?”回答说:“我请求召募勇士3000 人,不要问他们从哪里来,率领他们击鼓西行,依靠陛下您的威风和道德,何愁敌人不被消灭呢?”武帝同意了,就任命马隆为武威太守。马隆自己出钱打制了三十六钧的弓,树起旗标,进行实阵考试,从早晨到中午,选得3500 人,马隆说:“足够了。”马隆于是率领部众西渡温水(今南盘江),敌寇树机能以万余骑兵阻击。敌人或者在险要的路口阻挡晋军的去路,或者设伏兵拦截晋军的后卫军。马隆依照八阵图法制作偏箱车,在广阔的地方,就用鹿角车设营垒;道路狭窄则做成木屋,放在车上,一面作战一面前进。弓箭所射到的地方,敌人应弦而倒;转战千里,杀伤敌人数千。马隆到达武威时,俘虏了敌首领萃跋韩,敌将且万能等率万余人归降。马隆前后诛杀和降服敌军数万人,又率领善戎、没骨能等直接与树机能作战,将其斩杀,终于平定了凉州。

【提示】

    本篇以《车战》为题,旨在阐述车战所应具备的条件及其在作战中的作用问题。它认为,凡与敌步、骑兵交战于平原旷野时,要实施车战,即用偏箱车或鹿角车布列成方阵对敌,其作用主要有:一可增强部队战斗力,二可阻挡敌人冲击,三可整饬和约束队伍不乱。恩格斯在论及欧洲骑兵发展的历史时,明确指出:“至少在军事史上,战车比武装骑手的出现早得多。”(见《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卷1《骑兵》,战士出版社1981年7月第1版)我国古代也是如此。据文献记载,车作为作战装备而用于战争之中,在我国至迟在商周时代已经比较普遍了。但从战国以后,由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武器装备的进步,战场条件的变化,此种只利于在平原旷野行动的车兵,逐渐为步、骑兵所代替;战车由主要用于冲锋陷阵的进攻性装备,变为运输辎重或作为防御作战的障碍物了。

    本篇正是从防御障碍物的角度,阐述了偏箱车、鹿角车在作战中的作用问题。这与战国以前所讲到的战车和车战问题,是不尽相同的。

    西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武威太守马隆率军进讨羌兵的凉州之战,就是根据地形条件以偏箱车、鹿角车列阵战胜羌兵的一个成功战例。当时,晋兵只有三千五百人,羌兵则有万余人,几乎三倍于晋兵,并且利用有利地形对晋兵实施前堵后截。面对此种态势,马隆一方面充分发挥晋兵的勇敢精神,一方面制作偏箱车,设置鹿角车阵,“且战且前,弓矢所及,应弦而倒”,给羌兵以重大杀伤,终于取得了平叛作战的胜利。


九、信 战

【原文】

    凡与敌战,士卒踏万死一生之地而无悔惧之心者,皆信令使然也。上好信以任诚,则下用情而无疑,故战无不胜。法曰:信则不欺。

    三国,魏帝自征蜀归长安,遣司马懿督张①诸军会雍、凉以劲卒二十万潜进,窥向剑阁。蜀相诸葛亮时在祁山,旌旗利器,守在险要,其兵更下者八万②。时魏军始阵,代兵适交,秦佐城以贼众强盛,非力所制,宜权停下兵一月行,以并声势。亮曰:“吾统武行师,以大信为本,得利失信,古人所惜;去者速装以待期,妻子鹄立而计日,虽临征难,义所不废。”皆催令去。于是去者皆悦,愿留一战;征者奋勇,思致死命。相谓曰:“诸葛公之恩,死犹未报也。”临战之日,莫不拔剑争先,以一当十,杀张,却司马懿,一战大克,信之由也。

【注释】
①司马懿:(179~251 年),字仲达,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初为曹操主簿。多谋略,善权变,为曹操所忌。张:(?~231 年)字儁伋。三国魏河间鄚(河北任丘北)人。蜀、魏交战中受司马懿节度,追击蜀军,中箭而亡。
②其兵更下者八万:蜀汉建兴九年(231 年),诸葛亮五出祁山时,采用长吏杨仪的建议,将士兵分为两部分,轮流进攻,以克服部队疲劳和粮食运输的困难。

【译文】

    凡是与敌作战,当士兵踏上九死一生之地时,就没有后悔恐惧之心,这都是诚信促使他们这样做的。将帅讲信用,而且诚心对待士兵,士兵就会毫不犹豫地拼死效力,这样才能战无不胜。兵法说:讲信用就不会受欺骗。

    三国时期,魏明帝征伐蜀国回到长安,派遣司马懿、都督张诸军会同雍州(今西安市西北)、凉州共20 万人秘密指向剑阁(在四川省北部、嘉陵江流域)。蜀汉丞相诸葛亮当时在祁山旌旗高树,兵器锋利,守备着险要之地。蜀国部队应该轮换8 万兵士。当时恰逢魏军开始布阵,蜀国轮换下的兵士也在等待交换,秦佐城看到敌人兵力众多,势力强盛,担心自己不能制胜,建议停止更换,将应该换下的兵士留一个月再走,以此壮大自己的声势。诸葛亮说:“我统帅军队以讲信用为根本,为了得到眼前的利益而失去信用,是古人最痛惜的事情。要走的人很快就会整好装,等待启程,因为家里的妻子像鹄一样伸颈站立盼望,计算着回归的日子。现在我们虽然面临着战阵的困难,但礼义不可废置。”于是便催着他们都快点离开。这样,要走的人非常高兴,而且自愿留下再参战一次。出征者个个奋勇,决心拼死一战,大家都说:“诸葛公的恩情,就是死也报答不完。”临战的那一天,无不拔剑争先,以一当十。结果杀了张,打退了司马懿,一战获得全胜,这都是讲信用的缘故啊。

【提示】

    本篇以《信战》为题乃取“信义”之意,其要旨是阐述将帅以“信”治军的重要性。它认为,在对敌作战中,士卒所以能够舍生忘死地去奋勇杀敌,都是由于平时将帅带兵以“信”的结果。这里所引“信则不欺”乃是《六韬·论将篇》提出的将帅必备的五种条件之一(即“所谓五材者:勇,智,仁,信,忠也。勇则不可犯,智则不可乱,仁则爱人,信则不欺,忠则无二心。”)。军事与战争实践的历史证明,“信则不欺”,不仅是好的将帅所应具备的美德之一,也是将帅治军所应把握的重要原则。将帅只有“信则不欺”,即切实做到:行赏罚,讲求信用;严纪律,不徇私情,才能取得广大士卒的拥护,才能使部队上下一心,团结对敌,无往不胜。

    本篇所引诸葛亮统兵打仗以信为本的事例,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郭冲五事”:魏明帝派遣宣王司马懿督统大将张郃等部三十余万精兵,秘密向蜀国剑阁进发,此时蜀相诸葛亮正率兵戍守在祁山,并且正值部队换防变动之时,将十分之二的蜀兵换下等待返乡,而留下者仅有八万人。从双方兵力对比看,魏军三倍于蜀军。有鉴于此,诸葛亮身边参谋人员皆劝亮把换防待归的部队暂留一月,以壮大蜀军力量。但诸葛亮却以“吾统武行师,以大信为本”为由,未予采纳,且催令其尽快返乡。蜀军将士为诸葛亮以信义为本的可贵精神所感动,于是,去者愿留一战,而留者愿效死命。临战之日,无不拔剑争先,以一当十,一举击败魏军,杀死张郃,打退司马懿。裴松之在注引之后,对此战的真实性提出质疑,看去虽然不无道理,但综观诸葛亮一生统军作战乃至治国理民的实践,“以大信为本”却是符合其实际和令人效法的。


十、教 战

【原文】

    凡欲兴师,必欲教①战。三军②之士,素习离、合、聚、散③之法,备谙坐、作、进、退④之令,使之遇敌,视旌麾⑤以应变,所金鼓⑥而进退。如此,则战无不胜。法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⑦。

    战国时,魏将吴起⑧曰:“夫人常死其所不能败其所不便⑨。故用兵之法,教戒为先。一人学战,教成十人;十人学战,教成百人;百人学战,教成千人;千人学战,教成万人;万人学战,教成三军。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圆而方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左而右之,前而后之,分而合之,结而解之,每变教习,乃授其兵,是谓将事。”

【注释】
①教:教育、教诲、训练。
②三军:古时军队的统称。春秋时,大国多设中军、上军、下军三军。以中军之将为三军统帅。
③离、合、聚、散:离:疏开;合:集中;聚:密集;散:分散。
④谙(an 安):熟记,熟悉。坐:守定,引申为不动,停止;作:振起;进:前进;退:后退。
⑤旌麾:古代用来指挥作战的旗帜。
⑥金鼓:古代作战时发出信号的器具,引申为作战信号。金:金钲;鼓:战鼓。古代军队训练或作战时,击金钲则退,擂战鼓则进。
⑦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引自《论语·子路》,意思是,用未受过训练的人去作战,这等于抛弃他们的生命。
⑧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卫国左氏(今山东省曹县北)人,初任鲁将,继为魏将,屡建成功,被魏文侯任命为西河守。文侯死后,遭陷害,逃到楚国,辅佐楚悼王变法,悼王死后,被旧贵族所杀。吴起著有《吴子》留传后世。
⑨便:熟悉。

【译文】

    凡是准备兴兵打仗的,必先训练部队,全军战士平时就要练习离、合、聚、散的方法,熟悉坐、作、进、退的号令,使他们遇到敌人时,能根据旗帜的指挥而采取行动,听金鼓的声音或进或退。这样就能战无不胜。兵法说:用未经训练的人去作战,这就等于抛弃他们的生命。战国时,魏国将领吴起说:“人往往死于他不能胜任的事情,败于他不熟悉之事。所以用兵的方法,应以教练和训戒为先。一个人熟悉学习了战法,教会十人:十个人学习了战法,教会百人;百人学习了战法,教会千人;一千人学习了战法,教会万人;一万人学习了战法,教会全军。以我之近待敌之远,以我之逸待敌之劳,以我之饱食待敌之饥饿。圆阵变为方阵,不动变为振起,行进变为停止,左队变为右队,前队变为后队,分散变为集中,密集变为疏散,每一种阵法都学习了,才能授以兵器,这就是将领的任务。”

【提示】

    本篇以《教战》为题,旨在阐述加强部队教育训练的重要性。它认为,要兴兵打仗,必须首先加强部队教育训练。只有平时搞好训练,使全军掌握战术方法,熟悉作战号令,才能使部队在实战中看到指挥旗帜的变化而采取相应行动,听到鸣金击鼓的声响而进退自如。战争的经验告诉人们,打仗固然要靠勇敢精神,但是,光凭勇敢而不懂战术技术,也是不能打胜仗的。“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在战争环境下提高部队作战技能的重要方法,但在和平条件下,抓好平时的教育训练,乃是提高部队军事素质的基本途径。平时教育训练卓有成效,战时才能多打胜仗,否则,就要吃败仗。孔子所说“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正是这个道理。

    吴起是战国初期的著名军事家,他在长期的军事实践活动中,积累了治军与作战的丰富经验,并撰写兵法《吴子》一书流传后世。本篇所引吴起关于教育训练问题的论述,虽然由于时代的发展变化,他当时所主张的某些训练内容,已经不能实用于今天,但是,他所强调的“教戒为先”,即把教育训练摆在治军首位的战略思想;他所创造的“一人学战,教成十人……万人学战,教成三军”的抓骨干带全体的训练方法,对我们今天抓部队教育训练,仍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百战奇略》卷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