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海经十日谈:山海经作者、编者之谜

 风临酒把2 2014-12-22

笼罩在《山海经》一书上的诸多之谜里,首先是作者之谜和编者之谜。目前所知的文献资料里,最早论及《山海经》作者的著作是《列子·汤问》。所谓“汤问”记述的是商汤与夏革的对话 ,他们讨论了物质起源、宇宙边界、大地范围等问题,涉及到女娲补天、共工撞倒不周山、太平洋五座仙山(均为物产富饶、人烟稠密的岛屿,后来岱舆、员峤二岛沉没)和归墟(八紘九野 之水注入而永不满溢)、小人国、鲲鹏等故事。对此,夏革总结道:“世岂知有此物哉?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学者普遍认为这句话指的就是《山海经》的成书过 程,据此可知《山海经》的执笔人是夷坚,《山海经》内容的提供者(考察者)是大禹和伯益。其中,大禹是帝禹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伯益的职务相当于环境资源大臣,而夷坚的身份不详。 有趣的是,东汉有一个名叫夷坚的学者,字辅汉,史书又称其名为张陵。相传他七岁时即能诵《道德经》,并能达其要旨。长成后身材高大魁梧:庞眉文额,朱顶绿睛,隆准方颐,目有三角 ,伏犀贯顶,垂手过膝;其生性好学,天文地理,河洛图纬,皆极其妙;诸子百家,三坟五典,所览无遗。或许东汉夷坚是因为仰慕帝禹时代的夷坚,而为自己起了相同的名字。

  这样一来,如果《列子》一书确实记录有活跃在春秋末战国初的著名学者列御寇的言行事迹,或可表明列子有可能知道《山海经》一书的秘密。根据《吕氏春秋·审分览·不二》称:“老聃 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庄子·达生》记有子列子与关尹切磋学问的情节,表明历史上确有列子其 人。

  西汉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当时的西汉政府开始实施一项大规模的图书收集、整理、校勘工程,刘向、刘歆父子前后领衔参与了这项工作。公元前7年至公元前6年之间,刘歆(已改名刘 秀)向朝廷提交了一份《上山海经表》:“所校《山海经》凡三十二篇,今定为一十八篇,已定。《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昔洪水洋溢···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 著《山海经》,皆圣贤之遗事,古文之著明者也。”

  《上山海经表》透露有如下几条重要的信息:一、32篇(亦称卷)的《山海经》早已流传于世,其作者或编者不详。二、刘歆等人把32篇的《山海经》重新编辑为18篇的《山海经》。三、《 山海经》一书的最早作者有禹(帝禹、大禹)、益(伯益)和“等”(伯益的助手,可能是夷坚,或者还有其他执笔人)。四、《山海经》成书于大禹治服洪水、划分九州之后,其内容包括 “圣贤之遗事”和上古文明大事件。

  此外,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别通篇》也说:“禹主行水,益主记异物,无所不至,以所见闻,作《山海经》。”问题是,现存《山海经》一书,记录有许多大禹之后的事件,例如殷商时 期的故事、周朝的故事,甚至还有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地名。由于前人不可能记述后人的事,因此绝大多数学者都不认可刘歆的说法,认为《山海经》的作者不可能是大禹、伯益。目前, 关于谁是《山海经》的作者、首编者,学术界尚未达成一致的意见;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一书非一人所作、亦非作于一时,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其中《山经》(五藏山径 )成书早于《海经》(海外四经、大荒四经、海内五经)。

  例如,茅盾在《神话研究》一书中称:“《五藏山经》大概是东周之书,理由是:综观《五藏山经》记载,是以洛阳为中心,其言泾渭诸水流域即雍州东部诸山,及汾水南即冀州南部诸山, 较为详密,洛阳附近诸山最详,东方南方东南方已甚略,北方最略。”袁珂在《中国神话研究和山海经》一文中说:“《山海经》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经多人写成的一部古书,作者大 概都是楚地的楚人。”由于《山海经》的篇目名称和结构内容,与齐国学者邹衍的大九州、小九州学术思想及其《终始》、《大圣》等著作的内容有相似之处,因此亦有学者认为《山海经》 成书与邹衍学派关系密切。此外,还有人相信《山海经》是由海外人士撰写的,或者是外星人撰写的,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学者王红旗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观点,主张《山海经》一书是由帝禹时代的文献《五藏山经》、夏代的文献《海外四经》、商代的文献《大荒四经》、周代的文献《海内五 经》这四部分内容合辑而成的。其中以《五藏山经》成书最古老,它是帝禹时代的国土资源考察白皮书,作者有帝禹、环境资源大臣伯益和测绘工程师大章、竖亥(疑即《列子》所说的夷坚 )。《海外四经》的作者应该是夏王朝的史官,《大荒四经》应该是商王朝的史官,《海内五经》的作者应该是周王朝的史官,其中《海内四经》系西周时期的作品,《海内经》系东周时期 的作品。

  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五藏山经》描述的地形地貌符合4200年前的地形地貌,而且它没有记述帝禹时代以后的信息。《海外四经》记述有夏后启的事迹,但是没有记述夏代以后的信息。 《大荒四经》记述有商代王亥的悲剧故事,却没有记述商代以后的信息。《海内五经》则表现出浓厚的追溯历史的兴趣和倾向,而且出现了许多新地名、国名,因此其成书也相对较迟。有意 味的是,晋代著名学者郭璞(276-324年)在《注山海经叙》里说“盖此书跨世七代,历代三千,虽暂显于汉,而寻亦寝废”,似可表明他已经认识到《山海经》一书涵括有长达3000年时间 段的内容。

  那么,究竟谁是《山海经》一书的首编者(包括把古文字翻译成当时通行的文字,以及对部分内容的改写)呢?这个问题学术界已经争论了许多年。王红旗认为,《山海经》一书的首编者, 正是追随王子朝奔楚的原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学者,因为只有他们才拥有足够多的历史档案文献资料。与此同时,原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馆长老聃很可能也参与其事,而领导和主持其 事的人很可能就是王子朝。

  事实上,纵观《山海经》全书,开篇《五藏山经》有《禹曰》,终篇《海内经》结尾文字为“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 土以定九州。(禹鲧是始布土,均定九州。)”充分体现出编纂者对帝禹的尊崇和对大一统国家的向往。显然,这种政治情结非常符合王子朝的身份。这是因为,大禹是先夏时期工程师的杰 出代表(治理洪水是一项工程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而王子朝的主要支持者也是周王室的百工(各行各业的工程师或工匠);帝禹划定九州是对中国政治版图大一统的重要推动和贡献,而 王子朝之所以要携带周室典籍避难于楚国的南阳一带,也是为了证明自己拥有继续领导、管理周王朝的合法性。

  进一步说,鉴于《山海经》一书具有独特的政治、军事、经济价值,它的副本或抄本很可能被王子朝作为客居楚国而送给楚王的见面礼(原本则被秘藏深山或埋藏地下),并被楚国作为机密 文献深藏起来,其时应该在公元前516年至公元前505年期间。事实上,在先秦诸子百家里,唯有屈原的著作(《天问》、《九歌》等)中引用了大量《山海经》里的内容。此后,秦国灭楚, 《山海经》等典籍被收藏入秦国图书馆里。接下来,刘邦率先兵入咸阳,萧何将秦国图书馆的图书典籍悉数收藏,其中应当就包括《山海经》一书。汉王朝建立后,经过文景之治,到汉武帝 时国力日盛,由于时过境迁,《山海经》的军事地理价值不再那么重要,该书才被解密,世人方知有《山海经》一书。故而《隋书·经籍志》有“汉初萧何得秦图书,故知天下要害,后又得 《山海经》,相传以为夏禹所记”之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