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较韧性》教学设计

 花好月媛66 2014-12-24


《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通过测量比较常见的材料的物理特性来引导学生认识材料,认识物体。单元第1课通过调查、辨认周围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初步认识常见的材料。第2-5课,通过观察、测量、比较,依次认识材料的硬度、韧性、吸水性、沉浮情况方面的物理特性。《比较韧性》是这个单元第3课。重点是通过测量比较木头、金属、纸、塑料4种材料的韧性,认识塑料的显著物理特性,丰富对塑料的认识。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对材料充满兴趣。喜欢“做实验“。但真正做的对比实验,这是第一次。而且这节课的实验操作要求较高。对于”韧性“一词,大部分学生不明确是什么意思。需要具体的例子引导,让学生明白。

【教学目标】
1.知道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2.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塑料的物理特性。
3.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比较材料的韧性。      

4.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用测量的方法比较认识材料的韧性。
【教学难点】

理解什么是韧性,实验中控制不变的条件。

【材料准备】
 1. 一样粗、一样长的塑料棒、竹棒、铁棒(学具带里)
 2. 50克钩码3个。

  3.固定盒。

 【教学过程】

一、比较韧性

1.叫两个学生做动作:弯腰,腿伸直,手尽量往下伸。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能伸得更下面?

引出:他的柔韧性很好。

引导:这是我们身体的柔韧性,材料也有类似的性质。


     师:这里有两样东西,竹棒和塑料片。我用它们来提桶。请你仔细看它们的变化。

演示:慢慢地提   用力地提

 生:竹棒先弯曲,然后折断了。塑料片弯曲,没有折断。

师:我们把像塑料这样受到力后,容易弯曲,没有折断的性质叫“韧性“。板书“韧性”

2.师:各种材料都有韧性,竹和塑料,谁的韧性更好?

铁和塑料,谁的韧性更好呢?怎么比较韧性?

(适时引导“公平性“并出示”公平条件“)

出示三种材料:竹棒、塑料棒、铁棒。

播放微视频:实验操作方法及步骤

小组领取材料、实验、记录

汇报实验结果  4种材料的弯曲度 (      >        >       >    )

交流  师:你看到了什么?谁的韧性最好?为什么?如果挂上多些重物,会怎么样?谁的韧性最好?

 

二、丰富对塑料的认识

1.提问:塑料的韧性这么好,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利用它的韧性好做成的

(材料的特性和功能是相适应的,根据塑料的韧性好,顺势引出它的功能)

出示塑料做的各种物品

提问:塑料还有什么特点?

全班交流填写塑料的特性气泡图

 

2.塑料的循环使用

介绍塑料的缺点

介绍塑料的循环使用方法,注意塑料的回收利用。

四、课堂练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