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西报:世界正走向第三次世界大战?

 龙凤冈 2014-12-25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山坡羊:曲牌名。峰峦如聚: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聚:聚拢;包围。山河表里: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潼关:古关口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西都:指长安(今西安)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古称长安为西都,洛阳为东都。踌躇:犹豫、徘徊不定。秦汉经行处:秦都城咸阳和汉都城长安都在潼关的西面。经行处,经过的地方。指秦汉故都遗址。宫阙:宫殿。阙,皇门前面两边的楼观。兴:指政权的统治稳固。兴、亡:指朝代的盛衰更替。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这是一首广为传颂的元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张养浩,他在1329年(元文宗天历二年)赴任陕西行台中丞途中所写。陕西的潼关,北隔黄河与山西相望,东临涵谷与河南接壤,同时黄河与渭河又在这个地方交汇,史上素有“鸡叫听三省”的交通要冲之称。如今距渭南行政公署驻地渭南市仅82公里,连霍高速公路开通后,潼关作为陕西省的东大门,其地理位置与窗口显得极为重要。

谁能想到呢,680年前的潼关是“关中大旱,饥民相食”(据元史载)。张养浩被皇帝派往重灾区抗旱救难。悲凉的现实,不可思议的惨景,使张养浩惊愕地发现了老百姓的苦难,对统治阶级的本质有了一定的认识,也集中了他自己大半生对现实的体验,倾注了他鲜明的爱憎情感,触发了他追念古代情怀,而表现出他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同情。他区别于一般士大夫的“发思古之幽情”,一扫没落情调,以气势雄浑、意境开阔,悲壮激昂,一气呵成的这首散曲,备受后人推崇为上乘之作。

 

继续坚持这条主线选出优质牛股

全曲之结构特点:全曲短短九句分三层,实际只写了三个字:景、悟、叹。

景:第一层前三句,写出潼关形势——雄伟险要的潼关是重重叠叠的峰峦,怒涛汹涌的黄河也具有生命的情感与意志。潼关壮景,一聚一怒,跃然纸上,蔚为壮观。

悟:第二层四至七句,写出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发出深沉的感慨。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对历代帝业盛衰兴亡之沧桑变化,万千思绪激愤难平。

叹:第三层末四句,对历代王朝的兴与亡,带给百姓的灾与难,最后发出一声啸长的千古悲叹(也称揭题)。全曲三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强烈的情感浑然一气,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这首散曲意蕴深邃,感情悲愤沉郁,雄浑苍茫的景色、真挚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使得全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张养浩(1270—1329),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著名散曲作家。历任县尹、监察御史、礼部尚书等职。至治元年(1321),因上书谏元夕放灯得罪辞官,隐居故乡。至顺二年(1331),追封滨国公,谥文忠,后人尊称为张文忠公。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山坡羊·骊山怀古》等。
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天历二年(1329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他隐居后,决意不再涉仕途,但听说重召他是为了赈济陕西饥民,就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应命。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他死后,“关中之人,哀之如先父母”(《元史·张养浩传》)。《山坡羊·潼关怀古》便写于应召往关中的途中。《元史·张养浩传》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登车就道,遇饥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张养浩在“关中大旱”之际写下了这首《山坡羊》。

 

继续坚持这条主线选出优质牛股

========================================================== 


西报:世界正走向第三次世界大战?

 

 参考消息网12月22日报道 西班牙《起义报》12月18日刊登题为《世界在走向第三次世界大战吗?》的文章,文章认为,一个和平的世界对美国军事凯恩斯主义来说无异于巨大的灾难。他们需要战争,而且是很多很多的战争。全文内容如下:

 世界似乎正在逐步走上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道路。北约对俄罗斯的围堵越来越紧,在欧洲这个舞台上,把一个美国历届民主党和共和党政府从“冷战”开始以来就在追求的根本政治目标发展到了极致。在此基础上还不得不提到美国政府宣称的经济战。

 北约从25年前加快了攻势,恰好是1989年柏林墙倒塌的时候。那时美国总统老布什和德国总理科尔都向时任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表示,北约一定会遵守二战结束时与莫斯科和《华沙条约》缔约国之间达成的有关北约边界的协定。但是和其他许多事情一样,这一承诺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认为,乌克兰危机首先是北约东扩导致的直接后果,其次也是欧盟计划从经济上吸纳乌克兰,从而从“后门”深入俄罗斯这一政策导致的结果。因此米尔斯海默认为,乌克兰危机完全是西方的过错。

 就好像以上的这些做法似乎还不足以加剧与俄罗斯的紧张关系并在欧洲挑起一场战争,美国国会又通过了针对俄罗斯的一系列制裁措施。在新一轮经济制裁措施基础上,白宫的政策让石油价格下跌至原来的一半,其明显目的就是削弱俄罗斯、伊朗和委内瑞拉三国的实力,并给石油输出国组织以致命打击。正如几天前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所言,似乎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华盛顿采取了荒唐的“政权更迭”策略以期终结普京政府。

 第三次世界大战真的打响了吗?广告商和帝国的好友们并不这么认为,但教皇方济各却多次强调了这一点。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看看最伟大的政治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曾经有过的看法:“战争不仅仅是战场和战斗行为本身,而且还有始终对战争掌握的明确的支配权。”可能有人会因此真的怀疑美国现在是否已经掌握了对战争的“明确的支配权”?如果是这样,那我们是不是已经开始了战争,或者已经处在战争的前夕?霍布斯所说的这个“支配权”不是小事,它依靠的是不断地销售和摧毁武器,并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金融军工产业”以创造巨大的利润。为此就需要发动战争,战争规模越大,利润也就越丰厚。

 在这个巨大的骗局中就是无法避免的战争——用来滋养“金融军工产业”的引擎。一个和平的世界对美国军事凯恩斯主义来说无异于巨大的灾难。他们需要战争,而且是很多很多的战争。如果没有,他们会负责创造,为此他们培养了无数具备执行这一行动的高度专业的人力资源。

 于是二战结束后美国不间断地发动战争:朝鲜、越南、老挝、柬埔寨、伊拉克、阿富汗,现在可能是对俄罗斯,明天还有可能对中国。

 历史证明,全球所有的地缘政治变化都伴随着战争。正如爱因斯坦曾经所言,现在唯一的区别是“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怎么打,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战人类只能拿着木棍和石头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