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海泛舟:“藏毛窦”,陌生的“毛”病

 昵称535749 2014-12-26
2014-12-25 00:03:06


         38岁的白领和先生,体型颇似“弥勒佛”,偏胖且肤色白,多毛体质明显。他近来坐卧不宁、痛苦不堪。原来他的腹股沟旁反复肿胀、疼痛、溃破,还流出黄色浓液,经常污染内裤,时间长了,周围皮肤还出现瘙痒等症状,成为“难言之隐”。

        在当地基层肛肠医院初步诊断为“肛周脓肿”,但治疗一直不见明显好转。无奈,只好到省会大医院求医。经专科检查,医生发现和先生臀部毛发浓密,尤以骶尾部为甚,初步将其刮出干净后,发现臀沟处见一溃口,其内有一小撮毛发露出。显然,让他深受其扰的不是肛周脓肿,而是与这一簇毛发相关的、一种叫藏毛窦的“毛”病。

        藏毛窦:美国大兵的“吉普车病”

        藏毛窦这一名词,人们甚至包括大部分医生比较陌生。它其实最早是由欧美医生在二战发现并命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军队中的英美大兵好发本病。由于这些患者都有乘坐吉普车的经历,因此,它又有“吉普车病”之别称。

        临床上,该病也是以男性多见,一般在17~35岁发病,尤以肥胖和毛发浓密者易发。青壮年得了藏毛窦,别人难以觉察,自己却坐卧不安。

        该病之所以叫“藏毛窦”,是因为除了患者自觉有骶尾部肿痛、破溃等不适外,医生检查时也会发现内有乾坤:骶尾部因反复脓肿、破溃形成窦道(并可伴肉芽组织、纤维组织增生),且窦道中常含有一簇毛发。而常见的肛周脓肿并没有这一现象。

        另外,如果细心观察可以发现,病灶其实离肛门较远,因破溃形成的窦道走行于皮肤下,而这个窦道的方向多是向头颅侧,很少向下朝向肛管,与肛管并没有直接关系,这一点与肛周脓肿及肛瘘(可触及典型的、通向肛门的条索状管道)刚好相反。

        因此,藏毛窦与肛门脓肿二病虽然症状相似,却是完全不同的疾病。

        藏毛窦:“毛”病因从何而来

        这个陌生又难言的“毛”病,又是因何而来?

        目前,医学上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分为先天学说和后天学说两种。

        前者认为藏毛窦是先天性的皮肤凹陷,而窦道里面的毛发则是因为内陷的皮肤存在毛囊。

        后者则认为,由于患者肥胖及臀部多毛,在行走时因臀部反复的扭动和摩擦,使臀沟里的毛发刺入附近的皮肤,形成短管道,此时毛发仍与根部相连,当毛发由原来毛囊脱落后,被皮化的短管道产生的引力吸入,聚集而形成异物。加上肥胖者较深的臀沟和浓密的体毛所形成的多汗、潮湿环境,利于各类细菌生长,因此一旦感染,即可形成脓肿。

        共识:手术去“毛”病

        对明确诊断的藏毛窦,其治疗方法,医生的共识是手术。

        不过,目前临床上尚没有标准术式。

        一般采用三种方法:

        一是单纯的切除病灶后敞开创面。该疗法具有创伤小,手术难度低,缺点是术口愈合时间长;    

         二是切除病灶后缝合创面。该术式愈合时间相对较短,但手术创面较大,缝合时难以把握骶尾部皮肤的张力,容易发生伤口裂开、局部感染等并发症。

         三是改良法。即局部病灶切除,敞开创面,配合皮瓣移植的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