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榫卯结构之烟袋锅榫

 兰之道 2014-12-27

     简介: 明代黄花梨家具的烟袋锅榫的制法是,搭脑上打一个眼,腿子上出一个榫,由于里面有一个5mm的牙嘴,所以眼不能贴着里面打,又因为外面是立茬,卯眼过大以后,容易把立茬撑开。所以这个榫一般都很小,要求特别合适,如果别着劲,很可能砸下去就把木头撑劈了。烟袋锅榫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椅子的寿命。

烟袋锅榫古典家具制作中的一个榫卯衔接手法。

  搭脑凡靠背椅和木梳背椅的搭脑(靠背顶端的横料)中部,有一断高起的,要比用直搭脑的晚;靠背椅的搭脑和后腿上端格角相交,是一统碑椅的特点,为广式家具的传统造法。苏州地区造的明式椅子(灯挂椅),此处多用挖烟袋烟袋锅榫卯,时代较早。

  烟袋锅榫一般有两种制法。明代大部分黄花梨家具采用直肩,到了清中期以后,出现了斜肩,也就是45°格肩。

       明代黄花梨家具的烟袋锅榫的制法是,搭脑上打一个眼,腿子上出一个榫,由于里面有一个5mm的牙嘴,所以眼不能贴着里面打,又因为外面是立茬,卯眼过大以后,容易把立茬撑开。所以这个榫一般都很小,要求特别合适,如果别着劲,很可能砸下去就把木头撑劈了。烟袋锅榫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椅子的寿命。

  尤其是四出头官帽椅,搭脑与后腿结合时不是直着套进去的,它有一个倾斜度,搭脑中间的部分也需要翘起来。所以这个卯眼很难弄得特别合适,需要很高的技术。凡是画过线的木工都知道,如果榫卯做好了,这把椅子的寿命就长,如果榫卯做得不好,寿命就短,即使当时用卡子和胶强拢在一块,几年以后也会很快坏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