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式家具真的不使用钉子吗?

 三余斋 2017-05-02
前段时间去北京参观了马未都先生的观复博物馆,拍了一部分馆藏的古典家具的照片,今天就借北京观复博物馆的椅子和杌凳说下明式家具的用钉问题。


经常听到有人说,传统古典家具、明式家具不用一个钉子,全靠木材的榫卯构造相互咬合来制作家具。当然榫卯构造在明式家具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这个自不待言,说一个钉子都不用,其实也不完全是那样的!


请看椅子的扶手和前腿的连接部位,划红线的部位,这个榫卯结构叫做挖烟袋锅,不过是个方材的,在扶手的前端木材要厚些,为的是多出拐弯的厚度便于凿卯,出挖烟袋锅结构的那个锅,实际上就是卯眼 ,为什么要多出一些的厚度呢?

主要是考虑前腿的榫头插入挖烟袋锅后,为了保证牢固要有一定的深度,而且卯眼是半卯榫头不会透出,多出来的拐弯的厚度就是主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不增加拐弯的这些厚度,在保证榫头不透出的情况下,榫头插入卯眼的咬合部位就很少,本身就会降低连接的强度。

挖烟袋锅上的榫头是个直榫,所以为了更好的增加这个连接的强度,在挖烟袋锅这个榫卯结构上加了侧销,就是木钉,在明式家具上也有使用竹钉的,加入这个侧销后,就类似现代插销的原理,销住榫头和卯眼的连接,防止挖烟袋锅结构被拉开。不了解这个构造的请看下图,
这个榫卯结构就是挖烟袋锅




在椅子的前腿和管脚枨的连接部位也使用了木钉,销住枨子的榫头防止榫头拔出


扶手和后退的连接部位也使用了木钉

的确是有少数明式家具在榫卯拍合后,用钻打眼,销入一枚木钉或竹钉,目的在使榫卯牢固不动,就是北京匠师所说的“关门钉”。有竹木钉的家具要想把家具打开修复,需用钻将竹木钉钻碎,方能拆卸,否则会把榫卯拆坏。

还有就是古人在椅盘上和杌凳的坐面上制作藤编软屉后,为了美观和软屉的牢固在四周嵌
压条,压条的固定也是用木钉,见下图:





明式家具在制作过程中不使用钉子,这个观点是不完全正确的,古人使用的是木钉、竹钉,只是不使用现在的铁质钉子而已。更确切地说竹木钉属于另加的榫销,榫销也是榫卯构造的组成部分。

那么木材和铁钉比较起来谁硬?自然是铁钉更硬,但作为主要室内使用的家具来讲,木材在室内使用二三百年没什么问题,铁钉虽硬但在空气中会氧化生锈腐朽,它坚持不了二三百年。如果是用铁钉钉起来的家具,木材还没有坏,由于铁钉的腐朽家具就会散了架。


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木钉和木材的伸缩系数差距较小,在受到空气干湿度影响时,可以一起缩涨,比较稳定,而铁质钉子和木材的伸缩膨胀系数差距较大,铁质相对比较稳定,木材遇湿涨时它不涨,木材遇干时收缩它不缩,久而久之,钉子眼就会变大松动,再加上铁质钉子自身的生锈腐朽,家具的稳定性和牢固度就得不到保障。这也是铁质钉子不如木质榫卯结构牢固的原因之一。

硬的铁钉不如相对软的木材在空气中的寿命长,人的牙齿虽硬过舌头,但人老了都是牙齿先脱落!故《道德经》曰: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这是老子说的,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是故柔胜刚,这是古代中国人的哲学。

另外明式家具中虽然使用木钉、竹钉,也是在局部使用,起辅助的固定作用,家具整体架构的连接主要还是靠榫卯的构造,这是我们应该知道的。古人使用榫卯结构制作家具也与古代铁质钉子没有大面积普及有直接关系。现代的钉子木工那么多也是由于洋钉子的普及造成的,现在还有更先进的汽钉,效率更高。

关于明式家具的更多相关研究,以后会陆续发帖探讨,欢迎关注!
帖子最后还有传统榫卯开班教学和明式家具制作的内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看看,欢迎木友们多多指导交流,有问题留言,我看到后会回复大家---半个木匠张均成  2017年3月10日

文章说明:1. 原创图文:半个木匠  2.引用、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