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川大老师周鼎:大学何为(“自白书”后我们的反思)

 真友书屋 2014-12-27

在我看来,最可贵的自由便是思想自由。失去了思想自由的大学无异于一座军营或者一座监狱。缺少思想自由的大学只能培养奴才或者暴徒。不过,当年我没有想到自己会从此生活在大学校园里,最后从学生变成教师。我很庆幸自己最终又回到了父亲的母校,纵然这座大学早已经面目全非,与我曾经的憧憬有天渊之别,然而我不能不承认,只有在这里,我才瞥见了自由的光芒,虽然这光芒如今似乎日益暗淡。下面,我想谈谈为什么在大学里自由的光芒越来越暗淡了。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三十多年过去了,大学校园的文化精神总在不断改变。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多少都有一种精英群体的自信,他们相信自己可以改变这个国家的命运。像我这样的九十年代的大学生则在一片风声鹤唳之中变得有些玩世不恭起来。从前的理想破灭了,那么新的理想又在哪里呢?等到新世纪来临,零零年代的大学生又呈现出一种新面貌,那就是务实功利。为什么呢?受教育产业化的政策影响,大学争相扩招,于是大学升学率越来越高,念大学越来越容易,学费也越来越昂贵,等到毕业的时候,就业率越来越低,大学生越来越多,找工作越来越难。所以,大学教育越来越像技能教育或者职业教育。


如果询问今天的大学生为什么要读大学?绝大多数人的答案可能是:不读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没有好收入,没有好收入就买不起一套房子,买不起房子就找不到爱人,成不了家,等等。


我不想批评这种实用主义的态度。可是,我想问一下,如果大学仅仅是提供职业教育和颁发文凭的场所,大学又何必称之为大学呢?因此,我们必须再次追问,大学何为?答案就是:大学应该提供“通识教育”。什么是“通识教育”?用中国古代道家的话说,通识教育就是无用之学。


当我们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和家长总是不断地提醒我们选择有前途的专业也就是有用的专业。可是,事实上,我们永远不会真正确切地预测未来什么专业有用。今天有用的专业可能明天就变得无用,今天无用的的专业也可能明天就变得有用。如果只是去选择最有用的的专业,最后我们总是会陷入到无用的危机之中。也许你的确可以用计算机编程来处理极为复杂的数学模型,可是你却可能面对爱情的抉择无能为力,最后只好去参加“非诚勿扰”。所以,努力超越所谓有用或者无用的局限。这种对于道的思考和关注就是无用之学。


当今大学正在沦为职业教育的场所。在推崇实用主义的大学里,最吃香的是自然科学者,因为他们掌握了第一生产力,促进了GDP的提高,社会科学者也努力证明自己有益于政府与社会,为制订更加有效的政策方针出力出人,只有人文学者似乎一时无法寻觅到进身之阶,颇感失落。幸好有了伟大复兴的口号,有了国学的盲目热情,曾经因为民族主义而被打入冷宫的古典文化又因为三十年河西后的民族主义卷土重来。国学看似复兴了,文化看似热闹了,可是经典却眼睁睁地看着死去了,作为一种人生理想与生活方式的伟大传统也死了。除了“喧哗与骚动”,大学里还有什么呢?


这就如同我在川大接触到的大学生大多数都算是勤奋用功的孩子,每天似乎都忙着上课、去图书馆。然而,他们所有的忙碌几乎都来源于一种所谓的职业规划。很少看到他们为了某种发自内心的迫切需求去读书,尤其是傻傻地花很多时间读一些经典书籍。学历史的学生几乎不读哲学书,学哲学的学生也几乎不读历史书。最令人不解的是,他们并非不想读,而是没有时间。只是,如果现在都没有时间,恐怕一生也不会再有时间了。


我不知道,当代大学生是否早已经习惯了社会的喧嚣与麻木,带着父母们充满实用主义的嘱咐来到这里心甘情愿地接受职业教育,然后义无反顾地带着种种学历证书去追求你们的房子、车子和孩子?可我想说,我们来到大学,绝不仅仅是接受实用主义的职业教育。事实上,也许在我们的一生里,只有在这短短数年的时光里才有那么珍贵的机会可以去接受通识教育,去聆听和探讨那些来自于人类古老智慧的声音,去怀着最单纯的勇气回答人是什么、我是谁的古老问题。只有在这时,只有在这里,你可以拥有最大的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也只有在这时,只有在这里,你不再为父母活着,为谁谁活着,你只为你自己活着,你思考仅仅因为你愿意思考享受思考,而不是为了工作,为了生活,或者为了爱情。正是在这样的思考中,人真正找到了属于他的最神圣最崇高的尊严。


真正自由的思想从哪里开始诞生?我想,应该从大学开始。也只有可以让学生真正学会自由思想的学校才是我理想的大学。我们为什么要读大学?我的答案是,因为我们要寻找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的尊严,那就是思想自由。


(本文节选自周鼎人人网文章《大学何为?——我的回忆与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