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识总结(7):心力衰竭

 王什么都会松 2014-12-27

心力衰竭

1、心力衰竭

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心排血量减低、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体循环淤血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2、心力衰竭的类型及心功能的分级

类型:①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②急性和慢性心衰③收缩性和舒张性心衰。

分级(一):

①Ⅰ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

②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日常活动出现心衰症状

③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低于日常活动出现心衰症状

④Ⅳ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也有症状。

分级(二):

A期:有危险因素,无心血管疾病客观依据;

B期:已有器质性心脏病,但无心衰症状;

C期:器质性心脏病,既往或目前有心衰症状;

D期:需要特殊干预治疗的难治性心力衰竭。


3、左心衰临床表现

症状:

①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左心衰最早症状;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及“心性哮喘”;端坐呼吸;急性肺水肿

②咳嗽、咳痰、咯血

③乏力、疲倦、头晕、心慌

④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症状。

体征:

①肺部湿性啰音

②心脏扩大、P2­、S3( )。


4、右心衰临床表现

症状:

①消化道症状

②劳力性呼吸困难。、

体征:

①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最低垂部位,对称性、可凹陷性;出现胸腔积液,表示已发生了全心衰

②肝颈静脉征: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是右心衰具有特征性的体征

③肝脏肿大

④心脏扩大、收缩期杂音。


5、心衰的诊断

先确诊器质性心脏病,再判断是否存在心衰。左心衰症状、右心衰体征是诊断心力衰竭的重要依据。


6、心衰的治疗

治疗目的:

①缓解症状:纠正血流动力学

②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运动耐量

③延长寿命:抗心室重塑、防止心肌损害加重。

治疗方法:

①病因治疗:去除或限制病因,消除诱因

②一般治疗:休息、限盐、限水

③药物治疗:强心、利尿、扩张血管

④器械治疗:三腔起搏器、ICD、CRT-D

⑤外科治疗:心脏移植。

治疗药物:

①利尿剂:唯一能够最充分控制心衰的液体潴留;能更快的缓解心衰症状;适当使用利尿剂是其它药物治疗的基础

②ACEI:早期ACEI干预是心衰治疗方面的重要进展

③ARB:慢性心衰时,ACEI是第一选择,但ARBs也可选用;不能耐受ACEI者,可选用ARB

④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抑制心血管的重构

⑤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正性肌力作用、电生理作用、迷走神经兴奋作用

⑥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洋地黄中毒或洋地黄无效时,短期静脉应用⑦受体阻滞剂:阻断交感神经的毒性作用,抗心肌重塑

⑧血管扩张剂。


7、急性左心衰的临床表现

①急性肺水肿:典型症状:严重呼吸困难、频繁咳嗽、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极度烦躁不安;体征:呼吸急促,面色灰白、发绀,端坐位,两肺满布湿啰音或哮鸣音,原有心脏病的体征,心尖部S1减弱,心尖部S3奔马律,P2亢进或分裂。

②心源性休克:收缩压 < 90mmHg;神志模糊,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大汗淋漓,皮肤湿冷,面色灰白;脉搏细速;尿量减少 < 17ml/h。


8、急性肺水肿的抢救措施

双腿下垂端坐位、镇静吸氧氨茶碱、强心利尿扩血管。

慢性左心衰

慢性右心衰

临床表现以肺循环淤血和心排量减低为主

临床表现以体静脉淤血为主

呼吸困难:

左心衰较早出现症状

劳力性呼吸困难:最早出现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端坐呼吸、急性肺水肿:多见

胸水:1/4患者可有

体静脉淤血症状

胃肠道:恶心呕吐、腹胀、食欲减退

肝脏:淤血肿大、肝区痛、肝功能减退

肾脏:功能减退、少尿、BUN增高

腹水胸水:多为双侧,右侧较多

咳嗽咳痰:痰液从浆液、白色到粉红色

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单纯右心衰不明显

心脏:以左室扩大为主,可合并二闭,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心脏:单纯右心衰多右室/右房大,可合并三闭,三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肺部:双肺湿啰音、可有哮鸣音

疲劳乏力:几乎都有

肾脏:早起夜尿增多,晚期尿量减少,BUN

增高

交替脉

颈静脉充盈

奇脉

水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