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原来的含义是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其内容既包括对教师“教”的评价,也包括对学生“学”的评价。新理念下的评课更加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人们更加关注评课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意义。因此,人们不限于对课堂的“听”和“评”,而是要“观”和“议”,把观察研究的理念、方法引入评课。这就使得传统的评课增添了科学研究的色彩,具有提高教师教学素质的功能。 【情景展现】 案例 1 :《倍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1 认真领会教科书的编排意图,运用好教科书 教师通过认真钻研教科书,清楚地认识到“倍”的概念是一个起始概念。这一概念知识的生长点是:乘法的意义、有关倍数的三类应用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分数、百分数的应用题,所以“倍”的概念建立至关重要。 (教科书的编排内容略。) 教师在理解教科书的基础上,制定了切合实际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重点、难点把握准确。 (教学过程的设计略。) 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 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数学知识是一条明线,得到数学教师的重视,数学思想方法是一条暗线,容易被教师所忽视。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比交待知识更重要,因为这是数学的精髓和灵魂。教给学生思考方法、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未来发展服务,让学生在脑海里留下数学意识,学生将终身受用。 数学思想方法包括:集合思想、符号化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对应思想、化归思想、统计思想、极限思想、分类思想等。在这节课里,体现了教师在教学的同时,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 3 重视操作活动 ,发挥主体作用 教师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教师操作过程……让学生看自己操作的过程…… 4 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教师从学生喜爱的内容入手,创设情境,通过色彩鲜艳、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调动了学习兴趣,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 5 教师素质 教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数学语言表述准确,操作演示熟练,提问率达到 82% ,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作为一个青年教师,这堂课上得很不错。 值得探讨的问题: 1、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反馈不到位。 2、教师的应变能力还有待提高。 案例 2 观课议课——一种新的评课方式 在学校中层以上的领导干部集中研讨下个学期教学研究工作时,王校长提出了一个问题,每学期学校都开展听评课,但缺少一定的主题,活动大都平平淡淡,就课论课,“三个亮点,两条希望”,缺少针对性。这学期的教学研讨能不能确定一个小的主题,就课堂教学的某个点,进行讨论研究,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校长的提议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一致决定先就“课堂如何提问”这个点做一些尝试,通过观察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研究老师在问题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经过讨论,他们决定将教师的提问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问题是认知类问题“是什么”,第二层次的问题是实践类问题“怎么做”,第三层次的问题深入思考类问题“为什么”,并设计了记录的表格。 课堂问题记录表
在这学期的第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中,王校长向老师们讲解了课堂观察的意义和方法,详细解释了这张表格的设置及使用的方法,并将这种基于数据记录与分析的教学研讨活动,命名为“观课议课”。 【案例评析】 上面展示的是两种评课的案例,案例 1 是我们所熟悉的,是我们过去评课经常使用的,概括总结一堂课的优点与不足,是一种质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比较宏观和概括,能起到勾画课堂教学整体特点的作用。正因为它的宏观和概括,使得它对课堂行为的改善所起的作用不大,有时还可能陷入形式主义的误区。案例 2 则是一种研究性评课,它的目的已经不是“评价”,而主要是“研究”。这种评课研究采取一般过程研究的程序,从确定研究主题开始,通过观课,揭示问题,寻求对策,这种评课研究对改善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大有裨益的。 【理论提升】 我们所说的“评课研究”是将观察研究的方法应用于课堂的研究。观察研究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工具,在自然状态下对客观事物进行考察而获取其事实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认真的课堂观察将帮助你成为研究型教师,一旦你深入研究你观察到的教师、学生、课堂以及学校,你就会把你的所学运用到个人的教学中去。因此可以说,观察是研究课堂教学的“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研究是改善课堂教学行为的“诊疗室”和“手术台”。把“看”提升为“观察”,把“观察”提升为“观察研究”,把“听课”提升为“观课议课”,这是打造研究型教师的必经之路,是形成学校日常研究生活的有效措施。 评课研究有哪些要素呢? 1、目的与计划 有效的观察不是漫无边际的看,而应该是一种选择性的观察,观察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我们看到了什么是以我们的经验、价值以及信仰为基础的。因此,观察若想有效就必须客观,若想客观,就需要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你必须有一个可以遵循的计划、目标或导向,你要非常清楚自己需要观察的是什么,这样在有其他事情分心的时候,你也能够看到观察的对象。 2、对象与内容 观察要锁定观察对象,使观察活动始终不离开观察对象,使观察得到的数据更加翔实有效,需要确定观察内容。观察不是万能的,通过观察比较容易获得的资料多在行为方面,特别是话语行为、交往行为方面的信息,如观察对象的谈话和对话,互相的肢体接触等,还有程序方面的信息,如活动的各个环节,各用了多少时间等。 3、观察工具 观察不仅仅用眼睛看,还需要动用工具。观察工具大体上分为记录工具和辅助工具。为使观察真实有效,对观察结果要及时记录,而且对结构性强的观察记录不是简单的纸笔所能胜任的,还要有适合结构观察的各种工具表格,如“等级排序表”、“核查表”、“编码系统”等,辅助工具如录音机、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等。 4、数据的整理、分析与反思 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观来观察现象的方法,是对某个对象或事物有计划的感知过程,常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有效的观察需要有具体而明确的观察目的,以及关于所观察对象的一定的预备知识,对客观事物的分析与综合能力,记录和整理材料的具体方法等。课堂观察是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和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 【实践操作】 为了增加课堂观察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大体上要做到以下几点。 1、提前确定观课的主题 缺乏观察主题是评课活动效益低下的原因之一。观课议课应针对现实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在课前充分沟通和协商,使授课教师和观课者在课前达成充分理解和信任,并形成共同的观课议课主题,以引导观课方向,使议课更加深入和深刻。 观课的主题应该针对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课上展示的是对这些问题和困难的探索,并以此为案例来研究和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课堂观察的主题应是参与者共同协商的,是大家共同感兴趣并可以参加的。对观察主题要进行分解,主题往往比较宏观、比较上位,很难在课堂上观察,这样,就应该把主题作为观察点,以便可观可议。在分解主题的同时,观察者要预先准备,应该想一想我会怎么处理。 2、提前听取授课教师的设计说明 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说明属于说课范畴,但它又与平常意义的说课有区别:正常的说课需要对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说明,而且需要论证;观课说明不必面面俱到,从节约时间的角度也不需要论证。 授课教师的设计说明可以侧重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介绍教学背景(包括学习基础、学生状况、特殊学生、目标任务与分解等)以增进观课者对课堂情况的了解,增进对本课教学基础和后续发展的理解。二是在这课主题下介绍本课的教学设想和将要展开的主要的教学活动,提示重点观察的现象和时机。三是要介绍自己不同常规的教学创新,以避免参与者带着约定俗成的观念和想法来观察和研究课堂。 3、实施观察与记录 按照观察计划进行观课,做好记录十分重要。下面介绍几种观察记录方法。 ( 1 )描述记录法。主要是对观察对象所表现出的相关行为及其场景中的有关因素作较为完整的描述。它是一种定性观察的方法,描述的内容主要是“是什么”“怎么样”。它又具体分为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连续记录法等。 ( 2 )取样记录法。取样记录是一种定量观察的记录方法,是以行为为样本的记录方式。与描述记录相比,它在客观性、可控性和有效性等方面有明显优势,既可获得可靠的观察资料,又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记录时间。它具体分为两种:事件取样法,能使观察者集中于一个感兴趣的特定事件;时间取样法,能帮助观察者了解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较为一致的行为模式。 ( 3 )行为核对记录法。行为核对法即对被观察的学生出现某种行为进行核对的一种记录方法。对某行为的核对又分“是否出现过某种行为”(定性观察)和“出现某种行为的次数”(定量观察)两种。 ( 4 )等级评定记录法。检查课堂内已观察内容的一个简单、描述性的方法就是把这些项目按等级排序。很多事情都可以用等级来排序,可以评定老师运用的技巧、教学技能(讲授、讨论、小组活动、个体活动等)、分组模式、管理方法、管理纪律的方法、提问的类型、作业类型等。 等级排序提供的信息不仅仅是某种行为的频率,还告诉我们哪种行为最常发生,行为的深度和广度等。 4、课堂观察的总结分析 绝大多数的课堂观察是分工合作完成的,因此,观察结束后应该立即召开观后会议。观后会议的任务是: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再次沟通交流情况,报告观察结果,汇总观察记录,分析得出观察结论。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再次沟通交流情况,报告观察结果,指观察人员应将自己的观察结果,包括工具表记录、录音录像以及轶事记录向大家说明,要特别说明对观察重点的观察结果,观察中遇到的突发事件,观察记录的疏漏以及补救措施。汇总观察记录资料,将观察时采集的实物资料添加标签,记录时间、地点、内容、观察人,上交观察活动负责人,对观察纸质的记录要重新核对无误后上交观察核对负责人,负责人要对上交的资料审核归类,汇总统计。分析得出观察结论,全体观察者依据观察资料的汇总数据以及全部的佐证资料讨论分析,并得出结论性意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