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汉子”闯荡上海滩

 老沈阅览 2014-12-29
山东“汉子”闯荡上海滩

                        2014年12月29日

                     陆绮雯

  国定东路200号,这里是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聚集着众多年轻的创业者。在园区1号楼713室,记者见到了范硕。
  这间不过十来平方米的屋子也是上海肩并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所在地,1年多前,从济南大学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的范硕和两位合伙人马锬、陈鹏春扎根上海,开始了创业之路。
  三个88年、89年出生的山东“汉子”为何选择闯荡上海滩?最开始是对这个问题的好奇,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发现,肩并肩的故事值得所有对“大学生创业”这件事有兴趣的人细细品评。

  “我们公司没有CEO”

  范硕递过名片,“项目经理”的头衔让记者多少有点小意外。
  “你不是公司的老板吗?为什么不写上CEO?”记者问。
  范硕有些腼腆地笑说:“我们公司没有CEO,另外两个合伙人名片上印的也是市场部经理、研发工程师。”是的,这几个年轻人想得很实在,公司毕竟是专注技术领域的,这样的头衔更便于开展业务,踏踏实实做事情也许比CEO这样的“大帽子”重要得多。
  “为什么选择来上海创业?”记者切入正题,范硕的回答也是直截了当,“对于电子行业来说,上海的创业环境很不错。”
  范硕告诉记者,他们三个合伙人大学期间便开始接触各种项目,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毕业后,志向很明确,就是创业,而在地点的选择上,他们也是经过一番考量的。大学在山东念,但是当地电子行业尚未成大气候,他们先后去到几个城市,都觉得不太合适。范硕提到,在来上海前,他曾在南方某城市也呆过一段时间,那边的创业氛围确实浓厚,什么行业的创业者都有,但他却担心,在那边创业的话,自己的创新产品会不会很快被模仿?
  后来,通过朋友的介绍,他们了解到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这个平台,当时感觉“就是它了”。一方面,这里有很多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只要通过项目审核,入驻公司可享受免费的办公场地、实验室设备等,创业公司起步所需要的硬件条件这里都是现成的,甚至水电物业费都不用自掏腰包;另一方面,平台上的服务也是全方位的,从注册公司的手续开始,到后续的工商、税务等,都有专人给予指导,每个公司还有一对一的创业导师。用范硕的话来说,“基本不需要启动资金,只要有钱吃饭就可以在这里开公司了”。
  尽管给记者的第一印象颇有持重之感,但青春是掩饰不住的,年轻就写在脸上,想必他也会因此遇到不少质疑甚至是不信任。范硕坦承,这是常常碰到的情况,尤其在创业初期。
  “那你如何说服对方,让他们愿意把项目交给你,愿意和你们合作?”记者问。
  范硕答:“最开始的不信任我们也很容易理解,我们唯有用技术说话,最难的时候我们只能拿到10%的订金,自己贴钱开始做项目。现在,随着公司越来越步上正轨,我们做过的案例、与大公司的合作,也都是最好的证明。”

  “我们拿到了CES创新大奖”

  虽然资金不多,但范硕和他的伙伴很有创业实力——过硬的技术以及执着投入的心。范硕是一名软件高手,曾获山东省智能车竞赛一等奖;陈鹏春是硬件“大牛”,曾获大学电子竞赛全国二等奖;马锬毕业后在研究所工作过一年,辞职后加入创业团队,现在是公司的市场核心。
  那肩并肩到底做的是什么技术?到底是理工男,一说起技术,范硕滔滔不绝的劲头就上来了。
  他首先向记者展示的是一件骑行服,看上去似乎就是一件普通的户外夹克,可玄机是其内置了可伸缩的电路,使得衣服可发光。对于自行车爱好者来说,这样一款可水洗的发光运动衣非常实用,大大提高了运动时的安全系数。目前,这款由肩并肩研发定制的骑行服,由合作伙伴带到了美国的亚马逊上售卖,定价在千元左右。而最新传来的好消息是,这款骑行服获得了2015年CES国际消费电子展的创新提名奖,CES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年度电子产品展览盛会,被称为科技界的“世界杯”,明年1月,在拉斯维加斯CES会场的创新专区,我们就能看到这款骑行服展示在中心位置。
  接着,他又向记者介绍了带WIFI功能的壁炉、脉相模拟仪、智能无线室内监控系统、安全监控摄像头等自主研发的产品,记者了解到,肩并肩目前已申报软件著作权2项、联合申报专利2项。三个合伙人从三个人打天下,到现在公司已充实到十名干将,每一步的前进都得来不易。
  在范硕看来,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这个平台是他们创业路上的“贵人”,在园区的公共实验室里,他们研发了一个个产品; 在园区的培训活动中,他们学到了更多财务、市场营销等运营知识; 在园区的创业沙龙中,他们吸取了有价值的创业经验; 他们还获得了大学生创业基金会的创业基金,得到了上海市“苗圃计划”的扶持,就在前不久,他们还拿到了复旦大学“雄鹰计划”给予的20万元免息贷款……
  范硕坦言,来上海创业,这条路走对了。作为从外地来沪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他们没有感觉到有任何和本地创业者不一样的待遇。“没来之前觉得上海是大城市,门槛很高,但来了落脚之后,我们发现,这里对所有创业者都是敞开大门的。要不是在上海,我们也不可能有机会这么快就和国际大公司、国内知名高校、最优秀的合作伙伴站到一起。”范硕还告诉记者,在他的影响下,他的不少师弟师妹都来到上海,或创业、或就业,成为了和他一样的“新上海人”。

  有时放弃需要更大的勇气

  临近年末,肩并肩的伙伴们这两天盘了盘公司今年的业绩,他们高兴地发现,截至11月,公司今年的订单总额已突破200万元,下单的合作伙伴中还不乏 ADI 等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
  对于一家只有1岁多的年轻企业来说,这样的成绩足以让他们收获比同行更多的掌声,对于创业路上的小有成就,范硕怎么看?公司能走到这一步,他总结了三点优势:有技术基础,务实,还能吃苦。范硕说,创业了才真正明白,活下来是最重要的。他们可以为一个几百块钱的小项目拼上一整天,顾不上吃饭忙碌到凌晨;他们也在实践中读懂了合作的重要,有时想要快速做成一件事,就需要借助方方面面的力量,我们专注自己擅长的部分,把其他交给市场。“和业内大公司相比,我们的技术能力、响应速度、服务水准都是有竞争力的,”言语间,范硕对肩并肩充满信心,“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研发成本是大公司的一半还不到。”
  当然,创业路上的艰辛,范硕也忘不了。“其实,每一步都很艰难,最难的时候甚至觉得过不去了,可能公司得散伙了。”范硕并不介意说起那个失败的案例,那是做一个车牌识别器的项目,希望能用较低的成本实现较好的功能,为了攻克技术难关,他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可以说“倾其所有”,但结果仍以失败告终。当时的打击挺大的,但现在回头看,范硕觉得,这段经历也是有价值的,从这件事情上,他们又学了一课:创业需要坚持,但有时放弃需要更大的勇气。
  公司走上正轨了,工作节奏会不会没有创业初期那么忙碌?记者问范硕。对此,他是这么自我调侃的:“周末去干什么?码代码、画板子、写方案。周末?那是传说吧。”他想得很清楚,以后的每一步都不会比之前轻松,公司的持续运营、扩张布局,考验的就不仅仅是技术水平了,而是要懂市场、懂用户。难,只有更难。
  迎难而上,公司下一步的蓝图已“成竹在胸”。范硕透露,他们的计划是深挖一个行业,推出自己的产品,填补市场空白点,眼下产品的模型已经完成,“2015年,希望我们自己的产品能够顺利地投放市场。”这就是一个务实创业者的新年愿望。
  对于想投身创业大军的大学生,范硕这个“过来人”也有肺腑之言相告:“没负担、不怕失败是大学生创业的优势,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创业还是有难度。因此,想创业的大学生先工作一两年也未尝不是好的选择,积累一些社会经验,拓展一些社会关系,创业的成功率能够相应提高。”他也再次强调,大城市能提供的大平台很重要,还有就是要找到志同道合、不计较得失的创业伙伴。
  “记着远方,看着脚下。”这是肩并肩公司简介 PPT 中写到的一句话,在记者看来,这分明是范硕和他的伙伴在创业路上奋斗的真实写照,可以走多远,就看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多扎实。

  范硕的新年愿望
  希望我们的骑行服在拉斯维加斯 CES上获得好口碑。希望我们的产品能够顺利上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