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山文化-双联璧、三联璧

 芝润斋 2014-12-30


 

[转载]高古---红山文化双联璧、三联璧(图)

双联璧   长7.5厘米,北京舍得拍卖公司2006年6月11日拍卖。

 

[转载]高古---红山文化双联璧、三联璧(图)

三联璧  高6.4厘米,最宽3厘米。

1979年辽宁省阜新县胡头沟村红山文化墓葬3号墓出土,辽宁省博物馆收藏。

 

    在众多的红山文化玉器中,双联璧、三联璧是至今还不知其用途的玉器。

 

[转载]高古---红山文化双联璧、三联璧(图)

 

[转载]高古---红山文化双联璧、三联璧(图)
 

    出土的双联壁和三联壁很多。现收藏在辽宁省博物馆的出土于牛河梁遗址的双联璧就有四个,而远在黑龙江地区,也出土过双联璧。东翁根山出土一个,杜尔特他拉哈镇出土两个,亚市力出土一个。三联璧的流散比较多,胡头沟出土的两个三联璧现在收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流散民间的双联璧和三联壁当不在少数。

 

[转载]高古---红山文化双联璧、三联璧(图)

 

    双联壁和三联璧的用途至今还没有定论。牛河梁出土的双联璧,出土时在墓主人头的右耳旁,最大的一件也不过高13厘米、厚l厘米,小的只有5.5厘米高,厚仅仅为0.3厘米。而有的双联壁和三联壁上面的一个孔特别小,估计是系绳所用。有的专家认为,双联壁和三联壁这种重量较轻、体型较薄、可以系蝇的特点,是用作耳环的。出土双联壁的牛诃梁第二地点1号冢2号墓,是规模较大的一个墓,墓主人被专家们认定为红山古国之王。我们设想,在他生前,当他坐在尊贵的王座上时,双联璧或三联璧垂在两耳下,更加增添他的威严和显赫。

 

[转载]高古---红山文化双联璧、三联璧(图)

 

    但也有个别的双联璧和三联璧个大体重,显然耳垂承受不住它的重量,因此,也有的专家认为,它不适宜用作耳环。

 

[转载]高古---红山文化双联璧、三联璧(图)

 

    大的双联璧和三联璧因为薄而有刃,拿在手里切割兽皮倒是十分得心应手,会不会它一开始是一种生产工具,后来逐渐演变成装饰品。对于红山文化平面状的玉器,都有这种边缘薄而有刃的现象,有的专家虽然提出过见解,但至今还没有大家信服的解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