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杨氏太极拳的松腰功法

 ahcxzc 2014-12-31
      先摘录网络流传的一个有关松腰的故事:“......练太极拳的人都知道,太极拳有掤、捋、挤、按、采、挒、肘、靠之说,称为‘太极八法’,这‘太极八法’按现在的说法是八种基本手法,按过去的说法是八种劲,练太极拳要练出八种劲来。当时那位前辈用功的方法很特别,他一开始打劲,无论什么姿势都打出掤劲,往外捋也打出掤劲,一个劲打了二年,八个劲一共打了十六年。哈哈!现下谁还会有这种耐性为一个劲花上两年的时间呢?前辈虽然花了十六年的功夫,但打起拳来还是感觉不大妥贴。一天他去问他的师父:‘我这个劲怎么还不整呢?’他师父也纳闷:‘就是啊,打这么久了,劲怎么还不整啊?’老师父想了想说:‘这样吧,你来摸摸我的腰!’一摸腰,发现师父的腰会动弹。‘噢,原来是这个!’前辈恍然大悟。然后赶紧比划,只用了三天的时间腰就松开了。前辈跟他师父的关系很好很随便,事后见到师父忍不住一拍桌子:‘师父你早干什么去了?让我搞了十六年,原来关键在腰上,你早给我说不就解决了吗?!’老师父也逗:‘我也不知道你悟不出来啊。’......”

       是啊!太极拳的腰为一身之主宰,松腰后足稳手灵、身强势壮。腰是承上启下的中枢,当虚实、左右、上下、前后将变化未变化前的一切决定因素,皆由腰的运动密切相关。如果腰松不开,堵塞上下协调,肩、肘、胯、膝、脚关节的僵力就会化不掉。虚领顶劲、沉肩塌胯、尾闾下垂与松腰密切相关,能使腰部松沉直竖、柔化弹发,发挥主帅作用。胯为腰根,先松胯才能松腰。腰胯合一的松开才能有效的带动四肢。从上面那个有趣的故事知道,松腰是需要练习功法的。杨氏太极拳门内在初级阶段的松腰功课有松腰下坠功法、松腰出脚功法、松腰沉提功法、松腰竖直功法、松腰蹲起功法等等。

       一、松腰下坠功法:着重练松腰椎、尾闾、臀部的骨肉,腰椎、尾闾、臀部节节贯穿的松开之后,上身放松的大部分重量,通过骨盆的左右股骨尖沉淀淀的压在凳子上面。对此也有左虚右实(左骨尖较轻、右骨尖较重的压在凳子上)和右虚左实(右骨尖较轻、左骨尖较重的压在凳子上)的练法。拳式中弓步、马步、开立步等步型都要松腰塌胯之势,练习时先松腰后塌胯。如有松腰下坠的坐凳之势,就会有较为到位的松腰塌胯和尾闾下坠。尾闾下坠是比松腰塌胯更深层次的练法。尾闾穴位于腰尾骨端与肛门之间,所在部位恰人体的上下的中点。练习时自然放松的尾椎在松腰塌胯的状态使尾椎根部向下卷沉,向前托起小腹的丹田。这样就使尾闾中正的往下垂、向前扣,要恰到好处才行,不要下垂过多,也不要前扣过多。

       二、松腰出脚功法:着重练习以腰带动虚脚迈出去,实腿膝部只许微少的弯曲,吃劲点在膝盖后面,这样膝盖受力较小。虚腿的腰椎以下部位往前面斜下方向松出去,轻轻的脚跟落地;接着放松踝关节,脚掌、脚掌相应贴地。同时胸椎、颈椎以上部位往上松。是上下对拉松开之势。

       三、松腰沉提功法:着重练整杆腰上下对拉拔长的松开。立身中正的自然站立,两脚相距一拳之宽,实腿这边身虚领顶劲、松腰塌胯,垂臀,尾闾下坠,松膝,松踝关节的沉到脚跟,髋骨、股骨、胫骨与脚跟贯通似打桩的立于地下。实腿松沉的同时带动虚腿脚跟、脚掌提起离地,尾闾借助沉到实脚底的地面反座弹力,使骶骨、尾骨向前翘,通过股骨的杠杆发力撬动虚腿之膝弓出去。实腿下沉一点,虚腿相应上提一点,虚腿之膝相应弓出一点。后实腿的胯托住前虚腿的胯,骶椎呈后凸弓状。腰脊、胸部在头部、颈部的引领往前松,托胯时腰椎和腰脊呈弯弓的形状。松沉时实腿膝部有弹性的微曲,不能有懈跪的膝部弯曲。

       四、松腰竖直功法:人体的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四段,颈椎和腰椎段向前突出,胸椎、骶椎向后突出,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较像英文的“S”字母。太极拳的松腰部位是指胸椎、腰椎和骶椎(尾闾骨),松腰竖直功的练习就是把后突的胸椎向前松开竖直,把前突的腰椎往后松开竖直,把尾闾骶椎松开下垂向前收。脊柱的下端呈沉劲,脊柱的上端呈顶劲,下沉上顶对拔松开。松腰竖直练到位了,自然会有沉肩塌胯和虚领顶劲。

       五、松腰蹲起功法:先松胯、接着松腰、再松膝部的身体蹲下。撑起站立也是先松胯、接着松腰、再松膝部,同时放松脖子往上伸。吃劲点在脚底和膝盖后面,松开胯根(腹股沟)配合撑起的作用也较大。蹲下和撑起都要松腰竖直,不能翘臀,也不能挺腰。松腰蹲起功是腰、胯、桩合一的练法。

       以上松腰功的练法和要领,我在教学视频中作了具体讲解。有些太极拳爱好者把网络上用于练气功、练瑜伽的松腰资料与传统太极拳功课对号入座,我个人认为这样练法也许对养生类拳架有好处,但对于推手、散手等较高层次的技艺功课会帮助不大。作为练功前的热身运动就另当别论哦!毕竟体用合一的太极拳不是健身养生的气功,也不是优美好看的体操,松腰不单是柔软就行了,重要的是追求节节贯穿的松沉和轻灵的合一,还有带领四肢而动和协调身体虚实转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