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大师--阿尔丰斯·慕夏

 艺术大师 2020-09-28


阿尔丰斯·慕夏
(Alphonse Mucha,1860年7月24日伊万奇采镇-1939年7月14日布拉格市)波西米亚人,捷克画家、法国著名设计家。慕夏,生于夏而逝于夏,总感觉他的一生都在渴望艺术里夏天般的炙热,却因波折潦倒只能抱着一种羡慕,作品里注满了秋天中的昏黄,那些曼妙的女子带着淡淡的忧伤,清新又甜美,自然又飘逸。

昨天讲了以黑白见长的比亚莱兹,说到了新艺术运动,今天就说说这一运动中另一代表:慕夏。事实上,我一直觉得慕夏不够有名,因为在新艺术运动中,有个金光闪闪的克里姆特(用黄金画画的“土豪”,估计没几个不知道他的《吻》)。而慕夏的作品在一般人看来则少些气势,两人的作品装饰性都很强,不过风格差异极大。没有想到昨天预告后有艺点点留言说很喜欢慕夏,我想慕夏作品的打动人心之处就在于如他名字里的诗意。

新艺术运动

贯穿于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引领的工艺美术运动,鼎盛时期大致在1890~1910年间,以比利时和法国为中心,用流畅性的自由曲线(特别以自然植物形状为基础)来造型,以感性的有机曲线与非对称架构形成独特的装饰风格,广泛地在欧美造成国际流行。

《春天》,104.1 x 54.3 cm,蛋彩.紙,1896年

《夏》,104.1 x 54.3 cm,蛋彩.紙,1896年

《秋》,104.1 x 54.3 cm,蛋彩.紙,1896年

《秋》,104.1 x 54.3 cm,蛋彩.紙,1896年

上面的四季合起来就这样

慕夏生平

阿方斯·慕夏(Alphonse Mucha,1860年7月24日~1939年7月14日),出生于捷克南摩拉维亚省的一个虔诚的宗教家庭,是波西米亚人。出入教堂看到的巴洛克艺术和波西米亚因子也就自然而然地渗透在他的作品中。慕夏最初想成为一名历史画家,后经由一个捷克赞助人的财政援助,到达布拉格和慕尼黑学习,并于1887年来到巴黎。后来由于资助中断,慕夏过了长达7年的穷苦潦倒的日子,但是也是在这段日子,他的艺术风格逐渐成型。1939年7月14日,他因肺炎在布拉格去世,葬在Vysehrad公墓。想想昨天讲的比亚莱兹也是因为肺结核去世。

一战成名

1894年,著名的女演员莎拉·伯恩哈特(Sarah Bernhardt)在慕夏生活无着落的时候打来电话,邀请他为自己新排的戏《吉丝梦妲》(Gismonda)画招贴画。慕夏穿着租来的燕尾服去剧院观看伯恩哈特的演出,然后在剧院旁边的咖啡馆的桌子上画出了招贴画的草图,他的草图被接受了。他风格独特的招贴作品随着演出的成功很快被大众接受,这张招贴画的复制品销量非常好。慕夏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就这样一战成名。伯恩哈特对他的作品也很满意,于是与他签下了六年的合同,内容包括为她设计招贴画、门票以至舞台布景和戏装。而其他的定单也纷至沓来,也就是在巴黎苦苦挣扎了7年之后,慕夏终于在34岁的时候获得了成功。

《吉思梦妲》,216x74.2cm,彩色石版印刷,1894年(看到这画幅只能说又瘦又高是王道啊!)

两则轶事

慕夏的孙子约翰·慕夏(John Mucha)谈到过祖父《百合圣母》作品背后一个富传奇色彩的小故事。“在我小时候,《百合圣母》只有一个主角,那就是一位站在花丛中,闭目低头的少女。但直到1980年代初,这幅画赴日本展出,日本人在进行维护时,赫然发觉这幅画另有天地。把对折的痕迹摊开后,才发现画作左半边还有一个坐着的小女孩,睁着双眼凝视着画外。

但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幅画中的小女孩,和慕夏七年后才诞生的女儿贾洛丝拉娃(Jarosl ava)童年时长得一模一样。也就是说,慕夏在十几年前,就画出了当时未出世女儿童年的样子,不得不令人啧啧称奇。(只能说有点玄乎。)

《百合圣母》,油彩.畫布,247x182 cm,1905年

慕夏设计的《吉丝梦妲》海报,就是他一战成名的那幅,在海报史掀起了一场革命。修长而窄的画幅,细腻的粉嫩色彩,以及几近等身大小的人物,在静止中流露出尊贵与庄严,可以说是推陈出新,效果惊人。这张海报大受巴黎民众欢迎,一时一张难求,以至于有意收藏者不得不出尽下策,不然就贿赂海报张贴工人,更有人选在夜深人静时,摸黑外出用剃刀把海报直接从广告板上偷割下来。

慕夏的风格

具有明显的波西米亚风格,画中有着流水曲线般的花束,发饰以及衣裳纹样。如今时尚中的波西米亚风,早在一世纪前慕夏的作品里就已展现出来。他所塑造出来的意象,如化妆,发型,波西米亚风的服饰,首饰,当时就成为巴黎观众竞相模仿的对象,上流阶级的妇女们都在抢购慕夏所设计的这些东西。

此外,慕夏的作品吸收了日本木刻对外形和轮廓线优雅的刻画,拜占庭艺术华美的色彩和几何装饰效果,以及巴洛克(教堂艺术影响,慕夏小时候是唱诗班成员,很有唱歌天赋)、洛可可艺术的细致而富于肉感的描绘。他用感性化的装饰性线条、简洁的轮廓线和明快的水彩效果创造了被称为“慕夏风格”的人物形象。经过他的加工,所有的女性形象都显得甜美优雅,身材玲珑曲致,富有青春的活力,有时还有一头飘逸柔美的秀发。他的画面常常由青春美貌的女性和富有装饰性的曲线流畅的花草组成。

捷克的国宝

1918年10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一个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诞生了。几个星期后的12月18日,这个新生的国家发行了它的第一套邮票,慕夏正是这套邮票的设计者(恐怕没有其他哪个国家有这么一位出名的艺术家为它设计第一套邮票吧)。穆夏还为这个新生的国家设计了纸币。他用他自己的方式为祖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1928年整个“斯拉夫史诗”系列的二十幅油画全部完成,慕夏将它们全部捐献给布拉格市,但他并没有得到热情的回应。此时,新艺术运动的风潮已经过去(因为鼎盛时期也就是1890~1910这30年),正当红的现代艺术的支持者们对所谓“十九世纪”的风格大加贬斥。在艺术界口味的变化中,慕夏成了时代的“落伍者”。尽管慕夏的作品在大众中仍然很受欢迎,但因为他的艺术不够“新”,艺术批评家们并没有对他呕心沥血而成的作品给予多少重视,当然现在是不会这样看了。下面其中的5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