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语文教学风格

 许愿真 2015-01-02


“风格”者,风度品格之谓也。歌德就说过风格“是艺术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语文教学风格,是语文教师在教学的实践和研究中,从整体上透发出来的思想美和艺术美高度统一的一种境界美,是最为集中凝

聚地体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它既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又具有一贯性。

    “风格就是人”是布封的名言,这是在他当选院士时的入院典礼上作的《论文笔》的演说中的一句话。以后马克思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有一个论断:“我只有构成我的精神个体性的形成。风格就是人。”这个论断使布封的意思更为明确,风格是人的“精神个体性”的外在表现,是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就语文教学而论,“风格就是人”的“人”便是教师,那种有独立思考意识,有教学个性的教师。这种有思想的教师,正如一位教授所说,“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你的思想就是你的处境。理论、学说、观念、主张等等都不过是思想的表现形式。”

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一方面受教育目标和教学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教学又是教师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实现的,而且就学习而言,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样,教学风格不仅表现为教师个人的学养气质在教学理念、教学语言和教学风度上的投射,还体现于正确的师生关系和交往意识对教学设计、智慧应对和方法选择等的影响。

    语文是重要的人文学科,人文教育的本质是精神之学。只有成为一个思想者的教师,他的精神世界才会变得十分丰富,才会去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上升到艺术境界,才会有精益求精的独立人格和勇于创造的自由意志,也才会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教学艺术风格。如果是一个不善于思考,只会人云亦云、简单重复别人言辞的教师,当然也谈不上会有什么教学艺术,更谈不上会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基于对“风格”概念的认识,希望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也就会有足够的热情和自觉去倡导、欣赏、容纳和呵护多样的教学风格。

语文教学风格是指语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综合表现,良好的语文教学风格是语文教学艺术的理想境界。良好的教学风格是一个教师教学艺术高度成熟的标志,它不仅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方面,而且反映了教师的语言、举止、风度。

    教学主体的语文教育观是教学风格形成的基础。

  优秀的语文教师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都有自己不懈的探索,往往吸取传统语文教学经验和现代教 育理论的精华,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如果说教学思想是教学风格的内核,那么,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等就是教学风格的较为稳定的外在表现形式,它是服从于教学思想的。特级教师钱梦龙的“三主 四式”导读法的整体构思体现了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实绩,对推动全国语文教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认为:“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前提,着眼于学生“善学”,“教师为主导”是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条件,着眼于教师的“善导”,而学生的“善学”与教师的“善导”都必须经过一个“善练”的科学序列才能实现,所以“训练为主线”是“主体”与“主导”的相互作用的必然归宿。而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是基本的结构模式和具体方法。

  “情感型”教学风格的杰出代表于漪,对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作用有她独特的见解和全面的认识。她主张语文课要“教出情趣来”,要“声情并茂”,“体作者之情,察作者之意,文脉、情脉双理清”,“选准动情点 ,以情激情,满怀激情地启发、提问、讲述剖析……”。她强调“教师的教学用语要规范、生动、流畅、悦耳,能在学生心中弹奏优美和谐的乐章”。又说:语文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为此,她设计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如“直观演示”,“开拓想象”,“抓点拎线”,“形成悬念”,“展现意境”,“激发感情” ,“讨论答辩”等。纵观于漪的教学,课的起始总有一段充满艺术性的,感染力极强的导语设计,调动学生情感,确定教学基调;课的进行过程中常尽情地作一些精彩发挥,“声情并茂”,“跌宕起伏”;课的结尾增添 色彩,画龙点睛,使学生感到课虽尽而情味无穷。由此可见,“情感”是于漪教学风格的核心。

  教学语言是语文教学风格的重要因素。

  教学语言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使用的专业性口语。这种专业性口语要受学科性质、教学规律的制约。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语言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课的教学语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语言。其他 学科(尤其是自然学科)只需要讲清了内容就达到了目的,而语文科的教学语言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示范,是学生模仿教师正确表情达意的标尺,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媒介。因此,语文教师尤其是要重视语言的艺术。形成了语文教学风格的教师在语言的表述上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教学语言依据其功能性质划分,可分类出描述的语言、解释的语言、论证的语言、感染的语言、答问的语言等。如按教学语言风格来分,大致可分为几种类型。华彩型:语脉流畅,语势雄健,富有激情;优美型:语言清新,秀丽温婉,情 辞意浓;质朴型:质朴无华,不事雕琢,自然天成;理趣型:机智幽默,妙语联珠,趣味盎然;直陈型:简洁 明快,要言不烦,切中肯綮。

   有经验的教师其语言往往有多种表达方式。语言类型的选用要依据具体的课文和教学对象而定。但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习惯于使用某种语言表达方式来进行教学,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语言特点。如于漪的语言艺术令许多语文教师钦佩。请看她教朱自清《春》的导语设计: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一幅幅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花开遍地的美景;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的生机,有无穷的力量,内心洋溢着无比的喜悦……“类似的导语设计于漪还有不少。她的语言善用排比、比喻,具有声韵美和形象美。词句华美,色彩斑斓,情真意切是其语言风格的特色,这是介于华彩型和优美型之间而以优美为主的语言风格。

  语文教学风格的本质是个性化。

  布封的精辟之见”风格即人“可以说是慧眼独具,揭示出”风格“的本质内涵。人的个性和人的性格、气 质有密切的联系。教师的性格按照机能分类有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等,按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人的气质有四种基本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这些性格、气质类型和教学风格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性质、气质的不同固然和先天因素以及内分泌有关,但主要还是取决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控制。每一种性格和气质类型有积极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意志型为主的教师包含有理智的成分,当然更不排斥情绪方面的因素。在某种情况下,有时可以相互转化。又如胆汁质的人既可成为热情、积极主动、精力旺盛的人,也可成为性情急躁、粗暴鲁莽的人。抑郁质的人虽然耐受能力差,反应速度慢而不灵活,但情感细腻,做事谨慎小心,观察力敏锐。每一种性格、气质类型的人都可能取得很高的成就,这已为实践所证明。因此,我们学习优秀语文教师的教学风格时,需要考察这种风格所应具备的性格和气质。有些教师不根据自己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及风格类型,而是一味模仿,其结果往往是“东施效颦”,效果不佳。教学方法不是一个单纯的方法问题。采用某种方法,必须研究他人的性格、气质及风格类型,研究采用这种方法的道理,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般来讲,各种风格类型必须以其结构因素为依据,但其结构因素也有交叉的现象,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这就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握风格的类型,也就是说要看语文教学过程中整体呈现出来的有代表性的特点。教学风格一经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教学风格相对稳定,体现了教师对教学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富有独立性的个性品质。一个优秀的教师,虽然说有一种稳定的、占主导地位的风格,但并不排斥他吸收和创造多种教学风格。教学风格的稳定性中显示多样性,多样性中又有稳定性,正是教师的主观条件与客观环境所构成的辩证统一。

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一位有着自己独特的、优秀的教学风格的教师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这既需要自身的努力和探索,又需要的学校和社会的关注与帮助。在新课程背景下,对语文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又提出了不少新的要求。

多年以来,我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长期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培养习惯,促进自学,启发诱导,融会贯通”的教学风格。总起来说,偏向于导学型。这种风格以善导勤诱,举一反三,点拨开窍为特点。擅长灵活地处理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切中时机地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巧妙点拨学生的“悱”、“愤”之处;能循循善诱,启 迪思维;尊重学生的意见,促进学生发现学习,使学生有疑而入,无疑而出;教学语言精炼,谐趣;能画龙点睛,一语破的,使学生明规律,得方法;教学风度挥洒自如,宽容和谐。

培养习惯

辞海中说,“习惯是由于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习惯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后天养成的,是培养和训练的结果。

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经过九年的学校学习,已经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程度上养成了学习语文的一些习惯。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就应该在这个基础上,对他们进一步作好培养良好习惯的教育。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正是体味到叶老这句话的重要,多年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才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学风格形成的一个方面。

习惯形成的过程,分为低级到高级的三个层次:一是不自觉阶段,依靠外力的督促和教育,不断强化已形成的条件反射;二是形成习惯,变为自觉行为,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靠内部的自我监督;三是自动化,达到类似的本能程度。培养学生高中语文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要根据这三个层次的学说,使其高中语文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低级到高级的层次不断发展,不断提高,主要做好引导、督促和培养三个方面的工作。

要做好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必须从宏观着眼,微观着手。

所谓从宏观着眼,就必须对全体学生作出总体要求。而这个总体要求,是根据高中语文学习的整体目标确定的。高中语文学习的整体目标,在上世纪末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新世纪初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均有明确的规定。因此,高中语文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总体要求就可以包括:主动积极学习的习惯,置疑好问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探究的习惯,求真务实的习惯等。这些总体要求,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既是“好的态度”,又是“好的方法”。这些要求达到了,不仅使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语文受用,也正如叶老所说,“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

所谓从微观着手,就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具体言行进行考查,求得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树立。这其中既有对全体学生具体言行的整体规范,也有对部分或个别学生具体言行的整体规范。如课前10分钟保持安静,作好准备,等候老师上课,这就是对全体学生的整体规范。大家做到了,表明这个习惯养成了;有部分或个别学生未做到,就要对这些学生进行教育,并在下一堂课进行检查、督促,直到全体学生一致行动为止。又如定时完成作文,也是对全体学生的整体规范。一次有少数或个别学生不能做到,也要对其进行教育;第二次再检查督促,即使反复多次,也要使其达到要求,养成习惯。所以“从微观着手”,就是从这样一件件具体的事情,有时甚至是小事下力抓好,使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微观”,也可以理解成高中语文学习的一般习惯,诸如:朗读、背诵,写日记,作读书笔记,使用工具书,运用多媒体等等。

对于培养学生高中语文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引导,既体现在“宏观着眼”之中,又体现在“微观着手”之中,亦即既在总体要求方面引导,又在具体言行方面引导。总体要求方面的引导,主要是思想教育;具体言行方面的引导,着重的是进行规范。如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习惯,教师教学最成功、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主动积极、富有创造性地学习。这就要注意在提出教学任务或内容时,给学生一定参与决策的机会和选择内容的自由,使学习任务变成学生自己的要求,增强参与意识,变老师的“要我学”为学生自己的“我要学”。在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无论是讲授、讨论,要给学生思考、消化和练习的时间、空间,鼓励他们对课文、老师的观点、权威的看法、同学的意见提出自己的见解。广泛阅读是养成学生朗读、背诵读书习惯的有效手段。教师引导学生多读书,多读名著,多读自己的喜爱的作品、文章。使之在广泛的阅读中丰富人生经验,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在广泛的阅读中获得读书的乐趣,形成读书破万卷的爱好,而且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课程标准在提及学生的阅读时指出,要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这是教师在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时要注意的。

培养学生高中语文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引导,还可发挥一些好学生的示范和带头作用。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些表现好的学生,不仅自己有诸多的良好学习习惯,还可以给其他学生作示范,在高中语文学习中起带头作用。教师可以让这些学生在具体的习惯教育活动中作示范,在具体的习惯养成活动中带好头。而且,让他们更加自觉、主动地将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层次逐步地由低级快速地上升到高级,更加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在培养学生高中语文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过程中,不仅存在好的学生和一般学生的差异,乃至和少数表现较差的学生的差异。就是在好的学生身上,也会存在着这方面或那一方面的不足的差异。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因人制宜,多方诱导教育,特别是加强督促,逐步克服他们在培养良好的习惯过程中的“弱点”乃至“盲点”,使其逐步转化,最终达到总体要求。对于好的学生,可以在他们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的同时,更加严格地要求和督促。其中有的有一二方面不足的地方,要诚恳向他们指出,督促并提供情境让其改正。对于一般的学生,则应该逐步向他们提出严格要求,让其向表现好的学生学习,不断地督促做好。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应该耐心地施以教育,满腔热忱地督促、帮助他们从各方面的具体言行做起,逐步地养成好的习惯。稍有一点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逐步严格要求,使其不断努力。有的甚至可以强制训练,达到要求。

培养学生高中语文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注意思想指导和督促教育以外,还要注意教给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的良好习惯的培养过程层次不断提高。例如作文书写整洁的习惯,有的学生虽然有此愿望,但由于对达到要求的相关技能、方法问题未解决,也就不能达到要求,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就应该或让学生示范,或具体指导技巧、方法,使其学有榜样,改有门径,形成自觉性的定型化倾向。又如要求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就应该教育学生破除自卑、胆怯和懒惰心理;善于质疑;善于分析、综合;注意克服不良的思维定势,防止思想僵化。

培养学生高中语文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注意反复现象的发生。有的好的习惯形成了,但由于某些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影响和作用,有的学生会感到厌烦,有的学生会感到多余,有的学生或许会感到这是节外生枝。如学生自我作文练笔,一段时间后,有的学生感到写啊写啊,哪有那么多的东西来写?写出来又有什么作用?有的学生还会因为某种考试临近,专心于复习,或者其它原因,也就没有心抽出时间来写了。诸如此类,就会使某些学生自我练笔的习惯坚持不下去。因此,教师就应该抓紧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或加以具体指导,加强检查、督促,使这个习惯不仅能坚持下去,还要针对一段时间松懈的情况,更加严格要求,提高自我练笔的质量。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我练笔对于高中语文学习的作用,对于提高人生价值的作用,从而提高写作兴趣和热情,使之变为更加自觉的行为。

习惯既是学习和训练的结果,又是新的学习或新的习惯形成的基础。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

促 进 自 学

高中阶段是学生在生理、心理上日趋成熟的时期,学生的智力活动已接近成人的水平。这个时期在人生中是最宝贵、最有特色的黄金时代,是一个人充满生机、蒸蒸日上的兴旺兴旺时期。他们经过小学、初中九年的语文学习,凭着对学习内容的了解和体会,拥有比较充实的实践和经验,掌握了基本的读写知识和技能,已经具备了自学的要求和条件。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利用这些主观和客观的因素,引导让其自学,促进他们自学。

高中学生已经具务一定的自学能力。所谓自学能力,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地借助于自己有关的知识、经验,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学习能力。高中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能够不依赖别人,独立运用学习方法获取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要包括:独立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自学的组织能力,对学习的自我检测和监督能力以及独立运用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诸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与操作能力等。自学能力总是和自学活动相联系的。它体现在自学活动中,又能给自学活动以指导。高中语文自学能力表现在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如预习课文、独立作业、阅读课外书籍、查阅和积累资料、使用多媒体、自我写作等等。

自学能力是中学生获得丰富广博知识、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和将来能不断地自学进修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能力,也是影响人才成长和培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养成其坚持自学的习惯,使之能够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获得主动权,不仅在当前学校中学习语文,也将对他们进入大学或社会继续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孟子特别强调培养学生自求自得的兴趣和能力。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致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孟子·离娄下》)这里的“自得”,就是通过自学而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等。“自求自得”的乐趣,就是自学的乐趣;“自求自得”的能力,就是自学的能力。

高中语文新课程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倡自主学习。而引导、促进自学就是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践自主学习的最好途径。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想和愿望,确立高中语文学习的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内容,进一步优化学习方法,循序渐进地自我进行高中语文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补充、修改学习计划和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促进学生自学,教师要学会自学指导法。自学指导法也称自学辅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的途径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教学方法。自学指导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获得知识、增强能力。它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是教师的积极指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两个方面的结合。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技巧,增强个性、意志和品质,提高在学习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意教师的指导作用,教给学生独立学习的方法,帮助他们克服遇到的困难、解决问题。对基础差一些的学生,要特别注意帮助,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

这种自学指导法不同于对学生自读课的指导。教师对学生自读课的指导是针对具体的某一篇课文或某堂课的指导。指导工作的内容主要是布置自读任务,设计导读提纲,点拨、解难,总结、深化等。而自学指导是对学生学习高中语文课程的指导。由学生确立自读目标,设计自读规划,选择自读内容,检测自读效果。因而整个过程是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在其中某些方面起指导作用。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因此教法和学法就成了教学中两个重要的环节。教法是学法的导向,学法则是教法的目标。学法是获取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方法。学法指导的根本宗旨是教给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能力,其根基则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科学的学习方法,是避免学习的随意性,优化学习过程,获得最佳学习效果的必备条件。学生自学的学法主要是自主学习法,有明确而具体的学习计划,尽量利用所能掌握的学习条件和手段,定期取得学习反馈。除此外,当然还应该包括高中语文学习的一般方法,例如诵读法、复述法、摘抄法、文章分析法、作文写作方法等等。叶圣陶早在《认识国文教学》中就是概括说:“所谓学习方法,无非是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咏,体味,整饬思想语言,获得表达技能这些事项。”

当然,促进学生自学还应该端正学生自学态度,指导获取自学技能。自学态度是语文自学能力结构中的动力性心理因素。学生只有具有自学的积极性,才能给自学以强大的内驱力,促使自学顺利而有效地进行。要让学生理解自学高中语文的意义、必要性和价值,萌发自学的意向,激起自学的动机,获得自学的乐趣。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此基础上,才能逐渐转化为自学语文的积极态度,优化学习心理。语文自学技能则是语文自学的自动化行为方式。熟练掌握语文自学技能本身,就是语文自学能力在行为方式方面的体现,而语文自学能力则是在掌握语文自学技能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语文自学技能主要包括使用字典、词典,根据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句,朗读、默读、速读,圈点、摘录、批注,概括段意和中心思想,编写课文提纲、摘要,作读书笔记,模仿、借鉴写作方法等等。

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各种因素影响,高中生的自学能力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及其心理特点,有分别地采取促进其自学的策略,从不同的层次上指导他们自学。

对于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应该放手让他们主动地实施自学计划,在具体的自学过程中注意细致而周密的指导。如让他们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自学高中语文的目标,包括长期和短期。即前者为高中三年,后者为每年、每个学期或学段的学习目标;修改和完善每个学期、学段的自学计划,并指导、督促他们一步步地完成;指导和帮助他们选择自学内容,特别是选修课的内容,搜寻和积累相关的学习资料,不断提高自我学习的自觉性;指导他们不懈地努力调整和改进学习方法,优化自学过程;循序渐进地反馈自学成果,逐渐强化自学精神,达到更高的自学水平和境界。同时,随时注意发现和培养典型,以作全体学生的学习榜样。

对于自学能力较弱的学生,首先必须对他们进行自学的思想教育,选取适合他们学习的某些或个别学生作榜样,让其明确高中阶段自学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努力自学的自信心,让他们明确,凡智力正常的高中学生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每个学生的自学能力是通过学习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每个学生都有通过自学把自己的自学能力提升到较高水平的可能性,这也是新时代对青年的要求。这些学生明确了自学高中语文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也就把它当成自己的学习需要;逐步建立起了自学的信心,也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自学。这样,教师还必须更为细致、周密地帮助他们确立自学目标,制定自学计划,选择自学内容,寻找自学方法。这些指导工作,必须按照其学习实际,和对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是有所不同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稳定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特别是在他们自学过程中取得进步或成绩的时候,随时予以表扬或鼓励,并帮助总结经验;在他们遇到困难或问题的时候,要指导他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其自学的自觉性,逐步完善其自学过程,一步一步扩大自学成果,使其自学能力由弱到强。

促进学生自学,还应该在高中语文教学的总体过程中,建构让学生自学的情境,确立让学生自学的氛围。如课堂教学,要突出三变,即变讲课为导课,变听课为学课,变封闭式的课为开放式的课;培养学生的自练自检能力。读,要求学生“粗、细、精”地读课本;练,反复阅读教材后做练习,自我检查;结,概括教材内容,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在学生自学过程中,也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倡导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等。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都要周密计划,细心设计。例如,自学学习的目的任务明确,要求具体,内容丰富而有系统,时间安排科学,形式灵活多样,让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掌握比较系统的语文知识,培养和提高语文素养。

启 发 诱 导

启发,即阐明事例,使对方因联想而领悟;诱导,即劝诱教导、引导。“启发”一词最早出于孔子《论语》的“述而”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说要用启发的方式让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达到理解。“夫子循循善诱人”,这是颜渊对孔子的称赞。表明孔子善于依据教学内容的客观顺序和内在逻辑,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一步一步地诱导,使学生有步骤地学习,以致能“既竭吾才”,“欲罢不能”。《学记》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它精辟地以“喻”概括启发式原则,对启发式教学作了最完善的发挥。孟子也很重视启发式教学,形象地把启发式原则喻为“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上》)特别强调培养学生自求自得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辩证统一。教师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在于此。进行启发式教学,这是传统的语文教学原则和方法。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启发式仍然是许多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采用的基本方法。1929年毛泽东主席拟定的“十大教授法”,第一条就明确指出要“提倡启发式”。在新课程改革中,勿庸置疑,还是要坚持这个原则和方法。无论是要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还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抑或是培养语文的应用、审美、探究能力,乃至坚持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新课程理念,都是要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基础上,教师坚持实行启发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只让学生畅抒己见,没有教师精当的讲授和适时的点拨,不可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如果只让学生想象、体验,没有教师鞭辟入理的分析和正确方法的引导,学生不可能创新;如果只让学生苦读文本,没有教师饱含感情、富含哲理的独特的诠释,学生不可能披文入情,达到人书合一的境界;如果没有教师缜密的思维、深刻的思想、优美的语言启发、诱导,学生就会缺少必备的灵气和生机。因此,只有教师的启发、诱导,才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兴趣,深化学生的思想。

从新课程师生互动意义的语文教学形态来看,无论采用哪一种,都需要教师的启发、诱导在其中起作用。如参悟的课堂上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设法让学生沉浸其中,通过自己的的探究,会文悟道,形成智慧,需要教师启发、诱导;对话中的课堂上创设特定的话题情境,引发学生讨论,让其在激烈的思想交流中思维交互碰击,产生新的火花,培养创新素质,训练创新能力,需要教师启发、诱导;体验中的课堂上虚拟特定的生活情境,设置让学生置身其中,通过现场“经历”获取语言运用的直接经验,化成综合的语文素质,也需要教师启发、诱导;语用中的课堂教学上模拟现实生活,创设特定的语用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状态中进行语文和实用训练,从而增强语言的能力,同样需要教师启发、诱导。

在阅读鉴赏教学中,老师引导和启发学生进入欣赏阅读的阶段,是能动性发挥的关键。作为审美的阅读教学,要创建一种与作品相应的教学情境。或是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或是追随着学生心迹的随机点拨,将学生从一个旁观的角色引导成与作品中的人物息息相连,显得格外重要。作为语文教师,要特别注重情感氛围的营造。要注意诱导,通过包孕丰富的话题、摇曳多姿的提问、趣味横生的调侃、极具魅力的讲解等,诱导学生进入创造的世界,点燃能动性的创造火花,调动学生的经验、情感,引导感悟。

在表达交流教学中,写作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人生;启发学生积淀情感,学会感动;指导学生抒写性灵,表达真情。

选修课的设置,新课程改革为第一次。高中语文选修课是在必须课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侧重提高学生的应用、审美、探究能力。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学方法因课而异。《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有的重在实际操作,需要突出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有的重在发挥想象和联想,注重情感和审美体验;有的重在思辨和推理,强调理性和严谨,所以选修课需要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毫无疑问,启发、诱导应该是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特别需要启发、诱导。启发式教学最通用的方式是问答法。但问答法必须运用恰当,才能具有启发性。思维自问题始,要让学生提出问题,谈看法,找根据。让学生提出问题是最高的思维训练。特别是在阅读中,学生是否思考的主要表现是头脑中能否形成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培养教育其喜欢寻根究底探究问题的习惯十分重要。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有的是不懂,但说不清哪儿不懂,处于模糊状态;有的是能说清哪儿不懂,但不知怎样才能懂;还有的不仅能说清哪儿不懂,而且对问题已经有了思考方向。前一种已经开始思维,后两种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如孔子所说的“愤”、“悱”的积极思维状态。问题从模糊到清晰,从说不清到说得准是思维的飞跃。教师应该在这个问题关键时刻,分别对这三类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学生提出问题,再让他们谈谈对问题的看法,使问题更清晰;有了看法,再让他们找根据,使其思维向前发展。

在阅读中,由于个体差异,对文本的理解多有不同,由不同而引发的思考、讨论和切磋,是教师启发心智的大好契机,也是锻炼学生思维、提高言语能力的好机会。教师要好好把握,诱导学生深入讨论。特别是对一些情文并茂、立意深邃的课文,更有必要披文入境、入境染情、审美体验。锤炼学生“切己体察”、“涵咏”的内部潜在功夫,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师一定能够要启发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揣摩、体味,充分让学生咀嚼辞章。诱导他们动用生活经验和调动想象、联想,再现、再创。或辨别差异,或归纳共性,或鉴赏评价,进入审美欣赏的高境界。

融会贯通

融会,就是融合领会;贯通,就是贯穿前后。融会贯通,就是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孔子强调学习中要进行思考,目的是达到融会贯通。荀子对善于学习的要求比较高。他说:“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孟子。告子上》这里的“固学一之”,是达到融会贯通、尽善尽美的程度。

《朱子全书·学三》中说:“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这就明确道出了融会贯通的含义和内容。

因此,融会贯通不是轻易能做到的,必须以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心理状态,掌握恰当时机,控制教学的繁简难易,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运用熟悉的事例,多方面激发他们“好学”、“乐学”的兴趣,使之始终处于“欲罢不能”的境况,培养出一批“闻一知十”、“告诸往而知来者”的学生。

例如,学生不满足于对文章字面意思的学习,善于根据语境揣摩语言的含义,挖掘潜力深层意蕴;不但能理清文章思路,概括要点,捕捉信息,把握文意,而且能对文章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不仅能进行一般理解性阅读,还能进行鉴赏性、批判性的阅读,有较高的鉴赏和审美水平;具有创造品格,不轻信,不盲从,往往有独到见解,且能自圆其说。

高中学生的智力发展已接近成熟,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急剧转化。由于其知识、经验的不断丰富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思维活动能逐步摆脱具体形象和直接经验的限制,借助于概念进行合乎逻辑的抽象思维活动。因此,也就奠定了他们学习高中语文课程融会贯通的心理基础。因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针对高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引导他们积极应用,大胆探究,认真审美,把所学的知识和获得的经验举一反三,融化汇合,不断地提高语文能力和素养。

引导学生在应用方面融会贯通。例如《纪念刘和珍君》的教学,如果设计一个新颖而独特的形式让学生学习这篇文章,就可以使他们尝到融会贯通的甜头。有一个特别的练习题,即“为刘和珍塑像”。学生当然会有一点塑像的知识积累,要利用它们设计出为刘和珍塑像的方案。如像高、底座和人像的比例,全身还是半身,用的材料等。设计中固然需要运用相关的绘画和雕塑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把握刘和珍的形象特点。要做到这一点,学生必须有效地调动和运用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知识和方法,用自身的眼光审视作品,提取有用的信息,深化对文本的认识和人物思想、性格的把握。又如,学习鲁迅的《阿Q正传》,最后布置一个讨论题:如何认识阿的“精神胜利法”?这是一个有深度的问题。要讨论这个问题,学生必须在熟读作品的基础上,明确阿Q“精神胜利法”的内容,归纳阿Q“精神胜利法”的特点,进而运用时代特点、环境分析等相关知识和方法进行联系。这些内容,也就涉及到小说人物形象分析,作品的鉴赏和评价等方面的知识和方法。是对这些方面的应用,举一反三。

引导学生在审美方面融会贯通。文学作品,以其崇高的思想、丰富的情感、精巧的构思和优美的语言感染人。阅读者要获得审美体验和愉悦,就要在阅读经验的基础上,深层品析,感悟其中的美。例如感悟深层次的语言美,就要通过深刻的品读,感悟语言隐含意义的表达以及风格的独到之处。而要达此目的,首先必须对语言有浅层次的把握。浅层面是分析语言结构,悟其含义;分析修辞手法,悟其情感;揣摩其词语,悟其精妙。《林黛玉进贾府》中贾宝玉的肖像,首先是从林黛玉的视角描写的。通过“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如秋波”这一组结构相同的四字短语写出贾宝玉的清秀脱俗之气,与黛玉母亲之前的介绍和王夫人的评价大相径庭。为什么?细加品味,学生不难悟出:林、贾追求自由的情感,使之互相“心有灵犀一点通”。文中两首《西江月》,将宝玉描绘成腹中空虚、浪荡飘浮的废物,又该如何理解呢?不仅要引导学生细读文本,还要与全书的表达艺术联系,方能彻悟其中奥妙:这是从封建正统观念的角度,对宝玉进行评价。恰是这似贬实褒的手法,体现了作者对贾宝玉叛逆精神的赞扬。这样深入品读文章语言,领悟其“言外之意”,也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审美经验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文学作品的美学意蕴就能展现在眼前。

引导学生在探究方面融会贯通。《项链》是中学生熟悉的一篇外国文学作品。受语文办传统的观点影响,一直把该文主题说成是尖锐讽刺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享乐思想,偏离作品主要情节。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价值观的演进,对它的认识有了根本的改变。可以利用这种转变,在学生阅读作品后,引导他们对主要人物玛蒂尔德的形象特点进行讨论,进而对其主题进行探究。学生不仅可以了解玛蒂尔德追求美丽、向往美好生活的合理性,更能发现她身上的许多“亮点”即优点。如在丢失项链时,完全可以选择悄还假项链、逃避债务或攀附权贵等途径来避免十年的艰辛劳作。但她却没有这样做,正表现其诚实、守信、勤劳、坚韧的美好品质。因此,文章的主题也就可以有了崭新的归纳,不同于传统乃至“权威”的认识。其中也就透露出学生的探究力。还可引导学生明确:文学作品蕴含深刻的社会意义,主题具有多解性,人物形象内含层次性,情节也还可以拓展与再造,会产生无穷而美妙的感情和创造空间。

 

   语文教学风格是语文教学艺术特色的集中体现,是教学艺术高度成熟的标志。丰富多彩的教学风格,使语文教苑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推动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所谓语文教学风格是指教学主体在长期的语文教 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教育个性和特色,是在教学语言的运用、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及教学情趣、教学风度等方面所显示出的较为成熟、稳定的特点的综合。

    具有教学风格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有特色的教师,在语文学科领域,生成了独特的教育世界和得心应手的教学技巧,获得了明显的教学效绩。表现出独特的教育个性,教育精神和教育自信。

独特的教育个性:教学风格的首要标志,就是有独特的教学个性,(包括教学魅力与审美个性)。首先它是独特的教育理解,大量的语文实践,往往使得语文教师对自己的经验进一步思考,追问教育是什么,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以及自己当前的教育实践的未来走向等理论问题,这将帮助语文教师把宏大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建构自己对教育活动和语文教学的理解。其次是独特的教育人格。丰富的语文实践,将使得语文教师的人格不断丰满,自然生命和教育生命融合在一起,进入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教育世界。

强烈的教育专业精神:“教育专业精神”是教师对语文教育专业所抱有的理想信念,态度,价值观和道德操守等倾向性系统,是指导教师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精神动力,其中包括教育理念,专业态度和师德。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对教育事业所持有的理想和信念;是教育本人关于教育的“理论”是一种教育观。专业态度是教师对其职业所持有的基本态度。其中包括“敬业精神与责任感”,“依法执教”,“服务意识”“进取心与创新精神”等,师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处理人际关系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职业操守。

强烈的创新精神:具有教学风格的教师,将表现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拘泥于某种特定的教育框架,根据自身的状况和特定的教育状况开拓性地投身语文教育的创新和改革之中,走自己创新之路,做一位思“变”的教师。

鲜明的个人魅力:教师的个人魅力是学生的信任基础,魅力来源于学识和能力,其集中表现为自信,自信教育的最终效果,自信是自己的学识和能力,自信自己的教改选择,并且持之以恒地沿着自己的道路深入地探究和实践下去。相信自己的教学魅力,相信能和学生沟通,相信学生的语文能力可以逐步养成这种自信,不是自负,而是建立在科学和经验的基础上,内化为一种基本的教育态度和教育信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