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川菜摇篮荣乐园 看蓝派川菜是如何出炉的

 联合参谋学院 2015-01-03

花色翻新 美不胜收

近代川菜,以一些大型川菜馆为载体,形成了异彩纷呈、各具特色的流派,在业内较有影响者有荣乐园、枕江楼、姑姑筵、福华园四大流派,其中尤以荣乐园派之影响最著。该店菜式继承和发扬了正兴园的特色,又吸取了南北大菜的优点以及蓉城诸家之长,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其招牌菜如红烧熊掌、葱烧鹿筋、干烧鱼翅、酸辣海参、虫草鸭子、清汤鸽蛋、燕窝等,在海内食客中皆有口皆碑。

该园掌门蓝光鉴,对于菜肴烹饪要求特别认真严格,他一方面要求厨师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以保持川菜风味的纯正。他的徒弟、特级厨师张松云曾讲过:他在荣乐园出师后,到外地跑滩多年,回成都时,正遇到荣乐园生意好、出席多的日子,蓝掌门却不要他上灶,而是叫他去“打掌子”(即临时帮工),说他在外面跑久了,怕把正宗的川菜做走了样,败坏荣乐园的声誉。由此可见蓝光鉴对保持本店特色要求之严。另一方面,又鼓励厨师大胆改制、创新,随时增添和改变品种,以满足顾客需要。该园先后推出的菜肴品种花色竟达数百种之多,把全国几大菜系的名菜和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的菜肴都加以糅合改制,纳入川菜体系,使原来非常单纯的川菜,变得丰富多彩,美不胜收。如广东的生片火锅、蝴蝶馄饨,江浙的虾爆鳝、醉蟹,山西、陕西的醋熘鱼、南边鸭子等,都是省外名菜。再如佛教中的罗汉菜、素烩,伊斯兰教中的炸羊糕、炒锅蒸,都经过改制后端上了川菜席桌。炒锅蒸原是用肥儿粉作原料,配以菜油炒制而成。蓝光鉴认为太简单,不适合席桌上的需要,便改用面粉,配以各种蜜饯佳品试制,经多次试验成功,定名为八宝锅蒸。道教九皇会吃的素菜,多是用萝卜、莴笋、高笋做成,受人喜爱。荣乐园将其改制加上猪肉丝,起锅后撒上馓子一把,又是一种风味。蓝光鉴还将一般民间菜与席桌上的上等菜融合,粗菜精做,如在一般家常的鱼香油菜薹中加上鱼片,炒黄豆芽里加上鱿鱼丝、冬笋丝,味道就特别不同,甚至将街头巷尾叫卖的蒸蒸糕,加上精美的心子,也搬上席桌。

西菜中吃 博采众长

蓝光鉴本人在菜肴创新方面更是身体力行,他经常在花会期间,或在菜籽花黄季节,邀约几个知己来到乡间,在田坎上埋锅造膳,烹制自己的创新菜肴,在花丛中野餐。有一次,吃的是冬笋绍酒烧牛护膝、清蒸大块芫荽鲇鱼等,其味甚佳,妙不可言。他说:“这几样菜是从黄三爷(即当时蜀中名厨黄保临)处学来的,是他们姑姑筵的看家菜,人家的道行多高啊。”可见他很善于取人之长。其弟蓝光荣是白案专家,在面食方面下的工夫最多也最深,很早他就把广东的鸡囡改成五仁饼,后来脍炙人口的蟹黄银杏、改良锅炸、虾仁软炒面等都是他创制的。抗战时期,下江人涌入大后方,南北面点花样百出,但蓝光荣的面点则以其独有的地方特色吸引着外来的饕餮者,他曾多次被请上峨眉、青城做面食。名画家张大千特别欣赏他做的荷叶饼。荣乐园的分店“稷雪”,以别具一格的猪油发糕、蟹黄包子、鳝鱼面、红汤面招徕食客,应接不暇。解放后,蓝氏兄弟新开“群力食堂”,其中红油水饺和荔枝巷的钟水饺不相上下。蓝光荣不仅在面食上有很多创新,就是菜肴上也有不少改革,他是主张改革老一套传统最有力的人,同行中说“蓝老二(因其排行老二)离经叛道,违反前传后教。”他却毫不在意。

抗战中大批江浙人入川,他们大都会烹制一种叫花椒鸡的名菜,这个菜是鸡粒小,味道回甜,辣味不重,地道的江北味。周映南发现这个菜很受欢迎,就与吴文宣、蓝光荣等人研究品尝后,将其改制,鸡粒加大,用大量的花椒与辣椒烹制,遂创制出一道川菜中的冷碟佐酒名菜。

他们还大胆地引进西菜,成功地改为西菜中吃。如美国的露笋,改成露笋鸽蛋;印度的咖喱鸡,改成碗装小块上席;法国蘑菇,改为蘑菇鸽蛋;美国的樱桃,改制成樱桃冻,作为最后的甜点上席,既可帮助消化,又有醒酒功效。其中难度较大的是国外的火鸡,它原是整个推出,由主人分割敬客,荣乐园把它改成外包网油用叉烧做成后,分三部分上席,取名为叉烧鸡。再如西餐中的番茄蛋黄虾仁炒面,它的特点是番茄与虾仁要粘在面上,面是用鸡蛋黄做的,这样成品特色是红黄白相间十分美观,其味特别鲜美,但做法很不容易,经过若干次试验,还未达到应有的水平。由此可见,菜肴改革和创新都要经过相当艰难的摸索,反复试制,才能成功。

荣乐园的汤菜制作也十分讲究。蓝光鉴常讲:“唱戏的腔,厨师的汤。”他常讲述自己吊汤的经验之谈:一是讲究火候,“奶汤要猛,清汤要吊;”二是讲究配料,常言汤菜配料“无鸡不鲜,无鸭不香,无肚不白,无肘不浓。”荣乐园的汤菜不仅品种繁多,自成体系,而且鲜美可口,集色香味养于一体。其代表菜品有开水白菜、推窗望月、银耳鸽蛋等。

名厨荟萃 代代传递

荣乐园不仅把川菜发扬光大,形成全国的一个著名菜系,还培育了不少高级厨师,如张松云、孔道生、刘笃云、周海秋、曾国华等,都是突出人才,因此荣乐园的烹饪技术、操作方法得以完整地流传下来。

解放前夕,荣乐园在内外交困中歇业。解放初,蓝家兄弟凭他们的手艺,在梓潼桥正街开了一家酒馆,名为“群力”,还是蓝光鉴“拿总”,蓝光荣做面点,蓝光璧坐柜,掌灶厨师为曾国华,他们集合了师徒全班人马,群策群力。1958年成都会议期间,毛主席和贺龙曾来此就餐,席罢进入后堂,同蓝光璧及师傅们一一握手,对他们的精湛厨艺赞不绝口。

由于各种原因,“荣乐园”这一品牌被长期闲置。直到1970年,蓝氏兄弟已去世多年后,在骡马市街方重新挂出了“荣乐园”的招牌,继续以川味正宗供应中外食客,而且还专设了教学灶,作为培训基地,由蓝光鉴的再传弟子张松云、孔道生、曾国华掌教,培养一代新的庖厨人才。

1980年6月,中美合营的荣乐园川菜馆在纽约开业,揭开了改革开放以来川菜走向世界的新篇章。荣乐海参、成都全鱼、神仙全鸭、麻婆豆腐、鸡豆花等川味名肴以及赖汤圆、钟水饺、龙抄手等80多种川味名食,在纽约一亮相便引起轰动。开业仅一年多,即先后有十多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在此宴客,美国各界上层人士、各国驻联合国代表、华侨和外籍华人,更是这里的常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