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养食治方治

 学中医书馆 2015-01-03

食养食治方治

  在中国医学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曾经经历药食同源的初始阶段。至今仍能发现这样的历史痕迹,如今人常用的中药豆豉、葱白、生姜

、肉桂、蜀椒等,又是庖厨中惯用的佐料。先秦时期,食养在中医治疗学中曾占有重要地位。《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病有久新

,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

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可见,古人治病,毒药救其偏,食养顾其正。《素问·脏器法时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

、咸软,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河东卫汛记》扁鹊云“人之所依者,形也;礼于和气者,病也……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食养者,不足于存生也,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情爽

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更将食治强调于首要地位。唐·孙思邈《古今食治》陈士良《食性本草》咎殷

《食医心镜》宋·陈直《寿亲养老书》元·忽思慧《饮膳正要》明·宁原《食鉴本草》汪颖《食物本草》李时珍《本草纲目》明·姚可成

《食物本草》清·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总结了历代食治的丰富内涵,为我们今日研究食疗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为方便检索,现依据食

物的性能、属性分门别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