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贵妃秘史:解开杨贵妃惨死马嵬坡真相

 成功99 2015-01-03
  【历史故事 历史真相杨贵妃秘史:解开杨贵妃惨死马嵬坡真相
   贵妃之死的千古谜团:近日翻阅杨贵妃秘史,思绪万千,杨玉环天生丽质,是大唐最美丽的女人,加上她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能诗又擅歌舞,并善弹琵琶。还是个击磬高手,一个标准的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这位以胖为美的杨贵妃,是最简单的美人、最享受幸福的美人,也是最令人感慨的美人。后人虽说贵妃是红颜祸水,但随时间推移,同情多于指责。贵妃毕竟是宽厚妇人,并不参与朝政,并不妖艳祸国,她只是玩乐于歌舞诗琴,不失为四大美女之一,马嵬坡案件时年仅38岁。http://www./gushi/diwang/

    关于她的生死是众说风纭,莫衷一是,争议千年不断。有说她流落民间,在白居易《长恨歌》中说唐玄宗回銮后为杨贵妃改葬,结果是“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连尸骨都找不到,这就又证实贵妃未死于马嵬驿。还有说她远走美州,还有说她漂流到日本。其人其事,受世人关注。
杨贵妃秘史:解开杨贵妃惨死马嵬坡真相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驿站特别知名。那就是马嵬驿,它出名不是因为驿站本身有什么特别之处,而是因为它和一场著名的悲剧联系在了一起。756年,唐玄宗在逃难的过程中在这里杀死了杨贵妃,史称马嵬之变。那么,马嵬之变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狼狈出逃
  
  天宝十五载六月九日,潼关失守了。这消息唐玄宗是怎么知道的呀?他是根据平安火知道的。平安火又是什么东西呢?平安火其实就是烽火,在古代是传递军事情报用的。自从安史之乱以后,从潼关到长安就设立了烽火台,每天晚上,潼关点一把火,长安这边就知道,今天平安无事了。可是,六月九日这天傍晚,潼关已经失守了,没人点平安火了。唐玄宗翘首东望,再也看不到那熟悉的烟雾,这下子,他可真着急了。难道潼关丢了?怎么办呢?赶紧跟大臣商量对策吧。宰相杨国忠怎么说?他对着群臣痛哭流涕。说:“这十年来,不断有人报告安禄山要谋反,可是陛下就是不信,结果落到今天这个地步,这可不是宰相的过错。”一上来先把责任推给了玄宗。至于他自己先逼迫安禄山造反,再陷害哥舒翰出兵的事,全都一笔勾消了。想想唐玄宗最后就信任这样的宰相,真是让人叹息。
  
  可是,光推卸责任没有用,接下来朝廷该怎么做啊?这杨国忠倒是早就想好了。他说,陛下,事情到了这一步,还是暂时放弃长安,避一避风头吧。往哪儿跑呢?往蜀地跑!为什么到蜀地呀?首先,蜀地是杨国忠的势力范围。杨国忠一直担任剑南节度使,蜀地算是他的老根据地了,便于控制。第二、蜀地安全。四川盆地四面环山,是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易守难攻;另外,剑南节度使也是玄宗时代的十大军区之一,有三万多士兵,保一方平安不成问题。第三、蜀地自古号称天府之国,比较富裕,能够养活一个流亡政府,而且,自从安禄山起兵打出清君侧的旗号,杨国忠就派人在剑南增修城池,储备物资,打算实在不行的话就跑到这儿来避难。没想到现在不仅自己需要逃命,连皇帝也需要逃命了,那自己之前的储备就更有先见之明了!杨国忠这个逃跑方案提出来,群臣是什么反应啊?根据史书的记载,大部分官员都唯唯诺诺,什么也说不出来。可是,就在这时候,有个低级官员说话了。他说:“请即日招募城中敢死之士及朝官各率家僮子弟出军防遏。”说话的是谁呢?监察御史,同时也是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大敌当前,高适以一介书生,慨然提出全体动员,誓死守城,真是给天下读书人增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