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上夜班而交上狗屎运的巴延三想到的

 子夜雅居 2015-01-04

“日出而作,日落而栖”是古人遵循的生活规律,让人反其道而行之,那是非常不情愿的。但古时也需要上夜班的人,如更夫、门僮等,此外还有和尚。

 
 

皇上晚上一般不会办公,所以夜班一般由普通秘书担任。清朝乾隆年间,发生一起非常有趣的事情。一天深夜,乾隆突然要对准噶尔用兵,他急召秘书进来撰写文书。此时军机只有一个叫巴延三的秘书,此人既没有文才,也没有多大能力,是被上司“抓壮丁”安排值班的。他从来没有想过皇上晚上也会办公,而且让他起草文书。
  这个叫巴延三的秘书于是惊慌失措硬着头皮地跑到乾隆的卧室外,隔着窗听乾隆授旨。巴延三虽然在军机行走,但平时根本不可能有机会与皇上接触,因此,又惊又喜,大汗淋漓,乾隆把旨意授完,他竟然一个字也没有听进去。回到军机处写不出一个字,又急得满头大汗。幸亏当时跟过去一个小太监,此人文才比巴延三高,他凭记忆帮巴延三把皇上的旨意写了下来。当两人诚惶诚恐把文书交给皇上时,以为会被苛责,谁料想皇上大夸文书写得好,而且记住了巴延三的名字。后来,在皇上的“关心”下,这个在军机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秘书巴延三一直当到了两广总督的高位。
  上夜班能带来高官厚禄,巴延三可谓千古第一人了。

 先不说巴延三在岗位上的升迁提升了自身多高水平 ,也不说巴延三是怎麽应付过来的,就说那个小太监,他的命运,他的心理,该会是什麽样的呢?

  当今社会,出了多少买官卖官的现行记?有多少能人“不得志”?又有多少人连句整齐话都不会说、连个大会说甚麽都不知道,念段文件还满脑出汗,可却一路高升,当个局长还不舒服,还要进处,进厅!

  乾隆时代没有约束机制。可当今有人大,有选举,有民意测验,有考察,有纪检会,监察局,还有个组织部。不是照样吗?历史可以篡改,年龄可以变更,考察的结果可以不看,民声可以不听,官是领导说了算的。这就有了买官和卖官。

  一次局级大调动,有近百人。有权的局长,要走动书记(特等),常务副书记(一等),市长(一或二等),全部常委(三等),副处(四等),全部局长和乡镇党委书记(五等),闹下来挣个正科,要开支百万钞票,不过,买官的钱是不会白花的。俗话说:要想别人给自己送礼,就先要学会给别人送礼。

  不过,第一次提拔巴延三时,肯定不是送礼的过,但以后的提拔,离开送礼就是行不通的了。

  历史,就是这样。干部管理,是实行不了“红灯制”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