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多变的价格
考点三、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1)价值与价格区别与联系
A.
B. ⑵价值决定价格 虽然价格的变动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但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判断:供求决定价格 答:错误,供求和价值都对价格产生影响,但它们的地位和作用又不同。价值对价格起决定作用,是基础性的影响;供求对价格的影响,是常见的多变的,但不是基础性的影响。 ⑶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①价值量:商品价值大小。 价值总量=商品的数量x单位商品价值量 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4)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5)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意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个别商品生产者的意义) ①率先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其个别劳动生产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意味着其生产成本低于平均成本,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②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则意味着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该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商品的价格降低。 (6)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社会财富(产品数量)的增加,同时意味着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格降低,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商品的价值量→①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②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7):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①基本内容: 第一,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在商品生产领域)。 第二,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②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想一想:如何正确理解等价交换原则 答:所谓等价,就是交换双方的价值量相等。货币出现以后,等价交换表现为商品价格与价值相符合。价格虽然有价值决定,但又受供求关系的影响,由于供求关系不断变化,商品的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等价交换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从一段较长的时间看,商品的价格总的说仍然与价值相符合,并不是每次交换过程中价格与价值都相等。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唯一表现形式。
③价值规律的作用 A: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经济资源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棒子)。B: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鞭子)。C: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筛子)。 2:供求影响价格 ⑴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和直接因素 供求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气候等是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 气候等间接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⑵供给、需求对价格的影响 除了价值决定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还包括供给与需求。 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则商品价格降低;反之亦然。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则商品价格升高;反之亦然。 ⑶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升高;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⑷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 A.卖方市场:当供不应求时,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想象。 B.买方市场:当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
总结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影响商品市场价格的因素有: ①供求关系(供求影响价格);价值(价值决定价格) 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 ③货币的价值量(成反比)。 ④纸币的发行量。 ⑤国家的宏观政策(价格政策等宏观调控)。 ⑥其它: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季节、购买心理、流通环节的多少等。
考点四: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⑴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 ①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⑵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 ①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②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随之增加。
①调节生产规模(价格对供给的影响)(供给定理)。 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当商品供不应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供给定理: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上升,则商品的供给量增多;反之,供给量减少】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寻求降价空间,形成竞争优势)。 ③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商品。(生产者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商品,有利于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获取更多利润。
①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升高;供过于求,价格降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则商品价格降低;反之亦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则商品价格升高;反之亦然)。 ②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需求法则)(需求定理);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当商品供不应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1.(2014浙江,24,4分)受禽流感影响,去年活鸡和鸡蛋价格持续下跌,养鸡户纷纷压缩产量。今年三月份以来,鸡蛋价格不断走高,小张作出扩大养鸡规模的决定。这表明( ) A.商品的价值总是围绕价格波动 B.利益最大化是生产的根本目的 C.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D.企业生产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好 解析: 受禽流感影响,去年活鸡和鸡蛋价格持续下跌,说明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去年受活鸡和鸡蛋价格持续下跌影响,养鸡户纷纷压缩产量,今年三月份以来,鸡蛋价格上涨,材料中的小张决定扩大养鸡规模,说明价格变动调节产量,C正确。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A错误。消费是生产的根本目的,B错误。企业生产规模越大经济效益不一定越好,D错误。应选C。
2.(2014课标Ⅱ,12,4分)劳动价值论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在货币产生以后,下列关于价格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流通中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流通中货币的多少决定的 ②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③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④价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不是由流通中货币的多少决定的,也不是由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的,①③错误。②④均是关于价格的正确说法,故选D。
3.
A.
B.
C.
D. 解析:
考点定位:
4.广东汕头2014届高三3月高考模拟)
①消费者增加购买
A.①②③ 解析: 题意表明黄金价格大幅度下跌,这一方面会导致黄金的需求量增加,另一方面会导致生产者获得减少,进而减少产量,故①③符合题意。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题中黄金作为金属货币,其价格的下降,会导致商品价格的下降,进而降低通货膨胀率,为经济过热降温,故②符合题意,④表述不当。
5.2014安徽,3,4分)受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和政府开征资源税的影响,高能耗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一般会发生变动。不考虑其他因素,图2中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的图形有( )
图2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受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和政府开征资源税的双重影响,高能耗产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都可能减少,故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将左移,②③正确。
6.(2013江苏,
答案:A 解析:
A正确反映了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
7.(2013课标Ⅰ,
A. 解析:
8.
A. 解析:
一种商品价格上涨,
9.(2013重庆,
图1 2006—2013年生猪出栏价走势图(元/公斤) ①生猪出栏价频繁波动违背价值规律
②价格处于低谷时, ③加强市场信息预警有助于减小生猪出栏价波动幅度
④缓解“价高伤民、价贱伤农”
A. 解析:
①错,
10.(2013广东,
答案:D 解析:
进口高档品牌化妆品价格飙升,
11(湖北八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A.① 解析: 由题意可知,该国对国产自主汽车品牌提高采购比例,受此影响,进口高档车需求量减少,因此D1会向右平移,D2会向左平移,故排除①;同时进口高档汽车的价格应该高于本国的自主汽车,因此D1应该在D2的下面,故排除③;④中的D1的图像不对,应该平移,而不是线内的上下移动,应排除。
12.(湖北八市2014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
答案:C 解析: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收入与消费需求成正比,题中B项是反比关系,故排除。题意表明,当人们的收入增长到一定水平时,对高档奢侈品的消费需求会越来越快,故C符合题意。A图象中收入与奢侈品消费始终是同比例变化,不符合题意,D图象中收入增长到一定程度,消费需求却停滞不前,与题意不符。
13.(2014北京,38,34分)地铁作为流动的博物馆,被称为城市“最有价值的隐藏”。 材料一 北京地铁宛若一条条彩带串连起北京不同区域的“文化珍珠”:颐和园、天坛、鸟巢、什刹海、南锣鼓巷、王府井、中关村科技园,等等。一座座地铁站造型别致,站内设计装饰与地面文化景观交相辉映、浑然一体,仿佛在讲述着北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北京地铁还举办了“祖国你好”大型公益广告活动、“民俗风、中国年”迎新春活动、儿童文学专列、诗歌坊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结合材料,你认为地铁票价应怎样调整?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理由。(8分) 答:提出单一方案(普涨/不涨/降价)或者提出更加综合的方案(多坐多付费、上调高峰期票价、实施月票季票等多种票制、增加地铁线路供给等)。理由包括: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地铁作为公共交通工具,具有一定的公共物品性质,会产生社会效益,需要财政适度支持;价格变动与需求弹性;公平原则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