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人更“黏人”的原因是什么?

 侗乡人1961 2015-01-04

老年人更“黏人”的原因是什么?


                   

                       
2013-11-20 10:08来源:99健康网
分享到:


                   

                   
               

               


本文导读:患分离性焦虑的老人人口正逐年增加。分离性焦虑会引起老人不安、焦躁的情绪。作为我们儿女,要对父母心怀理解、及时沟通,帮他们找回自己的生活。




                   

                      


  近年来,患分离性焦虑的老人人口正逐年增加。作为我们儿女,要对父母心怀理解、及时沟通,帮他们找回自己的生活。下面通过一个经典案例来分析,并提供医生的解决建议。


点击图片查看下一页



 



  经典案例:儿子结婚后,73岁的刘阿姨便加入了“空巢老人”的行列。最近刘阿姨特别“黏人”,只要儿子一回家,他就拉住儿子说个不停。儿子要走时,他就失落得像个孩子,还会天天给儿子打电话,甚至跑去儿子单位找他,儿子不耐烦说他几句,他就吃不下饭,还经常出现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等紧张性反应。家人带他去看心理医生,被诊断为分离性焦虑。





  病况分析:分离性焦虑原本多发于学龄期儿童,表现为与所依恋的亲人分离时不安、焦躁。但老人患分离性焦虑的比例正逐年递增,原因有三:一是随着年龄增大,躯体疾病增加,让他们更渴望儿女的关怀和照顾;二是年轻人工作压力大,没时间与老人交流,容易让老人有被忽视的感觉;三是不少退休老人心理落差大,增加了对家庭的依赖。



  医生建议:对老人来说,要学会主导自己的生活,儿女没空陪伴更不能封闭自己的心,要试着自我调节。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要坚持锻炼,可以找老伙伴下下棋、听听京剧,建立自己的人际网。对儿女来说,要对父母心怀理解、及时沟通,帮他们找回自己的生活。尽可能抽时间多陪陪他们,聊聊生活中的开心事,有不顺心的事也说说,听听他们的意见,让他们有被需要的感觉。



  总之,儿女成家立业之后,要多花一些时间照顾家里老人,聊聊生活中的开心事,有不顺心的事也说说,听听他们的意见,让他们有被需要的感觉。返回99健康网首页>>



(责任编辑:admi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