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性动机 母爱是孩子最强烈的需要

 青衣问道 2015-01-05

如果说,母爱源于人的本能;那么,父爱则源于人的理性。母爱是本能的,父爱是习得的。父爱是在人类进化的漫长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类用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心血凝聚成的。

也许,正因为如此,一位作家写道:我的外祖母以前经常说“母爱是最接近上帝之爱的爱,那么父爱是什么?父爱是——上帝”。


经常有家长哭诉:“教育孩子真的是太难了,我尽可能把我认为最好的给了孩子,为了孩子我牺牲的太多了,可是结果却让我非常失望,有时候甚至我觉得自己很失败,似乎做得很多事情在孩子身上都不见效。”其实,他们是在宣告与孩子的灵魂争夺战中失败了。事实上,假如在亲子战争中父母亲真的胜利了,那将是以孩子的人生悲剧位结局,因为要想让孩子的灵魂离开其躯壳是永远不可能的,所以,亲子战争只能以孩子灵魂的扭曲为结果,而灵魂的扭曲一定意味着人生的悲剧。

   其实,孩子应该是完全独立于父母的有个性的生命体,他们最终并不属于父母,更不是可以让父母随意摆布、炫耀的工具。孩子需要的是父母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在需要鼓励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们信心;在需要督促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们以提醒;在需要引导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们指明道路。

   孩子的需求会根据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父母亲应该在认识上或是心态上不断做出相应的更新,应该学会逐步放手。
   真爱的前提是要尊重孩子,要懂得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满足他的成长需要。真爱的父母懂得放手,接受并乐于看到孩子的自我独立和自我成长。这是一个挑战,这首先要父母承认一个事实: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不是'我’的附属品。”

   自然界大多数生命的茁壮成长,都离不开阳光。对于孩子而言,快乐便是沐浴在他们心灵的一束阳光。心理学家曾用事实证明,一个孩子倘若长时间被某一件或一些讨厌的事情缠绕着,失去了快乐的童年生活,便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在成长阶段,无忧无虑地快乐生活始终应该是孩子生活的主旋律,因为对孩子而言,快乐是其灵魂最好的滋养。




母性动机

    常听人说,人类的母爱是天性。所谓母爱(maternal love),在心理学上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将母爱视为母亲爱护其子女时所表现的一切外显活动;另一种解释是,将母爱视为促使母亲表现爱护其子女活动的内在动力。显然,前一种解释视母爱为行为,后一种解释视母爱为动机。一般心理学家,在使用母爱这个名词时,多采第二种解释。此即本段使用母性动机做为子题的原因。


    如果我们同意母爱是天性的说法,天性是遗传的,是具有生理基础的。因此,在心理学上常用母性驱力(maternal drive)一词,代替母性动机(maternal motive)一词,代替母性动机(maternal motive)

    心理学家研究母性驱力时,并不只限于以人为对象。因为,心理学家根据两件事实,对母爱是否为人类特有天性的说法表示怀疑。这两件事实是:其一,动物的母性驱力肯定明确,非仅一般动物都有舐犊情深现象,虎毒不食子也是肯定的事实。其二,据美国心理学研究报导,近年来美国境内有每年被其母亲遗弃、虐待甚至杀害的婴幼儿,最保守的估计,每年有35万之多;非保守的估计,人数可能在140万到190万之间(Wolfe,1985)因此,母性驱力之于人类,其普遍性可能远低于动物。



    动物的母性驱力既是普遍现象,其驱力之产生究系何种原因?心理学家们对此问题的假设性解释,认为是由于动物情服及产后哺乳期间内分泌改变使然。此期间脑垂腺分泌的泌乳激素(prolactin),是促使母亲表现母爱的内在生理作用。为了验证此假设,曾有心理学家抽取刚生产不久雌性白鼠的血浆,注射到从未怀孕也无性经验的雌白鼠身上。结果发现;注射后不到一天即自行表现出爱护婴鼠的母爱行为(Terkel & Rosenblatt,1972)。不过按研究者的看法,真正控制动物母性驱力者,并非泌乳激素。泌乳激素只是促使个体表现母爱行为的近因。真正控制个体母性驱力者,可能是脑部的某一部分特殊构造,该部分构造是先天遗传的,是具有生理作用的;惟平时不发生作用,一旦受到泌乳激素的刺激,它就经由神经传导作用,支配控制个体的母爱行为。此一理论性解释,尚待生理心理学家进一步验证。



    美国著名动物心理学家哈洛(Harlow,1971),曾以恒河猴(原产印度)为对象,从观察所见母爱的表现,归纳为母猴表达母爱的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婴猴出生不久的一段时期,此时期同婴猴完全无助,必须靠母亲保护,称为母爱的安全保护期。此时期母猴表现的特征是,显示对婴儿极度需要,只有与之亲近、授乳、舔舐始得满足。如果将它初生婴儿拿走,它会哭叫、发怒,甚至向人攻击。如果用一只婴猫的动作奇特时,不将之放弃。因此治洛认为,像猴子之类的动物,其母性驱力在基本是本能性的。准此而论,也可以说动物的母爱是天生的。


    按哈洛所发现的恒河猴表达母爱的第二个时期,称之为母爱收放管教期。此时期母猴表现的牲征是,它一方面放开幼猴自由行动,探索周围环境,另方面又因安全顾虑,随时将之收回,母猴此种对待幼小的作法,恰如人类在实施家庭教育时的母爱相似。



    至于哈洛所发现的恒河猴母爱每三个时期,是指幼猴长大逐渐独立,但仍留存族群中成为一员时的母子关系。
    根据以上讨论,我们对母爱天性的说法,大致获得两点认识。其一,对多数动物而方,母受是天性的;凡是幼稚期较长的动物,假若没有天性母爱的保护,这种动物将会绝迹。其二,对人类而言,母爱现象虽存在于多数母子之间,但很难以天性的原则作普遍性解释。





母爱是孩子最强烈的需要
木木


在一家慈善育儿机构里,有一位长得很丑的小男孩被母亲嫌弃。欣慰的是,那位看护他的阿姨非常喜欢他。

  我们常用这种想法来自欺欺人:我们已经给了孩子他们生活必需的,如漂亮的玩具、美味的佳肴,他们还缺什么呢?是的,我们已经想得够周到的了,吃的喝的都面面俱到,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提供的了。然而真是如此吗?

母爱是孩子最强烈的需要

  在一家慈善育儿机构里,有一位长得很丑的小男孩被母亲嫌弃。欣慰的是,那位看护他的阿姨非常喜欢他。一天,这位善良的阿姨告诉孩子的母亲:“你的孩子真是越来越漂亮了。”听到这一消息后,妈妈便去看望那个小孩,但失望的是,她发现她的孩子还是那么丑陋,一点也没改变。过了一段时间,看护阿姨又向那位孩子的妈妈说,她的孩子又变漂亮了。这位妈妈又半信半疑地去看望孩子,发现孩子真的比以前精神多了,言语之间多了几分灵气和活泼,看上去确实漂亮多了,这位妈妈不由感到震惊。也许孩子就是在伟大的爱的影响下改变了。

  这个看护阿姨到底给了男孩什么?她好像什么都没有给,然而又什么都给了。而那个妈妈呢,看似提供了一切,其实什么也没有给孩子。

  是的,孩子缺少的是爱。一个幼小的生命需要在爱的包围下才能健康成长。一旦爱的环境缺失,对于孩子来说,他受伤害的不仅是他的心灵,他的身体也将备受痛苦。

  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知道,丰衣足食与漂亮的玩具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依靠灵魂的快乐,来自爱的巨大召唤!

  在荷兰的一个慈善机构,人们将一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安置在那里,在那里的孩子都处在一种看似很完善的并且管理科学的环境中——那里不仅有营养丰富的食物,还有受过最新观念训练的护士。但奇怪的是,没多久这里发生了疾病,导致许多孩子死亡。而当地其他由低收入父母照顾的孩子反而没有患相同的病,而且比这些受到特殊照顾的孩子还健康。经过研究发现,原来这些夭折的孩子是因过早缺乏母爱,导致患上心理疾病。后来那些受过训练的护士开始用母亲对待子女的方式对待孩子,平时注意多抱抱孩子们,面对他们经常微笑,并和他们做游戏。时间一长这些孩子又逐渐恢复笑容与健康,以后再也没出现过孩子的意外死亡。

  一个幼小的生命作为父母爱的结晶,他需要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里诞生并成长。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在总结物种延续的问题时提出,父母对孩子的爱,不仅是因为他们有天赋的自卫武器,更由于有一种伟大的母性本能。

  所以我们对于孩子的爱,是出于情感的需要,并不是刻意而为的,这种情感与慈善家、宗教家或社会活动家所要唤起的同情之爱不一样,那是一种自我牺牲、无怨无悔的奉献之爱,而对于父母来说,他们所做出的牺牲十分自然。

  母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许多自然赋予母亲的本能已经受到压抑或消失了。以前,母亲在用母爱保护孩子的同时,可以本能地带孩子到各种地方,而这也正好为孩子敏感期的发展提供了所需要的环境,但现在的妈妈早已失去了这种本能。

  作为母亲,必须重拾这种失去已久的母性本能。我们在这里强调母爱,是因为母爱和孩子自然发展的重要性一样,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母亲们必须认识到,她们一定要在孩子一出生时就给予心灵的保护,不要只是在表面上满足了孩子生理上的需要。
 




  男性的理智使他们在作出决定前总是权衡利弊,考虑付出是否真正值得,能否获取最大的利益,考虑过程势必花费一些时间,而考虑后的结果通常会顾及其他因素而不会为了保卫爱情而不顾一切,这就使男性看起来不是那么勇敢和坚定;而女性在做决定时,更多的是受感情支配。并且,她们把感情生活和爱人、家庭的利益放在首位,甚至把这些当作生活和自己生存的全部价值,只要爱人不受到伤害,她们什么都敢去做。这样,恋爱中的女性看起来也就更勇敢。

  当一个人失去理智时,就会沉迷于对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向往中,变得十分执着。女性沉浸在爱情中时,会把爱情看作生活中首要的东西,执着地追求和保卫爱情,其他的一切都可以放弃。可以说,恋爱中的女性把爱情看作自己的信仰,追求爱情,就像追求信仰一样锲而不舍。
 

  女性在恋爱中的勇敢和母性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恋爱可以修复人童年的心理伤痕。这表明,在恋爱中,恋人在一定程度上充当着父母的角色。人们会像呵护孩子一样去呵护自己的恋人,像爱孩子一样无私地去付出一切。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勇敢的,母亲为了孩子可以放弃一切,变得无比勇敢。恋爱中的女性对恋人实际上有种母亲般的爱。当恋人发生危机时,女性会像母亲保护孩子一样去保护恋人,对自己身心的伤害,也视而不见。她们觉得这样做很自然,也是理所应当的。

   孙月芬

  北京市育心园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性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情感和婚姻问题、亲子关系问题等。

  温情提示

  孙月芬提醒读者,尽管由于生理和心理差异使男性和女性在恋爱中的思维和表现有所不同,但爱情必须是平等和专一的,无论如何,都要用心去爱你的恋人,支持对方、保护对方。爱情在生活中不应该是雪中送炭,而应该是锦上添花。








母爱会影响孩子大脑的成长发育!

 

母亲更有爱心,孩子成长更好。即使出于最本能经验,我们也认同这样的结论,但母爱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对孩子的成长有多直接的作用?当正式的研究报告发布出来,还是让为人父母者有震惊的感觉。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儿童神经研究中心最近公布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母亲在孩子成长期间付出足够关爱,孩子的大脑体积更大,抗压能力和学习、记忆能力也会发育得更好。此为家长学堂第49篇。



母爱对孩子的成长到底有多大作用?通常我们的理解是,富有爱心的母亲,孩子情商更高,或者通过和母亲相处,变得更有爱心、举止更温和有礼;但最近来自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儿童神经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发现,母爱对孩子的成长有更重要的作用:母亲是否有爱心,决定了孩子大脑的体积大小,直接影响孩子将来的学习能力和记忆里——这已经不仅仅是情感上的培养和引导了。


母爱主要影响孩子大脑的两块区域:海马体和杏仁体。这两个掌控孩子未来发展的大脑核心部位,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妈妈投入的关爱随之改变。


海马体又名大脑海马,是位于脑颞叶内的一个部位,主要负责学习和记忆,日常生活中的短期记忆都储存在海马体中。该名称来源于这个部位的弯曲形状貌似海马。


海马体是人体大脑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边缘系统的一个分支,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人的信息整合能力以及近期和长期的记忆,同时也负责空间导航,即方向感和空间想象能力。


当人处在紧张的环境中时,大脑自动向神经系统发出信号,身体就会产生有助于缓解压力的物质。而海马体正是大脑中负责压力反应的“中枢装置”。海马体体积越大,人体的抗压能力和记忆力就越强。


海马体的生长与妈妈对孩子的关心呈正比:妈妈在孩子两岁前投入的关爱越多,孩子的海马体生长越健康;反之,幼儿时期遭到母亲忽视或打骂的孩子,其海马体的生长缓慢,体型偏小。


看看下面这张大脑扫描图---同样都是三岁的孩子,但左边的大脑体积明显更大,斑点和暗色区域也更少。神经科医生认为,造成同龄孩子大脑体积存在明显差距的主要原因,就是母亲对待孩子的方式不同。


0

3岁孩子脑部扫描对比图,左边为孩子正常脑部发育大小,右边为获得关爱较少孩子的脑部发育大小


海马体大小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孩子今后综合素质的高低。研究表明,图片左边拥有较大海马体的儿童,在未来的社交活动中更加自如,也展现出更加出色的能力;而图片右边由于缺失母亲关爱的孩子,不但在各方面要逊色于前者,更为甚者,他们易于依赖药物,有暴力倾向,或者失业在家。并且,他们还可能出现心理或其他方面的健康问题。


而杏仁体则是大脑颞叶内侧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形似杏仁的神经元聚集组织,有调节内脏活动和产生情绪的功能。


母爱可改变孩子大脑


“在孩子幼儿时期,母亲对孩子的关爱和支持,是孩子大脑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力量。”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儿童神经研究中心的医学博士琼·卢比(Joan Luby)指出。


卢比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完成了一项关于儿童海马体发育与母亲关爱之间的实验,研究结果刊登于《美国科学院院刊》。这是业内首次将儿童大脑关键区域的发育与母亲对孩子的关爱联系到一起并证明其相关性的研究。结果显示,母爱在婴儿大脑发育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一种积极的、不可替代的强大力量。


婴儿成长过程中,母亲以拥抱、亲吻和语言表达等方式给予大量关怀和照顾,可使孩子在成年后不易焦躁,抗压能力更强。在心理学家看来,并不是拥抱或亲吻本身改变了什么,而是这些动作所传达的爱,带给婴儿安全感和满足感,使其健康成长。


在此之前,研究者通过动物研究发现,母鼠早期的关爱对幼鼠海马体的生长、脑细胞的生成以及应对压力的能力具有积极作用。而针对儿童的研究表明,早期的社会经历与杏仁体的大小有关。杏仁体能帮助控制对情绪反应的处理和记忆。还有大量研究发现,与没有得到关爱的同龄人相比,那些在关爱环境中长大的儿童通常在学业上表现更为出色,情商也更高。


如今,大脑图像已经显示,母爱能够影响孩子海马体的大小。在该项研究中,有些母亲不那么关爱自己的孩子,与这些儿童相比,得到母亲关爱的儿童的海马体要大10%。研究表明,海马体越大,记忆力越好。


该研究的首席研究员琼·卢比博士说:“现在,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地说,心理社会环境对人类大脑的发育影响重大。这有力证明了母亲早期对孩子的关爱在其大脑的成长发育过程中具有积极作用。”


孩子的成长过程需要高质量的陪伴


目前进行的一个项目是追踪早发性抑郁症儿童的成长发育,此次研究属于该项目的一个部分。作为项目的一部分,卢比及其同事先组织了一次测试,名为“等待任务”,衡量儿童从母亲那里得到的关爱。这些儿童年龄为3—6岁,有的有抑郁症症状,有的有其他精神疾病,还有的没有任何心理问题。


研究人员让孩子和母亲待在一个房间内,并给他们一份包装精美的礼品和一份母亲必须填写的调查问卷。研究人员告诉孩子必须过5分钟,基本上就是等妈妈填完调查问卷,才能打开礼物。由一组精神病学家对母亲给予孩子的关爱打分,这些精神病学家并不知道孩子的健康状况及其父母的性情。


例如,一位非常理解孩子的母亲会安慰孩子,解释说:宝贝,只需再等几分钟,她知道这很烦人。卢比认为,“这个任务可以概括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也就是说,这个任务可以让研究人员知晓孩子在家里得到多少关爱。


“这很客观。母亲是否对孩子关爱,不是依据她自己的评价。相反,母亲对孩子的照顾体现在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中,她是否能替孩子着想以及对孩子的关爱程度有多高。”


现在,4年过去了,研究人员为92个曾参与“等待任务”的儿童做了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与得到较多母亲关爱的无抑郁症的儿童相比,得到较少关爱的无抑郁症儿童的海马体要小9.2%,而得到较多关爱和较少关爱的抑郁症儿童的海马体分别要小6.0%和10.6%。


虽然此项研究中95%的母亲都是孩子的亲生母亲,但研究人员表示,任何主要带孩子的人所付出的关爱都可能对大脑产生同样的影响。


随着这些孩子不断长大,卢比及其研究小组将继续跟踪调查,并计划研究在学前阶段,父母的关爱对大脑其他区域的影响。卢比说“现在,我们清楚地知道,看护者的关爱不仅有益于孩子的生长发育,事实上还会改变孩子的生长发育。”


研究人员还发现,母亲和孩子之间的高质量的交流会对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智力发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不需要花费母亲所有的时间跟孩子在一起。对于孩子而言,较之与妈妈在一起的时间“量”,妈妈和孩子相处时所传达的爱的“质”更为重要。


陪伴孩子不在时间长短,而是有没有“专心”陪伴。如果父母总是心不在焉,边忙其他事边把孩子放在一旁,这样的陪伴毫无价值可言,即便父母终日守候,孩子也不会感到快乐。


心理学专家建议,即使生活再忙碌,妈妈们也不要忘记每天留出半小时至一个小时专属于孩子的时间。在这期间,妈妈与孩子可以进行一些存在身体接触的游戏,或是和他们一起读书。在这个过程中,妈妈不需要有任何期许,只需要专注地望着孩子的眼睛、用心倾听孩子的声音,让孩子感受到纯真的关怀和爱。


当孩子得到爱与关怀的时候,孩子的稳定情绪与自信心就会持续成长。同时,控制情绪的杏仁体和掌管学习、记忆的海马体,也会一同生长。健康的大脑无疑为孩子未来的学习、生活带来更大的帮助。










9种溺爱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害怕哭闹——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打骂爸妈的孩子会变成无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当面袒护——这样的孩子无是非观念,而且时时有“保护伞”和“避难所”,其后果不仅使孩子性格扭曲,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和睦。

  特殊待遇——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过分注意 ——这样的孩子自认为自己是中心,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注意力极其分散。

9种溺爱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轻易满足——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生活懒散——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祈求央告——这种孩子不能明辨是非,培养不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丧失殆尽。

   包办代替——这种孩子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会变得懒惰、自私。

  剥夺独立——这种孩子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养成依赖心理,还往往成为“把门虎”,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造成严重性格缺陷。

   害怕哭闹——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打骂爸妈的孩子会变成无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当面袒护——这样的孩子无是非观念,而且时时有“保护伞”和“避难所”,其后果不仅使孩子性格扭曲,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和睦。

















孩子为什么看不起家长?

综上所述,家庭道德教育不是靠空话去说、去要求,更多地要靠家长引领孩子,从小到大地以身作则,尊重我们的长辈,尊重他人包括我们的孩子。那样,孩子们自然就会耳濡目染地学习,学会如何处理矛盾和冲突,学会如何尊重自己的父母了。

  前不久,我去北京市大兴一中做讲座,现场有一位家长朋友提问时说,“ 宋老师,进入初中以后,我的孩子开始看不起妈妈了,怎么办?”在坐的好几位母亲也纷纷点头,表示同感。还有人补充说,“有时在家里孩子常常懒得听我说话,甚至直接叫我闭嘴!真是让人心寒啊!”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对待母亲?是不是他们的道德出现了问题呢?对此,我的看法如下:

孩子为什么看不起家长?

  一、 现在的中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多,他们在某一方面的知识储备,极有可能已经超过了家长。因此,很多孩子容易以偏概全,认为父母不如自己,从而产生轻视父母的心理。对此,家长朋友要分析一下自己的优势,在孩子面前要学会凸显自己的能力,这并不难,因为可以作为优点的有很多,比如:某一样厨艺。记得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去小姨家,因为她的小油饼炼得特别好吃,而且,她还是我师傅呢,呵呵,至今每次炼油饼的时候都会想起她。

  二、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成人感和自主意识增强,开始要求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因此,在和父母沟通观点和意见的时候,就不会像小学那样,一味听从父母的安排。当遇到意见不合时,容易产生冲突和情绪波动。对此,要求父母学会调整对待孩子的方式和方法,更多地接纳孩子的成长。

  三、 有些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有问题,他们从小看不起自己的孩子,经常拿别人和自己的孩子比,在言语和行动上贬低孩子。到了青春期,孩子出于逆反心理,就很容易产生看不起家长的行为。为此,建议家长朋友们,要学会真正地尊重自己的孩子,学会发现他的优点,多鼓励、少批评、不贬低。

  综上所述,家庭道德教育不是靠空话去说、去要求,更多地要靠家长引领孩子,从小到大地以身作则,尊重我们的长辈,尊重他人包括我们的孩子。那样,孩子们自然就会耳濡目染地学习,学会如何处理矛盾和冲突,学会如何尊重自己的父母了。
 






梁文道:母亲杀婴是人类的本能?


   在时局很艰难的情况下面,假如不是孩子死那就是她死,她要保证自己的生活机率,或者说她要想办法在一个生存机率更好的年代,来生一些孩子,那个时候那些孩子才比较容易生活得下去。所以杀婴、漠视婴儿,是人类很常见的一种行为。




  凤凰卫视5月19日《开卷八分钟》,以下为文字实录:

 
  梁文道:我们这几天讲到当妈妈或者讲做教养的这些问题,其中一个很关键的东西是避不开的,就是关于母性到底是什么?我们通常以为母性是每个女人的天性,甚至男人也都会有母性,对不对?我们对母性的推崇,推崇到一个什么地位呢?甚至我们有时间把比喻成我们的母亲,把大自然说成是我们的母亲,甚至英文里面有mother-nature的说法,大自然是个母亲。Mother-nature当然是一语双方,一方面指的是大自然是我们的母亲,第二方面反过来讲的做母亲母性是自然的,我们这么关注母性这个东西,乃至于我们讲动物的时候,我们说公的母的,我们是从担任母职这个角色来说明雌性动物,好像雌性动物出来做妈妈之外,就什么都不是了。到底母性是什么?
 
  我今天就跟大家介绍一本书,就叫做《母性》,mother-nature,也是本非常重要,甚至是比我过去几天介绍的书都要好看,都要精彩的书。它的作者是莎拉·布莱弗·赫迪,她是非常有名灵长类学家跟演化生物学家,说来也奇怪,在灵长类学这门学问里面我们过去也提过,大部分出色的杰出研究者好像都是女性,她也是其中一位非常优秀的灵长类学家。这本书带有女性主义的色彩,但是它跟很多激进女性主义的理论著作不一样,她不是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去拆解mother或者mother-nature这个东西,也不是要告诉大家,母爱都是神话,是文化社会结构,是个夫权的霸权。她要做的是从演化生物学的角度,把这个问题放在一个更远更基础也更深的一个层面上来重新剖析它,一方面让我们看到的确原来是有母性这回事儿;但是同时又让我们看到,所谓的母性并不是像我们所想像的那么神秘,或者那么温暖,或者那么阳光。
 
  好,我们就来看一看这本书里面,其实一个很惊人的例子:我们常常说大自然中所有的母性动物都会有母性,对不对?但是我们看一下鸟类,很多鸟会间隔产卵。什么叫间隔产卵呢?就是说它生蛋,不是一生生一窝,而是一生生一颗,生完一颗是不是就生完了?不是,过两天或者过一天还生,而且它是生了一颗出来之后马上孵。你想想看,是不是越早生出来的那颗,越早孵它小鸟就越早出来对吧,好,你想想看接下来就出现什么问题。就等一窝小鸟都孵出来之后,这一窝鸟里面最大的最有力气的那只,很可能自然地会活下去,为什么?因为每回妈妈带食物回来,它就最有力气,叫得最大声,最能吸引注意力。甚至很多幼鸟都会很残忍,想办法把晚出生的兄弟姐妹,从鸟巢上推到树下,让它们摔死或者攻击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这是一个其实很有弹性很合理的做法。你想想看食物来源起伏不定,环境很恶劣,这样的一个方法,就能够减少下一代的目标,生存的可能性,而母鸟就集中哺育生出来最大的一个,让它活下去。但是假如食物充裕,环境不错,说不定一窝都能养全。你想想看这只母鸟,你说它的母性是什么样的母性呢?掠食者靠近过来的时候,它奋不顾身迎战,但是当它看着自己生出来的那些最小的鸟,被比它们早生出来的老大,残忍地攻击杀害的时候,它坐视不理,这叫不叫亲爱的母亲呢?
 
  我们再看看另一个有名的例子就是印度的叶猴。叶猴生了小孩之后,母叶猴就会发现有些公叶猴过来,这些公叶猴过来干吗呢?要杀掉它生的小孩,它们力气比较大比较凶暴,所以常常能够得手。当这些公叶猴杀掉了母叶猴生下来的小叶猴之后,你猜会发生什么事情?这只母叶猴就在一边不管,不只是这样,它还立刻发情,表示要跟这只刚刚杀了它的孩子的公猴马上交配。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也是很有理由的,因为如果母猴投注关爱的幼猴被杀之后,如果还要等待条件更加的雄猴出现,就会延后排卵耽误自己的时机,等到其它的母猴与杀婴者交配生育,它便会处于竞争恶劣势。此外如果它另外物色别的雄猴交配,所生的雄猴又将处于与杀婴者后代雄猴竞争的劣势,甚至那批雄猴会看到你再怀一胎而不是它的时候,它也会想办法来杀掉,所以最聪明的方法是,人家刚杀了你的小孩,你马上跟它交配。还不止是这样,这些叶猴或者很多猩猩都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到底滥交,为什么呢?因为很多猩猩跟叶猴公猴绝对不会杀害自己的后代,或者它认为是自己的后代,所以你如果尽量多跟不同的公猴交配,或者跟猩猩交配的话,那么这里面就有很多公猴公猩猩都会怀疑,你大的肚子孩子是自己的,那么这时候它们都会想办法保护你。所以一个母性的灵长类动物,越是滥交越能够得到所有雄性对它的爱护,跟对它子女的保护。
 
  这里面我们谈到了刚才那些好像很残忍,但是我们回头看看人类。人类有一些更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杀婴,过去我们总以为杀婴,是一些原始部落野蛮民族才干的事情,但是我们回头看看文明世界,我们这本书本的作家莎拉·布莱弗·赫迪她就说了,在所谓的文明世界里面,一个女人如果把新生婴儿闷死,当然是犯罪,但是如果她要心理上疏远新生婴儿,不肯喂他母乳或导致婴儿腹泻而死,这只能算是无知。同样的母亲如果把自己的新生婴儿送近弃婴收容所,明明知道他会死亡率将近9成——讲的是中古欧洲——一般人则会认为这是不幸的事,母亲在法律和精神上都没有罪究。
 
  请注意,我们刚才说的种种母性杀婴,这个母亲刻意疏远自己的小孩,这样的状态在历史上非常普遍,古今中外都有,光是在欧洲这样死的婴儿总数目就已经超过了历次大瘟疫的综合。为什么这些母亲要这么做呢?理由其实也很科学,是因为她们是在时局很艰难的情况下面,假如不是孩子死那就是她死,她要保证自己的生活机率,或者说她要想办法在一个生存机率更好的年代,来生一些孩子,那个时候那些孩子才比较容易生活得下去。所以杀婴、漠视婴儿,是人类很常见的一种行为,这是我们人类的母亲动物,历史上源远流长的一种本能。



《不善表达爱的妈妈和渴望爱的孩子》

                                                                                                                                                                                                              知名心理励志和教育专家   鲁稚

 

 

美国有一个叫哈洛的教授,致力于研究动物的精神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母爱对孩子的影响。他的实验非常残酷,比如为小猴制作一个布质的“魔鬼妈妈”,可以突然喷出高压气体,气压之强,能真的将小猴的毛吹掉;还可以猛烈摇晃,直至小猴的头和牙齿嘎嘎作响;还在肚子里装了弹簧,会把小猴猛地弹出去;还如同箭猪,会从腹部弹出许多铜刺来。但无论哪种情况,小猴都会在受挫之后,迅速爬起来,返回妈妈怀抱,将妈妈抱得更紧。

是啊,对于幼小的生命来说,妈妈就是他唯一的依靠,也是他最强烈的渴望,失去妈妈是孩子最大的恐惧,也是最大的不幸。而人类是精神世界更为丰富也更为敏感的动物,人类因失去母爱而导致的严重后果,只会比猴子更加惨烈。

且不说媒体经常报道的恶性犯罪案件,从罪犯凶残的性格,往往能追溯到不幸的童年,这其中就有母爱的缺失。也不说生活中越来越多的问题孩子,厌学、偷窃、撒谎、网瘾、早恋等等,追溯其童年,往往也可以看到母爱的缺失。甚至那些不太显眼的孩子,譬如胆小、冷漠、孤僻、迟钝,这些毛病虽不会惹来什么大麻烦,但父母揪心的程度丝毫不会减轻——这些仍然可以追溯到童年母爱的缺失。

结论虽已如此明显,但也只是旁观者清,当事的孩子和父母,往往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不对。作为孩子,就像那个即使饱受打击,也仍然会爬起来抱紧妈妈的小猴,出于本能的依赖,出于怕失去妈妈的恐惧,他看不见真实的妈妈,也看不见真实的自己,他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而妈妈,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她不愿看,也看不见事情的真相,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生活中,到处是这样糊涂的孩子和糊涂的妈妈。

《不善表达爱的妈妈和渴望爱的孩子》这本书,就通过一个10岁女孩接受心理治疗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剥开记忆的伪装,让我们重返现场,看到母爱是怎样被剥夺的,它给孩子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这本心理学著作,其实又像小说,有着完整的故事和鲜明的人物,作者的叙述充满情感。看这本书,我常常会感到一阵酸楚和颤栗,心底就像被什么细小的东西拨动着。

这个名叫思妤的女孩,胆小、迟钝、冷漠、邋遢,成绩糟糕,老师对她担心,父母对她失望,弟弟、同学对她欺负,她就像块石头一样,没有灵魂,没有价值。万般无奈的妈妈将她送来进行“游戏治疗”。

所谓的游戏,主要就是“创作”“扮演”和“谈话”。游戏只是一种工具,帮助孩子发现内心,宣泄感情,表达自己。在这个没有压力的游戏室里,孩子获得了一个完全放松的自由空间,不必看任何人的眼色,不必顾忌任何人的心情,还有一个喜欢自己的老师,总是那么温柔而细心地倾听着、陪伴着,在这样的氛围中,在老师的诱导下,女孩内心那层厚厚的铠甲,开始一片一片脱落,阳光渐渐照射进去,她渐渐温暖,也渐渐看清了自己。

借着她的眼光,我们也看见了她成长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原来是妈妈因为偏爱弟弟而忽略了她,让她饱受冷遇和委屈,以致心灵封闭。

如果故事到此为止,我们将和此时的女孩一样,只是找到了一个责任人,一个怨恨的对象,最多只是获得报复的快感。

治疗室的故事继续下去,妈妈从背景走上了前台。这是一个懦弱而自卑的女人,童年时就没有得到母亲的重视,长大后嫁给各方面都比自己强得多的男人,处处受到丈夫的控制和婆家的藐视,因为怕失去丈夫,她处处委曲求全,第一胎没有生下大家期盼的男孩,她备受冷眼,将怨气发泄到女儿头上。

可怜的女孩,她就像那个饱受打击的小猴子,一次又一次地跌倒又爬起,但她越是想抱紧妈妈,就越是被推得更远。一直以来得不到关心和爱护,还被父母当作累赘,当作无用的、羞耻的存在,她的自我评价降到极低,成了一个完全没有自信、没有自我的人,只能躲在自己的角落,怯生生地发呆。

其实,妈妈也是一个受伤的人,她怨恨女儿,其实是在怨恨自己,因为女儿就是她自己童年的再现。人对于不堪回首的过去,往往会刻意回避,仿佛不去正视就不存在了,自己就不会再受伤害。女人对孩子不好,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她不爱孩子,而是因为她自己也受伤很深,无法兼顾孩子的伤口。她怜惜孩子,却找不到合适的方式来表达爱,更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去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因为她自己小时候就没有学会这一课,她无力保护自己和孩子,只会隐忍,教给孩子的也是隐忍。

其实两代人之间往往就是这样,自己没有得到的,也无从给予孩子,从获得的匮乏到给予的匮乏,代代相传,就这样恶性循环下去。幸福和不幸福都是可以遗传的,很多时候,命运生来注定。这并不是说天上有个神,在决定你的一举一动,而是说你决定不了自己的出身,决定不了父母对你的影响,而这恰是一个人成长中最重要的因素。

 最终,女儿和妈妈都看清了自己的真实感情,也知道是什么妨碍了爱的表达,彼此的心都被爱意和宽容所充盈,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不仅女儿走出了绝望的深井,从心灵到外貌都焕发出健康的活力,一个平凡的石头,终于变成了璀璨的宝石,就连妈妈,也因认识自己而获得力量,开始去改变自己的生活。

我一直认为,女性不能失去自己,只有不失去自已,才能做一个好妈妈。一个找不到自我价值的母亲,惶惶不可终日,必然将焦虑传染给家庭中的每个人,首当其冲的便是孩子。母亲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不幸福的妈妈,造就不出幸福的孩子,所以,要善待自己。拥有一个温柔、宽厚而又自信的妈妈,是孩子一生最大的福气。

 

 





伟大母爱背后的自私心理


   母爱的伟大历来是和太阳的光辉相提并论的,母爱的无私和忘我从来就是不争的事实,对母爱的歌颂更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但是,有谁会想到,在伟大的母爱背后会掩藏着极端的自私和愚昧,因为披了爱的外衣,错误的观念被合理化,变态心理却成了爱心的见证!
   “我的心肝宝贝”,母亲常常这样称呼自己的孩子,表面上看这是一种比喻,实际是内心潜意识的真实流露,他们真的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一种器官来呵护,当作自己的一部分来疼爱,无私的母爱背后其实是一种自爱,是羞于表现对自己的关爱,才找了孩子做自爱的替身。


   场景回放1:
   妈妈为了让美美舞蹈能跳得更好,就取消了一切其他的活动,让美美专心学舞,每次家里来了客人,妈妈总会让美美出来表演一番,听到大家的赞美,妈妈非常得意。然而,为了学舞蹈,美美丧失了很多的快乐,她觉得很委屈。
   很多时候,父母亲的给予,并不是孩子成长的需要,而是他们自身的心理需要。美美妈妈的行为并不是为了孩子的成长,而是为了获得朋友们的赞美,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她没有认识到孩子不应该是父母的工具。
   场景回放2:
   亮亮和妈妈一起买冰淇淋。“你要哪种冰淇淋?”妈妈问亮亮。“我想要香草的。”亮亮说。“有草莓的。”妈妈说。“不,我要香草的。”“我觉得草莓的更好一些。”“我就要香草的。”“不对的,我知道你喜欢吃草莓的。”“我现在就想吃香草的。”“你怎么今天这么倔啊,真是奇怪的孩子。”妈妈说。
   长期“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定义,就会相信别人的评价更真实,就会习惯于用别人的观点来认识自我,会形成没有主见,优柔寡断,缺乏意志力等特点,甚至丧失自我。相反,假如总是通过反对别人的意见来确立主见的主张,时间久了就会形成反叛型性格,长大以后总是与领导、上级或权威作对。自己当下的爽快是以孩子性格的扭曲为代价,这主要是自私?还是愚蠢?我觉得都有。




   场景回放3:
   贝贝1岁半了,开饭了,妈妈拿起勺子喂贝贝吃饭,贝贝摇摇头,嘴里哼哼着,手指指着妈妈手上的饭勺说:“要!要!”妈妈知道贝贝想自己吃饭,可是马上就要出门了,妈妈得赶时间,就把贝贝举着的手放下去,说:“妈妈赶时间,妈妈喂,宝宝乖啊!”贝贝还憋着劲,小脸鼓鼓的,一个劲儿的别过脸,不让妈妈喂,盯着妈妈的手上的勺哼唧。妈妈一看表,赶紧啦,掰过贝贝的小脸,结结实实喂了几大口。一小碗总算都喂下去。妈妈舒了口气,赶紧给贝贝抹抹嘴,进厨房洗碗去了。
   圆圆妈妈经常会为了赶时间,帮圆圆穿鞋,圆圆都4岁了,是幼儿园唯一不会穿鞋的小朋友。
   晶晶妈妈会为了怕晶晶弄脏衣服,不让晶晶和别的小朋友在花园里玩儿,说是怕晶晶摔跤……
   这些妈妈在照顾孩子的借口下,掩盖着只为自己的自私。他们对待孩子就像对待一件物品,一个小宠物。在他们眼里,孩子意味着麻烦,照顾孩子只是图省事。

   幼年在父母亲的溺爱中长大的女性,结婚以后如果能够得到丈夫的充分关爱,则自身“被爱”的需求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这样的父母亲常常喜欢把孩子交给父母亲抚养或请保姆看管。

   相反,自己在幼年里缺乏关爱、缺乏安全感的母亲,一旦与丈夫感情破裂,就会与孩子相依为命,过度呵护、替代、包办将成为其主要教育或互动模式,表现为溺爱。人人都知道这样的“教育”会害了孩子,会限制孩子的成长,但是这些对孩子“爱”到痴迷的母亲们却不能觉察或反省,为什么呢?因为她们需要填充自己空虚的感情世界,她们需要一个“宠物”供自己享用,因为对孩子有利的教育方式自己感觉很不爽。

   在怀孕及分娩期间与丈夫闹矛盾的妻子们,常常会不自觉的抱怨肚子里的孩子,或仇视已经出生的孩子,因为正是这个小生命把她拴在了鸡肋婚姻之中。而夫妻感情很好的婚姻中,男女双方又会百般疼爱孩子,因为这个小生命是他们爱情的结晶。可见,爱与不爱与孩子完全无关。

   老鹰会把已经长大的孩子推出巢穴,狐狸会把已经长大的孩子强行赶走......他们知道给孩子独立成长的空间,给孩子经受磨难的机会能够是孩子更加成熟、坚强,他们知道这时候的残忍才是真爱。然而,智商最高的人类的父母亲们却不懂得这一道理,为什么呢?因为父母亲们不愿意承受担忧、焦虑、孤独与寂寞,为了自己当下的舒坦,父母亲们宁愿牺牲孩子的前途!


   亲自为孩子辅导功课,查找资料,并督促其学习的家长们忘掉了对孩子学习自觉性的培养,更想不到自觉性、责任心和自制力的形成需要一定的独立成长空间,因为母爱,竟然连金子和点金术,吃鱼和捕鱼技术的辨证关系都不懂了。

   很多父母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由于条件限制,有没有满足和达到的愿望和目标,这种未完成的愿望一直潜藏在父母的心里。当自己有了孩子后,会潜意识地投射都孩子身上,便用给予来补偿自己未竟的心愿,这其实是在“设计”孩子,补偿自己。

   每个人内心中都藏着两个“我”。一个是“内在的父母”,其内容是我们对自己的现实父母和自己理想父母的内化,当我们做父母时,这个“内在的父母”就是我们自己。另一个是“内在的小孩”,其内容是我们对自己童年体验的记忆和自己理想童年的内化。父母将自己“内在的小孩”投射到现实中的孩子身上,他们给予孩子,其实是在实现自己的“内在的小孩”。

   父母亲只是希望在孩子身上塑造一个“改良”的、“完美”的自我,因为改变自己太痛苦了,就本能地回避这一条路,而希望在孩子身上塑造一个“改良”的、“完美”的自我,往往还打着“为了孩子好”的旗号。

   自身理想和抱负没能实现的父母亲们,无一例外地会把自己夭折了的理想嫁接在孩子身上,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喜好或愿望设计人生,表面上看是希望孩子完美无缺,实质上是想复制一个全新的自我。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志向或选择,强迫孩子遵从自己的愿望,实质上就是想把孩子的灵魂从其躯体内赶走,把自己的灵魂装进去,重造一个自我,重新活一回!这样的自私比剥夺生命更残忍!

   不允许孩子与某些伙伴相处,不允许孩子玩某些游戏,不允许孩子填报自己喜欢的志愿,不允许孩子与自己喜欢的异性谈恋爱或结婚等等即属于此类。

   而当孩子不听话或不愿按照父母亲的设计循规蹈矩时,他们就会咬牙切齿,凶相毕露,诅咒孩子“狼还不吃你”,“死还不死”。因为他们发现这孩子不愿意让自己的灵魂占据其躯壳。

   经常有家长向我哭诉:“教育孩子真的是太难了,我尽可能把我认为最好的给了孩子,为了孩子我牺牲的太多了,可是结果却让我非常失望,有时候甚至我觉得自己很失败,似乎做得很多事情在孩子身上都不见效。”其实,他们是在宣告与孩子的灵魂争夺战中失败了。事实上,假如在亲子战争中父母亲真的胜利了,那将是以孩子的人生悲剧位结局,因为要想让孩子的灵魂离开其躯壳是永远不可能的,所以,亲子战争只能以孩子灵魂的扭曲为结果,而灵魂的扭曲一定意味着人生的悲剧。

   其实,孩子应该是完全独立于父母的有个性的生命体,他们最终并不属于父母,更不是可以让父母随意摆布、炫耀的工具。孩子需要的是父母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在需要鼓励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们信心;在需要督促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们以提醒;在需要引导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们指明道路。

   孩子的需求会根据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父母亲应该在认识上或是心态上不断做出相应的更新,应该学会逐步放手。
   真爱的前提是要尊重孩子,要懂得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满足他的成长需要。真爱的父母懂得放手,接受并乐于看到孩子的自我独立和自我成长。这是一个挑战,这首先要父母承认一个事实: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不是'我’的附属品。”

   自然界大多数生命的茁壮成长,都离不开阳光。对于孩子而言,快乐便是沐浴在他们心灵的一束阳光。心理学家曾用事实证明,一个孩子倘若长时间被某一件或一些讨厌的事情缠绕着,失去了快乐的童年生活,便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在成长阶段,无忧无虑地快乐生活始终应该是孩子生活的主旋律,因为对孩子而言,快乐是其灵魂最好的滋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