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论楚简中的《说命》佚文

 白山 2015-01-05
      

试论楚简中的《说命》佚文

李学勤

   殷商名王高宗武丁时的贤相傅说,《汉书·古今人表》列于“上中仁人”。文献中,“傅说”一名,见于《国语·楚语上》、《墨子·尚贤中、下》、《孟子·告子下》、《庄子·大宗师》、《荀子·非相》等等,还有今传本《尚书·说命》及《书序》,《史记·殷本纪》记载尤详。其事迹显赫,是关注古史者无不熟悉的,然而在出土古文字里一直没有找到傅说,特别是武丁时卜辞多见“师般”即于傅说并称武丁师的甘盘,更使人觉得傅说应该能够发现。

最近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①,首列《竟建内之》,经研究实与其下一篇相联,原有篇题为《鲍叔牙与隰朋之谏》②。原排《竟建之内》第二、三、四、八简,记述了高宗与祖己君臣的对话,可释读为:

昔高宗祭,有雉句隹  于尸前,召祖己而问焉,曰:“昔

先君祭,既祭焉,命行先王之法,废故错,行故作,

废作者死,弗行者死。不出三年,逃人之倍者七百里。

今此祭之得福者也,庸餗之以浸  ,既祭之后,焉修先王之法。”

高宗命傅鸢餗之以③……邦,此能从善而远祸者④。

上博编者已指出“傅鸢”就是傅说⑤。这是第一次从古文字中找出傅说。

“傅鸢”为什么是傅说,是有古音的道理的。“说”古音在喻母月部,“鸢”则为喻母元部⑥,韵部对转,自然可相通真假。由此我们得到一个重要的启示,傅说之名“说”在古文字里可能写成元部字,以前这一点是大家不容易想到的。沿着这样的思路,便联想到郭店楚简所谓《成之闻之》里的一条《尚书》佚文⑦。

《成之闻之》第一、二、三、二四、二五、二六简上的一章,用李零先生所释是:

  闻之曰:古之用民者,求之于己为恒。行不信则命不从,信不著则言不乐。民不从上之命,不信其言,而能念德者,未之有也。故君子之莅民也,身服善以先之,敬慎以守之,其所在者入矣,民孰弗从?刑于中,发于色,其成也固矣,民孰弗从?是以上之恒务在信于众。《*命》曰:“允师济德”,此言也,言信于众之可以济德也。⑧

  章末引的显然是《尚书》。《成之闻之》引《书》还有《大禹》、《君奭》和《康话》。《大禹》即《大禹谟》,所以不见今《孔传》本,是佚文。这里的《*命》,“*”字李零先生已说明是“暂时隶定从言从吕”,并指出此字“不一定从吕”⑨,《郭店楚墓竹简》释文则未作隶定。

  看《郭店楚墓竹简》释文摹写的这个字,右半上部似为月牙形,看原简照片则其左还有一竖笔,只是写的纤细一些。承荆州博物馆彭浩先生赐示更清晰的照片放大复印件,该笔更为清楚,所以字右半上部其实作①,乃是“曰”,可参见其他楚文字,如《楚文字编》第417页“时”第一字,418页“睹”第一字,419页“昃”第一字,421页“期”仟⑾第五字,所从的“曰”中央都作斜竖。

   再看这个字右半的下部,对照同字左半“言”下部的“口”这无疑是不一样的,是一个倒的三角形,“日”下加一三角形,战国文字习见,乃是“旦”字11,只不过“旦”下三角形多作填实,这个字右半是勾勒的罢了。同样三角形不填实的“旦”字,见于楚玺12。

因此我们认识到,这一字乃从“言”“旦”声,实际上便是“诞”字。“旦”端母元部,“诞”定母元部,通用是自然的。“诞”从“延”得声,“延”是喻母元部,与“鸢”同音。于是可知,《成之闻之》的《诞命》以音转即读为《说命》,所引是《佚文》。

 这条佚文只是四个字:“允师济德”。“允”训为信,“师”训为众,均系《尚书》常见,故《郭店楚墓竹简》注释裘锡圭先生说:“‘*’似当读为‘济’。济,成也。下‘*’字同。下文‘信于众’是对此文‘允师’二字的解释”。“允师济德”意云信于众而成德,文句古雅,与《尚书》其他篇和谐。

前几年西周青铜器遂公盨的出现,铭文“隋山濬州”全同于《禹贡序》,证明《书序》亦有所本。《说命序》是这样讲的:“高宗梦得说,使百工营求诸野,得诸傅岩,作《说命》。”武丁作书,梦得傅说一事,见于《国语》的《楚语上》。

据《楚语》,楚灵王拒绝白公子张的箴谏,白公说:

昔殷武丁能耸其德,至于神明,以入于河,自河徂亳,于是乎三年默以思道。卿士患之,曰:“王言以出令也,若不言,是无所禀令也。”武丁于是作书,曰:“以余正四方,余恐德之不类,兹故不言。”如是而又使以梦象旁求四方之贤,得傅说以来,升以为公,而使朝夕规谏,曰:“若金,用女(汝)作砺;若津水,用女(汝)作舟;若天旱,用女(汝)作霖雨。启乃心,沃朕心。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若跣不视地,厥是用伤。“若武丁之神明也,其圣之睿广也,其智之不疚也,犹自谓未*,故三年默以思道。既得道,犹不敢专制,使以象旁求圣人。既得以为辅,又恐其荒失遗忘,故使朝夕规诲箴谏,曰:“必交修余,无余弃也。”

接着,白公又述及齐桓、晋文,最后说:

周诗有之,曰:“弗躬弗亲,庶民弗信。”臣惧民不信君也,故不敢不言,不然何急其以言取罪也?

所引是《诗·小雅·节南山》。

白公所述武丁、傅说之事,即本于《尚书》。《孟子·滕文公上》有:“《书》早期:‘若不瞑眩,厥疾不瘳。’”,13正是以证明14。值得注意的是,武丁作书,自言“余恐德之不类(不善也)”,于是求得傅说,请他朝夕规谏,而白公说到箴谏能使民信君,连起来看,同《成之闻之》所可说信于众可以济德恰好一致。这说明,关于简文是《说命》佚文的看法应该是可信的。

①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

②        李学勤:《楚简<鲍书牙与隰朋之谏>的若干问题,待刊。

③        此下有缺简。

④        关于简的编排释读,详见同②。

⑤        同①。

⑥        陈复华、何九盈:《古韵通晓》,第233-29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⑦        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

⑧        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第12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增订本。“允师济德”下原补一“何”字。

⑨        同⑧第127页。

⑩        同⑦第168页。

        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第1019页,中华书局,1998年 。

        李守奎:《楚文字编》,第423页,“旦”第七字,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年。

        赵岐注云:“《书》逸篇也”,是由于《说命》当时没有官方师传。

        “启乃心,沃我心”可对照东周初戎生编钟的“启厥明心”,见李学勤:《重写学术史》,第325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