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处方纲要》(各论--第十四章)

 johnney908 2015-01-05
    第十四章. 祛湿剂处方法



一、概说

祛湿剂是在祛湿法的指导下,以善于祛除湿邪的药物为主组成,功能祛除湿邪,治疗湿病的一类方剂。因此,欲组织好祛湿剂,首先得对湿邪、湿证及祛湿的方法、祛湿药的性效等了解清楚。
湿是弥漫于自然界的一种湿气,在正常情况下属于六气之一,起着维护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如适当的湿度会使人滋润清新,舒适调畅,而不会使人发病;反之,如气候反常,湿气太过,超过了人的自然防御能力,即可导致湿病。此时就变成了致病因素--湿邪,成为六淫之一。可见湿邪就是致人发病的异常湿气,如雨水雾露太过,地土异常潮湿等。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外湿,即外界自然环境中的湿,易侵犯人体的肌表,形成表湿证,如恶寒、身热不扬、头痛如裹、身重痛、倦怠,甚至头面及上肢浮肿。
此外尚有里湿。里湿是人体内部的水液输布与运化失常,停蓄而成致病物质的一种湿邪。一般所说的湿邪多指里湿而言。里湿的产生根源有二:(1)肺脾肾三脏功能受损,尤其以脾土受损为最。所以《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因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脾属土,主运化和输布津液与水湿;肾为水脏,主持与调节水液的代谢。若此三脏受损,肺不能通调水道,脾不能运化水湿,肾不能主持与调节水液,使水液内蓄而为病理因素,即为内湿。(2)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肥甘,使脾气损伤,不能正常的运作与输布水液,水液蓄而成湿。故里湿证涉及三焦,一中焦为最。临床见证是:湿在上则头重眩冒、胸闷、苔白腻;湿在中焦则脘痞腹胀、纳呆、呕恶泄泻、四肢沉重、苔白厚腻;湿在下则足肿、淋浊、便溏、妇女带下、阴部湿疹。如湿邪弥漫三焦,则三部病证可合并出现。若里湿外泛肌表,表湿内侵入里,亦可表湿与里湿合并出现。
湿邪除上述外,尚有一些特点,故临床见证亦因而有异。例如:(1)湿性属阴,重浊粘腻,易于损伤阳气,阻遏气机和着留肌肉,导致出现肢体沉重、脘痞纳呆、便溏尿浊、舌苔垢腻。(2)氤氲弥漫,涉及范围广泛,表里内外,上中下三焦,均可涉及。因而尚可表现为表湿与里湿并见,上中下三焦俱病。(3)易于寒化、热化,易于与其它邪气如风、寒、暑、热合并出现。寒化多表现为畏寒无汗、舌淡苔白腻;热化多表现为身热微汗、尿黄、舌红苔黄腻。(4)来势缓慢,不易速去,故及其为病往往如油掺面,难分难解,缠绵难愈,病程较长。(4)湿为长夏之气,有明显的季节性,故湿病多发于长夏季节。基于以上所述,故湿病的临床见症十分复杂,正如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因湿》中所说:“元气虚,湿邪入,入肺湿病生,入脾肿胀成,入肝身痛风湿搏,入肾体重寒湿[草/泊],久湿入心变湿热,乃发肿痛与[病-丙+亥]症,湿淫肠胃为濡泄,湿阻气血倦怠绝,湿在皮肤则顽麻,强硬不仁居经脉,湿邪上瘀眼弦烂,或胀微痛眵不彻”。这是湿证的成因与证候表现。
祛湿法是通过苦燥、芳化、淡渗、发汗、攻逐等措施,以祛除湿邪,治疗湿病的一种治法。早在《内经》中就有类似记载,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佑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脾苦燥,急食苦以燥之……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从而初步体现了祛湿的大法,说明祛湿应以脾为重点,用药应苦燥淡渗,并注意饮食起居,避免“湿地、濡衣”。辞后后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又提出了“发汗”、“利水”、“逐水”三法,并强调指出:“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发汗只宜“微微似欲汗出”,否则“但风气去,湿气在”,同时还创制了许多治湿方剂,充实了祛湿法的内容,使祛湿法有较大发展。继之宋·陈无择又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出了“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的著名论断。明代张景岳又提出治湿当分湿热还是寒湿,有无阴虚或阳虚,而不宜一昧分利。例如他在《景岳全书·湿证》中说:“治湿之法,古人云宜理脾清热利小便为上……然湿热之证多宜清利,寒湿之证多不宜利也……再若湿热之证亦有忌利者,以湿热伤阴者也……故凡阳虚者,只宜补阳,阳胜则燥,而阴湿自退;阴虚者只宜壮水,真水既行,则邪湿无所容矣!”,这些提法对祛湿法无疑是一个贡献,故至今尚为广大医家所采用。
清代对祛湿法亦有阐发,首先《罗氏会约医镜》指出:祛湿“用升阳风药,兼实脾土,乃为精工”。接着叶天士在《临证指南》中指出:祛湿当分三焦,注意用药宜忌,例如说:“湿阻上焦者,用开肺气,佐淡渗、通膀胱,是以启上闸,开支河,导水湿下行之理……湿阻中焦者,用(白)术(厚)朴(干、生)姜(半)夏之属以温运之,以(茯、猪)苓泽(泻)(大)腹皮滑石等渗泄之……用药总以苦辛寒治湿热,以苦辛温治寒湿,概以淡渗佐之,或再加风药。甘酸腻浊在所不用”。这一提法非常中肯,深受医界重视,因而被吴鞠通等人全部接受。但吴氏又提出了湿温治疗三禁,和祛湿法宜轻开上焦肺气,使气化湿亦化的论点,例如说:治疗湿温忌用汗、下、润三法,切勿见其头痛恶寒、身重疼痛,便以为伤寒而误于发汗;见其中满不饥,便以为积滞而误于泻下;见其午后发热,便以为阴虚而误用柔药滋润。否则“汗之则神昏耳聋,甚至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惟三仁汤轻开上焦肺气。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也”。这“气化则湿亦化”的提法对治疗湿病甚有指导意义,故后世治疗湿温注重输转气机。
综上可见,祛湿法约可归纳为如下几种:
1、从所在部位分:湿邪在上在表,宜微汗以解之;在下在里,当渗利小便,亦可分三焦论治。大要是开上、畅中、渗下。
2、从涉及脏腑论:当重视肺脾肾三脏。在肺,轻开肺气;在脾,健脾燥湿,或芳香化湿,或用升阳风药升腾阳气,驱散湿邪;在肾,补肾泄浊,通利膀胱。
3、从湿邪的性质论:寒湿宜温化,湿热宜清利,属实可以攻逐,属虚宜兼扶正。
4、从气与水湿的关系论:当化气行水,以祛水湿,此即吴氏所谓“气化则湿亦化”之意。
5、从用药方法论:多用苦燥、芳化、淡渗,少用攻逐及升阳风药。而对甘酸腻浊,阴柔酸敛之品,尤当慎用。
有鉴于此,秦伯未在《谦斋医学讲稿》中,将祛湿法归纳为三类七种:
(1)化湿: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清化湿热。
(2)利湿:淡渗除湿,通利小便。
(3)逐水:疏肠逐水,健脾逐水。
现代《方剂学》教材将祛湿法归为五类:即芳香化湿,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水湿,祛风胜湿。发汗祛湿虽未列出,但在解表剂中已经涉及,因此实际上是六种祛湿法。
祛湿药品种繁多,依其功效不同分为利湿、化湿、燥湿、祛风湿、发汗祛湿及攻逐水湿六类。其中利湿药又分利水退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三类。祛风湿药又分祛风湿止痹痛,祛风湿壮筋骨及舒筋活络三类,兹摘要归纳如下:


【常用祛湿药分类概况】

[1]利湿:
利水退肿:猪苓、茯苓、泽泻、冬瓜皮、薏苡仁、赤小豆等。
利尿通淋:木通、滑石、车前子、萹蓄、瞿麦、石韦、海金砂等。
利湿退黄:茵陈、金钱草、虎杖等。

[2]化湿:藿香、佩兰、草(豆)蔻、草果仁、菖蒲等。

[3]燥湿:苍术、白术、半夏、厚朴、黄连等。

[4]发汗祛湿:麻黄、紫苏、羌活、藁本、细辛等。

[5]攻逐水湿:甘遂、大戟、芫花、商陆等。

[6]祛风湿:
祛风湿止痹痛:独活、(威)灵仙、秦艽、防己、海桐皮等。
祛风湿强筋骨:五加皮、骨碎补、续断、(桑)寄生、狗脊、虎骨等。
祛风湿舒筋活络:木瓜、伸筋草、透骨草、豨莶草、海风藤、桑枝、白花蛇等。


这些药物从性味论:利湿药多为甘淡或苦寒,主泄降下行,渗利中下焦及身半以下的水湿。化湿、燥湿药多为辛苦温或芳香,主燥除或化除中焦湿邪,发汗祛湿药亦多辛温,但质地轻扬,主走表,发散在表在上之水湿。攻逐水湿药多为苦寒泄降,主走里,攻逐胸腹水湿。祛风湿药多为苦辛温,主祛除肌肉筋骨间的风湿。
若从归经论:则利湿药多归膀胱经,其次是肺脾经,这是因为膀胱为州都之官,主水液的代谢;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化湿、燥湿药多归脾胃经,者可能与脾喜温恶寒,喜燥恶湿,喜香恶秽,和芳香苦燥药有利于脾土运化与输布水湿有关。发汗祛湿药多归肺与膀胱经,因肺合皮毛,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归此两经,可借其辛散之力宣肺达表,发散在上在外的水湿。攻逐水湿药多归肺肾大肠经,这似与肾主水,肺主通调水道,大肠主传导糟粕的功能有联系,故主攻逐胸腹水液。祛风湿药多归肝经,其次是脾肾经,其原理可能与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肌肉和四肢,和风湿邪气多侵犯肌肉筋骨有一定联系。
这是祛湿药的一般情况。明乎此,则于组织祛湿剂如何选择药物,便大体有了眉目。



二、祛湿剂处方原则

祛湿剂以祛除湿邪,治疗湿病为能事。其方剂的组成自应以功能祛除湿邪的药物为主要成分。同时还应把握湿邪的性质、侵犯的部位、涉及的脏腑,以及是否转化,是否合并它邪。湿邪在上在表者,以利湿药为主,利水以祛湿。对于里湿,特别是湿温,则分三焦论治。即湿在上焦,涉及肺经,以辛味药为主,轻开肺气,使气化湿亦化。湿在中焦,涉及脾胃,以芳化或苦燥药为主,化湿醒脾,或燥湿健脾,使脾健能制湿胜湿。湿在下焦,涉及肾与膀胱,以利水消肿或利尿通淋药为主,渗利小便以祛除水湿。此外,如湿从寒化,则佐以温阳;湿从热化,则佐以清泄;如水湿壅盛,体实证实,则以攻逐水湿药为主,攻逐水湿;如体虚湿盛,则佐以扶正,或与补益剂交替使用;如表湿侵及于里,或里湿外泛肌表,出现表里并见之湿证,则辛散与渗利兼施;如湿挟风邪,则以祛风湿药为主,祛风胜湿。这是祛湿剂的组方大法,掌握了它便大体有了方向。



三、各类祛湿剂处方法


(一)发汗祛湿剂处方法

发汗祛湿剂是以辛散轻扬,而又能祛除水湿的药物为主组成,功能发散在上在外之水湿的一类方剂。适应于水湿在表,在身半之上的风水、皮水等证。
水湿之在上在表者,利之不可及,逐之不可得,惟有因势疏导,微发其汗,使湿邪仍从肌表而去,始为上策。正如《金匮要略》所说:“诸有水者……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故其方剂的组成多以辛散轻扬而又能发散水湿的药物,如麻黄、羌活、紫苏等为主,配伍相应药物组合而成。大抵是:湿从寒化,配苦温燥湿药,如白术、苍术,辛温发散,如麻黄加术汤;若湿从热化,配清热药或寒性祛湿药,如石膏、(薏)苡仁,辛凉宣散,如麻杏苡甘汤,越婢汤,越婢加术汤;如兼风热邪毒,则酌加连翘、板蓝根之属,兼以清热解毒;若兼肺气失宣,咳嗽气喘,则酌配半夏、苏子、紫菀、杏仁、桑白皮之属,宣降肺气;如合并里湿,则配伍猪苓、茯苓、椒目、(大)腹皮之属,兼以分利。


【临床实践举例】

例一:包??,男,16岁。四天来畏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昨晨目窠浮肿,入暮足踝亦肿,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白、脉浮带数。证属风邪侵肺,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宜宣肺利水,发汗祛湿,越婢加术汤为治:麻黄6g、生石膏30g(先煎)、杏仁9g、连翘12g、板蓝根15g、生甘草3g、桑白皮9g、生白术9g、赤小豆30g、车前子15g(包煎)。(《内科学》教材,上海中医学院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5月版,76页)

例二:一患者,旬日内遍体俱肿、肤色鲜明,始也原有身热,不慎风而即起,亦无汗泄。诊脉浮紧、气喘促、小便闭、舌白、不思饮。证系水湿之邪,籍风气而鼓经隧,是以最捷。倘喘甚气塞,亦属至危之道。治当以开鬼门、洁净府为要着。处方:麻黄、杏仁、苏子、桂(枝)木、(薏)苡仁、紫菀、椒目、浮萍、大腹皮。(《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张仲华医案,秦伯未编纂,上海卫生出版社,1958年版,11页)

例三:一患者于六月初肿自面起、渐及腹、肢、茎囊,渐至食减便泄,迄今两月。舌苔有刺、脉浮而濡。经谓肿自上起者当开鬼门,肿盛于下者当先治其上。盖言水肿之挟风者,必先发汗也。今面肿于身,是病之主症未退;而食减便泄,脾胃之土德已薄,何以防堤泛滥。时已秋矣,肿盛必喘,若咳逆、喉作水鸡声、倚息不能卧,则肺之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之权益弛。窃恐忧占灭顶,即形之肿固难退,退亦易复;而未形之喘必将至,至更难御。急需消患于未萌,后图崇土御木之计。处方:蜜炙麻黄、五味子、广(陈)皮、猪苓、生姜皮、杏仁、(薏)苡仁、党参、泽泻、炙(甘)草、茯苓皮、苏叶、芦根。(《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张千里医案,秦伯未编纂,上海卫生出版社,1958年版,33页)

按:上三例皆系湿邪在上在表之风水证,故处方皆以辛散轻扬,而又能祛除水湿的药物为主,开泄鬼门,微发其汗。然而例一证兼风热邪毒,咽喉肿痛;例二证兼肺失宣降,喘;例三证兼里水、腹水、茎囊俱肿,故分别配伍了连翘、板蓝根;或苏子、杏仁、紫菀;或二苓(茯苓、猪苓)、泽泻、陈皮,兼以清热解毒;或宣肺平喘;或健脾行气利水。可见组成发汗祛湿剂,第一应以湿邪在上在表为着眼点;第二应注意兼症及湿邪的性质;第三应掌握微发其汗的原则,切勿发之太过,使风祛而湿仍留。


(二)芳香化湿剂处方法

芳香化湿剂是以芳香苦温性药物为主组成,功能化除湿浊,醒脾和胃的一类方剂。适应于湿浊留恋中焦,困滞脾土,所引起的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泛恶欲呕、大便溏薄、舌苔白腻等症。
脾主运化水湿,其性喜香恶秽、喜燥恶湿、喜温恶寒。故组成芳香化湿剂,必须以脾为重点,以芳香苦温,而又能化湿醒脾的药物,如藿香、佩兰、白(豆)蔻、草果、苍术等为主要成分。但由于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遏气机,而且有时尚可寒化、热化、挟食积、挟表邪,因而在主用上药的同时,必须抓住这些特点,配伍适当药物以为辅佐。假令兼湿阻气机、脘腹胀满,佐以行气消胀,如平胃散,香砂平胃散之用陈皮、厚朴、木香、砂仁;若兼胃失和降,泛恶欲呕,佐以和胃降逆,如不换金正气散之用半夏、生姜;若兼食积内停,纳呆食减,配以消食开胃,如楂曲平胃散之用焦三仙(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莱菔子;若兼表邪,可辅以辛散透表,如藿香正气散之用紫苏、白芷。此外,若湿浊内停,小便不利,可辅以二苓(茯苓、猪苓)、泽泻等,分利水湿;如湿伤阳气,寒湿中阻,可配干姜、肉桂之属,兼以温里散寒;如湿郁化热,湿热中阻,则清泄之品如茵陈、黄芩、黄连亦可酌加。


【临床实践举例】

例一:张??,男,48岁。昨夜突然呕吐、呕吐物为食物残渣、气味酸腐,脘闷懊[忆-乙+农]。今晨大便两次、粪质稀溏、苔腻、脉滑实。脉证合参,显系饮食不洁,湿浊犯胃,胃失和降。遂本芳香化浊,和胃止呕法为治。处方:藿香9g、苏梗9g、黄芩9g、枳实9g、茯苓9g、厚朴6g、姜半夏9g、陈皮9g、山楂12g、神曲9g、竹茹6g,水煎服。(《内科学》教材,上海中医学院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5月版,52页)

例二:冯??,男,15岁。泄泻三天、日7~10次、泻下为稀水样便、夹有食物残渣,且脘腹胀满、恶心欲吐、不思饮食、苔腻微黄、脉濡缓。显系湿困脾土,脾失健运,遂本芳化苦燥,佐以淡渗法。处以:苍术15g、厚朴10g、陈皮9g、半夏10g、茯苓15g、扁豆15g、猪苓10g、黄连6g、车前子10g、生姜9g、大枣4枚,水煎服。两剂尽,诸证悉除。

按:上两例皆以湿浊内盛为主因,缘其例一表现为饮食不洁,湿浊犯胃,病的重点在胃,主证为呕吐;例二为湿浊困脾,有化热倾向,主证为泄泻。故虽皆以芳化苦燥为大法,而配伍则截然不同。例一配伍了消食导滞药;例二配伍了淡渗利湿药。于此可见,组成芳香化湿剂,首先应辨明病的重点是在脾还是在胃,湿浊内困的程度是轻还是重;其次尚应注意兼证为何?有无寒化、热化等等。


(三)利水渗湿剂处方法

利水渗湿剂是以性味甘淡,主渗利水湿的药物为主组成,功能利水渗湿,通淋消肿的一类方剂。适应于水湿壅盛于里之水肿,癃闭,淋浊,泄泻等证。
水湿壅盛,潴留不行之水肿,癃闭等证,非淡渗通利,导水湿从小便而去,弗能为力。正如陈无择所说:“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故本类方剂常以猪苓、茯苓、泽泻、(薏)苡仁、赤小豆、冬瓜皮等性味甘淡,而又长于渗利水湿的药物为主要成分,如茯苓皮汤。但水湿壅盛往往有外泛肌表,或内阻气机,或膀胱气化不行,或寒化热化等的不同,因而在以上述药物为主的同时,必根据其转机,做好配伍。大抵是:兼湿邪外泛肌表,内外合邪,伍以辛散透表,使湿邪从表里分消,如薏苡竹叶散,防己茯苓汤伍用连翘、防己等;若兼湿阻气滞,脘腹胀满,配以行气导滞,使气行水行,如五皮饮、导水茯苓汤之用陈皮、(大)腹皮、木香、槟榔;如兼正气不足,不能运湿,辅以益气健脾,使脾能运湿,如四苓散、春泽汤,防己茯苓汤之用白术、党参、黄芪等;若兼膀胱气化不利,水湿不行,则伍以化气行水,如五苓散之用桂枝或肉桂;如水湿化热或更伤阴,可佐以清热或育阴,如黄芩滑石汤,猪苓汤之用黄芩、滑石、阿胶、麦冬等。


【临床实践举例】

例一:王??,男,15岁。病水肿,始为面肿、渐及足跗,小便短少、黄赤不利,腹胀纳差、舌苔白滑。经咸阳?医院尿检,蛋白(++),颗粒管型少许,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诊断为肾炎。肾主水,脾制水,肾虚则水湿无主,脾虚则水湿无制,于是水湿泛滥而成肿胀。宗健脾益肾,渗湿利水法,处以:党参15g、白术10g、猪苓10g、泽泻10g、(大)腹皮10g、陈皮9g、冬瓜皮15g、杜仲12g、白茅根30g、小蓟20g、鸡内金10g、川牛膝10g、茯苓15g,水煎服,六剂。服后水肿消退强半,食欲好转。后又诊治两月余,诸证渐消,化验正常。

例二:张??,女,37岁。病淋疾,腰酸痛,小便频数、尿烧痛、涩滞不利、颜色黄赤,舌红苔微黄、脉滑数。在当地医院检查疑为肾盂肾炎,尿常规化验:白细胞(+++),红细胞(++),脓球(++),蛋白少许,尿液混浊。肾主水,腰为肾之府,病则开阖失司,水湿下注;又肾藏真阴,淋久则阴亦耗伤,故见证如上。治疗之法自不能纯施渗利,而应辅以育阴。处方:猪苓12g、茯苓12g、泽泻12g、(薏)苡仁12g、车前子12g、滑石20g、黄芩12g、麦冬10g、阿胶12g(烊化)、牛膝10g、白茅根30g、(蒲)公英15g、(金)银花15g,水煎服。三剂尽,小便通畅、尿痛大减。后诊治数次,悉以上方或稍事出入,继用二十余剂,渐至痊愈,尿检正常,随访两年未再复发。

按:上两例均系水湿为患,重点在肾,不同之处是:例一为水肿,涉及脾虚,伴有湿壅气滞;例二为淋证,涉及阴虚有热,故虽皆用有二苓(茯苓、猪苓)、泽泻利湿,配伍却各不相同。前者配伍了党参、白术补脾;陈皮、(大)腹皮行气。后者则配用阿胶、麦冬育阴;黄芩、(蒲)公英清热;滑石、车前子利水通淋。可见组织利水祛湿剂,除应明确是水肿,还是淋证,或泄泻……对于病的重点是在脾,还是在肺或肾与膀胱,是在气分还是在血分?病的性质是虚还是实,是寒还是热等,均应加以注意。


(四)清热祛湿剂处方法

清热祛湿剂是以清热药与祛湿药符合组成,功能清除热邪,祛除湿浊的一类方剂。适应于湿从热化,湿热合邪所致之湿温、黄疸、热淋、痿痹等证。
湿与热邪结合,如油入面,难以分解,故其病证来势缓,病程长,难以速愈。临床见证多为身热不扬、有汗或无汗、或汗出热解继而复热、头昏头痛、肢体酸痛、食欲不振、胸脘痞满、呕恶泻利、或便溏不爽、小便短涩、面色淡黄油垢、舌红苔白腻或黄腻。此等病证徒清热则湿不除,只祛湿则热不清,唯有清热与祛湿结合使用,方能切中病情。
热为阳邪,非清莫解;湿为阴邪,非温不化。但湿蕴于里,不利又不能速去,故本类处方的用药情况比较复杂,常用的就有如下四类:
1、清热祛湿药(如三黄(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草、栀子、茵陈)。
2、渗利水湿药(如淡渗利湿药:二苓(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通草;利水通淋药:滑石、车前子、萹蓄、瞿麦、石韦、金钱草)。
3、化湿畅中药(如藿香、佩兰、白蔻仁、草果仁、石菖蒲)。
4、苦温燥湿药(如苍术、半夏、厚朴)。
至于究应如何选择配伍,则当根据湿与热的孰轻孰重,侵犯部位是单纯在里,还是涉及肌表经络,是在中焦,还是涉及上焦或下焦等不同情况,灵活决定。一般来说,湿重于热,则以祛湿为主,兼以清热,如三仁汤、藿朴夏苓汤;反之热重于湿,则清热为主,兼以祛湿,如苍术白虎汤;如湿热并重,则清热与祛湿相等,如黄芩滑石汤、甘露消毒丹。
从发病部位论:
如重在中焦,脘痞纳呆,则着重化湿畅中,如三仁汤之用白蔻仁、厚朴;连朴饮之用厚朴、半夏、石菖蒲。
若涉及上焦,头昏头痛、咽痛或兼恶寒发热,则酌配轻宣上焦,辛开肺气之品,如三仁汤之用杏仁;甘露消毒丹之用射干、连翘、薄荷。
若湿热下注,涉及下焦,症见尿黄不利,湿热带下等,则重用淡渗利湿药与利尿通淋药,着重清利下焦湿热,如八正散之用车前子、滑石、萹蓄、瞿麦;萆薢渗湿汤之用萆薢、(薏)苡仁、赤茯苓等。
如湿热蕴郁肌表经络,肌肉烦痛、痿痹,则配伍防己、(薏)苡仁、木瓜、海桐皮之属,清热祛湿,通痹止痛,如宣痹汤之用防己、(薏)苡仁、连翘;四妙散之用牛膝、(薏)苡仁等。


【临床实践举例】

例一:黄??,女,50岁。病发热、腹隐痛、头重身痛、四肢乏力五天。患者曾于一月前病发热、腹痛、泄泻,经治疗热退,泻止。但嗣后常有腹胀、隐痛、时作时止。近五天来又发热、腹胀痛、头痛身重、胸闷纳呆、四肢乏力、神疲腿困、口淡、口干、不欲饮、便溏不爽、面色淡黄、舌暗紫、苔白滑、脉濡数。观其病变过程,脉证特点,辨为湿温,邪在气分,湿重于热。仿吴鞠通三仁汤方义,处以:杏仁12g、白蔻仁6g、川(厚)朴12g、通草5g、滑石18g、大腹皮12g、藿香12g、菖蒲9g、连翘12g、甘草6g,水煎服。三剂,热减、身倦及腹胀痛好转、胃纳增加、四肢乏力减轻。再二剂,痊愈出院。(《内科学》教材,上海中医学院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5月版,13页)

例二:汪??,女,19岁。病低热缠绵一月余、胸脘痞闷、肢体倦怠、口渴不欲饮、时有腹泻、泻而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濡数。显系湿热困滞中焦,热重于湿。拟清热利湿化浊法。处以:黄芩9g、鲜藿香9g、制半夏9g、西瓜翠衣5g、(薏)苡仁9g、飞滑石12g(包)、川厚朴5g、赤茯苓9g、甘露消毒丹9g(分两次吞服)。连服数剂,渐告痊愈。(《内科学》教材,上海中医学院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5月版,20页)

例三:梁??,男,49岁。于长夏雨湿之时发病,一周来持续发热,午后高热、伴头痛头重、肢体困倦、出汗多、口不渴、胃纳欠佳、咳嗽痰白而稀、溺赤不利、大便溏、舌质红、苔白腻、脉濡数。证属湿温,邪在气分,湿热并重。用黄芩滑石汤加减:黄芩12g、滑石18g、大腹皮12g、通草6g、冬瓜仁30g、佩兰12g、桑枝30g、杏仁9g、芦根18g、甘草6g,水煎服。服上方一剂后,第二天复诊,热已退,症状大减,惟咳嗽未解。再按上方加止咳之品。(《内科学》教材,上海中医学院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13页)

按:上三例均系湿温,但其表现各不相同。例一湿重于热;例二热重于湿;例三湿热并重。故虽皆以清热祛湿法为治,而处方用药则各有千秋。例一用了大量的藿香、菖蒲、白(豆)蔻、厚朴、(大)腹皮等化湿畅中药,着重化除中焦湿浊。例二用了大量的黄芩、滑石、西瓜翠衣等寒凉之品,着重清泄邪热。例三除用有黄芩、滑石,又用了佩兰、(大)腹皮、通草,清热与祛湿并重。于此可见组成清热祛湿剂,第一应辨清湿与热的孰轻孰重;第二应辨清湿热侵犯的部位是在中焦气分。还是涉及上焦肺金,或下焦膀胱,或少阳胆经?是单纯在里,还是涉及肌表经络,内外合邪;第三应辨清所造成的病证是湿温,还是黄疸、泄泻、淋证、痿痹或带下?若系湿温,对汗、下、滋三法便当忌用,以免造成卫气伤而湿仍留,脾阳虚而洞泄不止,及湿邪固结,湮缠不解等坏证。


(五)温化水湿剂处方法

温化水湿剂是以温热药与利湿药为主组成,功能温阳祛寒,渗利水湿的一类方剂。适应于湿从寒化,和脾肾阳虚、不能温运水湿的水肿、痰饮、寒湿脚气、膏淋、白浊等证。
寒湿内盛之证,有阴寒内盛,水湿内停和脾肾阳虚三种因素。寒邪非温不化,水湿非利不行,而脾肾阳虚,不补则病根不除,水虽暂去,亦可复生,因此只有温补脾肾与祛寒行水相辅而行,于证始惬。故其处方常以温阳祛寒药(如肉桂、附子、桂枝、干姜、吴(茱)萸、乌药),与利水渗湿药(如猪苓、茯苓、泽泻、萆薢),或补益脾气药(如党参、白术、甘草)结合组成,如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又寒湿内停,可以阻滞气机,形成腹胀;若湿伤于下,则可侵着经络,形成脚气跗肿;而膏淋、白浊,又与肾关不固有关。治疗之法是:气滞宜行;肾虚宜固;湿侵经络,宜舒筋活络。故组方时或佐伍行气之品,使气行水行;或辅以舒筋活络之品,使湿祛络通;或配伍补肾固肾之品,使肾能固摄,亦在所必须。实脾饮之配伍木香、厚朴、(大)腹皮、草果;鸡鸣散之配伍木瓜、槟榔;萆薢分清饮之配伍益智仁、乌药,即是其例。


【临床实践举例】

例一:蒋??,女,36岁。1961年3月20日初诊。其病先腹部微肿、渐及四肢、纳食则胀、身重体倦、大便溏薄、脉沉细无力、舌质淡、苔薄白。此属中焦虚寒,湿困脾胃之证,用温中健脾,行水利湿法为治。处方:党参12g、焦白术9g、茯苓9g、甘草3g、五加皮9g、淡附(子)片5g、广木香3g、吴(茱)萸5g、川(厚)朴5g、白豆蔻5g、陈皮5g、干姜3g、大腹皮9g、生姜皮3g。二诊(3月23日):肿势渐退、小便增多、大便成条、腹胀渐减、略思饮食。说明脾阳振复,水湿得行。守方略事增减,去附(子)片、川(厚)朴、白术、陈皮,加米仁(薏苡仁)9g、冬瓜皮15g。服之渐愈。(《内科学》教材,上海中医学院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5月版,77页)

例二:陆??,女,28岁。原患风湿性心脏病,近来两颧发紫、小便不通、周身作肿、气息不能平卧、舌红脉沉细、有结代。显系寒水内盛,阳气衰微,虚阳外越,有脱变之虑。急宜温阳利水,用真武汤与炙甘草汤复合加减:熟附(子)片12g(先煎)、别直参6g(另煎冲入)、桂枝6g、茯苓12g、白芍9g、白术9g、麦冬9g、干姜3g、炙甘草3g,水煎服。二诊:小便利、气息平、夜能安寐,病情好转,原方继服。三诊:因天气剧变,小便又少、下身浮肿、夜寐不安、周身酸楚,宗前方辅以煅龙骨、煅牡蛎镇摄之品,以防阳越虚脱,又获显效,转危为安。(《内科学》教材,上海中医学院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5月版,77页)

按:上两例均系阴水水肿,皆以温阳利水法取效。但由于例一系中焦虚寒,湿困脾胃之水肿,病的重点在脾;例二系寒水内盛,阳气衰微之水肿,病的重点在肾。故虽皆用(干)姜、附(子)、(茯)苓、(白)术温阳利水,而配伍却各不相同。例一重用党参、(茯)苓、(白)术,实脾土;佐伍(干)姜附(子)吴(茱)萸,温中祛寒;(大)腹皮、(生)姜皮、陈皮、厚朴行气利水。例二则重用附子、别直参,温阳救脱;配伍(干)姜桂(枝),振奋阳气;(茯)苓(白)术利水渗湿;白芍、煅龙(骨)(牡)蛎,防阳越虚脱之变。可见组成温化水湿剂,除应辨清其病证是水肿,还是痰饮、脚气等,更重要的是要辨清其病的重点是在脾,还是在肾或肺,以及正虚与水湿的孰轻孰重,有无兼挟邪气等等。


(六)祛风湿剂处方法

祛风湿剂是以善于祛风胜湿的药物为主组成,功能祛风胜湿,除痹止痛的一类方剂,适应于治疗风湿侵着肌表、经络、筋骨、关节之恶寒发热、头身重痛、腰膝痹痛、麻木不仁等症。
风为阳邪,易伤人的头面肌表,但与寒湿等邪结合之后,亦可侵着下肢及筋骨经络,世人筋骨痹痛,经脉不利。又“风为百病之长”,不独伤人,每与寒、湿、痰、热等结合致病,而湿邪致病又易于寒化热化,因而风湿病便病情复杂,可形成风寒湿、风湿热,以及风邪偏胜、湿邪偏盛、寒邪偏盛、偏于身半之上、偏于身半之下等各种不同见证。故其处方岁皆以祛风胜湿药为主,但必须善于选择。
从部位来讲,如偏于头面肌表,身半以上,症见头痛、肩背痛,或恶寒发热者,则以羌活、防风、川芎、藁本、白芷、细辛、蔓荆子、桂枝等为主;如偏于腰膝足跗,身半以下,症见腰膝痹痛、关节筋脉活动不利者,则以独活、木瓜、牛膝、秦艽、桑枝等为主。
从邪气偏盛情况论,如风邪偏胜,证属行痹,则以防风为主;如寒邪偏盛,证属痛痹,则川乌或附子为主;如湿邪偏盛,证属着痹,则以薏(苡)仁或苍术为主;如湿郁化热,形成湿热痹痛,则以石膏、黄柏或苍术、(薏)苡仁之属相伍,着重清热祛湿。
此外,由于风湿邪气易侵犯筋骨经络,涉及营卫气血与肝肾两脏,治疗之法又是“祛邪先扶正”,“治风先和血”,因此在以上述药物为主的同时,尚须做好配伍,审兼气血不足、营卫俱虚,佐伍黄芪、党参、白术或当归、熟地(黄)、白芍等补气血,调营卫;审兼肝肾亏损,筋脉失养,伍用狗脊、川(续)断、(桑)寄生、五加皮、骨碎补、巴戟(天)、仙茅、虎骨等,补肝肾,强筋骨;审兼筋脉不利,麻木不仁,则辅以豨莶草、伸筋草、透骨草、海风藤、乌(梢)蛇、木瓜、桑枝等舒筋活络,或再加当归、川芎、红花、地龙等活血通络。
如疼痛甚者,亦可配伍乳香、没药、元胡(索)、五灵脂等活血止痛。方如羌活胜湿汤,蠲痹汤,独活寄生汤,大、小活络丹,桂枝芍药知母汤,白虎加苍术汤等。


【临床实践举例】

例一:黄??,男,32岁。因寒湿阻滞经络,气血为之痹阻,四肢关节疼痛、游走不定、每遇气候变化痛势更甚,脉象浮缓、苔薄白。证属偏于风胜的风寒湿痹,治以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法。处方:桂枝6g、羌独活各5g、苍术5g、威灵仙12g、卫矛12g、防风5g、当归12g、炙乳香5g、秦艽6g、五加皮12g、豨莶草12g、老鹳草15g、蠲痹活络丸一粒(化服)。服后痛势减轻,守原法略事出入,继服数剂,症状缓解。(《内科学》教材,上海中医学院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5月版,133页)

例二:李??,女,26岁。二旬来发热汗出,膝肘关节游走性疼痛、难以屈伸,病情逐渐加重,以致行走不便。检查:脉滑数、苔薄黄、体温38.4℃、咽部轻度充血、扁桃体中等大。化验:白细胞10200,中性76%,血沉39毫米/小时,抗“O”750单位。诊断为风湿热痹。用清热利湿,祛风通络法,白虎加苍术汤加减,处方:石膏30g、知母9g、苍术15g、桑枝30g、防己12g、黄柏12g、桂枝9g、(薏)苡仁30g。服四剂后体温正常、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再三剂疼痛缓解。(《内科学》教材,上海中医学院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5月版,133页)

按:上两例痹症,例一系风邪偏胜的风寒湿痹;例二系湿郁化热的风湿热痹。故前者本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法,用秦艽、防风、羌独活、桂枝、当归、卫矛等组合成方。后者本清热祛湿,祛风通络法,用石膏、知母、苍术、(薏)苡仁、桑枝、防己等组合成方。可见组成祛风胜湿剂,第一应辨清是风寒湿,还是风湿热,是风胜还是寒胜或湿胜;第二应辨清是偏于身半以上,还是身半以下,是涉及营卫气血,还是肝肾筋骨;第三应将祛风湿与祛寒、清热、活血、通络、止痛,及益气血,调营卫,补肝肾,壮筋骨等合理地配合。



四、组成祛湿剂应注意的事项


(一)注意湿邪侵犯的部位,涉及的脏腑

由于湿邪伤人,每因来路不同,侵犯的部位、涉及的脏腑、形成的病证大不相同。治法方药亦因而有异。诸如在外在上者,宜微汗以解之;在内在下者,宜淡渗以利之。脾湿甚,宜燥湿健脾,或化湿畅中;肺部有湿,宜宣肺以开上源;肾经有湿,宜渗利以开支河;湿浸三焦,宜开上、畅中与渗下并行等。因此处方用药不宜稍有差错,否则,如湿在外而治内,湿在上而治下,湿在脾而治肾,湿在肾而治肺,必然贻误病机,加重病情。所以组成祛湿剂,对于湿邪侵犯的部位、涉及的脏腑必须密切注意。


(二)注意湿邪是否转化,是否合并他邪

湿邪侵入人体之后,始终处于动的状态,停留稍久即可寒化或热化。而且往往与其它邪气,如风、寒、暑、热合并伤人,形成湿热、寒湿、暑湿、风湿等等。因此处方用药必须善于把我时机,分清主次,做到湿从寒化,温之化之;湿从热化,清之利之;合并风邪,祛风胜湿;合并暑邪,清暑利湿;合并气滞,佐以行气;合并表邪,兼以透散……而绝不能固执不化,坐失良机;或偏执己见,使病人无辜受累,铸成大错。


(三)注意保护气阴

湿为阴邪,易伤人的阳气,但苦燥温化太过,又可伤津耗阴;而苦寒清利太过,不特伤阴,更伤阳气。阳气伤,则湿无所制;阴津耗,湿必化热,此时清利恐更伤阴,滋阴又恐助湿。稍有不慎,即可延缠病期,造成治疗上的困难。故治疗湿病,虽可苦燥、温化、淡渗、清利,但应用得其宜,适可而止,以免耗气伤阴。


(四)掌握常用祛湿药(包括祛风湿药)的配伍用法

祛湿药(包括祛风湿药)品种较多,仅常用者,就有: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冬瓜皮、车前子、木通、滑石、萹蓄、瞿麦、石韦、海金砂、地肤子、萆薢、茵陈、金钱草、独活、威灵仙、防己、秦艽、木瓜、五加皮、伸筋草等将近三十味。这些药物常因配伍不同而功效各异,因此必须予以掌握。兹分述如下:
茯苓:配猪苓,相辅相成,利水渗湿力强;配大腹皮,行气利水;配白术,健脾利湿;配远志,交通心肾,安神定志。
猪苓:配阿胶,育阴利水;配滑石,清热利湿;配泽泻,利水消肿。
泽泻:配白术,健脾利湿;配二苓(茯苓、猪苓),长于利水消肿;配(薏)苡仁、土茯苓,清利下焦湿热;配熟地(黄),滋肾阴,泻相火。
(薏)苡仁:配茯苓、冬瓜皮,利水消肿;配竹叶、滑石,清热利湿;配麻黄,发汗利湿;配苇茎、冬瓜仁,清肺利湿排脓;配附子、败酱草,排脓消肿;配白术、山药,补脾利湿。
车前子:配木通、滑石,利水通淋;配白术、茯苓,健脾利湿止泻;配菊花、决明子,清肝明目;配熟地(黄)、菟丝子,补肝益肾,清热明目;配杏仁、桔梗,化痰止咳。
木通:配生地(黄)、竹叶,清心利尿;配猪苓、赤茯苓,利水消肿;配穿山甲、王不留行,通乳下奶;配(当)归尾、红花,活血通经;配忍冬藤、海桐皮,通痹利关节。
滑石:配车前子、冬葵子,利尿通淋;配黄芩、通草,清利湿热;配煅石膏、炉甘石,外用清热收湿;配甘草,清热利湿解暑。
萹蓄:配瞿麦、滑石,清热利尿通淋;配小蓟、白茅根,凉血止血,利尿通淋;配苦参,清热除湿,杀虫止痒。
石韦:配金钱草、海金砂,或滑石、硝石,利尿通淋排石;配白茅根、车前草,利尿通淋;配蒲黄、白芍,凉血止血,利尿通淋。
地肤子:配通草、瞿麦,清热利尿通淋;配黄柏、白藓皮,或明矾、苦参煎水外洗,清热除湿止痒。
萆薢:配茯苓、石菖蒲,利湿,分清浊;配附子、白术,祛寒除湿,治寒痹;配(薏)苡仁、桑枝,利湿清热,治热痹。
茵陈:配栀子、大黄,清热利湿退黄;配猪苓、泽泻,祛湿利小便;配白术、茯苓,健脾利湿;配附子、干姜,祛寒利湿,治阴黄。
金钱草:配茵陈、栀子,清热利湿退黄;配茵陈,枳实,利胆排石;配鸡内金、石韦,利尿排石。
虎杖:配茵陈、金钱草,利胆退黄;配黄柏,清热解毒;配杏仁、(枇)杷叶,清热祛痰止咳;配茜草、益母草,活血行瘀;配乳香、没药,清热祛瘀止痛;配大黄,泻热通便。
独活:配羌活,祛风湿,止痹痛;配(桑)寄生、牛膝,祛风湿,强腰膝;配石膏、升麻、川芎,散风火,治牙痛;配生地(黄)、地骨皮,滋阴清热,祛风止痛。
威灵仙:配当归、桂心,祛风除湿,止痹痛;配红花、桃仁、赤芍,活络止痛;配砂糖、酒、醋同煎,慢慢咽下,治鱼骨哽喉。
防己:配(薏)苡仁、蚕砂,清热除湿,治热痹;配附子、桂心,祛寒除湿,治寒痹;配葶苈子、椒目、大黄,利水消肿;配黄芪,或茯苓、白术,益气实脾,利水退肿;配牛膝、木瓜,除湿痹,治下肢痹痛。
祛湿药品种多,配伍用法广,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第十四章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