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食与新地球系列之三 素食环保

 ashun 2015-01-05
素食与新地球系列之三 素食环保
——awake
2015年,新年伊始,可惜没有出现新气象,挥之不去的雾霾时时提醒人们莫忘环保。
没有有效降水的天气让感冒病毒四处蔓延,医院成为最忙碌的部门。有的医院已经宣布从现在起一直到农历春节前,包括儿内科在内的急诊、门诊、ICU、检验科、挂号、收费等10个科室所有人员取消休假,全员在岗。
感冒患者以少年儿童为主,楼道里不断增加的“输液椅”,说明情况一直没有好转。
很多家长不知道,我们对肉食的大量摄取,正是导致孩子免疫力下降的原因之一,也是这一不科学的饮食习惯增强了细菌的抗药性。
除此之外,另一种风险近年也从养殖业显现出来。国内养猪场的猪,普遍存在体内重金属超标的现象。往饲料中添加一些稀有元素和重金属元素,可以为动物生长提供必需的微量元素。在肉猪中,最常见的超量重金属是铜。
铜、锌等重金属元素很难被猪完全吸收利用,一部分超标的重金属会在猪的内脏中聚集,很多中国人有吃动物内脏的习惯,更易摄入这部分重金属。
当铜的摄入量比需要量高出几十倍时,猪的粪便呈现黑色。不少养殖者错误地认为,猪粪便越黑,就说明饲料消化越完全。许多饲料商迎合这种心理,主动在饲料中添加高铜制剂来保证猪排泄黑色粪便。
铜、锌和有机砷制剂的超量添加,在饲料业较为普遍,重金属具有富集性和累积性,潜在危害不容忽视。研究人员发现,用高铜添加制剂饲喂动物,用其产生的粪便做牧草肥料,可使绵羊发生中毒。欧盟将铜的添加量限制在160毫克/千克以内。
现在,添加砷制剂在养猪业已经不是秘密。砷是国际肿瘤研究机构(IARC)确认的人类致癌物之一。
研究显示,随猪粪尿排出体外的重金属比例达到95%以上。含有大量重金属的粪便作为有机肥,施入土壤,被农作物吸收,农作物收获后端上餐桌,至此,又有相当一部分重金属进入人体。而锌、铜等重金属和抗生素的复合污染,会加剧耐药基因在环境中的扩散。
这些被添入饲料的重金属来源也存在安全隐患。饲料行业中添加的微量元素,其原料一般来自工业生产中的副产物、废弃物。比如电路板工业的蚀刻废液,或铜镉渣。
目前,饲料中重金属的来源处于监管盲区,没有明确要求。而且,现有饲料级微量元素的国家标准很宽松,只有主要元素含量和重金属指标等几项,没有其他杂质的控制指标。
以饲料级硫酸锌的国标为例,对硫酸锌的含量要求与工业级标准相当,不同的是,工业级硫酸锌还有对不溶物、PH值、氯化物、铁和锰含量的要求,饲料级硫酸锌则没有这些要求。
劣质原料导致很难在生产中去除杂质,最终产品中杂质,比如镉的含量相当高,有的甚至达1%以上。镉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可能致癌物质。
看到这些,您还认为吃肉有利于健康吗?
病从口入,正是家长们亲手把孩子送进医院接受煎熬,如果不回头,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感冒病毒肆虐与气候有关,很多家长都在医院里谈论下雪的话题,希望尽早来一场大雪驱走感冒病毒,但是他们不知道,正是人类对肉食的大量摄取,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2013年世界猪肉、牛肉、禽肉三大肉类消费总量为24800万吨,其中猪肉消费量为10512万吨,禽肉8676万吨,牛肉消费量总量为5602万吨,分别较2012年上涨了3.13、0.81、0.56个百分点。(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众所周知,我国的生猪养殖数量与出栏量占全世界总量的50%以上。2013年末我国生猪存栏47411万头,较2012年下滑0.4%;出栏71557万头,比去年增长2.5%。毫无疑问,我国是世界养猪生产和猪肉消费的第一大国。
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资料,2013我国年肉类总产量8536万吨,比上年增长1.8%。其中,猪肉产量5493万吨,增长2.8%;牛肉产量673万吨,增长1.7%;羊肉产量408万吨,增长1.8%;禽肉产量1798万吨,下降1.3%。禽蛋产量2876万吨,增长0.5%。
据了解,从有关资料看,1986年,中国的人均肉类消费量为每年35公斤。而近年这个数字增加到60公斤。
统计表明,我国肉类消费是韩国的1.5倍以上,是印度的10倍,但是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所以美国因肉食带来的健康问题更严重)。肉类消费过高已经导致我国居民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富贵病的数量增加。
除去导致上述疾病之外,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
2010年公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表明,我国畜禽养殖业COD(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的排放量分别为1268万吨、106万吨和16万吨,分别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1.9%、21.7%、37.7%,分别占农业源排放量的96%、38%、65%。近年的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也显示,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量在全国污染物总排放量中的占比在上升。
据测算一个存栏万头的肉猪场,日排粪尿、污水量达100多吨,相当于1个5万~8万人的城镇生活废弃物排放量。猪场排放的污水化学需氧量(COD)、5日生化需氧量(BOD5)和悬浮固体物(SS)分别超过国家标准的53倍、76倍和14倍。部分猪场污水不经处理,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和超高含量的氮、磷等直接排入河流,将严重污染水源,进入土壤也将造成大量矿物质和营养素的富集,破坏土壤植被生存。同时猪场恶臭在空气中散发,造成空气质量恶化和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中国养猪业规模之庞大,使我们的猪肉消费受到了世界“关注”。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2014年12月20日发表的文章标题为《猪的帝国》。
文中介绍,平均每公斤猪肉需要消耗6公斤饲料,通常是经过处理的大豆或者玉米。中国的土地普遍缺水,无法满足人和猪的摄入需求。因此中国越来越多地依赖进口饲料。海牙国际社会研究所的Schneider女士估计,全世界超过一半的饲料作物都被中国的猪吃掉。2010年,中国的大豆进口量超过全球大豆市场交易量的50%。谷物进口量也在上升,美国谷物委员会预计,到2022年,中国将会进口1900万吨到3200万吨玉米,这相当于今天全世界谷物交易量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因此,地球另一面的土地使用方式发生了巨变。
因此巴西和阿根廷的都在毁坏亚马逊雨林制造耕地,种植大豆。《经济学人》称,整个植被种群都被牺牲,“用来养肥中国猪”。而阿根廷每年生产的800万吨大豆几乎都被送往中国,一些地方的农民则使用可能导致后代畸形和癌症的除草剂。
文章也指出了养殖户对抗生素、激素和生长促进剂使这些有害物质进入了广泛的食物链,有的是通过桌子上香喷喷的猪肉,有的是通过平均每头猪每天排泄的5公斤粪便。管理不善导致中国每年数十亿吨的牲畜粪便成为这个国家水质和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
文章称,猪粪还会排放甲烷和一氧化二氮,这种温室气体所带来的影响是二氧化碳的300倍。集中饲养要比分散饲养的污染更严重。
而且这不是《经济学人》一家之言,2014年7月25日,科学日报报道,吃肉可能会导致气候变化,这主要是因为牲畜所排放的温室气体。而最新的研究发现牲畜的排放量正在上升,其中肉牛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任何一种其它动物都要多。这项研究被发表在期刊《气候变化》上。
当涉及气候变化,二氧化碳首当其冲。它主要是由车辆、工业、森林开垦等所导致的,它组成了温室气体总量的最大部分。甲烷和一氧化二氮也是温室气体,它们占据了全球变暖活动的28%。
甲烷和一氧化二氮部分是由牲畜排放的。动物排放甲烷主要是因为微生物,后者参与了动物的消化过程,一氧化二氮则产生于分解的粪便。这两种气体组成了1/4的非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和9%的整体温室气体排放。
这支研究小组包括前卡内基梅隆大学学者现意大利锡耶纳大学的达里奥·开罗(Dario Caro)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大气学家肯·卡尔代罗(Ken Caldeira),他们估计了半个世纪内237个国家的牲畜所释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发现在那个阶段牲畜的排放量增加了51%。他们发现发展中国家与牲畜相关的气体排放量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在发展中国家牲畜相关的排放量解释了大部分气体排放量的增加。
您还在为吃肉找理由吗?
为了地球的未来,请开始吃素吧!
(个人体悟 仅供参考)
2015年1月4日  18:5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