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脉原理是什么

 guoguoli 2015-01-06

传统中医给人看病,不做抽血化验,也不做仪器检查,靠的是“望、闻、问、切”。其中,把脉就是一种最常用到的切诊方法。通过脉诊,有经验的中医就可以判断出身体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把脉的原理

人活着,心脏就会不停地跳动,推动血液在脉管里运行,脉管也会随着产生有节律的搏动,这就是脉搏。中医里把这种脉搏跳动的情况称为脉象。

脉象会受到年龄、性别、饮食、心理、气候等内外因素的影响。例如,年龄越小,脉搏越快,才出生的婴儿每分钟脉搏120~140次,五六岁的幼儿每分钟脉搏90~110次;青年人脉搏有力;老人气血虚弱,精力渐衰,脉搏较弱。

不过,就脉象的形成来说,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存在于人的体内。之所以会出现脉象,离不开气血,而气血又与五脏六腑的功能密切相关,所以,一旦人们的五脏六腑出了问题,血脉运行受到影响,脉象就会发生变化。通过对脉象变化的把握,就可以判断病出在哪个脏腑上,是什么性质的,进而推断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脉象的分类

在一些古装剧里,我们常会看到如下情景:老中医把手搭在女人的手腕上,闭目凝神,过一会儿才面带喜色地告诉她:有喜了!这其中的医学原理,便是对脉象的分辨。

脉象可以按照部位、速度、力度等标准加以区分。浮在皮肤表面,手一按就能感觉到的是浮脉,反之则为沉脉;跳得慢,一次呼吸之间还不到四次的,称为迟脉,超过五次的则为数脉;跳动力度太大的,气血充实过度的,叫做实脉,反之,虚弱无力的是虚脉。

这几种脉象较为简单,还有些复杂的脉象,需要发挥点个人的想象力,例如,有时大量气血在体内快速奔涌,脉象如洪水一般,气势滔滔,称为洪脉;气血运行流畅而平滑,脉象就像珍珠在盘子里流动一样,称为滑脉。孕妇在怀孕期间血液量会增加,流动速度会快很多,就容易出现滑脉。有经验的中医就可以根据滑脉,结合其他诊断依据,判断女性是否怀孕。

中医专家温馨提示:上面说的这些脉象,都是身体出了一些状况,可以统称为“病脉”。与之相对的是正常、健康人的脉象,称为常脉或平脉。一般来说,健康的人一次呼吸,脉搏应跳动四次(约为60~100次/分钟),跳动时不快不慢,从容和缓,节律均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