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庸》译注:第二十一章诚明

 江山携手 2015-01-06

 诚,就是心地坦荡,不怀功利,没有杂念,怀有美好的愿望。

就是真实无妄。真诚与伪善是两种不同的处世态度。

在诚实的人眼中,世界是美好的。因为他觉得自己真心待人,无欲无求,是可以信赖的,也就认为,别人也同样是可以信任的,所以他不必怀有顾虑,也就没有必要背负歉疚。

信守诚笃的人,说出的都是真话,因为这是他的天性,他不会说谎,也不知道如何说谎。而伪善的人,也会说出真话,但是他说出的真话是有条件的,是怀有算计的,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虽然可能得到他想要的,但这只是暂时的寄存,不可能长久拥有。

 

自诚明,(自:从,由。明:明白。)谓之性;(由真诚而自然明白道理,这叫做天性;)自明诚,(自:因为,由于。)谓之教。(由明白道理后做到真诚,这叫做人为的教育。)诚则明矣,(则:即,就。明:洞察。)明则诚矣。(真诚也就会自然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后,也就会做到真诚。

 

【史例解读】

                    君子以立身

诚,就是不欺,不欺天,不欺人,不欺心。
   
无论是天性还是后天人为的教育,只要做到了真诚,二者也就合一了。明道向善不问先天后天。从另一个角度看,这里也表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黄洽,字德润,福州人。隆兴元年,以太学生试春官第二,授绍兴府观察判官,官至资政殿大学士,赠金紫光禄大夫。黄洽质直端重,有大臣体,两朝推为名臣。有文集、奏议留传后世。

黄洽曾在经筵之时进言:宰相代天理物,以为国得人为要务。作为人主,任命宰相,就不应心存疑忌。宰相权重则朝廷尊荣,朝廷权尊威重则宗庙社稷安定。宰相论才任职,当尽公心。君子进用则百职尽责,官员同心,政事振举则天下大治。皇帝首肯再三说:卿就如良金美玉,浑厚无瑕,这是上天以卿作为我的辅弼啊。

    后黄洽升任资政殿大学士、知隆兴府。黄洽常说:居家不欺骗亲友,为官不欺骗君上,仰不欺天,俯不欺人,于幽冥不欺骗鬼神,那么有什么必要向神灵求助,以图厚福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