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一种孤独

 真友书屋 2015-01-06


人们向来愿意为成功者立传,谈论他们,崇拜他们,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跻身其列。然而现实是,一个成功者的背后往往躺下了成百上千的失败者,只是他们沉默无声,不被听见,不被关注。


在很多人看来,失败是可耻的,但其实,失败才是常态。


最近刚看了科恩兄弟的电影《醉乡民谣》,讲得便是一个失败者的故事。在60年代的美国,民谣音乐的盛世即将到来,而主人公勒维恩·戴维斯没有赶上好时候,他属于被拍死在沙滩上的前浪,整个电影里他四处借住沙发,没有一件挡风的外套,试图改变生活却仍然一塌糊涂,潦倒,贫困,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失败者。电影静静地讲完了他的一段生活,导演并没有刻意去营造一个悲剧英雄的形象,而是试图传达这样一个理念:失败者的生活也是生活,也是值得关注并且尊重的。


这个故事很适合理查德·耶茨来讲,这位被称为“焦虑时代伟大作家”的作家一生都在关注这个主题,在接受采访时他曾说,“我想我对成功的人士不太感兴趣,我想我对失败更感兴趣。”


理查德·耶茨


而事实上,耶茨本人便是个失败者。他出生于1926年的纽约,父母在他三岁时离婚,接着便是大萧条时代,母亲独自带着孩子们生活在贫困里,酗酒,歇斯底里,童年时代的耶茨过得并不舒适。1944年中学毕业后,耶茨没有上大学,他受海明威的影响认为作家应该融入生活的潮流之中,选择奔赴战场,但不幸染上了肺炎,退役回家,在纽约结了婚。


1951年,他带着军队发给他补偿金来到欧洲,全身心投入写作,但他的运气并不像海明威那么好,《纽约客》甚至拒绝了他的每一篇投稿。1952年,他终于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但这并没有带来接肘而至的名誉和飞黄腾达的前途。1959年,他与妻子离婚,两个女儿归妻子抚养,他独身一人面对生活,常年酗酒,做捉刀人,也就是枪手,去好莱坞写剧本,给政客写发言稿……当然,他仍然坚持写作,可成果并不理想,没有一本书的精装本销量超过一万两千册,到1992年11月,他死于肺气水肿的时候也未成为一位声名显赫的大作家。


但是,我们仍需承认,耶茨是个伟大的作家,他写下了许多优秀的小说,特别写下了“失落时代”的各种失败者,他们的生活境遇,惆怅、孤独。



《十一种孤独》是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很能代表耶茨的特色。关于他的风格,有人说卡佛受到过耶茨的影响,毕竟卡佛也是一个灰色调子的作家,他的小说里处处展现着中产阶级主人公的尴尬和无聊,那种无法交流的无力感,以及弥漫于其中的孤独。但耶茨比卡佛更冷,他几乎不给主人公一点温暖色彩,任每个人隔绝在自己的孤独中,品尝失败的滋味。


我非常喜欢《南瓜灯博士》和《一点也不痛》。前者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学,新转来的男孩文森特·萨贝拉受到其他同学排斥,年轻的女教师想要改变这个沉默寡言的孩子,帮助他融入新的环境,和他谈话,试图与他做朋友,但是最后男孩用他的方式攻击了老师,在墙壁画上辱骂她的画。


这篇小说以第三人称叙述,作者并未向我们展示文森特的心理活动,我们只看到他与环境的格格不入以及他的反应,读者会希望年轻的老师把事情办好,但其实我们和女老师一样,一点也不了解文森特,不知道他之前的生活,没有谁能改变文森特的孤独,这就是事实。


《一点也不痛》同样残忍,患肺结核的丈夫长年住院隔离,妻子每周去看他一次,本应是两人幸福时刻的探望时段,却充斥着是冷冰冰的对话,没有话题,沉默,看杂志,等待时间过去,无法交流。最后,妻子出了医院,上了朋友的车,和情人热吻。在此之前,她站在马路上独自抽泣。孤独,反而在与人相处时最容易感受。


其他篇目写了恪守纪律但不受喜爱的教官;一对要结婚却互相心不在焉的情侣;一个梦想着将自己的故事出版的出租车司机;一群肺结核医院里的病人;两个混在法国的富家子弟;以及有着作者自传性质的捉刀人。他们毫无例外全部是生活中的失败者,耶茨也未给他们同情,只是写下了他们的故事,冷静地呈现那些我们时常回避的生活真相。


嗯哼,让我们好好面对失败,面对孤独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