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一顿饭的钱和时间,让自己成为家人的保护神

 成功是什么 2015-01-07


上篇文章:时代的夜晚,

写时正是2014年12月31日的晚上,不知为何,这天总是愉快不起来。隐约觉得哪里不对,于是写文都是带有一丝感伤的(我的文风向来搞笑为主)。

后来,上海外滩出事了…….。

36位同胞没能等到2015年的1月1号。永远不再头……。

2015年,是以我爱的上海的浦江之殇开始的。


这几天,微信朋友无数的讨论,说警察,政府,国人素质,上海人口,还有党报的排版都成了大家讨论反思的重点。

微信上又开始流传各救生法。

然后,再渐渐忘掉。因为热点传播的7天周期到了。

然后等到下次......。


可是下一次,天灾,人祸,不可预知的突发事件突然发生在你的身边时!你该怎么办?

或者是发生在你身边的父母,你的爱人,你的孩子,你的朋友,你的同学身上时,你该怎么办?

其实,每个人碰到的大灾大难的概率还是低的,生活中最常见的窒息和粹死却并不少。

现在日益火爆的长跑运动和马拉松赛,7%的赛事会死人。2012年,首次举办马拉松赛事的广州即发生2起选手猝死的事件,20141213日举行的珠海国际半程马拉松上,30岁的退役特种兵方勇猝死。

中欧校友在这几年内运动中猝死的不下三个。

猝死的主因就是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主要是由于心室颤动引起的。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心脏骤停而失去生命的人次是:


1000000人......


这样的概率并不低。

如果这些常见的窒息和心脏骤停发生在你身边的父母,你的爱人,你的孩子,你的朋友,你的同学身上时,

你该怎么办?


去医院,打120?

当然要打,这个是第一个要安排的。只是,120救护车来的时间总是太长。


找警察?打110?

有困难找警察,当然可以。也许比救护车来的快。国内外很多执法部门其实有学过急救。但是,现在你见过多少我大天朝非救护专业的执法人员在平时对人民群众干这等善事?除了大灾大难时。为什么?唉!不是他们不愿意,你懂的。

有种纪律叫不惹事。

找旁边人?

大爷大娘倒地都没人敢扶了呶……。


自救?

如何救?打开微信收藏,搜索“ 急救法”?

上网问度娘,电话问人!


亲们,


都来不及!!


你的时间只有“4分钟“!!


4分钟!!

国际权威心血管疾病研究机构美国心脏学会(AHA)指出:

心脏停止跳动4分钟后,大脑就开始了不可逆的缺血缺氧性坏死,4分钟后开始急救,即使救活也可能成为植物人;猝死患者的生存率在心脏停跳后每分钟下降7%~10%,10分钟后开始急救几乎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大家可以明白外滩很多当时倒下没回过气的年轻人去了医院也没救回来的原因。


目前,即使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救护车通常也很难在10分钟内到达。更要命的是,不象国外发达国家的急救车,在车上还是抢救的过程。

在中国绝大部分的112救护车实际上只是运输过程,再想想我们的路况……。


自救,不要等!


可问题是你胡乱的抢救可能造成的伤害更大,比如最常用的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如果位置不对,错位按压很可能导致按断肋骨。心肺复苏按压的标准位置是两个乳头连线中间,按压深度、频率与人工呼吸的配合都有严格标准。因此一般不建议没有受过严格正确急救训练的人做心肺复苏”。同时很多时候,心肺复苏抢救还需要配合AED的使用。

AED=AutomatedExternal Defibrillator是自动体外除颤器,在国外大型公共场所,如机场,火车站,大型展会,都有布置,跟灭火器的密度差不多。

现在我国现在心脏骤停的病人基本上都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并不是技术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人们的意识不到位。基本上除颤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生有所了解。而发生心脏骤停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等到医生赶到基本上都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间。AED就为病人能得到及时的救治提供了可能,AED是全自动的,只要稍加宣传一般人都能使用,如果AED能像灭火器一样得到广泛的使用,能救回一大批人。但在中国的无数的新建的漂亮机场,车站,展会,你是见不到它们的.......。


急救培训呢?


“在欧洲和日本,至少有30%的人接受过急救培训,在北欧这一比例高达60%至70%,而我国受过急救培训的不到1%,甚至在医务工作者中,也不是人人都会急救。”上海第一反应急救指挥官陆乐的原话。


不到1%!!


每当听到看到这些悲剧发生时,我总会想起这个光头。


上海第一反应急救指挥官陆乐 中欧07级校友,我的兄弟。第一反应是他的创业项目。不,是他最终疯狂一生的事业。

第一反应是一家致力于应急救援和培训组织,此前参与过全国多项赛事的急救保障工作。

在不久前的2014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上,第一反应志愿者成功对一名心脏骤停选手进行了急救。

这个组织的功能?


为你,你的团队,你的企业提供培训和安全保障系统。


他们搞大量的公益活动,但他们不是非盈利机构。


但他们能用这个项目发财,上市,成为富豪么?


作为前期参与过他的项目的前期探讨的学友,我只能呵呵一笑,理性或功利点的商人的话,没人干这事的。要赚钱,搞养命的养生保健品甚至培训都比这个有钱赚多了去几条街了。

国人自古安天命,教救命总是没有教养命来钱,当然了,现在满街都是不要命的。


但是我希望他能成功,不仅仅是我看到他对这个中国民间急救事业近偏执的疯狂眼神,更是这样的企业太少太少太少了。这样偏执于急救培训的理想主义企业家太太太少了,在这个浮躁的社会。


我希望他能成功,上市,成富豪。

无他。我们可以回想当年孔子和子贡鲁国救奴争论就好了。

中国这样的企业太少了。


好了,现在再说我的观点:

亲爱的读者:

花一顿饭的时间和钱,让自己成为家人的保护神吧

也请记住这个标志,第一反应。

他就是能让你

用一顿饭的时间和钱让你成为你家人的保护神,让你的团队成员都成为家人的保护神,让你企业员工都成为家人的保护神"的机构。


没有之一(纯个人观点)


请记住这个光头,新一代的中国民间救护之父。让你成为家人救护神的那个人。


写于2015,01,07,凌晨 。

外滩离开的同胞们的第7天,也是民俗中的“头七”,

他们不再回头,人们也会渐渐忘记,哪些花束也会消失,魔都依旧会是魔都,只有亲人心里的痛永恒。

我们平安中的每个人,好好珍惜,好好生活着,也好好为亲人的平安而努力。上海依旧,我们尚好。

本文非广告,非软文,非植入,纯性情推介,欢迎转发,欢迎关注本号“胖闲云肥野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