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思边草拳毛动  雕盼青云睡眼开

 江山携手 2015-01-07

              马思边草拳毛动  雕盼青云睡眼开

                           孙长江

这些日子,耳边总是回响着刘禹锡的两句诗:“马思边草拳毛动  雕盼青云睡眼开。”这诗句的原意,我是很清楚的;但它们在目前的我的心里盘旋着的,好像并非那原来的意思。

审题联系的课堂上,同学们侃侃而谈,从不同的角度“谈”着一个个我为他们准备下的话题;“谈”过之后,他们又把我真也不知道究竟用了多少时间(当然,我是希望所用的时间越短越好)写成的文章诵读一遍……一句话,这些日子,我一直沉浸在一种类乎进行着很苦也很甜的耕耘终于有了大收获的喜悦之中。

“让他们总葆有一种冲动的激情,总能保持着一种饱满的‘征战’情绪!”

我终于想清楚了,刘禹锡的两句诗为什么会总是寸步不离地盘旋在我的脑海里了。

我讲“论证小单元”,讲得笨笨磕磕的,有时甚至还有点“跟头把势的”,但也许是我那还能称得起是热情的“一板一眼”的讲解过于认真过于虔诚,打开了我的学生们心里那一扇扇原先就关闭得不很严实的窗子?于是,阳光猛扑了进去;于是春风就涌了进去;于是“释放”开始了。

他们做得多好啊!“人皆可为尧舜”,我越来越佩服孟子这绝对鼓舞人,也绝对能激励人,更能使一个不自信的人从自己的心中“挖掘”出自己从来就没发现到的“原来,我也很美丽”的魅力来。关键在于启发与诱导,孔子不是早就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吗!

启发到了“位”,智商一点也不比谁差的学生们,就会走进阳光,好明媚的阳光啊;走进春天,好温暖的春天啊!诱导到了“位”,聪明劲一点也不比别人低的学生们,准能把你的梦和你的期待变成实实在在的“发生”。课堂上,我讲,一直在讲“论证小单元”,不时地还讲“描写小单元”。开始的时候,他们也听懂了,机械地,或半机械地操作着;有的孩子甚至因为运用得不好,不纯熟,怎么看怎么生硬,还不停地“诅咒”过我……但后来呢?他们“会”用了,用得如鱼得水了,用得出神入化了!排比举例,再也不愁没有事例(那感人的,也让自己有着很高热情去写的事例)了。具体的事例用“光”了,就用概括的;具体的事例不新鲜了,就改用一种新形式;长句子,老师读起来不舒服,那就改用短句与长句相结合的方法;整句,太整齐了,读多了,有时也让人有点“油腻”感了,那就整句与散句搭配着使用……启发与诱导就是这样,你在前面“走”,学生们发现你“走”得真带劲,于是就跟着你“走”;他们的“体力”,远比你好,于是,“走”得就更远,“走”进了连你都没想过的在那远处还会有什么样的美好在等待去你亲赏的地方!

他们一路向前走着,“走”出了一片又一片阳光,“洒”下了一抹又一抹霞彩,写出了一段又一段精美的文字。

真该总结一下了!我发现,他们运用“排比”的方法来举例子,简直可以称得上“百花齐放”、“万紫千红”了。

具象式

君可知,积累是什么?积累就是蒲松龄为收集故事摆设的茶摊,就是顾炎武《日知录》里每天的收获,就是电学之父法拉第在工厂做勤杂工时留下的厚厚的笔记;积累更是李贺的诗囊,白居易的陶罐,苏步青的“零布头”,托尔斯泰的笔记本……

这是一个学生在写“蝴蝶效应”这一话题,单刀直入,揭开了“蝴蝶效应”就是“积累效应”时,围绕着“积累”展开的排比。“积累就是……”注意到了吗,接下去的都是一些非常具体非常亲切的带有着很强的“具象性”的事例?

退是什么?退是刘备三顾茅庐时的谦让,是陈情表中闪耀着的智慧的光芒,是陶渊明隐居山林的惬意,是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后的辉煌……他藏在居里夫人孩子们的玩具中,也在那动乱年代几株幼苗体内静静地成长,它被无聊的庸人嘲讽,却能够淡然处之,于无声处期待着惊雷的轰响……

概括式

要知道我们该做的事还多,我们用“钱”的地方也还多!山区小学里,那供孩子们取暖的炉子还是凉的;那供孩子们读书的教室,屋顶上还能数星星;孩子们的小手中还需要一枝铅笔……灾去的乡民们,还需要一顶有门的帐篷,还需要一床并不华丽的被子,还需要一袋用水泡泡就能不饿的方便面……老区里还有一座小桥需要一根木料,还有一道水渠需要一袋水泥,还有一盏电灯需要一根电线,还有一位老奶奶需要一副眼镜……高校里还有一位,不,真不知道还有多少位每月只需要200元就能完成学业的才子;还有一位,不,真也不知道还有多少位每天只啃三个干馒头嚼几口咸菜,即便是这样也还面临着辍学的才女;还有一位,不,肯定不会只有一位,给遥远的亲人打电话只能讲三句话的才子与才女……

这是一个学生在写与“节约”,与“艰苦朴素”相关的话题时,具体的事例实在“匮乏”,于是,开始“编织”,编织出来的一段几乎接近“精致”了的论证小单元。

描述式

于是,在盈盈月光下,我掬一捧最轻的;在灼灼红叶中,我拾一片最暖的;在萋萋芳草处,我采一束最灿的,在漫漫人生中,我取一分最重的——个性。走在生命的路上,我愿用一颗不羁的心,采撷足够多的霞光,来造就一个朝晖四射的晨。

这是一个学生在写“张扬个性与自我约束”这一话题时,在文章的结尾处,需要一个最亮的“美点”,于是,她采取了描述(在议论文中,进行描述,好危险的事啊!甚至会“老古板”的老师看作的大忌的。但我们还是激动不已,因为美就是这样,它摇漾着揉搓着你的心)的手法,为我们(积极备考的考生们)留下的一段美丽的文字。

引言式

面对书籍,你曾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从此,西方文坛上站起了一个巨人,你用毕生的精力铸就一本又一本著作。面对书籍,你曾说:“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从此,中国文坛多了一分豪迈,人们耳边多了一个熟悉的名字“东坡居士”。面对书籍,你曾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此,政坛上走出了一个领袖,你用智慧和爱引领亿万人民走向幸福。

写这段文字的小作者面对的话题材料与话题分别是:

俄国作家契诃夫有这样一个比喻:“人要有三个头脑,天生的一个头脑,从读书中得到的一个头脑,从生活在得到的一个头脑。”

请以“三个头脑与做一个完整的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写作中,写到“从读书中得到一个头脑”时,小作者偏不简单地说“莎士比亚”、“苏轼”、“周恩来”如何读书,如何在读书中获得了第二个头脑,而是将他们那与读书有关的名言与他们的业绩“组装”在了一起,构成了一组排比句,一种撼人心魄的气势立刻就喷涌而出。

类比式

一堆篝火可以为夜晚的游人带来光明和温暖,也可以化作冷酷无情的火魔,将森林和美丽化为灰烬;江河湖海可以灌溉农田,哺育生命,也可以化作肆虐咆哮的洪魔,将房屋和村庄毁成废墟;父母对子女的爱可以令其茁壮成长,成就一番事业,也可以化作一剂毒药,侵蚀着那一方心灵的净士,使本该长成参天大树的幼苗不幸夭折。

笔者的又一个学生,在写“最坏的礼物与最好的礼物”这样一个话题时,他要写的是“爱是一把双刃剑”,不正当的爱就是世上“最坏的礼物”。文章一开篇,就来上了一段排比,先写“篝火”和“江河湖海”都有着两面性,让它们作为“类体”,然后再引出“父母的爱”也同样具有两面性……真的,用不着再去“煽情”,读完这个开头,老师的心就已经有点“微醉”了。

譬喻式

漆黑的午夜,黑暗似乎就像恶魔一样强大,然而不要嫌你自己蜡烛的光太暗,请献出你的一分光,它至少可以照亮一方天;积雪的荒原,寒冷似乎是无法战胜的敌人,可是不要嫌你怀里的火种太渺小,请献出你的一分热,它至少可以融化一块冰;祖国、民族的事业同样困难重重,它需要每一个都献出自己的一分力,化作一双巨手,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

上面是笔者的一个学生,在写“善小也为之”这一话题时,为我们留下的一个排比段。“黑夜”与“蜡烛”,“寒冷的荒原”与“怀里的火种”,简直不成比例,但小作者告诉我们,“请献出……”因为它至少可以“照亮一方天”,可以“融化一块冰”;如果所有的人都献出了,就能“化作一双巨手”……读这样的文字,谁还会打“瞌睡”呢?美,就是这样,能让人在一瞬间心花怒放!

警语式

成功,是一枚果实,只议论它如何甘甜是无济于事的,成功是一种证明,它一次又次的证明着一个浅显而深刻的真理,在哪里洒下过汗水,在哪里就会迎来一个金色的收获;成功更是一种奖励,它永远属于那些在身后留下了深深足迹的跋涉者。

这段文字是笔者早年的一个学生在写作“空谈与实干”这样的一个话题时,凭借着她的睿哲和这文字本身的精警,如“刻”一般留在了笔者的记忆中的。笔者是一个很少有意去背点什么的人,但许多话却让笔者终生难忘,因为精警精美精致的文字就是这样,过目不忘,是它永恒的魅力!

对照式

当我们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中,还觉得无聊乏味时,阿富汗的弥漫硝烟会让我们感到幸福;当我们衣食无忧还在抱怨生活枯燥时,非洲难民营里的那个男孩羡慕中还藏着深深痛苦的眼神会我们感到自己的幸福;当我们面对着生活中暂时的不如意而埋怨老天不公就要退缩时,病榻上那些正在与疾病做着抗争的人会让你感到你正生活在幸福中。想想吧,家里有着一拧即开的自来水,能算得上是幸福吗?撒哈拉沙漠会让你点头的——啊,我拥有着绝对是幸福。抬起头就可以看到的缕缕阳光,能算得上是幸福吗?海伦·凯勒早已用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告诉你过——珍惜你所拥有的幸福吧。聆听那秋日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的簌簌落叶声,能算得上是幸福吗?贝多芬也早已用他的双耳失聪还在“扼住命运的咽喉”的不幸告诉过你——你正在被幸福裹笼着呢!

笔者一直认为,对比,是一种永不“褪色”的手法!在“大雅久不作”(李白语)了今天,很传统也很尊敬传统的笔者在课堂上如絮叨一般的宣讲着它,目的就是为了“扫清”也不知打什么时候开始就有人大讲特讲的所谓的“另类语言”在纯真的孩子们头上罩下的“阴霾”!笔者也一直认为,写文章是一定要走正道的,任何的投机取巧都是要不得的!读这样纯正的文字,有谁还会说“太古板”、“太没有灵气”、“太缺少现代气息”了呢!

倒装式

我们是何等的幸福,当想到父母给了我们自由的身躯,赋予我们纯洁的思想与心灵;我们是何等的幸福,当想到我们有高昂的志气,狂奔与人生的跑道上;我们是何等的幸福,当想到拥有着平淡的真切、波折的充实;我们是何等的幸福,当想到我们接受着世界的爱,同时放射着自己的光和热。也许我们还觉得不够吧,往往不禁盯住别人手中那枝娇艳欲滴的玫瑰,可是如果我们对它一无所知,就算得到,也只会被它茎上的刺刺破皮肤,流下鲜血,同时也失去了原本手中那枝庄重、典雅的郁金香。

句子经过倒装之后,就由常式句变为变式句了;“怎么了,你?”(孙犁的《荷花淀》)它的表达效果就远比“你怎么了”要生动,更生活。“放下吧,祥林嫂!”(鲁迅的《祝福》)也远比“祥林嫂,你放下吧”更能刺痛已经捐了“门槛”认为自己已经是“干净”了祥林嫂的心的!课上老讲,于是学生们的心就“有戚戚焉”。笔者的一个学生,在写以“认识幸福”这一话题时,为了告诉读者真正的幸福,并不都是功成名就后在鲜花和掌声的簇拥下的荣光,也并非每日里都能享用着的荣华富贵,它,就在我们身边,就是那我们甚至都习以为常了的“点点滴滴”。她满可以这样说:“当……我们是何等幸福”,可是她不,她非要先说“我们是何等的幸福”,这样一倒装,效果就不一样了!一种自豪,一种对幸福的认同感,一种很鼓舞人的力量,就这样悄然地输入到了读者的心中。

最后,再读一篇张伟的作文吧,再体会一下,“发生”在他笔下的那些美丽与美妙。

一字逗式

看,他慢吟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徜徉在桃源之间,纵使他失去了高官厚禄又怎样,他得到了自己内心向往的安然与恬淡;听,他高呼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怒视元军,纵使他失去了宝贵是生命又怎样,他了却了自己心中的无悔;瞧,他吟唱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转身离去,纵使他失去了“御用文人”的名号与乌纱又怎样,他得到的是心中无限的自由与豪迈。陶渊明、文天祥、李太白,他们都失去了在常人的眼里求之不得的优越,却换来了心中的一片海阔天空。

                     点滴为真 真爱有度

                       高三学生  张伟

一堆篝火可以为夜晚的游人带来光明和温暖,也可以化作冷酷无情的火魔,将森林和美丽化为灰烬;江河湖海可以灌溉农田,哺育生命,也可以化作肆虐咆哮的洪魔,将房屋和村庄毁成废墟;父母对子女的爱可以令其茁壮成长,成就一番事业,也可以化作一剂毒药,侵蚀着那一方心灵的净士,使本该长成参天大树的幼苗不幸夭折。

呱呱坠地时的我们犹如毫无瑕疵的白纸,是父母用爱的画笔绘出我们的彩色人生。因为有了爱,我们不再迷茫,那黑夜中的灯塔早已为我们指明了航行的方向;因为有了爱,我们不怕寒冷,那温暖的避风港为我们遮挡住狂风暴雨,惊涛骇浪;因为有了爱,我们不会孤独,不论风霜雨雪,严寒酷暑,在前行的道路上都会有两双手将我们挽扶。爱的沃土栽培着我们,爱的阳光温暖着我们,爱的甘露滋润着我们,父母用爱的元素哺育着我们。

适量的爱不仅是我们成长所不可或缺的营养,更是激励我们成材的催化剂。假如没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爱子深情,哪来得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催人泪下的感叹;假如没有将孩子锻炼成材,成就一番大业而不惜劳苦三迁其址的苦心与气魄,哪来的得那游说诸国,著书立说,提出“民贵君轻”,“性善之论”的儒家“亚圣”;假如没有教导儿子树立远大志向,含泪为其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字的惊世之举,哪来的那驰骋疆场,骁勇无敌,屡建战功,收复失地的抗金英雄,忠贞铁骨……是爱给了我们勇气,赋予我们力量,帮助我们成材。爱是父母送给我们最好,也是最珍贵的礼物。

然而,世上的事物都好似一把双刃剑,就算是父母的爱也会有过犹不及的副作用。舐犊情深是人间最美的画卷,爱子心切也无可厚非,可为人父母如果因爱而蒙蔽了双眼,盲目过分地宠爱自己的孩子,那呵护便成了庇护,疼爱便成了溺爱,殊不知因为父母的溺爱,本该自食其力、自立自强的儿女却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殊不知凭借父辈是局长、厅长,家里的财大气粗,本该学习深造、开创业绩的富家子弟却因打架斗殴、肆意滋事而走进了高墙;殊不知因为父母的娇惯纵容,本该迷途知返,从头再来的浪子却一错再错,最终酿成大祸。“惯子如杀子”,难道这些教训还不够深刻吗?泰戈尔曾写诗道:“为什么花谢了?我怀着渴切的爱把花紧抱在胸口,这就是花为什么谢的缘故。”是啊,阳光、雨露、养料是我们成长所必不可少的,但在烈日下的萎蔫,洪涝时的水淹,施肥过多时的烧苗,都会扼杀那本该蔚然成荫的梦想。父母的爱应该是有限度的,不要盲目地把一切都送给孩子,那样反而会害了他们。溺爱有剧毒,是最坏的礼物!

何不送一支猎枪给孩子,在他们享受那追逐目标的兴奋与刺激时,也学到了生存的真谛;何不造一只木筏给孩子,在他们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欣赏那浪尖的美景的时,收获的不仅是勇气,还有那份执着与坚强;何不留一副扁担给孩子,在他们用自己的双肩担起那份责任与生活的重量时,也擎起了自己远大的梦想,撑起了共和国的蓝天!

爱的礼物太多太多,请慢慢地寻觅,摒弃浮华!

爱的真谛太深太深,请默默牢记:点滴为真,珍爱有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