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纵情挥洒天地宽--记人物画家郑重

 东方水墨 2015-01-07

 

纵情挥洒天地宽

——记画家郑重和他的水墨人物画

/李金良



 

  

与画家郑重相识,是一场偶遇。获悉东方乐园的戴曰栋先生新开了一个东方美术馆,一直想去看看,却因诸多原因迟迟未能成行。911日,我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念头,来到东方美术馆。美术馆内,有五六个书画家正在泼墨挥毫,郑重便是其中之一。

我伫立郑重身旁良久,观其作画。不得不说,看郑重画画是一种享受。只见他宣纸一铺,凝神屏气,盯着纸思虑片刻,便落笔如风,流畅如水,如入无人之境,如痴如醉,似古代庄周与蝴蝶的扑朔迷离,似我非我。然而,在纵情挥洒中又无不显现出他对大写意人物画的形神刻画、布景造境和诗意诠释之超然,尤其能从他对章法和意境的独特表现中感悟到无画之画,无笔之笔。郑重作画时那份超然忘我的神态和他作品中呈现出来的禅意深深吸引并打动了我,让我萌生了探究他书画创作之路的想法。

一周之后,我们在鸢都湖畔相向而坐,在郑重的叙述中,他的书画创作历程如一幅幅画作浮现在我眼前。

 

书画世家奠根基

郑重,又名郑建波,甲寅之冬生于潍坊的一个书画世家,主攻水墨写意人物画,兼修书法、山水及花鸟。其祖父郑经五乃著名画家、教育家;其父郑明曾也喜书画,书法作品多次获奖。在这样一个良好书画氛围的熏陶下,郑重不自觉地就喜欢上绘画,爱上了绘画。

“孩童时,出于好奇和贪玩的心里,我常跟在祖父后面,帮他研磨、铺纸、倒水、晾画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看着祖父描绘出的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久而久之,我也蠢蠢欲动。祖父看我喜欢绘画,便开始循序渐进地教我。”谈起跟祖父学画的岁月,郑重有些动情,“我最感谢的就是祖父,他老人家是我走上绘画之路的启蒙者和引导者,我永远怀念他。”

祖父的言传身教,十多年的耳濡目染,为郑重的书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根基,也为其从传统人物画转型到大写意水墨人物画奠定了基础。

 

破陈立新露锋芒

在传统人物画中浸淫十数年,已有小成的郑重并未甘于现状。因为他牢记祖父的教导:“画之所贵,贵在存我(黄宾虹语),要有自己的个性,时代的特征”。于是,郑重走上了一条充满荆棘的曲折之路,路上孤独、寂寞甚至看不到光明,时常碰壁。他反复尝试,一度要放弃,想到祖父的谆谆教诲,他站起身,又向前迈去……这又是十年。期间去南京艺术学院进修,找名家请教,与同行切磋,日也思,夜也梦,如苦行僧般,此中甘苦,一言难尽。

终于,他走出来了,走出了祖父的影子,也走出了社会高速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浮躁心态,以全新的水墨大写意人物呈现在大家面前。我们知道,大写意人物画是一个晚熟的画种,它是在工笔人物画取得辉煌成就以后,才开始显露创造生机的。五代画家石恪将水墨法运用于人物画创作,开创了大写意人物画创作的新天地。之后,宋代梁楷进一步拓展了水墨写意的表现手法,以大黑大白、高度概括及气韵生动的形象,成为水墨大写意人物画发展的里程碑。大写意人物画继承者甚少,皆由人物画难以用大写意表现,一是“意”到不能顾“形”,拘“形”则不能表“意”;二是少有知音,是必有甘于寂寞之心才能为也。

在跟郑重交谈的过程中,我明显感到,他拙于表达,但内心执着。他诚实的话语和朴实的笑容却时时刻刻感染着我。“热爱画画是我创作的源动力,有灵感时几天不出门,画到忘了吃饭是常事;这种热爱是深刻的、痴迷的、发自内心深处的。因了这份热爱,就促使我有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始终以追求高品位、高境界为方向,保持中国画的高古、纯粹等传统元素,使之更具文人画气息。”当我问及郑重缘何会选择大写意人物画这种既难画又缺乏市场基础的画风时,他如上答道。

 

无欲则刚传精神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一方面,郑重善于学习吸纳,不断吸取前人艺术精髓、兼蓄现代艺术之精华;另一方面,他寡欲少求,潜心创作。正是这种包容并蓄、无欲无求的创作心态,让他逐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大写意人物画之路。他的一些作品常在各类展赛中拿奖,并发表于《中国书画报》《中国书画文苑报》《美术报》《书法报》等报刊中。20147月应邀赴韩国艺术交流,其水墨人物受到了韩国民众的喜爱,并被当地议会收藏,永久陈列。

“郑重是书画界为数不多的大写意人物画家,他的写意人物画,主要传承于南宋梁楷大写意人物画的笔墨情趣,又借鉴青藤、八大之意,将狂放的笔触透过淋漓酣畅,恣意无形的线条表现到极致。从他的大写意人物画中可见,大胆的泼墨及飞动的线条都以强烈的动势,构成吞云吐雾般的视觉冲击力,颇有催枯拉朽的气度。”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著名评论家周力宪这样评价他。

“郑重擅长的古装大写意人物画,大量采用“没骨”技法,这种技法不易驾驭,历来少见。画家采用反传统的画法,漠视线条的存在,而是用丰富的水墨和颜色去取代线,我们在看似“无骨”的画面中却又分明感受到了“线条”的存在——“以形写线”,“以形写神”,这种看不见的“线”更彰显出画家的功力。”青岛的一位评论家、收藏家张诚看过郑重的作品后,喜不自禁地说。

而在郑重的心中:“水与墨的交融,色与纸的渗透,犹如梦境般的变幻,这一切都蕴含着整个生命的骚动,那是情感的爆发和宣泄,那么的自然,那么的真实。”

 

甘于寂寞却不甘平庸,不求名利但求艺术崇高境界的郑重,心有乾坤笔无疆。相信郑重的艺术之路会越走越宽,艺术境界会越来越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