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城市是怎样取舍这两种不同的施工方式的? 【Viking的回答(14票)】: 好不容易在知乎上见到这样的问题。 作为一个从事轨道交通工作若干年的理工屌丝,果断关注这问题,也好在知乎上刷一下存在。 首先巴卫的回答,从工程技术层面考虑,工程原理和逻辑方向是对的。 其次,作为一个工程建设者,本人认为抛开了工程背景所作的判断,是不完整、不科学、不严谨的。因此,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再次复习了一次工程策划相关的书。 回到问题本身,从工程技术上分析,单线单洞的开挖面积大,开挖时间长,支护结构跨度大,所以对地层的要求高;而双洞双线侧是将一个大洞分解成两个小洞,每个小洞的开挖面积小,开挖快,封闭快,支护的受力也相对小,主要是指弯矩。因此,地层好的时候,选择单洞双线,地层差的时间,选择双洞双线。 下面,让我们将视野再提高一层面————成本。 成本除了直接花在隧道的人工,材料,机械之外,还有很多看不见的成本。安全是需要成本;质量需要成本,同样,时间也是一项成本。这时,我们工程决策就不能只考虑地层了。需要综合地分析。 简单举一个例子,地铁线路正上方是一片林地,或者是一片建筑物,后者的安全风险明显比较大,需要考虑更保守更安全的工法和工艺;再如,地铁的隧道只考虑列车运行,或者还要考虑人防功能,抗灾或者战备的功能,这样的要求不一样,选择的工法也不同。 最后从时间考虑,目前世界最先进,也是国内最流行的盾构法工艺,当然会比传统的新奥法快得多,时间大量缩短。但是盾构法做出来的是正圆隧道,开挖面积与直径成平方关系,直径增加一倍,面积就是原来的4倍,那么投入的材料成本当然大得多了。 以上只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几个小例子,在此后面还有非常多要考虑的因素,如资金流,地方环境,当地工人整体施工水平等。每个城市的地铁建设,在策划前都会经过一个严谨的过程,才会得出综合成本最优的方案。 当然,必须承认到目前为止,建设过程还是会表现出来这样那样的问题,距离先进水平还有很远的路。除了体制上的因素,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在实践中磨练,积累素材和案例,才是应有的态度。 【巴卫的回答(1票)】: 地层差,就双线双洞;地层好,就双线单洞。 双线双洞断面小,施工难度大,成本高。 原文地址:知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