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淘宝阅读团队解散传言是否属实?如果是,其他公司能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pgl147258 2015-01-07

【王栋的回答(328票)】:

声明:以下都是个人言论,不代表公司立场。

利益相关:前多看阅读团队核心成员,现仍是小米员工

谈不上什么教训,算是自己在数字阅读行业多年的一点感想:

1. 永远不要因为同行栽了跟头而幸灾乐祸,在数字阅读这个行业里,竞争对手不应该是敌人

在多看早期,从单行本时代开始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唐茶(也就是字节社)一直都是多看阅读最强有力的竞品之一,而且因为唐茶和多看都是走精品阅读路线,UI和排版均力求完美,算是同行中的同类,所以相比其他竞争对手,对唐茶我们更有点儿暗中较劲的感觉,一定要用更好的技术、产品和体验完胜这个“敌人”。

然后,2012年8月,在多看阅读推出多看书城iOS版2个多月之后,唐茶的字节社在中国区 App Store 被下架。虽然我们也觉得可惜,但是在茶余饭后,还是忍不住要揶揄一下这个对手,幸灾乐祸一把,这种心理一方面是较劲情绪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多看阅读产品越做越好,赢得了越来越多读者的青睐,是自信情绪的延伸。

再然后,2013年3月15日,多看阅读被苹果下架。被下架后的某个午后,我和多看阅读iOS版的开发负责人王晓磊一起散步,说了一堆对苹果的不满后,他带着苦涩的笑说“以前我们不应该幸灾乐祸,其实大家都是同道中人”。我也突然被点醒了,是啊,在数字阅读这个刚刚开启、遍布荆棘的市场里,大家都是怀揣梦想、艰难开拓、有幸同行的同道人,会踩一样的坑、趟同样的雷,大家不应该是敌人,而应该共同培育这块尚且稚嫩的市场,尊重每一位竞争对手,爱护每一位读者,不断突破技术界限,推动行业的进步,甚至重新定义阅读。

所以,废话了这么多以后,第一点就是永远不要因为同行栽了跟头而幸灾乐祸,在数字阅读这个行业里,竞争对手不应该是敌人。

2. 让用户买书和让用户读书是两码事,但后者才是数字阅读从业者该关注的。

多看应该有全行业最高的复购率(买了第一本书的用户,购买第二本、第三本...的比率),这是对多看图书品质的肯定,但在多看这个率不是最被关注的,因为这仅是用户的购买行为,更应该被关注的是用户买完书后读书的行为,去帮助他们把书读起来、读完、读懂、读通,甚至爱上读书。

而反观整个行业,更像是一场电商大战,比活动、比低价、比免费,逼着大家去赔本赚吆喝,千方百计吸引用户来买书。但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所有这些通过低价、免费获得的书,用户的阅读行为都不会太理想,对用户来说那只是一次像收藏网页一样的行为罢了,而且对于自己是不是想看这本书,读者并没有做太多思考。

于是,当数字阅读行业变成电商行业,可想而知,大家都不会舒服。同样,读者也不会,因为在这种竞争环境下,任何一方关注用户长期价值的行为都难以维持。出于无奈,我也曾做过比价预警系统,但比价的目的不是为了卖的更低,而是为了不要不小心比某些对手卖的更低而让合作伙伴为难。

P.S. 一点题外话,这一点也同样影响技术走向,比如,个性化推荐系统,一直以来图书的个性化推荐系统或多或少都受到亚马逊这篇论文的影响 http://www.cs.umd.edu/~samir/498/Amazon-Recommendations.pdf,item-to-item collabarative filtering可以说是电商类个性化推荐系统的最佳实践。但是,图书这种内容类item和我们在亚马逊、京东看到的衣服、球鞋、手机等商品类item不同,它的消费时间很长,而且相比看到一件衣服,用户看到一本书的时候更难判断是不是喜欢、是不是适合。所以,这半年我开始思考,可能内容类item的个性化推荐系统直接在item这个空间进行推荐,是有问题的。当然,多看现在的推荐系统还是基于item-to-item collabarative filtering的变种和一些启发式规则来实现的。

3.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最后一条算是共勉吧。

【王小胜的回答(65票)】:

对于答票最高的回答,故事、情怀都有了,大家喜欢认同我理解。但是如果说培养用户读书兴趣的,Kindle没说话,其他家悄悄的干活就行了。而多看就悄悄的获取最大收益就行了(多看精品路线,就是把最能卖钱的精加工,从而获取最大收益),而像Kindle这种可以把公版免费书甚至花上千美元加工的,可能才是真正的情怀吧。至于培养阅读兴趣,这个倒真不一定多看这种精品路线能做好,我倒是 更看好现在市场上其他家所做的努力。

我用多看,而且在上面消费不少,而且楼上说代表个人观点,那我就承认是嫉妒楼上比我得票多吧!

利益相关:电子出版物从业者。

参与者格局:

1.移动为首的三大运营商,运营商做电子书有天然优势,流量入口都有,刚开始时候移动是砸了上亿投资的,现在也是硕果累累,版权最多,收入最丰厚(此处有 @袁若涵 童鞋提醒补贴也很多)。

2.BAT,百度有百度书城和百度阅读,远程和出版两个各有偏重,可能也有规避风险的想法,毕竟原创如果想做起来,风险值挺高(插一句,大概14年3月份开始对于原创的扫黄,将近一年都没松动,和往年完全不同)。腾讯的QQ阅读依靠移动渠道优势,发展很快,而且已经收购盛大文学,业内有人说,企鹅是14年电子阅读市场的大赢家。淘宝阅读其实因为淘宝的海量流量,用户数其实也应该不是很难看,而且还做了针对商户的一些活动,效果不知怎样,但也可以看出来淘宝阅读团队是想着法适应淘宝大环境的,是希望融入到现有淘宝的生态中的。

3.其他知名互联网企业:小米收购的多看,苏宁阅读,京东阅读(记得是和拇指阅读有合作,但是自己可能因为上市的原因,把这块基本上市撂荒了),当当的当当阅读(当当做阅读有天然的优势,目标用户集中,转化率高,听说当当网站的数字馆布置的当当阅读二维码每天的转化率就很高,当当电子书运营有个案例在下面和大家聊吧),豆瓣阅读(按理这也是一个目标用户集中,应该做出彩来的客户端,不过想想豆瓣的移动互联网水平,就原谅它吧)。

4.独立电子书阅读参与者:掌阅,书旗,快看(最开始做的比掌阅好,没想到因为盗版被搞,掌阅迅速反超,基本都没有翻身机会了)起点等。

5.国外的kindle,苹果等等。

国内的以移动,多看,掌阅为代表,市场和收入水平都是走在第一梯队的,这个除了移动,其他两家我不确定是不是盈利,麻烦知道的告诉我一声,其余的都在拼刺刀活着。

国内用户现状:

我这里分高中初级用户吧,没有歧视的意思,只是按照收入水平,消费习惯和阅读要求来区分。

高级用户:这部分用户,看书量大,消费欲望强,购书频繁,对新书好书要求高(即对采购要求高,能够快速的拿到权威书籍、热门书籍的版权),电子书对于他们来说是极大地方便了阅读体验,同时他们对于阅读体验要求很高,书籍加工排版、阅读器,硬件等都会用现下体验最好的,而这类人群基本都会选择Kindle或者IBOOK之类。

中级用户:这部分用户,阅读量不一定比高级用户少,但是他们或者因为经济能力原因或者因为对阅读体验要求低的原因,他们对于加工排版、阅读器,硬件等要求容忍度更高,这类人群选择范围在Kindle、IBOOK、多看、豆瓣、掌阅等

初级用户:这部分用户,主要阅读原创为主,他们对阅读体验要求不高,熟悉互联网的,会千方百计找盗版,这就是为什么会有论坛为吸引流量雇人手打抄最新的大牛更新文章、专门搜索盗版电子书的应用可以快速获得大量用户,而不

熟悉互联网或者不愿意付出寻找盗版书籍时间和精力的,会选择他们最先或者最容易接触到的。

商业模式现状:现在基本上是各家和出版社买版权,将纸质书电子版就是word,txt或者pdf等加工成可在阅读器上呈现和加密的格式例如txt,epub。这个加工成本是是很大的一笔开支,举个例子亚马逊有很多电子书的单本加工成本在上千美元。当然国内没那么贵,但是也是一笔持续的且不小的开支。买版权这里细说下,这个要看出版社手里的资源,牛逼的你就得几十万的预付款先交了再给你资源而且这些资源有多少可以加工是不一定的,其他的出版社是实现销售后分成,分成比例各家不同,但是一般总是出版社拿大头,而且这个授权只是你销售的资格,不能转授的。书买回来了,加工好了,就是卖书了,一本电子书卖多少钱合适?除了亚马逊,多看,其他家卖的都很低,现在的主流方式是原创千字三分,出版物,由于初级用户群的原因,是不愿意出较高价钱的,均价在三块左右。但是现在竞争激烈,各家都会时不时的祭出免费牌,这个有个案例,就是当当之前做过一个免费三天的活动,直接把当当网站宕机了,所以从那之后各家都是你免费三天,我免费五天,各种赔本赚吆喝。

所以综合下来,数字出版一年下来赔百万算是省着干的!

淘宝阅读解散分析下原因

1.短时间内找不到突围方法。与其一直赔钱苦撑,不如直接放弃,而且淘宝也应该发现阅读对其生态的影响甚微,电子书对于电商的意义,这个问题还是有待探讨的,而且淘宝懒得出资源探路,后期明朗了,收购一个也是经济实惠高效快捷的方法。

2.人事变动,这个各个领导想法、视野不同,项目消亡很正常。

启发:

1.符合互联网闪电战,快速出击,寻找机会,不行就撤,不浪费资源。

2.对于数字出版行业,由于亚马逊已经这样干了多年,国内基本都学的亚马逊那套商业模式,国内最早做电子书的应该就是青苹果了,青苹果最开始就是给亚马逊的印度公司打工。所以,打破现有出版社版权壁垒,加工成本高的问题(各家都做,大量重复劳动),是想要破局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周筠的回答(10票)】:

看了前多看员工的反思:关心读者买,不关心读者是否读——导致购买迅速乏力。这是想到根本了。去年,多看邀请我去做他们的电子书的推荐人,一看条件,那叫一个便宜!免费让你读所有书,但是要写推荐,分文不予。当时就想:这傻算盘打的!谁干呢?

未来的数字阅读,优秀荐书人的市场行情起来了,群体才会跟上。饿死领头羊的做法,哈哈,当然难以为继。

【谢工的回答(6票)】:

数字阅读产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处于比较复杂的生态圈中,那些流量和用户很强的门户网站与电子书阅读用户的需求并不匹配,用户的留存率和忠诚度很低,何况作品资源和作者资源都被政策和现行制度控制着,在数字阅读产品上有过大投入的产品线都没熬过去,需要对传统行业更清醒的认知才能走到最后,看到真相。

【magasa的回答(22票)】:

中国的数字阅读从诞生以来一直处于寒冬,没有走出来过。

可能大多数人都没有料到,其他媒体形式的数字化转型都很顺利,音乐、电影、广播等等,都从模拟、实物的介质过渡到了数字或互联网的介质,但到书籍和杂志这块,会这么艰难。

无论如何,我还是坚信,从长远来看,数字阅读一定会成为阅读的主流方式。虽然我也喜欢纸书,但我自己的阅读早就大半转向付费的数字阅读了。像我这样的人为数不少,而且一直在持续增长中,哪怕是非常缓慢地。

因为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数字阅读的便利与美好,而且它还有很大的空间变得更好。

而阅读,它可能永远不会是利润最丰厚的一块市场,但永远、永远不会消失。

我虽然没有从事数字阅读平台的运作,但一直在操作基于数字平台的电影独立杂志《虹膜》,于公于私,我都希望中国的数字阅读能有更好的未来。

下面是广告时间:

已经可以买到《虹膜 2015》 - 《虹膜》与数字出版 - 知乎专栏

【崔立的回答(25票)】:

身为出版圈前小记者,我来试着回复一下。

1、团队已经解散,相关负责人转岗了。

2、其他公司吸取什么经验。这个我谈谈这几年跑数字出版的感触:

a.尊重合作方和版权方。从当年的汉王书城(我没赶上汉王风光的时代)、唐茶、多看,这些先驱开拓了国内数字出版的一些新模式。汉王当年打造的书城,其实有现在国内亚马逊的雏形。可惜的是,汉王当时疏忽了版权,没有连接到各出版社,形成版权闭环。

后来者唐茶和多看都是以精品立足的代表。唐茶是中信出版社的嫡系,当年拿到乔老爷子传,可谓风极一时。可惜唐茶在拓宽版权渠道方面一直不给力。李如一也是一个低调的人,所以唐茶也一直是他这种个人手工作坊的方式,最后,也就随风飘散了……

b.找准定位。多看是从给kindle提供中文版开始起价的。后来随着胡和其他人的加入,多看也开始在AppStore上提供精排版电子书。多看的排版一直是业内公认的,他们的核心技术是当年方正的技术总监(我没见过真人,此信息未核实)。多看最开始推出的精排版图书创业36军规等,一本书的费用大概10万。但是,纯粹的技术不能带来收益。多看的用户一直是男性比例占主。众所周知,阅读大军中,女性是主流。所以多看虽然重复购买率比较高,但是整体收益上不来。后期多看开始上架多看书城,充量。被小米收购之后,多看内部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号召继续充量,扩充品种类型的,有号召主要解决技术壁垒,走技术流的。最终的妥协是多看招聘了一大批版权经理,上架了各种乱七八糟的书,还从起点等网文公司招聘了网文编辑开辟多看原创。多看虽然尊重版权、注重合作方的版权利益,但是乱七八糟的内容,缺乏精确的定位,成为了多看重要的缺陷。这些都已经背离了多看成立时候的初衷。一直是多看一面旗帜的胡曾说,如果多看不盈利,他将永远不再涉足数字出版圈。现在看来,权当是英雄的豪言壮语吧。。。

c.内容为王。这可能是一句废话,但是很多的平台都认为自己有足够多的用户就可以做大做强。淘宝阅读、未收购起点之前的腾讯文学都是活生生的例子。足够多的用户、强大的平台是做强做大的基础,但是没有雄厚的内容资源,还是活不下来,活得不好。

============枯燥的分割线====================

做小众。 豆瓣阅读、简书这些后来者通过小众需求,逐渐的存活和发展起来了。

搞三俗。各路靠阅读基地存活的小公司就是代表。都市小白文。。。

=============跑偏了==============

继续说说其他公司吸取什么经验

d.彻底改造“数字出版”的意识。数字出版和出版真没太大关系。适合互联网的内容,从根源上来讲,不会完美适合纸质出版物。网文是其中一类代表,中信出版社打造的中国故事系列也是一类代表。

e.如果你是传统出版单位,把传统选题策划流程倒推。不是你的编辑认为哪类书可以畅销,而应该是你的市场人员通过调研得出哪类书畅销,再根据互联网的阅读模式来攒内容。当然,这些书很可能是没营养的作品 = =#利弊自己权衡。

第一次认真回答,请勿转载。

【思践的回答(1票)】:

最简单直接的回答就是:拥抱变化。因为要拥抱变化,为什么要变化,所谓穷则思变,数字出版,用户阅读需求,内容,平台,生态,。。。,解散,调整,不停地探索新的路径,也许,未必不是好事

【芷鸢的回答(3票)】:

这段时间,淘宝阅读停止限免活动,而整个页面也停止了更新。着实纳闷了几天,其实本人是很喜欢淘宝阅读的,而且现在的vip时限达到了四年多。也觉得它做的不错。简单说下它的优点:1.页面经常更新,推出不同的主题读书。2.各种有意思的赠送vip天数的活动多。3.可以看到市场上卖的不错的畅销书籍,vip可以免费阅读。就列举3点,但这3点就足够可以留住我。

缺点自然也有,排版一直是个硬伤,满页的字,看久了眼睛容易累。后期推出的杂志板块,特别不喜欢,基本忽略。专供出版读物,其实做的还不错的。虽然它的出发点是结合淘宝的大市场,做杂志,植入广告,拉卖家进来,也给淘宝多一种内部推广渠道,从而双赢。但是做的不伦不类,反而削弱了优势。

总体来说,个人很喜欢淘宝阅读。但是如果真如传闻所说团队解散,这种行为难免太怪异太突然,对用户也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刘三叔的回答(5票)】:

已解散 相关人员已转岗

【蔡坚坚的回答(0票)】:

解散了我觉得不足为奇,搞数字阅读的,做不下去了的真不算什么新闻。

至于“吸取教训”,我只想说明一点:相对整个互联网行业来说,不管从业人员如何包装叫卖也好,数字阅读都是一个非常微利的项目,你怎样做好阅读体验,怎样做好渠道,都改变不了这一点。(即使是现在最赚钱的移动也是这样的)所以如果有人打算在这个上面烧钱,那么烧到烧不下去了血本无归,是一件非常顺理成章的事。

主要原因在于,现在数字阅读这块,盗版起来实在太容易了,没有革命性的技术手段,是不可能得到纠正的。

当然,很多时候,你可以拿“版权运营”之类的角度来让资本觉得这行有暴利可图,但是版权运营和数字阅读实际上差别很大很大。

【小栗的回答(3票)】:

电子书和资讯没得做,特别是在移动平台!(注意,我没说新闻或者娱乐内容没得做)

如果你做玄幻言情小说另说

update:简单说下为什么(没说全)

  1. 手机或者移动设备,大大大多数情况下是娱乐平台,不是效率平台(除非利用移动特性)。电子书甚至是专栏资讯,都无法占到移动一丁点便宜,还得去抢娱乐化的碎片时间。
  2. 内容内容,不会每天有大量的内容产生,同时内容的消费方式也不一样
  3. 电子书和资讯的频次极低
没错,新闻就不一样,内容频次,及时性,互动性,碎片化,娱乐化,在移动上都有相对于 PC很大的可发展优势

【jennyyoung的回答(2票)】:

原来还有淘宝阅读这个appT^T未知已死

【Meister的回答(0票)】:

我感觉“每刻”是一个很好的思路,摘取书本中的篇章推送给感兴趣的用户,符合移动用户碎片化阅读的需求,如果用户要购买全本则可以通过vip的方式获取。电子书如果要拥抱移动端,碎片化可能是必经之路。

问题可能还是在于用户定位模糊的问题,因为淘宝的平台性质,导致用户混杂。不像豆瓣的“一刻”,可以是定位很明确的文艺青年。这样推送的文章就很难引起用户的兴趣。

另外一个原因可能在于编辑能力,淘宝的运营更多擅长营销,在编辑出用户感兴趣的内容方面可能就不太在行。这一点和上一点也是互为因果的。

【小扣扣子的回答(0票)】:

远离火坑

【刘志峰的回答(0票)】:

前几天朋友推荐我我用淘宝阅读,这几天下来,感觉很喜欢,使用起来很方便。。哎,希望这个传言不是真的。。。

原文地址:知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