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图点穴治疗慢性疑难病 北京千松堂医学研究院 内容提要:观察用脏腑图点穴法治疗各种慢性综合症的疗效,证明该疗效,安全、效好,无任何副作用,是一种绿色整体治疗法,极具医疗价值,应大力研究推广。 关键词:脏腑图点穴,慢性疑难病 , 手法 脏腑图点穴是源于道家的一种点穴治病奇术,自1989年至2005年笔者采用脏腑图点穴法,治疗患有各种慢性疑难病患者298例,现报告如下: 1. 1.1 298例均为中医内科门诊患者,就诊前经西医胃镜,病理、血液,心电图等检查,患有慢性胃炎、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症,其中男性138例,女性160例;年龄28~68岁,病程8个月~16年否认传染病及遗传病史,无特嗜好,肝功能、肾功能X线胸片及超声检查排除有肝、胆、胰、器质性病及消化道手术史者。 1.2诊断标准 参照文献【1】标准:观察病例上腹部胀闷疼痛,恶心呕吐,嗳气口苦,嘈杂似饥,食欲不振;兼有胸闷胸痛、心慌、心电图ST段下降,T波异常;多饮、多尿、多食;餐前血糖12,餐后血糖16,部分病人血压 160~200/110~130 胃镜、心电图、病理检查证实为慢性胃炎、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 1.2 ① 开胸理气 舒肝理气,依次放通 阑门,建里 ,左章门, 巨阙,左梁门。右石关、气海、关元、放两带脉、放腋下法、狱中与阴陵泉齐放法。 胃病重调左梁门、右石关 冠心病重调巨阙、关元 多尿重调 关元 , 中极 ② 依次点穴开通两肩井、百劳、风门、肺俞 、心俞、 膏盲、脾俞、 肾俞等 主要手法有补、泻、调、压、推、按、分、扣、拨 2.疗效观察 2.1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文献【2】标准 症状体征消失 2.2 结果 本组298例 痊愈238例 占80% 、 显效 48例 占16% 、 3 典型病例 1 王XX ,女 ,42岁 自述:患胃痛已有9年之久,吃过各种胃药,疗效不佳,经常疲劳乏力,胸闷,胸前区痛,有多食多饮症状,空腹血糖16。在北京某医院确诊为糜烂型胃炎,糖尿病,冠心病。 现症状:腹部近心口处疼痛。呕吐反流,有堵物感,少气懒言,面色无华,四肢倦台紫暗,脉沉。经用肺腑图点穴,三次有食欲感,五次消饱之感明显减轻。精神转佳,续治1个月,诸症缓解,查血糖,心电图正常。 2 刘XX ,男 ,53 胸闷,心痛有8个月,经常咽干,口渴;腹胀,食欲不佳,血压200/90,伴有失眠、便秘症状,经哈尔滨医院诊为:糖尿病、冠心病、慢性浅表性胃炎,用脏腑图点穴治疗半个月,所有症状消失,一切西药停服,除偶尔情绪不好血压升高,随访三年,一切症状消失。 3李XX ,女,39 平常血压170/100,头晕、恶心、心烦、胸刺痛,终日不知饱,一日要多餐,否则便会心慌无力,在各医分别诊为:高血压、颈椎病、糖尿病、冠心病。期间服用过各种中药,西药(药名不详),效果时好时坏,不稳定。经人介绍来诊时,已病2年,经用脏腑点穴连续治疗19次,所有症状消失,经西医检查,血压130/90,心电图T波正常,空腹血糖5.9,疗效满意,嘱患者调饮食,戒怒。随访5年,一直安好。 4 患者自1998年3月以来,一直觉得胸闷,心慌、气短、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加重,血压200/90,2年前曾得过一次脑血栓,经治后,缓解,这次就诊是因为腹胀,经人介绍来诊,问大便干如羊屎,已三天不大便,查:手心、脚心发热,苔红,脉数针刺曲池,血海,两天枢,嘱患者服麻仁润肠丸, 1天后大便下,因为患者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症,劝其接受脏腑图点穴治疗,续治2个月,所有症状消失,血压130/90 心电图较病时明显改善。 5.高芹 女 30 病人自述15年前患有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经常胸闷、胸痛,每年春冬两季发作数次,每次发作都需住院治疗,才能缓解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发作时呼吸困难,张口抬肩,语音低微,不得平卧,通宵达旦,彻夜不眠,只靠头顶枕头而眠,患者非常痛苦,现在某医院检查为肺气肿、血压异常,收治后治疗效果不佳,经人介绍来诊,经用脏腑图点穴,平肝降肺气,重点两肩井穴、膏盲、气海、关元,鱼际,一次施治后病人便感觉呼吸顺畅,前后治疗3个月,诸症消失, 嘱患者可练习太极拳,加强营养,防感冒、随访5年情况较佳。 4讨论 慢性胃炎、冠心病、糖尿病,可归属于祖国传统医学中胃腕痛,心痹、消渴等范畴,现代医学多采用中西联合用药,手术等,治疗成本高,且同一患者具有多种疾病,联合用药,不但副作用大,还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内经云:“百病皆生于气”,其时不论胃炎、冠心病、或糖尿病,都与人体气机升降出入失调有关。人体气机的活动都以“气分”为原动力。气足,气、血、津液的生成与代谢水分的受纳,分布与吸收,才会正常,身体的脏腑功能就会正常运转。当气的能量不足,内受七情影响,外受四时不正之气侵袭,就会表现为气逆气阻、气下、气陷等异常现象,表现在上焦,可为心肺疾患,表现在中焦可谓脾胃疾患,表现在下焦可谓肝肾疾患有时则三焦的气化功能失调,患者表现为各种错综复杂的症状,给临床诊治造成困难,同一患者可同时诊为几种疾病的情况非常普通,联合用药带来的后果也极为严重。作为一名临床中医师,不要“见病治病“应以整体观与与辩证施治的原则,展开对各种慢性疾病疑难病诊治的思路。 脏腑图点穴是通过脏腑部位,经络,经筋、穴位的点按导引舒经络,通五脏、畅六腑、开三焦,使人体衰退的脏腑机能恢复或加强,则体升降出入的气机正常,故人体吃喝、拉、撒、睡正常。 气分调顺,寒则暖,火则息,风则散,热则平,燥则润,瘀久则湿则化。而百病除,张介宾说:‘升降出入豁然开朗,方可为医,司人命也’,作为临床中医师我们应该谨记,同时“脏腑图点穴”以调理内科气机为主,符合中医“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极具医疗价值,应加以研究、推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