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前传

 昵称865028 2015-01-07

一、前传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LZ先从解剖一只跟雅利安人类似的麻雀。这只麻雀的名字做吉普赛人。 

早期欧洲历史中出现的吉普赛人是酱紫的:1417年的一天,德国卢尼堡的居民发现了一群奇特的不速之客,为首的骑着高头大马,手牵猎犬,服饰华丽,一副贵族模样,一大群衣衫褴褛的人徒步紧随其后,队伍的末尾,是一些坐在大篷车里的妇女和小孩。 

这些人自称来自埃及,正要去罗马朝觐教皇。他们的首领自称公爵伯爵,并讲述了他们曾经遭受的不幸经历:他们世代居住在北非,安分守己。很久以前,他们被一些基督徒征服,因此受洗信仰基督教,但后来他们穆斯林征服,被迫改信伊斯兰教。欧洲基督教界为此极为震怒,兴师征讨,认为这些人离经叛教,必须举族迁往罗马,得到教皇赦免后,才能重新获得土地,否则只能永远漂泊下去。故事让卢尼堡人同情,他们盛情款待了这批虔诚的忏悔者。离开卢尼堡后,这支队伍继续在欧洲漫游,一路上重复自己的悲惨故事博取同情和支持,同时靠给贵族算命和偷盗来维持生计。 

也许是受这个朝圣故事的影响,从那时起,许多欧洲人便称他们为吉卜赛人Gypsy),可以看出,这个词与“Egypt”一词的亲戚关系。这一称谓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逐渐成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对他们的称呼。 

一些吉卜赛部落至今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在古埃及,吉卜赛人与犹太人共同生活在尼罗河畔。犹太人一心想要离开那里,可执拗的上帝却故意使法老的心变得冷酷异常,不允许犹太人离开,但是,在吉卜赛人的劝说下,法老最终同意了他们的迁徙。可是让法老意想不到的是,犹太人在上帝的启示下,偷偷地将全部财宝席卷一空。幸灾乐祸的上帝又去嘲笑法老的粗心大意,这使法老怒不可遏,于是迅速集合军队,亲自带兵追赶犹太人。 

吉卜赛人对法老说:不要白费力气了,上帝跟犹太人一条心,谁同上帝好,谁就总有理,再说也总该留个人在家里照看炉火。但这并没能劝回恼羞成怒的法老。于是灾难发生了,当犹太人走到红海边时,就像圣经描写的那样,摩西用一根树枝抽了抽海面,海水就让出了一条路,使得犹太人从海底穿了过去,可就当法老的追兵赶到海底中央时,摩西又用树枝轻轻一拂,海水便顷刻问吞没了法老的军队。吉卜赛人在岸边幸免于难,准备返回家园。然而,上帝却又刮起了狂风,将吉卜赛人吹得七零八落,遍及世界各个角落。 

由于长期以来对这个民族的起源、历史不了解,人们往往给其冠以不同的名称,例如,法国人就称他们为波西米亚人Bohemian),在西班牙,他们被称作希腊人(Greeks)、波西米亚人(Bohemians)、佛兰芒人(Flemings)、新卡斯蒂恩人(New Castilians)等;在荷兰,他们被称为希腊人、希登人(Heidens)等;在北欧,他们被称作鞑靼人(Tartars),摩尔人(Moors);在波兰,他们曾被称作扎拉西人(Szalassi)、菲利斯蒂尼人(Philistines)等;在斯拉夫语国家中,被称为茨冈人(Zigani)等等。 

对于他们来自哪里,一直没有统一的答案,直到1763年的一天。当时,学神学的匈牙利学生斯特劳.瓦累认识了三个印度马拉巴的学生。在交谈过程中,瓦累发现他们所讲的语言同匈牙利当地吉卜赛人的语言非常相似。于是,他整理了一份马拉巴语词汇表,交给当地的吉卜赛人,惊奇地发现他们可以说出词汇中的大部分的意思。随后的学者,通过对威尼斯吉卜赛人方言的细致梳理,发现了吉普赛语包含的外来词汇比例,包括意大利语词36个,英语词150个,来自波斯至威尼斯间各种语言词汇共有430个,而源出自印地语词汇达到518个。 

欧洲吉卜赛人最通行的自称是罗姆Rom),叙利亚和波斯吉卜赛人的多姆”Dorn),在梵文中对应是“Doma”,现代印地语是“Dom”,意思是靠歌舞为生的下等人 

在印度北部就存在着这样一个古老的民族——多姆族,无论是在语言、习俗还是性格特点方面,都与吉卜赛人极其相似。在公元6世纪是用梵文写成的一篇天文学的论文中曾提到过多姆族人,并称其为干达尔瓦(Gand harva,爱好音乐者)。印度古历史学家加尔哈纳在其《克什米尔大年代纪》中,也有关于这个民族的记载。通过这些为数不多的记载,我们略可窥见多姆人的风俗习惯。他们善歌舞,但多将此作为卖艺的本领来维持生计,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大部分从事简单而低贱的工作。由于居无定所,职业低贱。可能是艰难困苦的反复锤炼,他们有极强的生存能力,对于居所、饮食等没有太高的要求,随遇而安。 

英国学者对现代印度多姆人又这样的描述:他们是生活在贝哈和西北省邦的流浪民族,许多生活习性与吉卜赛人一致,他们随身携带着破烂不堪的芦苇帐篷,四处游荡,在邻近村落的地方安营扎寨……有些多姆人会编织篮子、垫子等诸如此类的物品。在达蒂斯顿,多姆人口众多,但仍然置身于社会下层,充当乐师、铁匠和皮革工人。 

同吉卜赛人一样,印度多姆人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当炉匠,他们带着很简陋的工具走街串巷,给人修理焊接器具,他们使用的工具都可以在吉卜赛人的历史中找到痕迹。 

通过比对分析,学者得出结论,吉普赛人的祖先就是印度北部的多姆人。对吉普赛人的起源发现过程不难发现,对比语言的相似性是发现吉普赛人起源的钥匙。 

这个钥匙的学名叫做——“比较语言学。这个学问是近现代欧洲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次很高。但是这门学科在中国却鲜为人知,中国最著名的一位从事与比较语言学研究相关联的学者就是季羡林先生,不过戏剧性的是,同季先生的巨大名气成反比的是,很少有人确切的知道他到底是干什么的。 

这样一门重要学科在中国灰常冷门,而更大的问题在于中国人对它的原理也很难理解。造成这种理解障碍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汉字。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一种还在使用的象形文字或者叫做表意文字。除此之外其他文字都是拼音文字或者叫做表音文字。这个表意文字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它可以无视语言的不同而独立存在。神马意思呢?我们知道中国的方言千差万别,北方方言的代表普通话与江浙的吴音、广东的粤语、福建的闽南话、客家话有多大的差别呢?其差别远远大于意大利语与西班牙语的差别!但是我们却可以无视方言的存在而都称为——汉语。 

总面积与中国相当的欧洲怎样呢?大小语言有400多种。同样,与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程度相当的印度,有200多种语言,官方语言18种,有16种文字要印在钞票上! 

对于语言问题,老外倒是比中国人看得清楚:Chinese is not really one butseveral languages held togetherby a common script.汉语实际上不是一个语言,而是同一文字形式掩盖下的若干种语言可以想象的是,如果没有汉字,我们也采用拼音文字的话,像差别比较大的普通话代表的北方方言和吴音、粤语、客家话、闽南话,必然是不同语言,这个时候大家都不会因为自己只会一两种语言而自卑了,掌握五六种语言的语言天才,我们中国人也可以有哦。 

即使像普通话、湖南方言这种比较接近的方言也会渐行渐远,最终成为不同的语言。比如我们知道,湖南话是“h”“f”,还有“n”“l”不分的,这样汉字湖南,用拼音表示,湖南人会拼写为“fulan”,与普通话的“hunan”是不是就是两回事了呢? 

如果不幸,他们采用的是不同的字母体系,就像同为蒙古语的内蒙和外蒙,内蒙语采用的是传统的藏语、满语采用的八思巴文字母,而外蒙受苏联影响采用的是俄文字母,那么,外蒙内蒙同是操一种语言的蒙古族,也互相看不懂对方的文字,如果加上年代久远,变音就会更明显。我们知道如今的汉语跟几百年前差别很大,有学者认为客家话才是1500年前的普通话,那么现在有几个人能听得懂呢?如果没有汉字的存在,客家话早就会变成像梵语一样的一门单独古老语言被研究学习了。 

这时候大家可以发现了吧,比较语言学为什么会在西方如此盛行而在中国无人问津,因为有汉字存在,即使汉语读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文字3000年来却变化很小,沟通无障碍,大家本就是一家,何须多此一举呢? 

但是,比较语言学对于采用拼音文字的世界,就太重要了,谁跟谁是近亲,或是远亲都存在于这千差万别的发音和变化的语法之中! 

了解了比较语言蕴含的奥妙,我们可以回到正题,开始了解雅利安人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同发现吉普赛人的来源一样,雅利安人也是从比较语言中被发现的。发现之后呢,由于西方世界的不冷静和自我膨胀的种族主义,雅利安人问题很快就脱离语言学的范畴转向了人种学。今天呢,过去盛极一时的人种学被完全推翻,被认为是没有任何科学内容的错误理论。 

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呢,人种学主导的雅利安人问题实际上是先确定金发碧眼的北欧人是 所谓的纯雅利安人,然后根据这个命题去寻找论据,这跟先认定一个人有罪,然后围绕罪名去罗织罪证,是一个道理。但是在当时呢,也就是19世纪到二十世纪,西方文明全世界牛逼到家了。人发达了有些自我膨胀这跟很容易理解哈,所以这个时候,很少有人在乎这些理论有什么不科学的地方。就像有些暴发户写自传,我为什么能这么牛逼?因为我从还没生下来就天降祥瑞,如此这般,等等等等……怎么说都是人家的理,谁让人家牛逼呢! 

西方人的这种自我膨胀式的得瑟却最终酿成了巨大杯具,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之后呢,因为被纳粹德国用烂了,雅利安人这个词就像我们很多的文革用语,被认为是不合时宜,而被其他词所取代。同时呢,过去那些不被重视的反对声音开始成为主流,研究后很容易发现那些漏洞百出的种族主义科学是多么荒谬可笑。 

但是无疑的,这部分不光彩的历史,也是雅利安人问题很重要的一部分不能回避。 

但是话说回来了,雅利安人被希特勒搞臭了,但是它真的就没有科学的那部分吗?全部是错误吗?也不是。里面仍然蕴含着很多神奇的地方,但是因为现在发现的考古资料并不充分,很多事情还是处在迷雾之中,却也足够勾勒和展现它的神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