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大能控制的好,烫啊,哆哆嗦嗦的,给讲讲技巧吧! 【知乎用户的回答(60票)】: 谢邀。 作为一个喝茶只喜欢用盖碗的人,看见身边用紫砂壶泡茶的朋友,都会忍不住建议他们用盖碗,不是说用紫砂壶冲泡不好,只是有些茶应该使用适合的茶器才能泡出最佳的口感。 这里我所说的茶指的是铁观音、岩茶、凤凰单枞以及红茶。 身边爱喝茶的朋友之所以习惯用紫砂壶的原因,与@maggie 一样,用盖碗会烫手,稍微控制不好就会打翻了(我见过一姑娘拿起盖碗被烫到,急了手一甩,甩到了边上...) 这里给诸位在选购和使用盖碗时一点建议: 如果你平时泡的茶以我上面所指的茶居多,那么建议你在购盖碗时,问清楚店家盖碗的容量。 一般泡红茶的克数是5—6克。岩茶,铁观音,凤凰单枞是8克。这些克数是市场上茶叶包装(泡袋装)的标准克数,也是行业里审评茶样时的克数。所以使用130CC—145CC的盖碗最适合。 容量小,没把握好浸泡时间会泡浓。容量大,水倒太多会淡,如果是女生,手不够大也抓不住。 说完容量,现在说外观,其实任何盖碗都会烫手,即使是行家,也常被烫,但只要选对了盖碗,就能尽量避免。 下图是我找出几个容易烫手的盖碗特点(图片来自网络) ![]()
碗身口与盖子边的距离窄,这样茶水容易溢出烫到手。宽口的就不会,茶杯也一样。
![]()
从这个角度上看,碗身口是不是比较平。整个碗身看去比较矮。从这个角度上看,碗身口是不是比较平。整个碗身看去比较矮。 使用这种外形的盖碗泡茶,茶水除了容易溢出之外,碗口边的热度也会加高。 ![]()
还有一个是盖子,左图的盖子标注地方,盖纽是凹进去的,盖纽离盖短,手指按在上面其实也烫。而右图就不同了,盖纽做的比较高,这里不多描述相信也看的明白。 以上就是个人选购盖碗的经验之谈,欢迎补充。关于盖碗原料讲究这些以后有机会再细说。 接下来说使用盖碗冲泡茶的技巧: 盖碗的好处在于好控制,因为它出水快,洗茶刮沫方便,出水后看叶底,闻叶底能够很直观的表现出来。 其实要控制好盖碗并不难,但前提是要选对盖碗,具体的前面已经说了。 然后就是茶叶投置到盖碗后,入水只要水盖过茶叶即可。不能过多。有的人入水时很喜欢把水倒满盖碗盖住。这样不烫才怪,水太多,泡出的茶也淡。 还是简单的用图片来直观说明怎样拿盖碗不容易烫吧(如下图) ![]()
左图拿盖碗的手势不偏不歪,沿着公道杯慢慢向下让茶水缓缓流出。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茶水并没有触到手。 右图拿盖碗明显偏了,茶水也就会沿着斜的位置流水,这样极容易烫到。而且在倒茶时被烫,不得不停下来,稍微停下来,没倒出来的茶水又会重新在盖碗里浸泡茶叶,这时口感就会有所改变。 所以正确的拿盖碗倒茶手势就是像左图这样,与公道杯要垂直。别紧张。手指不需要太用力抓着盖碗边缘,越用劲其实越紧张,放松点。大家都是被烫过的过来人,烫几次就习惯了,这也许就叫“痛并快乐着”吧。哈哈。 既然说到盖碗泡茶,那在顺便说下,好茶不怕闷,如果你遇到一泡茶,你把握不准这茶的好坏,你就让它多闷上些时间,如果只是浓度增加,没有出现其他不足的地方(比如苦、涩)。那这茶就错不到哪里去,有经验的泡茶师会通过控制水温,入水量,出汤时间的把握来把茶叶的缺点掩盖过去,所以,好茶要经的起闷。 ———————————————————————————————————————— 补充下,如果喜欢用盖碗,但拿碗口边又实在怕烫的话,不妨试下这种手势。 拇指按着盖子纽口,食指按底部。保证不烫。只是没有拿碗口边那样显得优雅些~ ![]()
【徐博闻的回答(10票)】: - Maggie 姐的核心问题在于「烫手」,也是爱茶之人,相信握持盖碗的讲究都烂熟于心,所以就不谈具体的冲泡技巧了。盖碗烫手的「特色」,无论怎样都不能避免。即便再注意操作,两三泡之后盖碗本身也会上升到一个较高的温度。 我个人吃、喝一直不怕烫,手也不怕,所以怎么用盖碗也无所谓,这一点因人而异。但有的时候看到一些女孩,纤纤玉手,明显被烫的不行,还要稳稳拿着盖碗,实在不是很美观的体验。为了喝茶的「雅致」,遭受皮肉之苦,是大大的不值当的。我就非常不赞同那种,明明觉得烫,还非得用的受苦路子。怕烫这件事,有的人,真的练不出啊。 对于这种情况,一般给提三个办法: 一、 练出一双不怕烫的手,烫烫就习惯了。 二、 换茶具,用耐热的高分子材料盖碗或者壶等等。 三、 舍不得旧茶具,手也怕烫的情况下。就推荐多准备一条雅致、洁净的小茶巾(洁方)来用,一定要小,大了就邋遢了。 在拿起盖碗出汤的时候,用茶巾垫一下手即可。只要掌握得好,茶巾也不会沾水,手也不会被烫到。用完,就把茶巾放在托盘上。只要别跟擦桌子的茶巾混用,一点不失礼仪,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
上图是我现在用的老布茶巾(非实拍,店家的图),家里还有各种地区收集来的不同茶巾,也是很好玩的东西。把老习惯做一点新改变,就可以免受皮肉之苦,何乐而不为。 适量的放茶叶,泡水。出汤的时候,注意把茶汤倒尽就完了,没那么多繁文缛节。 希望可以帮到各位。 以上,感谢阅读。 【碎宝的回答(0票)】: 我用的是泡高山茶的比赛用杯。是我经常买茶叶的人从台湾带来的,带把手,如下图白色的盖杯,圆柱体,带一个小豁口: ![]()
【陈醉的回答(0票)】: 如果是把握不好水温、每泡茶的火候,多喝多比较,积累体验和经验;至于怕烫哆嗦什么的—— “无他,唯手熟耳”。 另外,嫌烫的话现在有手抓壶,还有一种包边盖碗,都是挺好的选择。不过我一般还是习惯用最简单的白瓷盖碗,呃。 【薛迪的回答(0票)】: 打开盖子,不然开水确实会烫到。 =======补充============ 下午捉急开会,所以只写了一句。 从题主哆哆嗦嗦这个词可以看出是方法问题,几位图解大师已经非常清楚的表达了如何不哆哆嗦嗦。 补充一点:选择与自己手适合的器具。 【大空的回答(0票)】: 水倒至95分满,不要漫出杯沿,若太满,轻轻一推抖出几分。 杯盖往后挪半厘,露出倒水缝隙。 掌心向下,拇指指腹(指纹处)、中指指腹(指纹处)贴杯沿,只需最宽处,不要碰到杯壁(一般盖碗杯子杯沿都是最宽处)。食指指头部分抵住杯盖。 倾斜茶杯让滚水从刚才预留的缝隙中流出,循序渐进,水不堵,就不会漫到杯沿烫手。 (不好意思纯叙述不形象,不方便拍照。:P) 【庄全的回答(0票)】: 说的是抓碗的技巧吧?分两指和三指。两指抓顶部和底部。三指是两碗边和顶部。都差不多的,燙多了就没有感觉了。 【张小的回答(0票)】: 盖碗泡茶技巧 你指的只是纯技巧,前面两位已经说的很详细了,可以看看视频练习练习。这只是第一步,如果想要更深一步的话,需要有很好的品茶经验和茶叶知识,就比如说,乌龙茶中清焙火的茶和高焙火的茶,泡茶的技巧是不一样的,要掌握出茶汤的时间。不同茶叶品种,采用的水温,冲茶的技巧也不同。是不是听起来很玄乎。朋友之间招待可以不用在意这些。要是真正的茶叶爱好者就需要学习了,好茶很贵的,有没有好的功底也品不出好茶和一般的茶。个人意见 原文地址:知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