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胃病治疗的辨证论治之法

 负鹏载舟 2015-01-08
中医胃病治疗的辨证论治之法( baorone2014-12-20 11:06:39)

中医治胃病优势多!

2008-08-1039健康网社区

  中医治疗脾胃病注重平衡中焦脾胃,以膜相连,脾气宜升,胃气宜降,脾喜刚燥,胃喜柔润,相反相成。应吴鞠通“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之旨,注意寒温相适,升降并调,虚实同理

  (一)顾护胃气胃气又称脾胃之气、胃气,脾胃为后天之本,胃气亦为后天之本因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胃气能养五脏之气,而五脏之气中,肾气与胃气的关系最为密切肾为先天之气,脾胃为后天之气,肾气为胃气的根本,而胃气又滋养着肾气。先天之气不足,也可由后天之气来调养。健康人的胃气充足,其表现为食欲良好,精力充沛。若病中饮食如常,提示胃气未伤;如食欲逐步改善,食量增加,为胃气恢复。若久病重病而见食欲减退,食量减少,甚至不思饮食,乃胃气衰败的表现,预后多不良,所谓得谷者昌,失谷者亡。

  在治病时不仅不可克伐胃气,而且要时刻顾护胃气。用攻泻药物是为了泻实去邪,如无实证而用攻泻,或即使有实证而攻泻过度,均会克伐脾胃、损伤胃气,所以有损胃气的方药,除非必要,不宜多用。此外,在治疗各种性脾胃病时,不论攻泻还是补益,如果要较长期服用中药,必须加入和胃之品,以保护胃气。

  (二)调节升降气机:升降出入是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形式,而脾胃又是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所以调节升降也是治疗脾胃病的原则。叶天士指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脾胃病的升降失常,可表现为升降不及,升降反作和升降失调三种形式。

  升降不及是指脾胃虚弱,脾气当升而升运无力,胃气当降而和降无能。此类疾息,治疗当取补益之法,以助脾升胃降而补升降之不及。如对脾虚生化乏源的气血亏虚证,采用健脾益气以助气血生化;对胃阴不足,失于润降的便秘症,采用滋阴润燥,以复其顺降之性。

  升降反作是指脾气当升不升反而下陷,胃气当降不降反而上逆。对此类疾患应予以纠正,必须在补益的基础上再加举陷或降逆之品,如补中益气汤之用升麻、柴胡;旋覆代赭汤之用旋覆花、代赭石。

  升降失常是指患者既有脾失健运或清阳不升的病变,又有胃失和降的表现;或见升降失调,气机痞塞的一类疾患。此类疾患的治疗,当升降并举,健脾宜升,和胃宜降,此为临床常用之通法。而对复杂的病例,又当知常达变,掌握寓降于升及寓升于降的治疗原则。

  (三)调理阴阳脾为脏属阴,胃为腑属阳,此乃就脏与腑的性质不同相对划分的。但就其易感病邪的性质而言,湿为阴邪易伤脾阳,燥为阳邪易伤胃阴。所以在治法上,温脾与养胃、燥湿与清热均属调理阴阳之范畴。而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亦为脾胃病的治则。对脾胃病的治疗,李东垣强调升发脾阳,叶天士重视滋养胃阴,而扶脾阳养胃阴都是针对脾胃阴阳盛衰而补其不足的治疗原则。扶脾阳意在培土健中,运化精微;养胃阴可使胃之阴阳协调,降而不逆,并能游溢精气,以供脾散精,上归于肺。在强调扶脾阳和养胃阴的同时并不排除补脾阴和益胃气,只不过因脾胃阴阳不足的病变有主次,在治疗上应有所侧重。

  脾恶湿喜燥,燥则脾之清气上升;胃恶燥喜润,润则胃之浊气下降。以湿为阴邪,燥为阳邪而论,燥湿与清热都是针对脾胃受邪,泻其有余以祛邪而为主的治则。

  燥脾湿是针对湿邪侵袭,内困脾土,或脾虚失运,水湿内生而采取的治则清胃热是针对胃家实而设的治则,包括清胃、肠和肝经之火热。

  (四)注重平衡中焦:脾胃,以膜相连,脾气宜升,胃气宜降,脾喜刚燥,胃喜柔润,相反相成。故治疗脾胃病应宗吴鞠通“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之旨,注意寒温相适,升降并调,虚实同理。

  寒与热,是指药性而言,虽有“脾得温则健,胃得凉则安”的说法,但治脾亦不宜大温大热,若热之太过,势必损伤脾阴;治胃亦不宜大凉大寒,如寒之太过,势必损及胃阳,应做到寒温相适,甚至可以苦寒与辛温相配。升降失调,气机痞塞类的脾胃病,宜升降并调。治脾宜升,和胃宜降,对复杂病例,还须掌握升中有降,降中有升,才能使升降不息脾健胃和。前者如用补中益气汤枳实治疗胃下垂;后者如用旋覆代赭汤葛根治疗顽固性呕吐。脾胃病有虚证也有实证,还有虚实夹杂证,所以采用补法和泻法,必须恰当。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虚实夹杂兼顾而泊之。但应注意补而不变滞,泻而不克伐,补阳不损阴,补阴不碍阳,治脾兼顾胃,疗胃不伤脾。

  两实一虚,治实为主,兼顾其虚;两虚一实,治虚为主,兼顾其实。

  

胃家实

语出《伤寒论》。“胃家”是大小肠的简称。胃家实指邪热结於阳明、津液受伤所出现的证侯。主要症状为壮热、烦渴、大汗出、脉洪大;因邪热与肠中粪便互结,可出现潮热便秘、腹痛拒按等症。

胃家实证名阳明经病阳明腑病的统称。《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阳明三急下

阳明三急下指急性热病传至阳明腑实阶段的三种急下证候。即《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阳明少阳合病

阳明少阳合病病证名。阳明与少阳合病,以下利为主症,既有阳明病的身热,不恶寒反恶热,自汗,腹满等症,又有少阳病的口苦,咽干,目眩等症。《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即为伤寒合病的一种。参合病条。

阳明病

阳明病病名。以胃家实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变。六经病之一。《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胃家指肠胃而言,实为邪气实。阳明病一般主里、热、实证辨证有经证、府证之分阳明经证系因无形邪热炽盛于经,证见身大热,汗大出,大烦渴,脉洪大等,治宜清热保津,用白虎汤等方。阳明府证为有形燥实热结于腑,证见潮热、谵语、腹满痛、不大便、脉沉实等,治当攻下燥实,清除热结,用三承气汤等方。

仲景三承氣湯

用藥相近,主治相仿,方以承順胃氣為名,皆具清腑瀉熱之效,古今臨床應用十分廣泛大承氣湯以厚朴、枳實行氣散結之品為全方之先聲,合大黃、芒硝氣銳行速之力,峻下熱結,急下存陰,盪滌腸中頑濁宿垢,適用於陽明腑實證痞、滿、燥、實俱甚者,有"塞下第一要方"之譽。原方去芒硝,變大黃為君,枳、朴為臣使,且誠其刻量,名曰小承氣湯,用於陽明證痞、滿、實甚而燥結未甚者。調胃承氣湯,方名即含有醫聖制方之本意,謂此方不專攻下,寓攻下以為調和腎氣之用,方取大黃、芒硝伍以甘緩調中之甘草,通下實熱,兼調中氣,適用於陽明熱結、痞滿不顯,或有燥實留結於下,或有無形之邪熱蘊於腸胃者。

大承气汤   

方源〗《伤寒论》
  本方主治证候,在《伤寒论》原书中凡十九条,《金匮要略》中一条,适应范围广泛,但以伤寒邪传阳明之腑化热,与胃肠饮食糟粕互结成实所致之里热证为主治重点。
释名峻下热结,承顺胃气下行,使塞者通,闭者畅,故名“承气”。
〖组成〗大黄四两,酒洗 [12g]  厚朴八两,去皮、炙 [15g] 枳实五枚 [12g]   芒硝三合 [9g]
用法〗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先煮枳、朴,后下大黄,芒硝溶服,是因硝、黄煎煮过久,会减缓泻下作用。
〖方歌〗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去硝名曰小承气,便鞕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主治
1.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鞕,日晡潮热,神昏谵语,手足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2.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鞕有块,口舌干燥,脉滑数。
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
功用〗急下存阴,峻下热结。

  君 大黄 苦寒泄热通便,荡涤肠胃,且能活血行淤,从而有利于推陈致新,方中生用并后下,其气更锐。
  臣 芒硝 咸寒泻热,软坚润燥,助大黄泻热通便,二药相须为用,峻下热结之力甚强。
 
 佐 ┐┌ 厚朴
   ││
   ├┤  行气散结,消痞除满(积滞内阻,每致气不行),并助芒硝、大黄加速积滞排泄。
   ││
 使 ┘└ 枳实

1.本方为急下存阴之剂以数日不大便,脘腹胀满,苔黄厚而干,或焦黑燥裂,脉沉数有力为证治要点。凡气虚阴亏,燥结不甚者,以及年老、体弱、孕妇等,均应慎用
2.若兼气虚者,宜加人参以补气,以防泻下气脱;兼阴津不足者,宜加玄参、生地等以滋阴润燥。
3.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以及某些热性疾病过程中出现高热,谵语,神昏,惊厥,发狂而见大便不通,苔黄脉实者,均可用本方加减治之。

1.原方厚朴的用量倍于大黄,但后医家也有用大黄重于厚朴的。痞满燥实俱重者,按原方用量比例;若痞满较轻而重在燥湿,则选用减轻厚朴的用量。
2.气虚阴亏或表证未解,或肠胃无热结不宜使用本方。
3.本方作用峻猛,中病即止,不宜久服。
4.孕妇禁用。

  《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诸积热结于里而成满痞燥实者,均以大承气汤下之也。满者,腹胁满急胀,故用厚朴以消气壅;痞者,心中痞塞硬坚,故用枳实以破气结;燥者,肠中燥粪干结,故用大黄攻积泻热。然必审四证之轻重,四药之多少,适其宜,始可与也。若邪重剂轻,则邪气不服;邪轻剂重,则正气转伤,不可不慎也”。
  临床报道:将大承气汤改为冲剂,治疗214例肠梗阻患者,获得良好疗效。其中粘连性者95例,治愈83.2%;蛔虫性者50例,治愈94%;粪团性者 4例,功能性者24例,不明原因者16例,均全部冶愈;但对肠扭转11例,内疝6例,肿瘤所致梗阻8例,则均无效。(中药通报,1984;3;123)。大承气汤加清热利湿之品治疗胆石症261例,结果排石125例(47.9%),排石最多者达339块;治疗急性胰腺炎,证属里热实证者,以本方为主冶疗 117例,治愈率达98.6%(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1:60)

〖附方一〗小承气汤
方源:《伤寒论》
组成:大黄四两,酒洗[12g]  厚朴二两,去皮,炙[6g]  枳实三枚,大者,炙[9g]
用法: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功用:轻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证。谵语,潮热,大便秘结,胸腹痞满,舌苔老黄,脉滑而疾。


〖附方二〗调胃承气汤
方源:《伤寒论》
组成: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12g]  甘草二两,炙[6g]  芒硝半升[12g]
用法: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温顿服之,以调胃气。
功用:缓下热结。
主治:阳明病胃肠燥热大便不通,口渴心烦,蒸蒸发热,或腹中胀满,或为谵语,舌苔正黄,脉滑数。


〖附方三〗复方大承气汤
方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
组成:厚朴炒莱菔子各[15g~30g] 枳壳 大黄后下 赤芍 各[15g]
芒硝冲服[9~15g] 桃仁 [9g]

用法:水煎服。最好用胃管注入,经2~3小时后,可再用本方灌肠,以加强攻下之力,有助于肠梗阻的解除。
功用:通里攻下,行气活血。
主治:单纯性肠梗阻,属阳明腑实而气胀较明显者

大承气汤

【方名】大承气汤
【出处】 《伤寒论》
【分类】 泻下剂-寒下
【组成】 大黄(12克) 厚朴(15克) 枳实(12克) 芒硝(9克)
【方诀】
【功用】 峻下热结
【主治】(1)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
,腹通拒按,按之硬,甚或潮热谵 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2)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色纯青,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

(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用法】水煎服,大黄后下,芒硝溶服。(古法: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渣,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渣,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本方煎煮方法亦应注意,原书是先煮枳、朴,后下大黄,最后下芒硝。因硝、黄煎煮时间短,可以增强泻下作用。

【禁忌】使用本方时,应以(心下闷塞坚硬)、(胸胁脘腹胀满)、(肠有燥屎,干结不下)、(腹中硬满,痛而拒按,大便不通或下利清水而腹中硬满不减)四证及苔黄、脉实为依据。正如张秉成说:“此方须上中下三焦痞满燥实全见者,方可用之”。吴瑭亦说:“承气非可轻尝之品,……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脉体沉实,的系燥结痞满,方可用之”。
【化裁】 暂无。
【附方】 小承气汤、调味承气汤、复方大承气汤

小承气汤证

[原文]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提要] 阳明多汗伤津致胃燥内实的证治

[注家] 尤在泾柯韵伯

[原文]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注家] 成无己

[原文]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提要] 太阳病误治致热结成实的证治

[注家] 汪苓友

[小结] 阳明腑实气滞痞满证治
基本病机:燥热结实气滞痞满
病理特征:气滞痞满为主
临床脉证:潮热汗出腹满便秘舌红苔黄厚脉象滑数或沉实有力
基本治法:泻热通便消滞除满
基本方药:小承气汤

病案举例:

调胃承气汤证

徐某,王府村老妪。便秘四月,艰涩难下,努挣多时,始遗一二枚,其硬如石,日日如此,常畏便废食。然自度阴寒所致,坐卧热炕,厚衣取暖,不意致病愈重,肛周胀痛,肛热如烙,口苦口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沉而细数。

腹诊:腹皮薄弱,左少腹硬痛,结粪一似儿臂。

脉细为血少,脉数示火旺。盖年老津血不足。难以滋润大肠。大肠者,传导之官也,传导失职则大便艰涩难下。

加之厚衣火炕,更灼津液,便益艰难。证情若此,何以为治?若泻热不滋阴,标去仅是暂时,死灰犹能复燃;滋阴而不泻热,火盛灼津,阴液终不能复。宜泻热生津并施,二法不可或缺。如是则热可去,津可复。拟调胃承气汤加昧川军10g 芒硝10g 甘草10g 当归30g 元参30g 肉苁蓉30g 一剂

二诊:泻下硬粪甚多,肛周烙痛随失。其后之治,专以养血滋阴,虽为不急之务,然须持之以恒。拟归芍地黄汤当归15g 白芍15g 生地24g 山药12g 山萸肉12丹皮10g 茯苓10g。 连进十余剂,大便始如往昔。

按:先贤余听鸿谓:大便不通,如河道之舟不行。须借风之吹力,水之浮力,通塥阻,破冰冻,方能运行。故有理气行风,增液浮舟,攻积导滞,温阳化结等治法。不可一见便秘,便投硝、黄。

三一承气汤——焦树德方剂心得十讲

大黄15克、芒硝15克、厚朴15克、枳实15克、甘草30克,研为粗末,用水一盏半,生姜3片煎至七分,分2次温服。


本方的”名义”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本方把大、小、调胃3个承气汤合成为一个方,故名”三一”;第二种说法,认为河间先生于大承气汤中,加入了等于全汤1/3量的甘草,故名”三一”承气汤。但据河间在《伤寒直格》中说:”然此一方,是三承气等汤也”的说法,以第一说为是。


关于本方的主治,刘河间先生在《伤寒直格》中说:”通治大、小、调胃三承气汤证。”又说:”可急下之者,宜大承气汤也,……或可微下及微和胃气者,小承气汤、调胃承气为后先之次。由是观之,而缓下,急下,善开发而难郁结,可通用者,大承气汤最为妙也。故今加甘草名曰三一承气汤,通治三承汤证于效甚速而无加害也,然以其甘草味能缓其急结,温中润燥而又善以和合诸药而能成功,故《本草》云国老子也。是以大承气汤得其甘草则尤妙也。”


以上是河间先生对伤寒下法的论述,可以看出他对承气汤的使用又提出了新的使用方法,这也是他对于法使用的补充与发展。刘河间先生不论对伤寒、杂病,用常运用此方,主治范围很广。今将刘河间《伤寒直格》三一承气汤下的”主治”录下,以供临床参考:”无问伤寒、杂病、内外一切所伤,日数远近,但以腹满、咽干、烦渴、谵妄心下按之硬痛,或热甚喘咳、闷乱、惊悸、癫狂、目疾、口疮、舌肿、喉痹、痈肿、疮疡或伤寒、阳明胸热、发斑、脉沉,须可下者;及小儿惊风、热极潮搐、涎喘、昏塞,并斑疹、痘疮、热极黑陷、小便不通、腹满喘急、将欲死者;或斑疹后热毒不退,久不作痂者;或作斑痈、疮癣,久不已者;或怫热内成、痃癖坚积,腹满而喘,黄瘦潮热,惊风热积,还大人小儿久新疟疾,暴卒心痛,风痰酒膈,肠垢积滞,久壅风暴,伤酒食,烦心闷乱,脉数沉实,或肾水阴虚,阳热暴甚,而僵仆卒中,或一切暴瘖不语,失喑,或蓄热内甚,阳厥极深,脉反沉细而欲绝者;或表之冲和正气与邪气并之于里,则里热亢甚,而阳极似阴,反为寒战,脉微欲绝者;或风热燥甚,客于下焦而大小便涩滞或不通者;或产妇胎死不下者;及两感表里热甚,欲可下者。并宜三一承气汤。”


从以上主治来看,河间先生把仲景先师承气汤主治的20多症,发展到30多症,实为师古而不泥古的大好例子,虽然发展了其主治范围,但又强调不可乱用,故明确指出”须可下者”方可应用,可见其立意之细致。


本方在大承气汤中重用甘草,便急剂缓投变峻剂为平剂,扩大了使用范围。


我在治疗老年人以及病后体虚须用下法者,常用此方,确实平缓而效确治小儿实热病须用下法时,也常以此方加减投之,因为本方有甘草,味不甚苦,且用量不大而效宏,小儿容易服用。我在临床上,一般方剂中,使用甘草较少,惟在使用三一承气汤法时,特重用甘草,实受河间先生之益也。

张灵素胃病八法---谈中医如何认识“慢性胃炎”

(摘自360doc个人图书馆收藏人:mihu16)

慢性胃炎属西医病名,是指胃粘膜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所发生的慢性炎症性病变或萎缩性病变。
慢性胃炎大多表現为消化不良症狀,如上腹饱胀或疼痛、嗳氣、泛酸等,萎缩性胃炎患者,则主要表現為胃部堵塞感。
慢性胃炎的病因在西医中迄今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有害因素持续反复作用于易感人体即可引起胃粘膜慢性炎症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根据西医“慢性胃炎”的典型症状表现为胀滿或疼痛,故属于中医学“痞证”、"胃痞"、"胃脘痛"的范畴。而以呕吐胆汁为主要表现的,中医则称为“呕胆”。与此相联系中医以症状命名的还有“嗳气”、“嘈杂”、“吞酸”、“泛酸”等。

一、中医关于胃的生理作用和特点:
《素问》云:“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乃传与五藏六腑。”其生理过程是:

1、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

2、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因此,《难经》曰:“胃者水谷之海,主禀四时,皆以胃气为本,是谓四时之变病,死生之要会也。”人以胃气为本,任何时候都要无犯胃气。

脾与胃相表里,故探讨胃病离不开脾。从生理上讲,脾属阴,司运化,主统血,主升清,喜燥而恶湿。胃属阳,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降浊,宜和降,喜润而恶燥。胃易燥,靠脾阴以和之;脾易湿,赖胃阳以运之,二者一阴一阳,一燥一湿,相济为用。

脾胃主中州,五行属土,肝主疏泄,属木,正常的生理功能表现为“木疏土(木克土)”,肝与胃的关系主要在“肝气”上。肝气太过表现为“木乘土”,肝气不及则表现为“木不疏土”,临床上的肝胃不和实际上包含以上两个方面。与肝相表里的胆,与胃关系密切胆胃不和常常与肝胃不和相通。

中医临床尚有“肺胃不和”、“心胃同病”和“肾为胃之关”之说,说明五脏六腑之间联系紧密,在治疗实践中不可见胃治胃,顾此失彼。

二、“慢性胃炎”的病因病机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脏腑升降之枢,因此胃病的发生原因必然是多方面的,但不外乎感邪与内伤。主要有:
1.饮食不节。过饱过饥,食无规律,戕伐脾胃;或恣食生冷,寒积胃脘;或过食辛辣肥甘,酿热生痰,热伤胃膜而出现胃痛、痞满之症。正如《内经》所言:“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2.情志不和。忧思恼怒,情怀不畅,肝郁气滞,疏泄失职,肝气橫逆伤及胃气,乃作胃脘胀满嘈杂疼痛。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说:“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

3.脾胃虛弱。素体脾胃不足,或劳倦内伤,后天失养而致脾胃虛弱,运化无权,阳气不足,胃纳呆钝,不耐寒热生冷,稍有不适即疼痛泻泄、痞满呕逆。正如《兰室秘藏》所谓“脾胃久虚之人,胃中寒则生胀满。”

4.气滞血瘀。胃病日久,迁延不愈,气血阻滞胃腑;或术后伤络损脉,瘀血内生,胃失濡养;或情绪不畅,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可致胃痛发作、嗳气痞满等症产生。《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云:“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

5.阴虚火旺。恣食肥甘辛辣,饮酒过度,蕴湿酿热,日久不愈,灼伤胃络;或气滞血瘀,病邪留滞,瘀久化热;或肝气久郁化火。上述原因均可灼烧胃腑,损耗胃阴,胃阴不足而发为胃脘灼痛,口干咽燥、大便干涩等症。

6.外邪伤胃。外感风寒、风热,暑湿、寒湿、湿热,食物中毒等等,亦都可伤及胃腑。

脾为脏,胃为腑,故胃病实证居多。但从临床观察,“慢性胃炎”的病机特点是虚中夹实,其主要原因是犯病后多从西医治疗,服用长时间的消导、消炎西药,犯了中医的“虚虚”之戒所致。

三、“慢性胃炎”的辨证施治
《伤寒论》总以胃气为本,把胃气作为病因病机和疾病的转归。《伤寒论》以胃为辨证要点的有:胃气虚、胃中虚冷、胃气冷、胃中烦热、胃中燥、胃中干、胃中干燥、胃躁而烦、胃无谷气、胃中水竭、胃气不和、胃气上冲、胃中有邪气、胃气实、胃家实、胃脘痛等。《伤寒论》是後世脾胃学说的理论基础,特别是治疗胃家实的大小承气汤、治疗痞证的五泻心汤,是指导后世治疗胃病的纲领性文件。

李东垣著《脾胃论》,提出“土为万物之母”、“治脾胃以安五脏”,根据劳倦内伤、饥饱失常而伤脾胃的临床经验,倡导益脾胃升阳法,实为“温补派”的师祖,他的“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为后世治疗胃病开创了新的领域。但他详论脾阳,略於脾阴,临床不可概用升阳之法。

清叶天士在论述胃阴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他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到民初,唐容川著《血证论》,脾阴的理法方药臻于完备,唐氏认为,脾阳主运化,脾阴亦主运化,如釜中煮饭,釜底无火固不熟,釜中无水也不熟。他列举了脾阴不足的种种表现,提出若脾阴一有不足,则损及他脏,变症丛生。《临证指南医案》、《血证论》补充了中医脾胃理论的完整性。至此,中医的脾胃学说已达到治无偏颇、得心应手的境界。

总结前人的经验,目的是启迪后学。笔者以中医脾胃理论为基础,解释散乱的西医“慢性胃炎”,实有杀鸡使用牛刀之感。因为西医是从大到小,越研究越细,专门钻牛角尖的学问,属于解剖医学、微观医学。而中医是由小到大,越研究越深,提纲携领,属于整体医学、宏观医学。西医学习中医,可收到纲举目张的效果,而中医学习西医,可以收集更多辨证的基本素材,明确解剖的部位和方向。
结合临床病例,探索胃病病机,不外食、湿、痰、火、瘀、气、虚七因故治则有清、化、下、和、补五法。具体展开,则有以下八种,为便于记忆,就称为张氏胃病八法吧。

1、消食导滞法
适用于食滞胃脘。证见脘腹胀满或疼痛拒按,嗳气吞酸,或呕吐酸腐食物,常有矢气、泻泄,舌苔厚腻,脉数有力。证属食滞胃脘,中焦气机受阻。治宜消食导滞,降逆和胃。方选保和丸加减:神曲、山楂、莱菔子、陈皮、茯苓、连翘、半夏、厚朴、麦芽。
病案举例:张姓,男,23岁,某日晚饭食肉饼过量,随即睡觉,次日觉饱胀,无食欲,时打饱嗝,有酸腐气味,大便稀薄,小便短少发黄,舌苔黄而厚腻,脉数有力。证属食滞挟热,用保和丸加减神曲15、焦楂15、炒麦芽15、陈皮10、茯苓20、半夏10、厚朴10、黄连6、苍术10。一剂知,二剂痊愈。

2、清胃降逆法
胃火炽盛而见胃脘灼热疼痛、口干而苦,口渴喜冷、消谷易饥,胃中嘈杂,痞满,呕吐泛酸,食入則吐,或口臭,牙龈肿痛,或牙龈溃疡出血,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治则:清胃止痛,降逆通便。酌选大黄黄连泻心汤、清胃散。重则大便干结,数日不行,以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泻下通便
病案举例:赵某,男,35岁,因患牙痛就诊。诉一上火就上牙肿痛,其人体胖,喜啖肥甘,口臭,舌苔白腻而厚,脉数。用清胃散六剂,患者牙痛愈,且言口已不臭,原有的胃病也好了。

3、清热化湿法
湿热中阻而致脘腹胀闷,头重身困,厌食,恶心呕吐,口苦口粘,腹痛腹泻,口渴而不多饮,舌红苔黃腻,脉濡数。治宜清热化湿,健脾和胃。方选藿朴夏苓汤、连朴饮、甘露消毒丹。此证常常寒热并存,虚实夹杂。笔者参阅泻心汤诸方,可收较好疗效。
病案举例:王某,男,58岁。患慢性胃炎18年,常服三九胃泰等中西药物,时好时坏。近来病情加重,主诉痞满,兼嗳气频作,呕酸吐苦,肠鸣,纳呆,渴不多饮,小便较少,大便溏泻,日3次,观其体胖,面部虚浮萎黄,舌水滑苔微黄,脉滑数。为脾胃升降失和,湿热阻中,而成痞证。以生姜泻心汤加减:黄连6 、黄芩6 、党参10 、茯苓30 、半夏15 、炙甘草10 、生姜三大片、大枣12枚。连服6剂,痞消胃开,食欲大振,嗳气呕酸等证均轻。依法调理3个多月,体力如常,病获痊愈。

4、疏肝和胃法
肝胃气滞为临床胃病所多见。患者常因情志不畅,郁怒伤肝,肝气犯胃,气机阻滞而升降失常,表现为胃脘胀满,攻撑作痛,痛及两胁,情志不畅时更甚,嗳气频作。或伴有心烦易怒、胸闷太息、咽部有异物感等症状,或口干口苦,呕吐吞酸,饮食减少,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弦数。治则为疏肝解郁,理气和胃。方选逍遥散、柴胡疏肝散(舒肝养胃丸。笔者也常用四逆散合小半夏汤加减:醋柴胡、炒白芍、炒枳壳、生甘草、姜半夏、元胡、川楝子、生姜、佛手。加减法:胃纳不振者,加神曲、炒谷麦芽、焦山楂等;兼见恶心呕吐,可加半夏、竹茹、陈皮等;若因肝火犯胃,致胃中灼痛泛酸、烧心、嘈杂者,用左金丸合金铃子散。

5、温中和胃法
适用于寒邪犯胃型。多因受凉或饮食生冷而致:胃痛卒发,痛无休止,得温则减,遇寒加重,或伴见呕吐清水,畏寒怕冷,手足不温,腸鳴漉漉,喜食热饮,口淡不渴,舌苔薄白或白滑,脉沉迟。治则:温中散寒,和胃止痛。方选良附丸加减:高良姜、制香附、酒白芍、炙甘草、姜半夏、荜茇、生姜。

6、养阴益胃法
肝火灼伤胃阴或因嗜食辛辣,耗伤胃津,引起胃脘隐痛、知饥不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低热,纳减,或干呕呃逆,胃胀不适。甚则噎隔、反胃,舌红苔少或无苔少津,脉细数。应清热生津,养阴益胃。治疗时选用一贯煎、益胃汤。笔者习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麦冬、石斛、花粉、山楂、生地、白芍、乌梅、麦芽、炙甘草。加减法:若烦渴、齿衄,虚火内灼者,合玉女煎加减;若脘痞气滞,加柔润行气药如佛手、厚朴花;大便干结者,加玄参;阴虚而热盛,加生石膏、知母;湿重者,加苡仁、白蔻仁;有瘀滞者,加丹参、当归、桃仁以活血化瘀。此证便秘是因为阴液不足,水少舟停,本属虚证,以养阴增液为主,大黄应当慎用,或可与养阴之品合用。

典型病例: 辛某,女, 30岁,1987年9月18日初诊。 12年前,西医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久治未愈。胃脘部经常胀满痞塞,近因与其夫生气加重。证见胃中灼热疼痛,饥不欲食,口干但不想喝水,舌有辣味,大便干燥,二、三日一行,倦怠无力,消瘦。脉沉细略数,舌质红少津,舌有裂纹,苔少略黄。脉证合参,系中虚火郁、阴亏胃热之证,治以养阴益胃法,予沙参麦冬汤加减。处方:沙参20、麦门冬、清半夏、炒栀子6、丹皮9、青皮9 、生白芍15、石斛30、生地30、天花粉10、生甘草6 ,水煎服。8剂后灼热缓解,口干舌辣等症状均减,原方增减治疗2个月余,诸症消失。作丸剂巩固疗效,半年后复查胃镜,已转为轻度浅表性胃炎。一年后随访,未复发。

7、化瘀通络法
适用于胃络瘀血型。因肝郁气滞或脾胃气虚,日久血行不畅,瘀停于胃络,而见胃脘疼痛,日久不愈,或痛有定处,拒按,或痛如锥刺,或兼见吐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选失笑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五灵脂、生蒲黄、元胡、丹参、泽兰、绛香、九香虫。加减法: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白术、黄精;气滞者加枳壳、青皮、砂仁。若吐血鲜红,用泻心汤清热凉血;出血黯红,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淡脉弱,系脾不统血,可用黄土汤以温脾益气摄血。

8、补脾益胃法
此法主要从气虚、阳虚入手,包含三种情况。
(1)补脾益气:适用于脾胃虚弱证。患者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饥饱失常,使脾胃受伤而虚弱,临床表现为胃脘痞满胀痛,泛酸嘈杂,遇冷或劳累加重,面色萎黃,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或有齿痕,脉沉细。治则益气和中,健脾养胃。选方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笔者常用香砂六君子汤(香砂养胃丸、香砂六君子丸加减:党参、炒白术、苡仁、茯苓、木香、砂仁、陈皮、半夏、麦芽。若食后脘腹胀甚,可加内金、佛手;若泛酸重者,配用左金丸;脾虚便溏甚者,加山药、莲子肉、生扁豆健脾化湿;兼见便黑者,加干姜炭、白及、地榆。
(2)温阳理中:脾虚日久,或因贪食生冷,损伤脾阳,表现为气怯形寒,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饭后痛减,空腹痛重,四肢清冷,大便溏泻,或下利清谷,或五更泻泄,舌质淡,脉细弱。治宜温振脾阳,方选理中汤(附子理中丸)、黄芪建中汤。笔者常用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桂枝、芍药、炙甘草、饴糖、干姜、大枣,以温脾暖胃,缓急止痛。
(3)升阳益胃:常见头暈眼花、脘腹重坠、进食后腹胀更甚、便意頻頻、气短懶言、乏力,纳呆,或久泻脫肛、脏器下垂,劳倦后加重,舌淡苔白,脉弱。证属脾气下陷,方选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

案例一:岳某,女,60岁,2000年1月3日初诊:有糖尿病史15年,口服西药维持血糖在6~7mmol/L。近3个月来,经常食后胀闷,傍晚尤甚,吃饭不香,大便不爽。服月余中药,仍未缓解。阅所服之方,多以疏肝理气或健脾和胃为治。病人心烦易怒,纳呆乏力,形体消瘦,舌淡,脉弦细。每日大便2~3 次,便质不甚稀但不爽快,便后肛门及小腹有下坠感,应属脾虚胃弱,清气下陷。治宜健脾升提为主。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30 、 陈皮10 、 升麻10 、 柴胡10 、 桔梗10 、 知母10 、 太子参25 、 白术20 、 茯苓15 、 木香10 、白芍20 。水煎分二次服。2000年1月7日二诊:病人诉服前方四剂后, 觉脘腹畅快,下坠感消失,但仍时感乏力,咽干。药中病所,仍以健脾升清为主,兼疏肝益阴,处方当归12、 白芍25、 太子参25、白术20、茯苓15、 枳壳20 佛手15、桔梗15、甘草7、姜黄15。六剂,水煎日二次分服。病人服后,心烦咽干等症状显著缓解,体力有明显增强,血糖较为稳定。续用前方加减,巩固疗效。

案例二:张某,男,37岁。十年前发现有浅表性胃炎,近来饮食懒思,体倦乏力,大便稀溏有泡沫,日2次,且恶寒怕风,常患感冒,舌淡而苔白腻,脉濡细无力。服中西药物罔效。为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脾胃不足,影响肺气也虚,治当升举脾阳,胜湿和胃。使用升阳益胃汤原方,6剂后饮食倍增,再服6剂,诸证若失。加减调理两月余痊愈。

四、治疗慢性胃病的几点体会
《慎斋遗书》认为:“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一失。何以言之? 脾胃一伤,四脏皆无生气,故疾病日多矣。万物从土而生,亦从土而归。‘补肾不若补脾’,此之谓也。治病不愈,寻到脾胃而愈者甚多”。笔者积32年中医临床经验,深信于此。他脏之病,尚寻后天之本,何况本脏?然五行有序,阴阳有别,生克制化,至理存焉,故治胃而不但求于胃也。且西医之胃炎,不等同于中医之胃病,宜辨证而施治,此之谓也。

1、胃以通为顺,以降为和。东垣曰:胃与肠更实更虚,故满而不能实(揣其意,未引原文)。故仲景师有辛开苦降之法,五泻心汤疗心下诸痞,用之得法,可收桴鼓应声之效。今医刘渡舟深喑于此,其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主要就是活用五泻心汤。余1996年在北京参加研讨班时,曾遇一来京访友韩姓老乡,余直言曰:君有胃病,已经数年。问何以知之?余曰:刚到时曾闻呃逆两声,近前握手闻口有异味,君之面部亦显胃病颜色,故敢断言。其人惊诧不已,说得胃病已十几年,胃切除二分之一,给医院做了不少贡献,但至今仍痞满不能吃饭。其人求治,诊其脉弦,舌淡红苔黄厚腻,与半夏泻心合旋覆代赭石汤加减,嘱其到家即服,必有显效。其人将信将疑,认为胃病既久,只能慢慢调养。两日后接其电话,说药有神效,一付下肚,连放几个响屁,就痛快了许多,而且食欲大振。嘱继服六剂,以香砂六君子丸善后,疾病若失。

2、用药勿过用苦寒,避免损伤胃气。苦寒败胃,仲师早有明训。观东垣之法,叶氏之方,或甘平甘温,或甘凉濡润,绝无长服大苦大寒之例,盖不可更伤其已伤之胃矣。即使必须使用苦寒之味,亦应中病即止,不可久服。余喜用左金丸治吐酸,但发现其短期疗效较好,长服却无功效,道理也在于此。

3、关于“治胃要治脾”和“治胃要治肝”
治疗胃病,常与治肝、治脾相联系,临床中脾胃不和、肝胃不和的症状的确大量存在。因此有很多专家权威推出“治胃要治脾”和“治胃要治肝”的经验,这是难能可贵的。但必须明确指出,表现为脾胃不和、肝胃不和的“胃病”,已不是中医概念中的胃病,而是中医的脾病、肝病,温脾阳、升中气,疏肝气、理肝郁都是脾肝本脏的治法。“治胃要治脾”和“治胃要治肝”,是针对西医胃病的概念提出的,作为一名中医大夫,在标本问题上不能糊涂,这也是区分中西胃病的关键所在。笔者开篇就说西医“慢性胃炎”的散乱性,其实西医本身不觉其散乱,是中医要以五脏六腑与之响应而显其散乱的,其他病也是如此,这是中西医不能结合的基本原因。西医的固定模式,迫使中医思考西医病名。怎么办?我的理解就是:治胃要治脾,必有脾不健运、脾阳不振之征;治胃要治肝,必有肝气横逆或者抑郁之候。见是证方用是药,如此而已!其实中医具有最大的灵活性,试想,如果让西医适应中医的病名,不知会乱到何等程度!

4、胃病的预防
经曰:“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故无论脾胃自病,还是它病损伤脾胃,都应引起重视。更为关键的是无病早防,“不治已病治未病”。
胃病的预防,关键在于“飲食起居”。有人概括为“节饮食,调五味,和情志,适寒暖”四句话是有道理的。胃病不是危疾,完全可以根治,但有些人吃了半辈子药也治不好胃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东垣语),饮食不节,起居无常。
东垣《脾胃论》有“脾胃将理法”,总结起来不外忌淡渗利尿、忌大咸大辛、忌过寒过热,“宜温暖,避风寒,省语,少劳役为上”,一句话就是:“勿伐生生之气”。此应为预防胃病大法,写出来与胃病患者共勉。

胃胀气,中医教你按摩一个穴位缓解

来源:古方中医网发布时间:2014-09-30

胃胀气可能是很多人都曾经出现过的一个毛病,当然老人可能会多一些,一般发生在早期或者吃晚饭前后,一个劲的打个,让人很不舒服,那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那么你平常不妨按摩一下穴位,坚持一周以上就可见到明显的效果。

胃胀气的时候往往吃不下东西,或者勉强进食,久之会出现身体消瘦,精神抑郁,甚至神经性头痛和胸闷等症状,对身体损伤很大。除了吃药缓解以外,穴位的按摩也有很好的疗效。

四缝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用穴。它不是单一的某个穴位,而是四个穴位的合称,分别位于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第二指关节相交处的横纹中点。四缝原本被医家用来治疗小儿消化问题,后来证实,成人使用四缝治疗消化不良效果也非常好。按摩时,采用坐或卧式,一般选用拇指或中指,以指腹按压穴位,以自觉稍痛为度。每日进行2—3次,坚持一周即可缓解胃胀、胃痛、消化不良的症状。另外,中脘穴也是治疗胃肠疾病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央,大约在肚脐往上一掌处。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按摩、拔罐、艾灸颤中、足三里、阳关、肾腧、阳关等穴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