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记 19 :如何健脾

 frank仁心 2023-01-27 发布于湖南

2010 年 10 月 9 日,江苏王国栋问我 :“请问一下,如何健脾呢……不好意思,对中医只是老师上课讲讲,连入门其实都没有……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学中医。”

说到健脾的问题,我们先要来了解脾的功能,以及脾和五脏六腑的相互关系。脾主土,主运化。这运化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指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另一方面是指对体液的代谢作用。因为人体生命的维持,得有食物营养物质的不断补充,但这食物营养物质的摄取又有赖于脾的健运。所以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充分说明了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中医,说到脾,总是把脾和胃一起讲。因为脾和胃是一对互为表里的关系,都处于中焦。“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这就是脾和胃之间的相互关系。脾的运化和胃的受纳,是脾针对胃来说的,也就是说胃是负责把食物装进来,没有脾的运化功能,食物的营养物质就不能消化吸收和利用。脾的升和胃的降,是指身体气机运动的一种形式,气的上提和下降,必以中焦脾胃的升降为枢纽。因为脾胃有上述的相互关系,所以就常常把脾和胃合起来讲。在治疗上单一的治脾和治胃也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肝主疏泄,这疏泄就是指肝能对一身气机起到调理作用。肝和脾的关系很密切。脾主运化的功能正常,得有肝的疏泄,也就是说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了,肝气才能升发,脾才能运化,脾气才能升发。临床上,脾胃病有 85% 都要考虑到肝的疏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是有社会属性的,人在社会活动中肯定会有很多想不开的事,会让人的情绪压抑,人的情绪压抑了,首先最大的表现就是没胃口,不想吃东西了。很多人都说“生气啊,气都气饱了”,这种情况就是人的情绪压抑了,影响了肝气的升发,从而影响了肝的疏泄功能,导致了“木不疏土”(脾胃的运化功能,得靠肝的疏泄,如果说肝气不疏,人体的气机就会不畅,首当其冲的就是脾胃的问题)。所以在临床治疗脾胃病时,肝的疏泄问题必须去考虑。著名的健脾基础方“六君子汤”,方中用到陈皮,就是为了疏肝理气。另两个名方“小柴胡汤”和“逍遥丸”,从组方上来看,前者用于脾虚肝郁化火的病机很对证;后方则是健脾疏肝的代表方。脾胃能否健运,肝的疏泄功能是否正常,这是非常关键的。

如果说肝的疏泄太过,脾胃的运化功能就会过强,肚子常常会有饥饿感,老是想吃东西。对于这种常常肚子饿,很多人总觉得是胃阴虚,治疗上一味去补胃阴, 有时有效有时无效,主要的原因在于没有认识到肝气太强,疏泄太过,过度消耗了阴血,胃阴才会虚。所以治疗上清胃养阴只是治病之标,真正的根本还是在于肝气太强,气化太过。比如糖尿病人,有些医生也认为是胃热阴虚,拼命去清,到头来因为长期吃凉药,耗损了脾肾之阳,糖尿病没有治好,这是临床治疗上非常常见的错误。功能太过,消耗的物质基础也就加大,这是现代某些中医不求医理、套方治疗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肺主气,李东垣曰 :“脾胃一虚,肺气先绝”,临床上脾肺气虚常常并见。东垣所创的“补中益气汤”取人参、黄芪两药为主,意在大补肺之气,肺气足则全身之气有所主,才能下滋于肾。风木闭于地,则肝不疏泄,所以加柴胡、升麻两味风药, 以取风性之上扬,让气能更好地上达于肺。从李氏对本方的命名来看,虽说是补中益气汤,但从整个方来说则是大补肺气为主。气为阳,主升。气足了才能升,“脾主升清”,所以说气足了脾的运化才有所主,清气才能得以升发。自李东垣后,后世的医家对于健脾胃也总是以补气药为主,“四君子汤”系列方剂,是取人参为主药,这一思路也是来于李氏。

肺主清肃,肺清宁则五脏之阴得养,《理虚元鉴》说到“阴虚统于肺”,临床上肺胃阴虚也常常并存。气为阳,阳主升,肺气足则脾气得升,“清阳走四肢”人才能四肢轻健有力,活力充足。所以临床治疗上的很多名方,比如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升陷汤等,总是以参芪为主药,大补肺气以运中焦。苓术等脾药放在次要地位,无非是去湿以使清阳升得更有利,清阳能更好地走于四肢。平时一个身体强健之人,受寒湿后会觉得四肢困乏无力,本人常嘱病人吃几小包午时茶颗粒,和胃祛风化湿,就会感觉精神好起来,有力气。不是说午时茶是补药,无非也就是为了去湿解表,湿去则阳得升,表解则肺得宣发,通过肺把清阳之气布于全身。肺主治节, 不仅仅是对身体水湿的调节,同时对脾升胃降也起到调节的作用。肺主治节,主要是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得到体现的,肺的宣发可以促进脾的升清,肺的肃降可以促进胃的降浊。然肺的宣发有赖于肺气的充足,肺的肃降有赖于肺的清宁。

气虽为阳,主升。但是人一身阳气的根本在于肾阳,气如果说虚到一定的程度, 就会转化成为阳虚。此时病人除了神疲无力等气虚症状以外,还会并见四肢冰冷、夜尿多、大便溏(严重的水泄),这种情况就是肾阳虚的表现,治疗得在健脾胃的同时加温补肾阳的药,比如补骨脂、炮附子等药。单一的还用补气药不会有什么很好的效果。对于这种肾阳虚明显的脾虚不运化的腹泄症,补中益气汤禁用。因为阳虚之人再用风药,会动摇下元的根本。治疗得健脾温肾,再加固涩药,比如用石榴皮等来治。如果说用补中益气汤来治,特别是对于一些老年人,弄不好会引虚阳暴升,可能会脑出血。

肾为先天之本,是人体阴阳的根本。脾胃虚寒(如见吃点冷东西就拉肚子、五更泻、遇寒则胃痛等),是命门火弱不足以温脾阳,治疗当健脾温肾,要把肾阳温补足了,脾的运化功能才能正常,代表名方“附子理中汤”就具有健中温下的作用。脾胃互为表里,治脾不等于治胃,《内经》所说“肾者,胃之关门”,说明了胃的受纳功能和肾的关系很密切,比如肾虚便秘,会引起胃的通降不利,从而影响胃的受纳功能。但清朝的傅青主说肾为胃之关门,是以前抄书抄错了,正确的应是“胃为肾之关门”,这话也有理。人之一生,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脾胃败坏则百药难施,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也是正确。本人认为《内经》中的“肾为胃之关”是正常的。傅青主通过临床治疗提出了“胃为肾之关”,是对《内经》理论的补充和完善。

脾为太阴湿土,最怕湿,所以说到健脾药,用得最多的是白术,主要在于去湿。但对白术的炮制不同则有很大的药效差别。本人从临床治疗上来观察,生白术主要作用在于生津,炒白术才在于健脾。病人可见大便前面拉出来很硬,后面的是溏稀,严重是水泄样的,不能用生白术,一用生白术就会成为水泄样大便,并且不好止。而见大便干结,又没有见阳明腑实证(大便硬结,几天不排,肚子按痛,傍晚发热),主要的原因是脾虚胃强(脾虚不能为胃行津液),用生白术的效果非常好,我见这种情况出来,一般重用生白术 30g 以上作为主药来治,效果很好,一般吃一两天,大便就通畅。

见到阳明腑实证的,内热太强了,必会消耗人体的元气,中医称为“大火食气”。我们感冒发高热了,天气太热了,人都会觉得没力气,四肢困乏无力,这就是太热了,消耗了人体的元气。治疗得用“承气汤”以去实热,热去了才能保住元气啊。所以以前的中医先贤将这种治疗方式称为“急下存阴”(大热会消耗津液,同时也在消耗元气),从健脾的角度来说,是“急下保气”。脾的运化得有气作为基础物质, 但气为阳,没有阴,脾一样不会运化。因脾为太阴湿土,最怕湿,所以一直以来对于脾气(阳)虚的论述很多,对于脾阴虚方面讲得很少。从阳明内热的临床上来看,虽说大便通了,内热得解,但病人还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会没有什么胃口,吃了也不太好消化的症状。这有胃阴被灼伤的病机存在,但胃只是主受纳,运化还是得靠脾。对于这种情况,健脾得考虑到脾阴了。在健脾补气的基础上,得再加些生山药等养脾阴的药来治,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本人对于内热去后的脾胃调理,用六君子汤加生山药、北沙参、玉竹等药来治,效果还可以,一般一两剂药下去,病人就会觉得胃口开,有力气起来。

对于脾虚不运的病人,很多人会用六神曲、山楂等助消化药来治。要知道脾气、脾阴才是主脾之运化的根本,脾气足了,脾自能运化,不是说动不动就是一路的助消化药来猛下。我见过很多消化不良的病人,吃饭以后肚子会顶得很不舒服,有人肚子长期的胀,一把脉都是虚弱无力,一问都说有四肢困乏无力等脾气虚的表现, 很明显。但一看前医的药方,还是一路的理气消导药。这种情况是脾虚不运化,治疗不在于用助消化药来消导,而在于健运脾胃。大剂的人参、白术一下去,肚子反而不胀了,吃东西也不会顶了。关键在于脾的运,不健则不能运,这是关键。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会造成脾胃的不运化,就是肝寒证。肝藏血,内寄相火。人的情绪、血瘀等都会消耗肝之阴血,因此肝中的相火常常会上冲,所以很多人只会去考虑到肝阳过旺的一面。其实从临床上来说,肝寒证也常常见到。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家都有冰箱,过吃冰冷食物先伤脾阳,再伤肾阳。抗生素的乱用、清热解毒类中药的乱吃,都会使阳气受损而不能升发,肝性是升发的,阳损不能升发了, 肝性受到了抑制,同时也会伤了肝之阳气。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疝气痛”就是很明显的肝寒症。因为肝之经下络于阴器,肝寒不能升发了,寒气下凝于阴器则痛,要用荔枝核、吴茱萸等药来治。肝之阳被伤不能升发,脾土就得不到肝木的疏导,以致脾不运化。这种病人常常见胃脘部痞胀、消化不良、嗳气(打饱嗝)、肠鸣,上述的症状以下午过后到晚上加重,吃生冷的东西会加重。有些医生会以为是肝气郁滞,以疏肝理气药加消食药来治 ;有些医生会认为这是脾肾阳虚,用温脾法来治, 常常没有什么很好的效果。其实这就是肝寒证。

《伤寒论》中讲到了“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食谷欲吐,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讲到了本方用于厥阴、阳明、少阴病。我们从吴茱萸汤的组方来看,其中的人参、生姜、大枣就是一个补气温中的基础方,而吴茱萸则是一味很好的温肝药。

中阳虚了,必会影响到体液的代谢,从而生痰湿,湿气上冲于头以至于头痛主要的病理产物是痰湿,不论是厥阴、阳明还是少阴病,其病理产物总是痰湿为患。阳虚生湿痰,湿痰为阴邪,又抑中阳,从而导致了中阳虚,脾不运化,形成恶性循环。

治疗的关键在于去中焦之湿寒,湿寒一去,脾阳得升,才能运化水谷。本人治疗肝寒所致的脾虚不运,必以吴茱萸汤为基础方来加味治疗,效果理想。2010 年冬天, 有一老妇,因其媳妇孝敬,弄了好些西洋参和铁皮枫斗,研成粉末吃(现在杭州金华等地很多人都这样吃,说是补身体),吃了 2 个月,病见腹胀,食后胃脘痞满,口吐清水,大便溏稀,不时干呕嗳气,神疲无力,舌淡黯多津,脉沉细弱。我是第 3 个为其诊治的中医了,见第 1 个中医处方,是“四逆散”加消食药为治,其中槟榔用到 15g,病人自诉这药服后腹胀更严重 ;第 2 个中医的处方以附子理中汤为治, 病人自诉服药后力气稍好转,大便稍转成形,但还是稀。我开方 :党参 30g,干姜20g,吴茱萸 10g,炒白术 15g,炒苍术 20g,茯苓 30g,陈皮 15g,半夏 20g,炙甘草 10g,厚朴 10g,杏仁 5g,生大黄 1g。一剂。第 2 日病人来复诊,自诉药后 2 小时就觉得全身开始清爽,连着几餐来肚子很舒服,已无呕逆之象。再开处方 :党参30g,干姜 15g,吴茱萸 5g,炒白术 15g,炒苍术 20g,茯苓 20g,陈皮 15g,半夏

10g,炙甘草 10g,厚朴 10g,杏仁 5g,生大黄 1g。10 剂。前天带她媳妇来找我开膏方,说其身体已无任何不适。

肝寒致脾不运化的病证临床很多见,只因为对于这一病证论述的人较少,很多医生也只会套方治疗,不太去深研医理,所以临床中医师大多不太注重。从临床上来看,对于肝寒证的脾不运化,必须加用吴茱萸一药,用量一般为 3 ~ 10g,视病情而定。单纯温中,常常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心主血脉。对于脾胃病的论治,很多人不会考虑到心。先贤曾说过:“暗耗心脾”,指的是人长期的思考,会慢慢地耗伤心脾,名方“归脾汤”就是心脾两治的名方。叶桂提出“久病入络”,长期的胃病,会使胃络受损,现在很多报道“丹参饮子”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就是从心主血脉的功能来治疗胃病。长久性的脾肾阳虚的胃痛,单纯通过健脾温肾的治疗效果不明显,在此基础上加入当归,效果就可能会大大增强。有时对于脾肾阳虚的胃病,开始治疗没有什么效果,加一味桂枝温心阳,达到补火生土的目的,效果也就立刻明显起来。心为火脏,火能生土。很多人总是认为“火”就是指命门之火,这是很片面的。

胃病,很多情况下不是胃的问题,从中医理论上来讲,主要还是脾的问题。胃主受纳,只要能吃,就说明胃是好的,但吃了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这就是脾不运化的原因了。这种情况的胃病,不论西医的胃镜查出来是怎样一个情况,总得以健运脾为主,哪怕是胃镜查出有糜烂性胃炎的,也只是在健脾促运化的基础上酌加些黄连、黄芩等药来去胃中之湿热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比如说电子胃镜的图片中显示,胃整体的颜色淡,这是脾阳虚 ;色红,是胃热(如果色红同时见大便先干后稀,这是脾胃不和,脾弱胃强);有的是胃的整体色淡暗,同时又有些红点,这种是脾阳虚,又有血中伏热,治疗得温肾健脾加以清血热 ;胃体暗红,同时见反酸、有烧灼样的感觉,这是湿热为患,必须用黄芩、黄连等药来清热燥湿; 胃体暗红,同时还常常上火,吃后有想吐的感觉,这种是寒热错杂的病机,得从半夏泻心汤的思路来治。

现在中医界对脾胃病治疗存在很多误区。很多医生认为药中加消导药就是健脾胃,比如一个气血两虚的妇科病人,很多医生多是以四物汤为基础方来治疗,酌加三五克砂仁或者神曲,说是助消化。其实一个脾胃虚弱的人,消导药是不太好用的。脾胃健运自然能消食,一个脾胃虚弱的人,乱用消导药,更伤元气,只会加重脾胃的虚弱,本人治疗脾虚失运、消化不良的病人,多是从参、芪、术来补,这就是中医学所谓的“塞因塞用”,遇上严重的消化不良才会加谷芽、麦芽,而不会去用耗气副作用大的山楂等药。

对于脾升胃降,片面地认为应辛开苦降。临床上对于辛开苦降,主要用于脾虚不化湿,要有明显的湿才用辛开苦降。湿不严重的,还得考虑到胃阴。脾气补足能运化了,自能升清,所以辛开药得少用,否则辛药耗胃阴会使胃气更不下降。很多嗳气严重的胃病病人,使用辛开苦降的治疗方法要注意,要时时顾及胃阴,本人治疗一些病情复杂的脾胃不和,用辛开苦降的同时会酌加一两味甘润之药以养胃液。叶桂对胃的润降论,是很有见地的。

对于脾胃病的治疗,《黄帝内经》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只是阐述了脾胃的生理功能,并且有论无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提到白术、茯苓、甘草等药的配合使用,人参、干姜、甘草等药的配合使用等,可以看出治疗脾胃病用药的雏形。后来的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把脾胃病独立出来,对治疗用药有所补充,但还没有形成一整套的体系。直到金元时期名医张元素,宗《黄帝内经》,吸取华佗的五脏学说,提出了五脏论治的用药规律,对脾胃病论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张元素的弟子李东垣,因为当时连年的战乱,人们的精神、起居、饮食等因素对脾胃功能有极大的损害,因而著成《脾胃论》,使脾胃病论治形成一整套理论和治疗体系,但李氏主要也只是阐述了脾升清的一面。直到清代叶桂,在缪希雍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胃阴学说,这才使脾胃病的治疗基本完善。

先贤对脾胃病的论治大体已备,但现在中医继承不足,在临床治疗上,要么片面侧重脾,要么片面侧重胃,其他原因引起的胃病,更是很少人去注意。有的学者通过现代科学的研究,比如对幽门螺杆菌的中医治疗等,看起来是对脾胃论治的补充,但理论上很片面。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这种脾升胃降的对立统一,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只有正常的升清才能有正常的降浊。脾不升清,清气在下则会拉肚子 ;胃不降浊,浊气在上,则会出现呕吐、头闷等。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则是指人身体的整个消化吸收功能。先贤谓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可以说脾胃是人离开母体后生命维持的重要保障。正如刘炳凡前辈所言 :“脾胃是人体的发动机。”

然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通过五大系统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而维持正常的生命功能。所以要治疗脾胃病,不仅仅从脾胃局部来治疗,还应从人的有机整体性来综合考虑,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