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胃对药摘抄

 循天园 2015-10-29
对药组方,二药相伍,或三四成组,药精不杂,方简效宏。加减化裁,不落窠臼,此真非临证不足以明其理,非读书不足以洞其奥,非推敲不足以活其法!
柴胡、黄芩
柴胡苦平入肝胆,调运枢机,畅郁阳化滞阴,“去肠胃中结气”,推陈致新。黄芩苦寒入肝胆,清热降浊,泻火解毒。二药相伍,一升一降,转燮阴阳升降之枢纽,从而升不助热,降不郁遏,进而平调脾胃之气机而助纳运。
黄连、干姜
黄连泻火解毒,清热燥湿,有厚肠止泄。干姜温脾阳除里寒而主湿痹下利。二药寒热并施,辛开苦降,共达泻热消痞、健胃厚肠之效。
藿香、佩兰
藿香芳香醒脾开胃,化湿辟秽浊,且能和中以止呕。佩兰宣湿化浊,祛胃中陈腐之气。二药合用,相得益彰,化湿辟秽、醒脾开胃之力倍俱。
升麻、苍术
升麻质轻味薄,引脾气上腾而升举清阳,且善于清解热毒。苍术质重味厚,导胃气下降而兼具燥湿运脾之功。二药相伍,升清泻浊,和脾胃之喜恶而振生化之机,颇具起痿振颓之功。治胃腹胀呕呃之气机交痞、清浊困厄者。
香附、苏梗
香附辛散肝气郁滞,解气郁而理气止痛。苏梗擅长疏肝解郁,行气宽中,能宣通上下气机,“凡顺气之品,此为纯良”。二药相合,理气和胃,行气消胀之功益显。
百合、乌药
百合补中益气,和养百脉,安神益气,补脾清肺,去邪热而安脾胃。乌药功善顺气开郁,散寒止痛,畅达胸腹气滞。二药相合,润养不碍滞,解郁不伤阴,合于“胃宜润则降”之理,共奏益肺养脾、疏郁调中之效。治疗气郁化火、热积中脘之胃痛。
枳壳、白术
枳壳,苦辛而凉,破气以消积,开胸宽膈为之长。白术健脾消谷,然“其性颇壅滞,宜辅之以疏利之品”。二者攻补合用,缓急同施,共奏健脾开痞结之功。临床时,活用二药之比,如脾气弱时则重术而轻枳,使气旺则不滞;脾胃气滞时则重枳而轻术,使气畅则不耗气。
白芍、白术
白芍养肝血以柔肝止痛,兼能酸敛止血。白术健运脾气以振奋脾阳。二药合用,调和肝脾,以白术先安未受邪之地,白芍敛肝,则木不克土,土安木健则诸症可调。治疗肝脾不和之腹胀脘痞。
升麻、生石膏
升麻性凉,清郁毒,解胃热,为疮家之圣药。生石膏性大寒凉,然凉中带透达之功,善清胃腑实热。二药相合,升散而不助火,闭遏而不瘀滞。
白术、生黄
白术补脾气而化湿止泻,运脾致津液而通便。《本草正义》谓白术“能振动脾阳,而又疏通经络……且以气盛者,疏行迅利,本能致津液通便”。生地黄养阴清热凉血,润肠通便。二药健脾与养阴同功,运津与清热共用。治脾胃气阴两虚兼有虚热之老年人便秘。
细辛、吴萸
细辛启肾阳,散寒结,入肾更可直驱阴寒。吴萸暖肝而直驱中道以散寒止痛。东垣云:“浊阴不降……泻痢,宜吴萸治之。”二药合用,共奏激化肾阳、逐脾中阴寒之功。治肾泻时,在健脾温肾的基础上,添此二味激逐,每收效。
旋覆花、代赭石
旋覆花能宣通瘀滞以降气,并具化痰之功。代赭石重镇潜降而下冲逆,泻热凉血。二药同用,一升一降,肺胃并降,肝胃同调,通过“左肝右肺”之气机调和,以至扶胃降逆之效。治痰浊中阻、肝肺胃气逆者,用之“气顺痰自消”而疗一切痰气交阻之证。
龙胆草、生大黄
龙胆草苦寒,清热燥湿。大黄苦寒,清热解毒,推陈致新。二药虽为苦寒,但小剂量服用时反具健胃之功。小苦以健胃醒脾,与大剂苦寒荡涤之功迥异。
白芍、乌梅、木瓜
白芍柔肝养血而能“于土中泻木”,酸敛阴气而无苦寒之弊。乌梅敛肺涩肠,养胃以生津而防肝气横逆。木瓜敛肝和胃兼化湿浊。三药味酸同入肝经,柔敛肝气而兼具开胃益津之功。“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
当归、桃仁、杏仁
当归养血和血,生肌止痛。桃仁活血化瘀。杏仁本虽止咳利气,“补脾胃通行水”,排脓消肿而止痛。三药同施,活血和血,祛瘀行滞,相辅相成。治溃疡病之胃脘痛伴瘀血者。
苍术、山楂、神曲
苍术芳香醒脾,燥湿开滞,运脾辟秽。山楂消食导滞。神曲消中州陈积之气以和胃。三药合用,醒脾以助运,和胃以纳谷,攻虽不在补脾而达运脾之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