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胃同为后天本,临证辨治不可混

 HH老牛 2018-05-26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日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从以上有关论述中可以看出,对于脾胃功能的认识,《内经》多在一起论述。从而反映了脾胃两脏在饮食物消化吸收方面的共同作用,故称其为'至阴之类'。然而,脾之与胃,一脏一腑,一升一降,一阴一阳,脏腑功能不同,生理特性有别。可概括为:升降相因,纳化相合,燥湿相济。正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说:'黄帝问日: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岐伯对日: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帝日:愿闻其异状也。岐伯日: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

因此,脾胃虽同为后天,亦应当区别对待。先生深研《内经》脾胃理论,结合自己几十载临床治疗经验提出:治脾胃病以甘味为主、辛甘入脾、辛苦人胃及治脾当升、治胃宜降、脾胃同治、各有侧重的观点。现将先生治疗脾胃病的用药特点分述如下:

一、补脾养胃,甘味为主

先生指出:甘味属土,为脾胃所主,甘味药既能人脾,又能入胃,这是脾胃用药之相同处。药既有味,又有气,因此,甘味药又有甘温(热)、甘寒(凉)及甘淡之别。其中,甘温热药,补气助阳,脾胃气虚者宜用之;甘寒凉药,养阴清热,脾胃阴虚者宜之;甘淡药补脾渗湿,脾虚湿困者宜之。

脾为湿土,喜燥而恶湿,其气主升,因此,脾病多湿而其气易陷,治当宜甘温(热)、甘淡之品,以达补脾益气,以助脾升,温燥渗湿以利脾运之目的。胃为燥土,喜润恶燥,其气主降,胃病多燥而其气易逆,治胃宜甘寒(凉)之品,清燥润通以助胃降。正如叶天士所谓:'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

同时先生强调:甘温之品,补脾气益脾阳,但脾阴不足又非甘温之所宜,而须甘润之品,滋养其阴;治胃多用甘凉,而甘凉濡润之品,只能益胃阴而不能补胃阳,因此,胃中阳气不足者,亦当用甘温之药补其气益其阳。

因脾与胃生理病理特点不同,故甘温者主人脾,甘凉者主人胃。因此,甘味药主人脾胃,补脾养胃以甘味为主,是治疗脾胃虚弱的基本原则。

二、辛甘入脾,辛苦入胃

辛甘入脾,辛苦入胃,亦是先生针对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而提出的用药原则。先生指出:因辛与甘相合,辛甘化阳,辛甘发散为阳,故辛甘相合,则主升、主动,故人脾。辛与苦相得,辛苦通降为阴,辛苦相合,主降、主通,故人胃。

(一)辛甘入脾

脾主运化,其用在于无形,属阴土,为地气上腾,健行而不息,其气宜升。脾为阴土,体阴而用阳,病则水湿壅盛而阳气易亏,阳气虚,则其气不升,甚则下陷。辛甘之药性多温燥,有补脾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故主人脾。

在辛甘入脾的基础上,对人脾之药先生又作出了进一步的分析说明,指出:辛甘之味又有辛温、甘温之不同。其中,甘温者,气味皆属阳,甘则补脾,温则益气,甘温相合而具补脾益气之功。药如人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等,方如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保元汤等。辛温者又有气味厚薄之分,辛温而气厚者具温阳散寒之功,如干姜、附子、桂枝等,多用于脾阳不足、阴寒内盛之证。辛温之品与甘温之药相伍,则辛散可行甘缓之滞,甘缓可敛辛散之性,缓而不滞,散而不耗,温阳益气效更彰。方如附子理中汤、黄芪建中汤等。味辛而气薄者,有升阳举陷之功效,如升麻、葛根、柴胡等。与人参、黄芪、白术、甘草为伍,益气升阳举陷效更宏,方如补中益气汤、举元煎等。

(二)辛苦入胃

胃者,水谷之海,纳则贵在下行,属阳土,其气宜降。胃气主降,以通为用,以降为顺。胃病则气失通降。辛苦之品,具通降胃气之功,故人胃为主。

针对辛苦入胃的药物特点,对于人胃之药先生结合性味亦作了更加详尽的剖析说明。先生强调指出:辛苦之药又有性温性寒之不同,性寒者又分辛寒和苦寒两类。因胃为燥土,病多燥热亢盛,因此,胃病则辛苦性寒之药为必用之品,药如石膏、大黄、黄连、枳实等,因其气味略异,功用亦不尽相同。如大黄气味俱厚,功专下行,长于通下,对阳明胃腑燥热炽盛而大便秘结者,具有泄热通便、推陈致新之功;黄连之苦寒,因其苦胜,其气主降,善导胃中邪热下行而清热止呕,且兼燥湿之功,为治湿热积于胃腑中之圣药。大黄、黄连虽同为苦寒之品,而大黄主通,黄连主降,二者合用,取其气味之薄,善清无形邪热蕴结于胃而心下痞满诸症,方如大黄黄连泻心汤。枳实则辛苦而寒,行气通降之功胜;石膏辛甘大寒,寒主清热,治阳明散漫之热为优,方如白虎汤。辛苦而性温者有燥湿化浊,宣通降气之功,药如苍术、陈皮、半夏、厚朴等。对脾湿过盛影响到胃而致胃中湿浊停滞、气机郁遏不降者,非此不能除,如燥湿化浊降气和胃之平胃散;消食导滞之枳实导滞丸;涤饮通降之小半夏汤,皆以辛通苦降之品为主。

三、治脾当升,治胃宜降

脾与胃,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升一降,一燥一湿,生理特性不同,临床发病治疗用药亦有别。先生在深研脾胃生理特性基础上,结合自己几十年治疗脾胃病的切身体会提出了'治脾当升,治胃宜降'的治疗思想。

(一)治脾当升

治脾当用温升,是针对脾病气虚不升,甚则下陷的病理特点而言。其用药当以甘辛性温之品为主,方如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

针对脾胃升降相因的生理特性,先生进一步强调:治脾用温升,亦需佐以降胃,以达升降相因之目的。从病机而论,脾虚运化无力,易积湿生浊,脾湿郁滞常影响到胃而致胃气不降受纳失常。降胃常选辛苦通降之品,虽与甘温升脾之药性味相反,但同奏祛湿化浊,恢复脾运之功。正如石寿堂所言 '用药治病,开必少佐以合,合必少佐以开;升必少佐以降,降必少佐以升。或正佐以成辅助之功,或反佐以作向导之用。'因此,在具体应用治脾当温升这一理沦时。可在益气升脾方药中,少佐顺降开泄之半夏、陈皮、枳实之类,疏通湿浊之壅塞,以利脾气之运行。

(二)治胃宜降

先生指出:治胃宜用通降,是根据'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针对胃病多见燥热邪实和气机不降之病理特点而设。但是,所谓通降,并非专指攻逐泻下而言。如治疗阳明腑实证,用苦寒通降之三承气汤;饮食积滞,用消导通降之枳实导滞丸;遏浊阻胃,用燥湿通降之平胃散。其它如降逆夏之旋覆代赭汤、行气通滞之木香槟榔丸、涤饮通降之小半夏汤等方中皆以通降胃气之药为主。

再如胃痛,根据'不通则痛'之理论,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理气止痛;失笑散等加减活血化瘀止痛;良附丸、建中汤之类温阳散寒止痛;平胃散合二陈汤燥湿化浊恢复胃气通降而止痛。

同时,先生指出:有些药物虽无辛通苦降之性,但能消除影响胃气通降之病因,亦是间接达到了通降胃气之目的。是殊途同归之法。

由于脾与胃在生理状态下升降相因,才能共同完成人体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先生指出:在治胃用通降时,亦需佐以升脾。胃失通降,常与脾不运化、积湿生浊有关。如枳实导滞丸,在消导通降方药中加一味白术,一方面可助脾之运化,促使积滞排出;另一方面可防止消导通降太过而损伤脾气,有预防矫枉过正之弊。而单纯降胃之剂,多因病情需要,非急速下达不能解病人之危,但中病即止,不可过剂,过则易致脾气不升而泄泻。如大小承气汤,急下存阴,服用时就须'得下,余勿服。'

最后先生强调:根据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虽有辛甘人脾,辛苦入胃;治脾当温升,治胃宜 苦降的用药规律,但这是针对脾胃分治而言。若脾胃俱病,又当升脾与降胃并用。脾胃同治而有主次之分。如以古方为例,仲景之枳术汤,用白术60克,枳实七枚,以治疗饮浊凝聚于中焦之证,用白术之甘温,健脾利水以助其升,苦寒之枳实,降气行滞以助胃降,脾升胃降则水去痞开。在用量上白术用60克,枳实只用七枚,从组方药量分析,说明本方以治脾为主,治胃为次;又如升阳益胃汤是治脾为主,降胃为次;枳实消痞丸是降胃为主,而佐以升脾;而橘皮枳术丸则是升脾降胃并重。吞酸吐酸,证治有别

胃酸过多是内科常见病证,当今临床多用鸟贝散(乌贼骨、川贝)治疗,收到一定疗效。岂知'酸'之为病,有吞艘、吐酸之别,若不加辨识,一一概丽论,背离辨证论治的原则,难得桴鼓之效。先生以自然之物,天热物易酸腐之实,类比人体,提出:凡嘈杂作酸之病,皆有热,但由于寒凝失于宣通,亦可郁而作热,可知该证虽总属热证,但其病机另有寒热之辨耳。

先生指出:吞酸有凝敛不通之象,属阴,为寒郁作热;吐酸有上涌外泄之象,属阳,为阳盛生热,若参之兼证,前者苔多薄白而腻,多伍以煅瓦楞治之,取其能通郁活血,以治其久结之热,使气血冲和则郁热自解,且瓦楞亦能祛痰,能顾其痰郁,虽不用寒凉之药,却能使热解而酸除。临床上浅表性胃炎常见此证。至于吐酸,可见于消化性溃疡等多种疾病中,舌多红绛,为热证无疑。但此胃热多由肝郁生热影响所致,治当佐金平木,予左金丸。何不直接平肝而以佐金平木,目的在于取法自然制约之功,其效尤佳。实则泻子,方中黄连苦寒,人心经以泻心火清心热,避免心火移热于肺,则肺清肃以收平木之功;同时,黄连可厚肠胃止泻,能兼清胃热。吴茱萸色青人肝味辛,能散肝以防郁滞,使热不郁结,并可引肝热归元,以热引热,为同气相求之意。两药相配,则方拄寒凉以泻肝火,辛开苦降,共收疏肝降胃之效。

总之,吞酸吐酸,证治有别,辨证准确,每有效验。

胃酸过多是内科常见病证,当今临床多用鸟贝散(乌贼骨、川贝)治疗,收到一定疗效。岂知'酸'之为病,有吞艘、吐酸之别,若不加辨识,一一概丽论,背离辨证论治的原则,难得桴鼓之效。先生以自然之物,天热物易酸腐之实,类比人体,提出:凡嘈杂作酸之病,皆有热,但由于寒凝失于宣通,亦可郁而作热,可知该证虽总属热证,但其病机另有寒热之辨耳。

先生指出:吞酸有凝敛不通之象,属阴,为寒郁作热;吐酸有上涌外泄之象,属阳,为阳盛生热,若参之兼证,前者苔多薄白而腻,多伍以煅瓦楞治之,取其能通郁活血,以治其久结之热,使气血冲和则郁热自解,且瓦楞亦能祛痰,能顾其痰郁,虽不用寒凉之药,却能使热解而酸除。临床上浅表性胃炎常见此证。至于吐酸,可见于消化性溃疡等多种疾病中,舌多红绛,为热证无疑。但此胃热多由肝郁生热影响所致,治当佐金平木,予左金丸。何不直接平肝而以佐金平木,目的在于取法自然制约之功,其效尤佳。实则泻子,方中黄连苦寒,人心经以泻心火清心热,避免心火移热于肺,则肺清肃以收平木之功;同时,黄连可厚肠胃止泻,能兼清胃热。吴茱萸色青人肝味辛,能散肝以防郁滞,使热不郁结,并可引肝热归元,以热引热,为同气相求之意。两药相配,则方拄寒凉以泻肝火,辛开苦降,共收疏肝降胃之效。

总之,吞酸吐酸,证治有别,辨证准确,每有效验。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古人认识到,金、木、水、火、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五种基本物质。后来,人们将这五种物质的属性加以抽象化,用以说明整个物质世界。中医学用五行学说解释自然界和人体内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变化。本人稍加汇集简述一下八卦、五行、子午之间的关系,望能对朋友们有所帮助 

    乾:为金,对应头,心脏,督脉,代表人的心理状况,呼吸系统功能。

    兑:为金,对应口,气管,大肠,呼吸系统,大肠功能。

    离:为火,对应目,小肠,心血管系统。

    震:为木,对应足,肝脏,神经系统。

    巽:为木,对应股,肝胆,肝胆功能。

    坎:为水,对应耳,肾,膀胱,泌尿生殖系统。

    艮:为土,对应手,胃,脾胃系统。

    坤:为土,对应股,脾脏,任脉,小腹部(胃肠、泌尿、生殖系统)。   

    天干:甲乙(木)丙丁(火)戊已(土)庚辛(金)壬癸(水)   

    地支:子(鼠)为水,23点-1点胆经胆汁推陈出新;

     丑(牛)为土,1点-3点肝经肝血推陈出新;

     寅(虎)为木,3点-5点肺经新鲜血液输送百脉;

     卯(兔)为木,5点-7点大肠经利于排泄;

     辰(龙)为土,7点-9点胃经旺利于消化;

     巳(蛇)为火,9点-11点脾经吸收营养;

     午(马)为火,11点-13点心经,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未(羊)为土,13点-15点小肠经,利于吸收营养; 

     申(猴)为金,15点-17点膀胱经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 

     酉(鸡)为金,17点-19点肾经,贮藏一天的腑脏精华; 

     戌(狗)为土,19点-21点心包经清理心脏周围的病邪,利于睡眠;

     亥(猪)为水,21点-23点三焦经进入睡眠,百脉休息。  

       亥时(21点)到寅时(5点),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是休息的最好时间。

本文转载自http://user.qzone.qq.com/45083559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