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经胃病

 柴桂苓 2017-01-30
1、阳明

阳明主燥化用事,其所属为胃与大肠。二腑之气以降为顺,以通为用。若外邪传入阳明之腑, 则易从阳明之性而化燥成热。 燥热与积滞结于肠胃, 灼伤津液,壅塞气机,则使胃与大肠之气失于通降下行,形成阳明腑实证。
“胃家实”是阳明病的病机。胃气以息息下行为顺,故“胃家实”即胃气因实邪阻滞而不降。胃为阳土,其气不降,多呈阳热之气亢而向上向外之象。如胃热弥漫于阳明之经,充斥于表里内外,见高热、烦渴、大汗出、脉洪大等症,为 阳明经证;如燥热相结,成燥屎阻结于胃肠,腑气不降,见潮热、不大便、谵语、小便数、腹胀满、绕脐痛、脉沉实等症,为阳明腑证。不论经证、腑证,皆属阳土之气不降。
阳明篇中最发人深思者,是“脾约”一证。原文为“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对此条诸家多以胃强脾弱,脾被约束为解,但说理不透。如以气机升降理论解释,即豁然开朗。本证发于太阳病发汗、泻下、利小便后,亡津液,胃中干燥,虽有胃肠燥热,但毕竟以胃阴虚为主。阳土之气无阴液携恋而不能降,故大便硬,由此又引起了阴土之气的不升。 《素问· 六微旨大论》说“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 ”所谓“常守” ,即升降出入四者互为因果,恋守勿失。脾胃同居中土,为气机升降的枢纽,当其旋转之时,如胃气不能从右而降,则脾气亦不能从左而升。本证即因胃气不降而约束脾气不升,故称为“脾约”证,但病本在胃,故列入阳明病。脾为胃行其津液,可将水谷精微上输于肺,再布于全身。今脾气不升,则胃中水谷津液还由小肠偏渗膀胱,故小便数津液亦不能还入胃中,故大便硬不得缓解。津液偏渗亦使脾脏自身阴液亏乏,故趺阳脉既因胃气不降而脉浮, 复因脾气不升、 脾阴不足而脉涩。 胃气不降是病态的亢奋,故曰“浮则胃气强”脾气不升而津液偏渗,故曰“涩则小便数” 。究其原因是胃强不降致脾弱不升,故日“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 。
胃为燥土,喜润而恶燥,得阴自安。邪侵阳明,多从燥化,表现为胃肠燥、热、实、易伤津液的特点,即所谓“胃家实” 。如“问曰何缘得阳明病” ,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 ” 这里明确指出亡津液后胃肠干燥为阳明病。又如“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
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此为服桂枝汤后汗出太多,表邪虽去,津液却伤,致胃燥化热。至于阳明腑实证更是如此, “阳明病,其人汗多,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澹语,小承气汤主之。 ”阳明病热盛于里,汗出过多,津液外泄,胃燥则便秘,便秘则腑气不通,浊热上扰,见有谵语。若腑热炽盛,津伤严重,灼竭真阴,可出现“目中不了了,睛不和”之危重局面。

①燥热伤津型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满、口舌干燥、烦渴。如第 219 条: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此条文中的腹满乃邪热内盛,胃气不通, 口不仁乃是胃热炽盛津液受灼, 面垢则是阳明经循面, 邪浊熏蒸上犯。方用白虎汤独清阳明里热。 方中石膏辛甘大寒, 清热功能尤长, 入肺泻火, 除烦。知母苦寒而润,泻火滋阴止渴,与石膏合用,可清阳明独盛之热。炙甘草、粳米益气调中,既可使气足津生,又可使大寒之品不致伤中。

缪仲醇医案
治章衡阳。患热病,头痛壮热,渴甚且呕,鼻干燥,不得眠,其脉洪大而实。一医曰:阳明症也,当用葛根汤。仲醇曰:阳明之药,表剂有二,一为葛根汤,一为白虎汤。不呕吐而解表用葛根汤。今吐甚,是阳明之气逆升也,葛根升散,用之非宜。乃与大剂白虎汤加麦冬、竹叶。医骇药太重。仲醇曰:虏剂非六十万人不可,李信二十万则奔还矣。别后进药,天明遂瘥。


②里热燥实型的主要症临床表现是便秘、口渴、发热。如第 215 条: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此条中的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乃阳明胃热,津液干燥,浊气壅滞不行。方用大承气汤下燥屎。大承气汤方中用大黄苦寒,泻热去实,荡涤肠胃,后下其力更峻。芒硝咸寒,软坚润燥,通下燥结。枳实、厚朴重用行气破滞,辅助硝黄,如顺水推舟,使应下之燥热结实豁然而出。四味相合,实为攻下实热,荡涤燥结之峻剂。

黄卿发医案
李 x x,女,45 岁。因腹痛不大便三天,腹部胀痛加重半天,于 76 年 9 月2 日诊。 患者四年前因宫外孕术后经常腹痛便秘, 三天前又上下腹痛, 大便秘结,本村卫生所治疗 2 天未见好转(用药不详)。1976 年 9 月 2 日上午腹痛加重。于11 时许入卫生院住院治疗。听诊肠呜音亢进,x 线透视左中腹有 4 个液平面,其余肠道充气。诊为肠梗阻,用西药保守治疗(药物从略),至晚 9 时 40 分,仍未见好转,要求服中药治疗。诊见舌苔黄厚,脉象沉弦,诊为阳明燥实证,由肠胃气滞蕴热,化燥成实所致。治宜润燥泻热通便,用调胃承气汤加味:大黄 12g,炙甘草 6 克,芒硝〔化服)、槟榔片、柴胡各 6g、白芍、枳实各9g
水煎一次顿服。至午夜解稀便 1 次,腹部胀痛顿减;次晨又解稀便 1 次,腹部胀痛己微。后用四逆散加味调理 1 天,病愈出院。



2、太阴
太阴脾喜燥恶湿,主运化水谷精微与输布水湿,其气以上行为顺。若寒伤脾阳,致脾阳虚弱、运化升清功能低下,则导致寒湿停滞、脾胃升降无权,发为太阴病。就 《伤寒论》而言,太阴病以“脾家”即脾脏的病变为主。太阴病提纲云“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其中最重要的症状是自利。 “自利益甚”是言腹满而吐,食不下等一系列症状,每随下利之甚而愈加严重,足见下利是左右太阴病全局、决定病情发展变化的关键所在,条文重申“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以此推知,即使腹满而吐,食不下,但无自利一症则是否属太阴虚寒证尚应斟酌。就临床所见,腹满而吐,食不下,有属脾与属胃的不同。如阳明腑实证就有这类症状。两者除从这
类症状的自身特点加以区别外,就是以是否兼见下利, 井伴随下利而加重为辨证要点。此因脾为阴土,脾气当升,脾气不升则清气下陷。故《素问·阴阳应象大沦》说“清气在下则生飨泄。 ”脾胃同居中土,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脾土之气不从左升,则胃土之气亦不从右降,其理与胃土之气不降而后脾土之气不升相同。所以太阴虚寒下利多伴腹满而吐、食不下的胃气不降之症。 《素问·阴阳应象大 论》所谓“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即指胃气不降。 《灵枢·阴阳清浊篇》说“阴清而阳浊”胃为阳土,阳土之气不降,故曰浊气在上。不过,太阴病的胃浊不降与阳明自病者有标本的不同,太阴虚寒证是清气不升为本,浊气不降为标,故腹瞒可时减(得温熨阳气暂通则减) ;虽吐,却非食已即吐,虽食不下,亦只是食欲不振,而非不能纳谷。此外,腹痛亦必时轻时重时发时止,得按痛减,而非痛无休止、得揉按更甚。可见此证的关键不在主纳食之胃,而在主运化之脾。故条文说“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显然,四逆辈概括了一切温运脾阳,升清以降浊的方剂。
脾胃素虚, 寒湿内阻, 或寒湿直犯太阴, 或三阳病失治误治, 均可损伤脾阳,以致运化失司,寒湿内聚。中焦气机阻滞,出现中上腹痞满,隐隐作痛,得温按则舒,口淡泛吐清水,饮食减少,食入胀甚, 大便溏稀,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言舌质淡苔白润,脉沉迟而弱。

① 寒湿型主要临床表现是吐、不欲饮食。如第 273 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此条文中的吐为寒湿犯胃,胃气上逆,浊阴不降。时腹自痛为寒湿停滞,胃肠气机不畅所致。理中汤证病机是脾胃气虚,脏有寒邪。脾胃气虚 ,运化无力则不能承受水谷。脏有寒邪则升降乖乱,故见上吐下利而为太阴之主证。理中剂用人参、炙甘草健脾益气,干姜温中散寒,白术健脾燥湿,全方健脾散寒,中焦升降调和则吐逆自止。故为太阴病之主方。

王致让医案
胃痛。王 x x,男,52 岁,农民。1965 年 11 月 5 日初诊。自述胃病已十三年,曾在某医院透视检查数次并经治疗,未见好转。近半年更为加重,痛时胃胀满,胺大加盘,拒按。又经 x 光透视检查,末发现异常。但遇寒冷刺激,就剧烈疼痛,不思饮食,干呕,腹瞒。脉象沉涩迟。辨证系胃院寒气凝滞。治宜温中驱寒,利气止痛。选用附子理中汤加味。处方:党参 15g 白术 9g 干姜 9g 附子 9g 半夏 9g 木香 6g 枳实 9g 甘草 6g 二剂,一日一剂。
11 月 7 日二诊;服一剂药后,自觉胃痛稍减;二剂后.胃痛大减.但觉口干。仍以原方加花粉 6 克,续服三剂。
11 月 15 日三诊:服药后,诸症消失,自觉一切正常。患者要求继续服药,以期根除,以免复发。随将原方改为散剂。处方:
党参 90g 白术 60g 干姜 60g 附子 60g 半夏 60g 木香 30g 枳实 45g 甘草 60g 花粉 30g
共为细末,每日二次,每次 9 克,用生姜煎汤冲服。查访,再未复犯。
此病系平时饮食不节,寒热不适,寒气凝滞,阳弱阴盛,胃胀拒按作病,此是脾胃虚寒之特征。寒邪盛非温不散,阳虚非补不复,夹实不导不通。干姜、附子,温中散寒;半夏、积实、木香,行气和胃降逆止呕,胀满可除。此即《内经》所说: “大气一转,其气乃散”之理。党参、白术、甘草,补气培脾,护胃扶正,起到攻补兼施,扶正不滞邪;祛邪不伤正。加花粉者,以佐干、附之燥,滋阴生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