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适应新常态 抢抓新机遇 谋求新发展

 wwm5837 2015-01-08
     29日上午,中共衡阳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为衡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谋篇布局。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亿龙就我市明年经济工作提出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海兵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2014年是我市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具挑战的一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处理衡阳破坏选举案、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清理历史虚增因素等多重压力叠加的严峻形势,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应对大环境,着力营造小气候,以大建设推动大发展,全市上下呈现出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城乡面貌明显改观、改革开放扎实推进、民生福祉稳步提升、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李亿龙强调,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经济下行压力大,特别是工业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传统产业经济效益不高,不少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占比有待提高;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一些干部为官不为、庸懒散拖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回避,一定要保持清醒认识,切实加以解决。

     会议认为,准确把握和深刻认识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是谋划和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中央立足“三期叠加”阶段性特征,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我们要紧密结合衡阳实际,认真领会和把握新常态战略思想的深刻内涵,认识新常态,把握新要求,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

     会议提出,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明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应对大环境,营造小气候,适应新常态,谋求新发展。继续坚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工作方针,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支撑,以法治为保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力争增长9.5%;财政总收入增长11%,力争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20%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0%、11%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省里下达的任务。

     李亿龙指出,要实现明年经济发展各项预期目标,必须着力要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要抓项目稳增长。要以项目扩大投资,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集中力量抓好400个以上、总投资4000亿元以上、年度投资900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建设;要以项目扩大消费,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要以项目扩大开放,发挥出口的支撑作用。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全力引进一批引领型、支撑型、补链型的大项目、好项目。继续加强开放平台建设,扎实抓好综合保税区、铁路口岸建设和航空口岸申报工作。支持有实力的“雁字号”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要抓创新调结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突出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以上,新建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2家以上,确保全市专利申请量增长12%以上。要突出两型发展,抓好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促进6大高耗能产业节能降耗。要突出园区建设;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金融业、旅游业等,努力将我市打造成为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按照“经营集约化、产销一体化、生产标准化、耕作机械化”的总要求,以“一流转五服务”为总抓手,加快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要抓改革增活力。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扎实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加速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抓好商事制度改革、推进财政制度改革,要通过改革充分释放发展活力和改革红利。

     要抓统筹强基础。做到坚持规划先行、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品质、加强城市管理、注重城市经营。要把发展县域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全面系统地把握县域经济发展规律,在构建特色产业体系上做文章、在加快小城镇建设上下功夫、在夯实基础优化生态上出实招、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上求突破,努力做大做强县域经济。

     要抓民生促和谐。努力促进居民就业、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以为民办实事为抓手,统筹做好教育、医疗、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性住房、社会保障、社会救助、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让百姓生活稳中向好。

     李亿龙强调,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不断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我们必须打破惯性思维,既要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又要防止“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科学认识新常态,辩证看待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

     李亿龙说,党是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也要与时俱进。全市各级党委要自觉遵循经济规律、牢固树立法治思维、不断提高驾驭能力,以制度化、法治化、专业化为方向,不断加强和改善对经济工作的领导。

     周海兵指出,要抓好当前及明年的经济工作,就必须全力稳增长,要通过持续用劲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服务业转型升级步伐、提质发展工业园区、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等手段,继续保持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要继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城市管理创新,全面激发改革创新的动力与活力;要牢牢守住工作底线不放松,不断巩固安全生产工作成果,强力推进“一号重点工程”建设,全力以赴办好民生实事,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周海兵说,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支撑,以法治为保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集中精力、全力以赴稳增长、促发展,保持当前全市上下竞相发展的劲头和态势,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周海兵还就做好当前各项工作作出具体部署。要求全力保障“两节”安全;扎实抓好“三农”工作;积极跑项争资;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抓紧谋划年度工作,细化分解任务,明确推进措施,确保各项工作紧密衔接,确保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顺利推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邓群策主持会议,并宣读2014年度全市综合治理、人口计生、安全生产工作考核情况的通报。

     市领导廖炎秋、谢恒斌、段志刚、罗东海、包昌林、廖茂雄、刘丽华、邓柯、谢宏治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全体在家的副市级以上领导参加会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