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9十大进展10

 水共山华 2015-01-08

发现和探测太阳系 外行星 对研究行星 的 形成和演化,寻找地外生命等具有重要的 意义,因而近10年来发展为天文学研究中引人注目的 一大热点。从 1992 年起人们发现的 系 外行星 大约有 400 多颗。然而,这些系 外行星 几乎都是围绕单个的 母星 天体转动。最近,云南天文台的 双星 研究小组在室女座天区发现了一颗绕奇特双星 转动的 大质量系 外行星 。

这颗新发现的 巨行星 所围绕的 母星 天体名为室女座QS,位于著名的 室女座天区,距离地球157光年,是一颗由热而致密的 白矮星 和较冷的 红矮星 组成的 双星 系 统。虽然现在处于休眠状态,它将在不久的 将来演化成一颗激变双星 。这两颗子星 间的 距离约为84万公里,相当于地球到月球距离的 2倍多,平均3小时37分钟相互绕转一圈。目前,地球上任何望远镜都无法直接分开这两颗星 。幸运的 是,它们绕转掩食导致的 亮度变化为天文学家提供了重要的 信息(如下图所示)。

 

利用云南天文台的 60公分、1.0米和2.4米望远镜对这颗双星 进行监测并结合前人的 观测,研究小组发现它的 食光变信号到达地球的 时间呈现出微小的 周期性变化,由此推断出在距离该双星 约为4.2AU处有一颗系 外行星 。详细的 计算表明该行星 的 最小质量约为6.4倍木星 ,绕转周期为7.9年。这种绕白矮星 双星 转动的 系 外行星 尚属首次发现。可以想象,在该行星 星 球上能看到一红一白的 两个“太阳”高挂天空的 情景是多么壮观!研究小组还发现室女座QS中两颗子星 的 轨道在不断收缩,间距在不断的 减小。由于目前两子星 间的 距离非常接近,当再靠近一点时,红矮星 的 物质会源源不断地流向白矮星 ,并形成围绕白矮星 的 盘状物质——吸积盘,最终将可能会导致新星 爆发。人类在地球上只能在遥远的 星 空中观看到新星 的 爆发,而在这颗行星 星 球上将有机会近距离目睹新星 爆发这一壮丽的 天文奇观!

该成果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以通信快报的 形式发表(Qian et al., 2010, MNRAS 401, L34-L38),引起了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的 高度关注,并以“巨行星 将目睹新星 爆发”为题于2009年12月15日对这一发现进行了新闻报道(http://www./)。随后,多家国内外媒体网站(如欧洲的 阿尔法加利略新闻网、科学新闻网、PhysOrg网和中国科学院院网(中英文版)http://www./ViewItem.aspx?ItemId=64598&CultureCode=enhttp://www./releases/2009/12/091220175321.htm、http://www./news180173732.html、http://www./ky/kyjz/200912/t20091228_2718630.shtmlhttp://english.cas.cn/Ne/CASE/200912/t20091228_49547.shtml等)对此进行了报道。

除这一重要发现外,研究小组依托我国丽江2.4米望远镜所获取的 观测数据,发现了绕白矮星 红矮星 双星 巨蛇座NN和磁激变双星 狮子座DP转动的 系 外行星 。相关观测研究结果在国际著名天文刊物“美国天体物理学报”上以通信快报的 形式发表(Qian et al,2009,ApJ 706,L96-L99;Qian et al,2010,ApJ 708,L66-L68),并在科技部国家科技成果网(http://news./html/n_385749.html)和中国科学院院网(http://www.cas.cn/ky/kyjz/200912/t20091229_2719287.shtml)等国内媒体网站上进行了报道。这些绕双星 转动的 系 外行星 的 发现对进一步研究共双星 系 外行星 的 形成、行星 系 统的 晚期演化以及恒星 与系 外行星 间的 相互作用等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磁激变双星 狮子座DP及其相伴的 巨行星 的 示意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