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0中国天文十大进展05

 水共山华 2015-01-08

密近双星 的 观测研究不仅为了解双星 形成和演化提供丰富的 信息,而且还为探讨各种极端天体物理过程提供了重要的 线索。同时也为寻找各种特殊伴星 天体提供了良好的 机会。近六年来,我们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具有特色的 系 列研究成果,其代表研究结果如下:

1、对重要演化阶段上的 密近双星 进行系 统的 观测和研究,发现一批处于物质交流开始阶段、物质交流过程中、浅度相接和中度相接等处于不同演化阶段的 密近双星 系 统,从观测上直接给出了晚型潮汐磁锁定双星 从分离到相接的 演化进程(如下图所示);国际上首次对小质量比深度相接双星 进行系 统观测研究,发现了一批新的 样本,得到了目前为止宇宙中相接双星 质量比的 下限和相接度的 上限,对相接双星 的 演化理论提出严重挑战!结合轨道长期变化的 规律,提出了相接双星 并合与快速自转单星 形成的 两种演化途径等。这些成果获2010年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自然科学一等奖。

2、研究发现大质量相接双星 正处于以小质量子星 的 核反应时标转移物质的 慢速物质交流演化阶段,并将随着相接破裂而演化成分离双星 ,揭示了与小质量相接双星 具有不同的 演化进程,并发现大相接双星 通常拥有伴星 天体。研究成果被《自然.中国》(nature CHINA)列为最新研究亮点。

3、褐矮星 是质量介于恒星 和行星 之间的 “失败的 恒星 ”,是联系 行星 和恒星 的 桥梁,所以近来成为国际上新的 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对B型亚矮星 双星 HS0705+6700和矮新星 型激变双星 Z Cha进行测光监测并结合前人的 观测,研究小组发现它的 食光变信号到达地球的 时间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由此推断出在距离这两颗密近双星 约为3.6AU和9.9AU处存在褐矮星 伴星 。其最小质量约为21倍和39倍木星 质量,绕转周期分别为7.2年和32.6年。这些发现为研究共双星 褐矮星 的 形成、恒星 的 晚期演化以及恒星 与亚恒星 天体间的 相互作用等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B型亚矮星 双星 HS0705+6700及其相伴的 褐矮星 的 示意图。

4、发现一批密近双星 含有第三或第四伴星 天体,揭示了伴星 天体通过角动量转移要对密近双星 的 形成和演化起重要作用。尤其是发现船尾座V 、英仙座WY和天龙座WW等的 第三天体可能是恒星 级黑洞候选体!目前发现的 20多个恒星 级黑洞候选体都是作为双星 的 一员在X射线双星 中发现的 ,大都经历过公共包层演化。这些恒星 级黑洞候选体与中心密近双星 的 距离通常为几个AU到几十个AU,其形成不经过公共包层演化,将对大质量单星 的 演化和大质量单个黑洞的 形成理论研究提供了必要的 限制!

本项研究近六年来共发表80多篇国际SCI论文,其间有350多篇次的 国际SCI独立引用。研究人员曾获2005年度“国务院特殊津贴”、2006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2008年度首届“中国科学院王宽诚西部学者突出贡献奖”和“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以及2010年度卢嘉锡优秀导师奖等奖励。所培养的 研究生获 “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和“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等奖励,并已入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

研究中,科研人员与波兰等国的 天文学家合作建立了全纬度和全经度线上的 国际双星 联测网;执行捷克和泰国与中国政府间的 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口头或特邀报告;组织《第9届环太平洋恒星 天体物理会议》和《第33届国际青年天文学家研讨班》;参与组织《第11届国际天文学会亚太区域会议》,并于2006年和2009年连续当选两届国际天文学会恒星 测光与偏振专业委员会组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