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4迎来“洋高粱红”进口激增同时宜关注产业安全

 慈溪全媒体 2015-01-09

高粱,作为既可食用又可饲用的经济作物,由于其抗旱、抗涝、耐盐碱的生长特性而广泛分布我国各省,但因经济效益相对低产量呈缩减态势。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我国高粱产量由1990年的567.5万吨降至2014年的270万吨,年均降幅3.1%,而据海关信息网(www.haiguan.info)统计,2014年1-11月高粱进口519.2万吨,全年进口量或将达产量的2.2倍,产业安全问题凸显。

当前,我国高粱进口呈现以下特征:

一、产量缩减以及内外价差拉动高粱进口量增长,2013年后呈激增态势

2001年我国高粱进口量仅有0.1万吨,至2012年以年均48.6%的增速平稳增长。2013年受国内高粱减产价格偏高影响实现进口量107.8万吨,激增11.4倍,占世界高粱进口总量的比重由0.01%急速扩至17.6%(见图1)。2014年1-11月,高粱进口量519.2万吨,增长4.2倍,或将超过日本和墨西哥成为世界第一大高粱进口国。

数据来源:海关信息网(www.haiguan.info

12001-2013年我国高粱进口情况

国内高粱产量缩减以及内外价差是我国高粱进口量持续扩大的主要影响因素(见图2),2009年1月国内市场价比进口价高430元/吨,2013年8月价差高达1668.2元/吨,拉动当年高粱进口量激增11.4倍。

数据来源:中华粮网(datacenter.cngrain.com

22009-2014年高粱国内市场价与进口价对比情况(元/吨)

二、美国和澳大利亚垄断我国高粱进口

由于高粱进口受检验检疫准入许可限制,目前我国高粱进口被美国和澳大利亚垄断。1-11月,自美国进口高粱485.2万吨,增长18.9倍,占同期我国高粱进口总量的93.4%;自澳大利亚进口高粱34.1万吨,下降54.6%,占比6.6%(见表1)。价格上澳粱较美粱高343.7元/吨,此外澳大利亚高粱减产也是影响其进口量缩减的原因。

120141-11月我国高粱进口国家分布情况


进口量

(万吨)

进口量同比

(%)

进口量占比

(%)

进口价格

(元/吨)

价格同比

(%)

美国

485.2

1894.7

93.4

1731.4

-4.0

澳大利亚

34.1

-54.6

6.6

2075.1

-7.8

三、进口省市以东部沿海为主,广东、福建领衔增长

我国高粱进口以东部沿海省市为主,前5进口量合计占比90.6%(见表2)。其中,广东为高粱进口第一大省,1-11月进口量148.3万吨,增长11.2倍,占同期我国高粱进口总量的28.6%;福建紧随其后,进口量134.3万吨,增长7.3倍,占比25.9%。华南地区家禽产业对高粱饲料的规模使用是广东、福建领先增长的主要因素。

220141-11月我国高粱进口主要省市分布情况


进口量

(万吨)

进口量同比

(%)

进口量占比

(%)

进口价格

(元/吨)

价格同比(%)

广东

148.3

1120.7

28.6

1710.2

-12.6

福建

134.3

731.3

25.9

1755.8

-6.1

北京

88.0

533.6

16.9

1760.0

-22.1

上海

55.4

348.6

10.7

1774.0

-20.3

山东

44.3

146.3

8.5

1738.9

-23.1

今年以来,在国内高粱增产的情况下高粱进口持续激增态势,或与玉米替代有关,而传统需求的拉动作用有限。1-11月白酒产量累计增长3.6%,配合饲料和混合饲料分别增长5.9%和6.5%,较上年同期增速均出现明显下滑(见图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32009-2014年白酒和饲料产量情况

在高粱下游传统需求增长放缓的同时,作为主要饲料原料的玉米出现了2010年来的首次减产,MIR162转基因玉米退运影响导致玉米进口量缩减,预计今年玉米供给总量较上年减少约370万吨。作为玉米饲料的替代,尽管高粱饲料存在营养及适口问题,但在价格差距的推动下仍存在一定比例的替代关系。2010年以来国内高粱价格始终低于玉米,2013年高粱减产影响价格走高,今年高粱价格再次跌到玉米之下(见图4),而高粱价格比玉米低100元/吨高粱即具有成本优势。在玉米减产的综合作用下,高粱成为填补玉米缺口的重要产品。

数据来源:中华粮网(datacenter.cngrain.com)、农业部

42009-2014年国内高粱和玉米价格走势情况(元/吨)

高粱进口量激增在补充国内市场缺口的同时或将存在以下问题:(1)国内高粱销售困难。在2013年高粱价格走高的带动下农户扩大了高粱种植面积,但2014年价格下跌后增产并未带来增收,市场普遍反映收割储藏的高粱亟待销售渠道。在国内销售不畅的情况下进口高粱激增加剧了销售困难;(2)进口激增或存检疫风险。近年随着高粱进口急剧增长,假高粱、黑高粱等检疫性杂草以及仓储性害虫大量夹杂(见表3),粗略统计2014年检疫危险的进口高粱达17.4万吨,对我国农业生态安全构成威胁。

32014年我国高粱进口检验检疫风险汇总

报道日期

进口关别

事件

进口国家

进口量

7月28日

江西

进口高粱中发现具节山羊草、刺萼龙葵、疏花蒺藜草、黑高粱等5种检疫性杂草种子,苘麻、秋稷等13种其他有害杂草种子及锈赤扁谷盗1种仓储性害虫

美国

8月11日

福建厦门

进口高粱中检出有毒植物曼陀罗种子以及假高粱、裂叶牵牛、小白花牵牛、苋科的反枝苋、莲子草等十多种杂草

美国

513吨

10月9日

广东东莞

进口高粱中截获六种禁止进境的检疫性杂草:长刺蒺藜草、柱果苍耳、西部苋、假高粱、黑高粱、长芒苋

美国

11月3日

福建漳州

进口高粱中截获3.68亿粒假高粱

美国

5万吨

11月9日

福建厦门

进境高梁检疫性杂草种子严重,还检出裂叶牵牛、小白花牵牛、苋科的反枝苋、莲子草等十多种杂草

美国

1151吨

11月25日

福建厦门

进口高粱查验发现藏匿大量不同生长时期的仓储害虫

美国

900吨

11月27日

广东南沙

进口高粱中检出假高粱、长芒苋等10种检疫性杂草

美国

6.1万吨

12月8日

山东滨州

进口高粱中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北美刺龙葵

美国

1542吨

12月26日

广西防城港

进口高粱中截获检疫性杂草籽西部苋

美国

5.8万吨

数据来源:根据新闻资料整理

11月底我国放开了阿根廷高粱进口,作为世界第二大高粱出口国,阿根廷的加入将推动我国高粱进口来源地的多元化。随着“洋高粱”的大举进入,在国内高粱单产已处较高水平基础上,应加快以拓展下游产品链推动种植产业化,同时以贸易管制为抓手平衡国内外市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