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 长期股权投资与企业合并(三) 考点四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成本法与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成本法与权益法的适用范围
【思考题】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法的,初始计量对应账面价值。 【答案】该说法错误。 【提示】根据谨慎性原则划分为成本法和权益法。 一、成本法核算(见钱眼开) 涉及到的会计科目有: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1.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按照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的成本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2.除取得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外,投资企业应当按照享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投资收益,不管有关利润分配是属于对取得投资前还是取得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的分配。 账务处理: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提示】不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例题·多选题】甲公司于2010年1月1日投资A公司(非上市公司),取得A公司有表决权资本的80%。A公司于2010年4月1日宣告分配现金股利10万元,2010实现净利润40万元,2011年4月1日宣告分配现金股利10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甲公司2010年应确认投资收益0元 B.甲公司2010年应确认投资收益8万元 C.甲公司2011年应确认投资收益8万元 D.甲公司2011年应确认投资收益16万元 【答案】BC 3.投资企业在确认自被投资单位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后,应当考虑有关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发生减值,是否计提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提示】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账面余额-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二、权益法核算 权益法的定义及其适用范围(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 权益法,是指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 涉及到的会计科目有: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权益变动 【提示】成本法核算下长期股权投资没有明细科目的核算。 1.后续计量的核算步骤 第一步骤: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第二步骤: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的确认; 第三步骤:分配现金股利的确认; 第四步骤: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的确认; 第五步骤:期末考虑计提减值。 2.具体核算: 第一步骤: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在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已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将差额计入到初始投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 【提示1】贷方登记营业外收入增加了企业的当期(损益)利润(关键点); 【提示2】在权益法下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按照初始计量的规定,只是由于投资单位初始投资成本与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一致,而需要针对初始投资成本调整,经过上述调整后初始投资成本不变,仅仅影响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账面价值)的改变; 【提示3】针对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仅仅限于权益法核算的后续计量,与成本法没有任何关系,与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也没有关系。
更多信息请查看:《2015【注册会计师】《会计》注会名师预习辅导汇总(七)汇总》专题汇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