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千年古村镇(2)许村古建筑群篇

 昵称18892371 2015-01-09

     越过天津河北,跨过齐鲁大地,掠过江苏辖区,终于,疾驰的车在第二天的傍晚抵达歙县,没停留,又继续沿着弯曲的107县道前行,直奔许村镇中心,望着窗外不断闪过的景物,兴奋而又好奇的心情油然而生。

当公路走到尽头时,我们也走进了黄山脚下的许村。远处,玲玲迎着我们走过来,一大家子亲戚们也早已聚齐等候在她家里。拥抱、握手、寒暄;落座、举杯、开怀;酒未干时又斟满,夜的微凉衬着亲情的温暖。

中秋的圆月清澈的高挂着,古老的故事一个个传说,在席间争先恐后地叙说着。千年的许村啊,就在这中秋夜的喧腾中,缓缓撩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追溯起来,许村古村落的形成已有1500多年历史了,现仍留存有古建筑200余处,其中15处处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个村庄有15处国宝,这不仅在徽州是绝无仅有的,乃至全国都是少见的。

到许村看三景:廊桥、牌坊、大观亭。据说村里曾有过很多牌坊,经过文革的破坏后,现在只剩几座了,剩下的这几座牌坊静静地伫立在那里,目睹着许村发生的一切,无言地向世人诉说许村过往的荣耀和风光。

大观亭

又称“八角亭”,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至今已400余年,许村因有士大夫文化的底蕴,又拥有外出经商得来的财富,因此许村文风很盛。八角亭的二楼便是当年文人墨客吟诗作画之所。

 走进千年古村镇(2)许村古建筑群篇_上
亭子外观造型别致,八角飞翘,风铃叮当

高阳廊桥

步入许村,首先映入眼睑的就是高阳桥,因桥上建廊,人们又称它为高阳廊桥。建于元代,由当时的处士许友山所建,原为双孔石墩木桥,明朝弘治年间改为石拱桥,到1557年间又增建廊桥,就成为了现在的样子。 

走进千年古村镇(2)许村古建筑群篇_上

承载了太多故事的高阳桥,已成为许村人的一大骄傲,它见证了许村的历史和亲人相送的悲欢离合。如今,高阳桥也成为了许村的代名词。

走进千年古村镇(2)许村古建筑群篇_上

 廊桥内景

    桥两端的木凳上经常对坐着村里聊天的老人,显得悠闲自得,衬着这个古老廊桥是那么的和谐。两侧窗户的形状也都不同,方的圆的六角的,尤其透过圆孔窗外望,远山近水,煞是好看。

走进千年古村镇(2)许村古建筑群篇_上

静静横卧在昉溪河上的高阳桥
    看过美国电影《廊桥遗梦》吗?许村的这座廊桥,比美国的麦迪逊廊桥要早建三百多年呢。
 
神奇的许村牌坊群
   一座牌坊就是一座纪念碑,许村的每一个牌坊都有自己的神奇故事。牌坊不是想建就可以建的,那可都是皇上恩典赐予的,要经过皇帝批准后才能建造,故要把皇上的褒奖置于牌坊上,承沐皇恩,流芳百世。所以,建造牌坊也是古代人一生的最高追求。

   五马坊
    这是许村年代最久的一座功名坊,是明朝初期朝廷下旨为旌表知府许伯升而立。 “五马”是古时对五品知府的最高尊称。天子乘坐八匹马车出行,知府可以乘五匹马驾车出行,故称“五马”坊。许伯升是高阳廊桥的建造者许友山的孙子。
    这五马坊还有很长的一段历史故事,历史上说,当年朱元璋行至许村时,得到过许伯升的鼎力相助。许伯升有兄弟五人,除四弟许周安年幼外,全部投靠朱元璋,并尽卖田产、倾其积蓄、充作军需,从此跟着朱元璋打天下。明朝建国后,许伯升先在军机处任职,后调任福建汀州五品知府。三年内,他办了三件大事,令朝廷更加器重,一是活捉倭寇300多人;二是剿除大北山土匪(反明复元组织);三是廉洁奉公、身先土卒,尚不安宁的汀州“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之风涌现,国家安宁、百姓安居,汀州百姓称许伯升为“清天知府”。许伯升病故于福建汀州住所,灵柩运回徽州时,百姓夹道数里,许村许氏总祠立即动员八方筹资日夜赶建许伯升墓道石坊,从入徽州地界至许村村头,共建有墓道石坊53座,仅十里许村地段中就有5座。后毁于文革。
    许伯升终年53岁,死后建牌坊57座。福建汀州百姓为感许公恩德,先后于汀水傍建了许公庙,供人祭拜。1388至1949年的560多年间,汀州每二年一次派人来许村许氏总祠,代表汀州百姓祭拜许知府在天之灵。明正德二年(1507),朝廷下旨于在许村建五马石坊,福建汀州建木坊,以旌表许伯升于明开国和治理汀州府之功。明代后期和清代中期,许村人又在高阳桥上下两地修建占地2000平方米的许伯升祠二座,即大邦伯、大郡伯两座砖石坊。
    在古代,人死后能建一座牌坊,已属皇恩浩荡,而许村的许伯升死后于徽州和福建汀州两地建有57座牌坊,真乃世所罕见!
走进千年古村镇(2)许村古建筑群篇_上雕刻精美华丽的一座牌坊,有9米多高,古色古香,值得驻足观赏

走进千年古村镇(2)许村古建筑群篇_上

檐上的那个“哺鸡兽”是明朝初重要建筑中特有的饰物

    双寿承恩坊

    许村大观亭旁有两座明代牌坊,一座是五马坊,另一座就是一出高阳桥就能看到双寿承恩坊,建于明朝隆庆1570年间。当年村里的徽商许世积夫妇俩乐善好施,大凡村中修路建亭之事,都会慷慨捐赠,从不吝惜钱财,赢得一片赞誉。两位老寿星分别活了101岁和103岁,朝廷因此旌表两位老人为“人瑞之侣”,赐建这座“双寿承恩坊”。

 
走进千年古村镇(2)许村古建筑群篇_上

全国唯一的一座为百岁老人建的寿坊

走进千年古村镇(2)许村古建筑群篇_上

典型四柱三门五楼牌坊,雕有飞禽走兽,栩栩如生

    薇省坊
    薇省坊是为明代布政使许琯而立的牌坊,“薇省”即唐宋时期“中书省”的雅称,薇省坊主人许琯,最终荣登甲第,官至湖广参政。“薇省”坊是沿袭旧称,准确称也该叫做牌楼,于明朝嘉靖年间建造。

走进千年古村镇(2)许村古建筑群篇_上

威严的薇省坊是许村的标志

 

走进千年古村镇(2)许村古建筑群篇_上

雕刻精美,皇上赐“恩荣”

    三朝典翰
    许村的牌坊神奇在,不但有一座为百岁老人建的牌坊,还有这座为出生才三天的婴儿而建的牌坊,建于明朝崇祯1641年间。
    说起三朝典翰坊的来历还有一段神奇的传奇故事,牌坊的主人公是中国历史上最小的翰林汪德章和许村奇人汪伯爵。这汪伯爵何许人也,他就是李白的那首脍炙人口的诗“忽闻岸上踏歌声,不及汪伦送我情”的主人汪伦的后裔,他纳胡氏为妾,这胡氏不仅貌若天仙,而且身体散发出独特的香味,人称香姑。香姑的奇闻美色传到了崇祯那里。崇祯急令督察院和徽州知府将香姑召京纳为贵妃。汪伯爵为避免满门之祸,只好忍痛割爱,和香姑以兄妹相称,送香姑进京。汪伯爵因此被授五品服俸。后汪又纳吴氏。崇祯十年,香妃病危,急召汪及吴氏进京。吴氏有孕在身,由于途中劳累,提前产一男。香妃召见侄儿,求崇祯取名。碍于明末布衣不得面君之嫌,崇祯亲点为典翰,赐名德章。三天的汪德章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小的典翰。香妃看见亲人,病也好了一半,又让崇祯下令建三朝典翰坊。连一个三岁的小孩都能立牌坊,让人不难想象许村这是一个怎样的官宦人家村落!
走进千年古村镇(2)许村古建筑群篇_上这座牌坊不同之处是,它虽为明代所立,但冲天柱式的构造却是清代牌坊的始祖,意义非凡。

走进千年古村镇(2)许村古建筑群篇_上 出生三天就被封了五品典翰,史上最年轻的官

   大郡伯第坊

    明末年间所建,是赐进士福建汀州府知府许伯升所立。“多索一分一厘是祸国殃民,少了一冤一枉乃为官正道。”这是许伯升留下的名联。

走进千年古村镇(2)许村古建筑群篇_上

精美细腻的砖雕“百葵图”

   双节孝坊
    许村里超小的一座贞节牌坊,建于清嘉庆(1820)年。
    牌坊顶立有一块小的“圣旨”牌,牌上立有一个小宝顶,是朝廷为表彰许俊业的继妻和小妾俩人节孝而立。据传,当时许俊业死后,家境贫穷,他的继妻与小妾以做鞋底和绣花为生,勤俭节约。她俩守节的故事传到了京城,皇帝赐建节坊。后人用她们的微薄积蓄造了这座最小的双节坊。
走进千年古村镇(2)许村古建筑群篇_上这座牌坊是徽州现存101座牌坊中最小的牌坊,也是全国最小的牌坊。


   冰寒玉洁坊

    在许村村口外路边上,孤独伫立的一座贞节牌坊,据说牌坊的女子尚未结婚丈夫就不幸身亡了,可她却仍然执意嫁过去孝敬公婆,从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春夏秋冬,耗尽了青春年华。凭着一手好刺绣养家糊口,一心一意在家侍奉公婆,直至二老终年。程氏用一生的德行换来乡里和县里的一片赞誉,后经徽州知府上报朝廷,恩赐建立了这座贞节牌坊。

走进千年古村镇(2)许村古建筑群篇_上

唉…一个温婉女子就这样断送了青春和一生。

   四面坊

    在去许村路上,伫立着一座孤独的四面牌坊,每次看见这座牌坊,心头总会涌起一种感动,好独特的啊,孤零零地立在河边,因为年代久远,石头都有些风化了。这也是一座功名坊,四柱四面,主位朝南,实际为四个单间牌坊闭合而成。是徽州现存最早的立体结构石牌坊。

走进千年古村镇(2)许村古建筑群篇_上

几百年了,它就这样静静地守在这里,为倦鸟思归的游子指引着家乡的坐标,传递着亲人的呼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