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翡翠手串的来源

 隐士的书屋 2015-01-09

翡翠手串的来源

     相较起古朴典雅的翡翠手镯,灵动精致的翡翠手串更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观念。近年来,随着翡翠市场的崛起,翡翠手串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喜爱。人们喜欢翡翠手串,但是对翡翠手串的起源却不甚清楚。现在就让我们看看翡翠手串的起源。

翡翠手串的来源

 

 

 翡翠手串,始于清代,流行于上等阶层。清宫后妃,都是信崇佛教的,她们的生活较为枯燥,为了度过寂寞的宫廷生活,嫔妃们大都诵经念佛。在中国古代,母以子贵,皇宫里更是如此,所以后妃们将手串中的每颗翠珠也称为“子”,有希望得到皇帝宠幸之含义。后妃们佩戴的十八子手串一般由玉、水晶、珊瑚、沉香木、碧玺等材质制作,其中翠十八子手串,是以精美的翡翠为原料制成。

 不过也有人认为翡翠手串最初来源于佛珠,所以至今手串大多都保持18颗的穿系习惯。也有的手串制作更显佛教化,每串的18颗珠子上面分别雕刻有形态各异的十八罗汉,每条手串除18颗子珠外,还有4颗隔珠。时尚款式的翡翠手串,串珠的数量从12颗一串至18颗一串不等,主要是根据子珠的大小来定夺,想穿几颗就几颗,而且很少用隔珠。

 

翡翠手串的来源

 现代的翡翠手串,佛教的寓意越来越为淡化,每颗珠子已不再是光素无纹的,也不雕刻罗汉头,而是将每颗珠子都做成一模一样的小肥猪形象,还有卡通版的,活灵活现,以意取名为“发财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